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词语教学中联系上下文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
2015-01-12曾黎
曾黎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第二阶段阅读目标中的词语教学是要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许多小学中年级的教师面对词语教学蜻蜓点水甚至避而不教。本文提出把联系上下文与特定语境、学科渗透以及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关键词表情达意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特定语境;学科渗透;生活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正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说明了词语教学的重要性。字、词、句是组成语文材料的基础。在语文学习中,生字是根基,但是如果没有词语的吸收和内化,那么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将显得苍白和空洞。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指出:“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1]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文章的基础材料。
维果斯基也曾说过:“词语教学,不是阅读教学的点缀,而应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全过程。”[2]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最活跃的元素,是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写作实践的基础,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而词语教学也是中年级阅读教学中的重点。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阅读目标中对词语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实际教学中,我们通常会有这种感受:许多词语,它的词意仿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一定要语义注释一遍,感觉味同嚼蜡,反倒丧失了词语在文本中灵动的生命力。如何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深入文本理解词语,又让学生在氤氲的语言氛围中耳濡目染,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独特体验呢?
一、联系上下文与“特定语境”相结合
学生学习每篇课文时,都会出现一些没学过的词语,要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我们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查字典理解词意;二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而字典中查出的解释放到了特定的语句中有时不一定适合,甚至还会弄巧成拙。所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阅读中最经常、最重要的理解词意的方法,是培养自身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对日后的再学习也是不无裨益的。
(一)感知词意,理解词语
课文中一些新词出现时,词语前面的语句或后面的语句已生动形象地概括出了词意,触手可及,这时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朗读,边读边思考。正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
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的《秋天的雨》一文的“五彩缤纷”一词,下文就有“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它把红色给了枫树……金黄色是给田野的……橙色是给果树的……”在本段中,文本描绘了各种美丽的色彩很好地诠释了“五彩缤纷”这个词语,老师唯有吃透文本,挖掘其中可以利用的资源,让学生在主动读书中去自主探究,找到答案,获得知识,得到学习的乐趣。词语的教学,要巧妙地结合具体的句段描写,不着痕迹,水到渠成。老师不必刻意地要学生去查字典或空口猜测,而是在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去领会感知词意,在秋天众多事物的色彩中,顺理成章地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这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最直截了当的方法。在人教版的小学第二学段中,教材本身就呈现了许多理解词语的方法,如下表:
(二)互换比较,把握词语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定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3]因此,运用互换比较法进行词语教学不失为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1)近义词互换比较:就是让学生在比较近义词的异同时,仔细分辨它们之间的细小差别,从而明确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体味词语背后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三年级上《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在描写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时。有这样一个句子: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值得注意的是动词“抽出”,写出了树木生长快、春意盎然的生机。怎样让学生领悟到用词的生动贴切。领会语言文字的奇妙,有教者做了这样的设计:
师:【课件出示句子: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大家读读看,这个句子写的是什么?
生:写春天来了,树木长出新的枝条。
师:【课件出示对比的两个句子】为什么不说“长出”呢?
【课件出示树木抽出枝条的动漫,树木在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内长出枝条和嫩叶。】
师:大家再把这一段连起来读读看,是“抽出”好还是“长出”好呢?
生:“长出”也是正确的,却感觉一般,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抽出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蓬勃向上的力量。
师:那你们动动脑筋。还可以用上哪些动作的词语来换一换? 生:拔、挺、扬……
师: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哪一个更贴切形象呢?
