语文教师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的作用
2015-01-12毋笑君
毋笑君
【摘要】长期以来,老师被看作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认为教师的首要和基本的技能就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后,新课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精神。因此,教师在新的课程实施过程中角色的改变,将是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瓶颈。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语文教师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中所发挥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师;自主;合作;探究;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达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我们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的选择上做出新的设计和调整。自主、合作、探究—这样一种新的课程定义给教师们带来了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如何运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教师要如何引导学生就变得格外的重要。
一、自主学习,课堂自主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
首先,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本位学习,提倡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尽量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语文的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思考找到答案。在这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标。在自主学习的这个环节中,教师的职责还包括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寻找规律,最终形成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在实践中,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教师要了解学生情况,注重对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培养。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包括给他们创造一些教学的情境,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来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自觉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变得“爱学”“要学”“会学”。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提高,自主发现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同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要鼓励学生提问。
二、通过合作,积极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明确分工的互助型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职责分工的互助型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们通过和周围小伙伴的合作来完成共同的目标。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制定者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所在。因为能够掌握合作的精神和技能,会与人合作。合作学习的方法是否需要要依据学生的情况适当的进行。
首先,要看学习的任务难度。学生不需要任何指导和帮助,凭借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完成或者顺利的的解决,那么这样的学习就不需要合作了。因为这样的学习任务是没有难度的。如果碰到稍微有些难度的任务,学生需要耐心的思考,激发出自己的潜能,但最终还是可以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法的,也不需要合作式的学习。如果在学习中碰到完成的难度系数很大的学习任务时,就可以考虑在学习过程中引入合作学习。
其次,要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不是想要参与到合作学习这种方式中。所以,如果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想要向他人寻求帮助的,那么教师就不要随意地安排他与人合作,包括小组讨论。孔子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说明了这样的道理。
三、探究,营造一个适于学生探究的氛围
如果说自主、合作主要体现的是主体精神和社会交流意识,那么,体现人的学习思维品质的就是探究。探究学习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倡的一种学习和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下的积极的认知活动。语文自主探究学习具有实践性、参与性的特点,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途径。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交往和合作。这就要求学生们要相互地配合和支持。因为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会遇到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这时,学生就要彼此合作和支持来共同完成实践任务。通过几次活动,学生就会形成一种先分工,再合作,最后资源共享的模式。在这种探究式的学习中,虽然学生是主体,但教师也是不可缺少的。
首先,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需要给学生创建出一种民主和放松的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的意愿。
其次,探究性的学习还要体现在文本问题的设计上。在文本中,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去探究。需要去探究的问题,一般来讲,它们首先要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和发散性,有一定的深度或者新颖的角度。同时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探究热情与探究欲望。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将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为主线”的课程教学模式。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指导、辅助和促进作用十分重要,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会认为学习语文是一种负担,并能体会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这样不仅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以后的语文课堂上才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张祥梅.“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语文课中的探索[J].现代教育,2011(2).
(编辑:陈 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