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度量衡
2015-01-12李亚芹
李亚芹
【摘要】语文课堂提问是众多语文教学方法中尤为重要的一种艺术技巧。课堂提问影响着教学的质量。课堂上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应当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量、衡。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多年,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身于语文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践行新课程理念,思考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进,努力使自己的课上得精彩,受学生欢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教学呢?我认为教师课堂提问是否有效这一点值得深思。一堂精心准备的课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可见,课堂提问是有效教学运用得最普遍、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适时而问,问得巧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真知。那么,如何巧妙设问才能让学生有所悟、有所获且感到身心愉悦呢?我认为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量衡”。
一、把握好“度”,化难为易
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备课时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原有的知识储备,并且符合学生的想象能力,努力做到所提问题要能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论著《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就是说善于提问题的人,先从简单的入手,然后再攻克难题,功夫到了,学生就可以轻松地理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经常达不到古人所说的这种效果。听课学习时,常遇到学生被老师提问回答不出的窘境,仔细想想也不尽是学生知识没掌握好,有些问题确实有点空泛,让人摸不着头脑。从教多年来,在课堂提问这一方面颇为有心,在写教案时再三推敲,却也难免犯类似的错误。
我在教学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在品读了文中表现作者感受的语句之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文中用到了什么写作手法?”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同学们一脸茫然,之后一个个都低下了头。我只能点名让几名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也是无言以对,最后只好我自己回答。课后反思这一情况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太宽泛,对学生来说难度也太大了。虽然我课上也完成了提问的形式,但有些问题确实是一些无效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呢?问题提出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也不能让学生无需思考就脱口而出。要让学生感到经过思考能够回答得出,就像一位教育家说的:“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也就是说,课堂提问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得出正确的答案。适度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促使学生通过努力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保持对语文的兴趣。
我曾经听过一位老教师讲授《药》这篇文章时,他在讲到文中的有一段描写华大妈的文字“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他,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一座坟前,放下了篮子。”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段描写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此问一出,本来兴高采烈的同学们一个个都低下了头,生怕老师提问到自己,课堂一下子陷入了沉默。面对这种情况这位老师不慌不忙、面带微笑,他适时做了调整,将这个问题化成了小问题一个一个追问:“①这段文字对夏四奶奶作了哪些描写?②这些描写反映什么问题?③她为谁而感到羞愧?④她的儿子是为革命而死的,她应该感到骄傲才对,但她为什么会羞愧呢?⑤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理解儿子的行动,这说明了什么?”这五个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各个击破,这样原来的问题的答案也迎刃而解,学生也轻松地获得了知识,对文章的深意也有所悟,自然学习的热情高涨。
二、控制好“量”,化繁为简
教师对课堂所提的问题,应精心准备,严格控制好“量”,即质量和数量。现实的语文课堂中,教师提问繁杂细碎,数量多,质量不高,过于浅显细碎的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一定的针对性,课堂上要掌握好提问的频率,问题设置应该有疏有密,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否则问题过多过密,学生应接不暇,无法静心思考,反而适得其反。因此教师设计问题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有计划、有步骤的,既科学又系统地发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在一个班上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连串问题:“子路说了哪些话?揣摩他会以怎样的神态或语气说出这番话?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设计这些问题时,我觉得这样提问环环相扣,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可是正式上课时这一连串抛出的小问题,让学生应接不暇,等到分析曾皙、冉有、公西华时,又进行了重复性的发问,感觉问得琐碎,学生提不起兴趣,整个课堂沉闷乏味。
第二天到另一个班上课时我把问题换了一下,这样提问的:“文中孔子有四个学生,你能否谈谈对其中一人的印象?为什么会有此印象?”问题抛出,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讨论得非常热烈,发言也比较积极。同样一堂课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是一样的,为什么课堂气氛有如此差异呢?仔细思量一下,教师提问是个关键。这堂课的两个问题可以带起对四个人物的分析,就此达到两个主要目的:其一,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以及用任务比较的手法进行品味,明晰人物形象,从而学会分析的方法;其二,学生在这两个问题的指引下,积极地思考,参与讨论,不被几个琐碎的问题框住,从而生成更多的教学资源。
可见,课堂上富于技巧性地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注重好“衡”,因人而异
教师对精心设计的提问要积极评价,这就是要注重“衡”。课堂提问能够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堂所授知识进行及时消化,能够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课堂提问又是课堂调控的最佳手段,在问题情境中,学生的反应、学生的每一次作答,都是一种情况反馈,教师都要予以重视,并且要及时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课堂所教的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相应的能力有没有得到提升。
因此,教师在提问之后对学生的评价要到位,不能只顾提问,学生回答得对不对好不好一概不管,甚至问题问出了学生没有回答出来,就置之不理了。要知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教师给学生的信息反馈,可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的兴趣。可见,提问中适时合理有效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教师更要科学地巧妙地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发言,首先要对学生踊跃回答问题表示肯定,报以一个微笑或一个肯定的眼神,然后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肯定合理之处,指出错误之处,让学生明白正确答案是什么,这样评价也是师生互动交流的一个契机。课堂上碰到学生对问题不敢回答,要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鼓励学生回答,可以重复提问,让学生听清问题,并多一点思考的空间,或者将问题化解成几个有梯度的小问题启发学生作答,这样即使学生没有回答出准确完整的答案,至少也能回答出一二,慢慢地学生的信心就会增强,回答问题的恐惧心理减少一些。
中职学生个体差异大,性格、兴趣、表现各有不同,根据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设置层次不一的问题,兼顾所有学生,尽量做到所有学生都受到老师的关注,让学生各显其能,这样才能使课堂提问发挥较大的效用,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众多语文教学方法中尤为重要的一种艺术技巧,课堂上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让我们在教学中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努力使自己的语文课堂精彩纷呈,让学生受到启发获得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立群.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实施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2]王雪梅.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编辑:陈 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