生:还是抽出好。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者抓住一个词“抽出”。浓墨重彩地教学,在端详一个词语时,用意思相近的词语与之互换比较,触及整篇课文。首先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在互换比较中思考:是抽出好还是长出好?然后通过观看树木抽出枝条的动漫图,让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春天来临时,小兴安岭的树木迅速长出了新的枝条,不由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旺盛的生命力,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领悟到用词的精准与生动。
(2)反义词互换比较:就是两个词意完全相反的词语之间的比较,形成强烈的对比,很好地品味出文本的情感、突出主人公的思想境界。如三年级上《盘古开天地》中,上下文有许多意思相反的词语,“只听见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这一段中轻对重,清对浊,上升对下降,联系上下文并利用反义词的词性,可以很好地理解词语。(见上文表格)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虽然含义并不深奥,却用得准确、传神。教学这类词,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互换比较、琢磨的方法增强语感,意会词义,体会作者遣词的精确和意义。这样,可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中心的把握上来。互换比较法理解词义,是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学生也比较容易掌握。
(三)语境涵咏,品味词语
一个语词在词典中没有某种意义,但在一个特定的语境里可以赋予它某种表意功能。李海林指出:“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 [4]要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语)。语境创设能让词语教学从孤立走向整体词语与词语之间,词语与句子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如果割裂了词语与句子(语境)、词语与词语之间的联系,孤立地教学词语,就是忽视了“整体效应”,学生学习词语,必须要在一定的语境中反复涵咏,进而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词语的温度,缩短文本与自身之间的距离,形成一种“场效应”。如王崧舟老师在《慈母情深》教学中,带领学生抓住“震耳欲聋”这个词语在文本与学生心灵之间走了几个来回:
【课件出示】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
师:看到、听到“震耳欲聋”,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生1:吵闹,受不了。
生2:想跑开,想避开。
师:这噪声它停止过吗?消失过吗?到文中找一找。
师:昨天,今天,明天,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呢?
生:(三遍接读)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
师:夏日炎炎,寒风凛冽,母亲又工作在怎样的环境中呢?
生:(对比接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5]
王老师让“震耳欲聋”从文章中走下来,走进母亲的工作环境,再走到学生的心灵深处。“震耳欲聋”在他的设计中,不仅有情感厚度,还有时间长度,更有感悟深度。我们总说在文章中走一个来回,可王老师却连词语都走了两个来回。在他的课堂中,词语是有形象的,可触可见;是有情感的,可爱可恼;是有经历的,可歌可泣……
于漪老师曾指出:“语言是民族的根之根。文章的精彩部分应重锤敲打,咀嚼、体会:如字面上怎样理解,字背后有哪些丰富的、精辟的、启人深思的寓意,语言的表现力如何,魅力何在,更换其他词句行不行,原因何在。重锤敲打,文章就会溅出耀眼的火花。成功的阅读教学不仅使精湛的语言文字大放异彩,而且它们装载的思想、智慧、高尚的纯净的感情会伴随着语言文字流淌到学生的心中,哺育着学生健康成长。”[6]正所谓“文字不是无情物,一词一句总关情。”只有把词语与特定的语境相结合来理解,细细品味才能对词语以及文本有更深的感悟。
二、联系上下文与“学科渗透”相交融
(一)发现关联,延伸词语
语文的词语其实它并不单单来源于语文学科,它有可能与音乐,美术、生物等学科有关,这就要求我们挖掘他们之间的联系,延伸词语的广度。我们都知道,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学习的空间。其实,不只生活中有语文,其他学科如历史、政治、地理甚至数学、物理等也都有语文的影子。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语文向生活、向其他学科进行渗透,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而在小学中年级词语教学是低年级与高年级的一个重要的衔接,教师应发现语文词语中的学科渗透。
例如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白鹅》第五自然段中有个词语“三眼一板”,“板眼”原指的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三眼一板”又叫“一板三眼”,也就是四拍子。用在此处,一个词语四个字,把鹅吃饭的刻板刻画得淋漓尽致。语文文本中的许多词语都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其中科普类、自然风光类的文章中词语的学科渗透更明显。那么,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去善于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更好地设计词语教学环节。
(二)还原表象,探究词语
语文文本中的许多词语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教师应把词语的本意很好地还原,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更好地探究词语在文本中的意思。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白鹅》第五自然段中,“三眼一板”是本段落的一个关键词,入木三分地刻画了鹅老爷吃饭的刻板。如何指导学生理解“三眼一板”,仅仅靠读读,说说鹅吃饭的刻板体现在“四样食物缺一不可”“吃的顺序中规中矩”,学生的体会还是很浅薄的。让词语回归本意,把音乐课程中的“板”“眼”的知识有机渗透到课堂中,让学生从本意出发,先了解什么是“板”,什么是“眼”,让学生看一看,打一打四四拍,在看、打拍子的过程中,初步体会鹅老爷吃饭的主次和节奏,凭借掌握的音乐知识,来解决词语的本意,感受鹅老爷吃饭的内容、顺序和节奏。
(三)引申含义,挖掘词语
学生很好地理解词语的本意是不够的,教师还要结合文本引申词语的含义,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引申词义,在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眼一板”的大致意思后,再次回到课文,感受鹅吃饭的“三眼一板”。
师:真好。这就是“三眼一板”本来的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生:鹅吃饭的东西不能少,顺序不能乱。
师:对呀,这样的吃饭,确实让人觉得挺可笑的。谁能有趣地来读一读这句话?
词语的理解依托于学科知识,在上下文之间不断地来回穿梭,学生不但理解了词意,还感受到了鹅的有趣和滑稽。学生通过了解词语本意,并很好地理解词语的引申含义,对词语的挖掘会更有深度。语文词语的这种学科渗透和联系上下文密切结合,融音乐的节奏与语言表达于一体,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领悟词语的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并不是孤立的,语文学科的学习与其他学科是可以紧密联系的。
三、联系上下文与“生活经验”相联系
(一)联系实际,体会词语
小学课本中学生所学的词语有许多是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如何正确理解词语?首先,教师对许多基本的词汇根本不必用定义解释,那样只会索然无味,特别是一些抽象的词语。教学时应努力从学生生活中去寻找他们熟悉的,看得见的事物,想方设法变抽象为形象,引导他们理解,同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如三年级下第7课《一个村庄的故事》中第四自然段: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教师可让学生回忆,你在什么时候有“没喘气儿”的感受?学生自然想到了平时生活中:跑步、爬楼、考试前复习等。再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让他们更好地体会词语。
(二)激活经验,领悟词语
在打开学生思路后,教师可让学生说说没喘气儿的具体感受,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没喘气儿”。教师再进一步诱导:课文中说“大雨没喘气儿”,是告诉我们大雨下得怎么样?学生很快明白,是指大雨下的时间长,气都没得喘。通过激活生活经验的词语教学方式,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没喘气儿,同时还训练了学生对词语的赏析能力。
(三)积累运用,拓展词语
教师在学生理解“没喘气儿”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随堂训练,如:
【出示课件】请结合生活实际,完成下列句子:
,我没喘气儿, 。
这样在积累词语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随堂巩固,效率其实是事半功倍。教师在培养学生对词语的赏析能力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学会积累运用,能积累更多的佳词运用在阅读和写作中。
积累词语为的是能在文章中或生活中去运用,所以我们经常要温故而知新,使所积累的词语不被遗忘。同学们积累的词语必须真正理解了,领会了,尽可能地用过了,才有可能积淀为自己的东西。作家冰心说得好:“一块积木摆不出东西来,两块就有了对立面,三块就可以搭个过门,四、五、六块就更好,可以摆个比较复杂的东西了。拿词汇来说,你没有积累到相当多的话,就没法挑选,因时因地制宜地把它放在适当的地方。”[7]只有积累一定的词语,阅读文章才更能深刻领悟作者的情感,写作的时候才能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总之,词语教学不是阅读教学的点缀,相反它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词语教学中,把联系上下文与词语所在的特定语境相结合,是学生理解词语的基础环节,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关键句段、故事情节以及主要内容;把联系上下文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融合,是学生能与文本进行对话以及产生共鸣的重要途径。把联系上下文与学科渗透相交融,能让学生延伸词语的广度,让学生意识到语文的外延不光是生活,还是其他学科的折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能简单地说教,也不能含糊地躲避,应该为孩子们展现一个广袤丰美的语文世界,一个神奇绚烂的语文天堂。让文本中丰富的词语在学生的心中扎根,使学生成为词语的“富翁”。
参考文献
[1]庄文中编.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薛常标.聆听词语花开的声音——浅谈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点滴体会[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9).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王崧舟,林志芳.诗意语文课谱.[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于漪.阅读教学与素质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2000(7).
[7]冰心.冰心全集(第六卷) [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