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比对研究

2015-01-12胡金连

学术探索 2015年3期
关键词:情景德育水平

胡金连

(云南大学国际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比对研究

胡金连

(云南大学国际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亲社会行为是大学德育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对“是否”要做出亲社会行为,大学生处于“不清楚”的模糊状态和“有点像我”的状态,其亲社会行为状况令人担忧。在地区差异上,学校所在地在边疆地区的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内地地区和沿海地区。在民族差异上,亲社会行为总体水平差异不显著,少数民族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水平只有在依从情景下显著高于汉族学生。在性别差异上,男生在公开情景下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其余维度的亲社会水平显著低于女生。

社会转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及大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亲社会行为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受到社会学家和哲学家的广泛关注。[1]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与他人和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甚至为他人利益而做出自我牺牲等一切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积极行为,对个体某些消极品质及消极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预防和抑制作用。[3]蔡元培先生曾说,要看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探索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索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特点。此次调查所采用的量表是亲社会行为量表(PTM),包括六个维度:利他、依从、紧急、公开、情绪性、匿名。利他维度是指出于为他人减轻痛苦等完全利他动机而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倾向;依从维度是指在他人请求下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倾向;紧急是指发生紧急事件的情况下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倾向;公开维度是指在公众场合或有人看到的情况下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倾向;情绪性维度是指个体在自己的情绪被唤起的情境中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倾向;匿名维度是指在受助者不知道帮助者是谁的情况下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倾向。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4]是迄今为止测量亲社会行为状况的权威量表。

为了让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在调查中考虑地区差异、性别差异、专业差异、民族差异、年级差异等。通过课堂施测和个体施测,此次调查问卷共发放6000份,回收5651份,问卷回收率为94.18%。在有效问卷中,沿海地区、内地地区、边疆地区大学生分别占:27%、23%、50%;汉族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分别占82.5%、16.6%;男生、女生分别占44.3%、55.7%;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大学生分别占31.3%、28%、25.6%、10.3%;文科、理科、工科、艺术、体育、医学、师范专业大学生的比例分别占:25.7%、15.4%、22.7%、10.3%、6.3%、6.1%、12.6%。此次调查随机访谈了300名大学生。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亲社会行为的总体水平

亲社会行为量表累计总分除以题数得到各维度均值,平均值越接近5分,表明该维度亲社会行为水平越高。调查显示:利他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平均分为3.79分、在公开情景下亲社会行为平均分为2.99分、匿名情景下的亲社会行为平均分为3.55分、依从情景下的亲社会行为平均分为3.68分、情绪性情景下的亲社会行为平均分为3.65分、紧急情景下的亲社会行为的平均得分为3.81分。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水平距离“非常像我”有很大的差距,均在“有点像我”和“不清楚”的水平之间。在“是否要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判断上,大学生处于“不清楚”的模糊状态和“有点像我”的低水平状态。

(二)不同地区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水平比较

表1 沿海、内地、边疆地区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水平差异检验

从表1中可看出,在亲社会行为的各个维度上,学校所在地差异显著。学校所在地处于边疆地区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显著高于沿海地区和内地地区。

经LSD进一步检验发现:在公开情景下,学校所在地在云南地区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明显低于武汉(-0.08**)和广州(-0.17**);在匿名情景下,云南地区显著高于武汉(0.07**);在利他情景下,云南地区大学生利他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显著高于武汉(0.09**)和广州(0.08**);在依从情景下,云南地区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广州(0.16**)和武汉地区的大学生(0.08**);在情绪性情景下,云南地区显著高于武汉(0.09**)、广州地区的大学生(0.11**);在紧急性情景下,云南地区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显著高于武汉(0.09**)、广州地区的大学生(0.12**)。

(三)不同民族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水平比较

从表2中可看出,在亲社会行为的总体水平上,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差异不显著。只有在依从情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即:在面对别人请求帮助时,少数民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更容易做出亲社会行为。

表2 汉族大学生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水平差异检验

(四)不同性别亲社会行为水平比较

从表3中可看出:在公开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水平,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匿名、利他、依从、情绪、紧急情景下,男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显著低于女生。

表3 男生与女生亲社会行为水平差异检验

三、研究结论及分析

(一)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水平亟须关注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在教育期待及教育目标中,大学生应该是正直、无私、积极、乐观的社会正能量的重要代表,应该是做出有益于自己、他人和社会行为的重要人群。然而,在本次的调查及访谈结果中,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状况却与期待有很大差距。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所呈现出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成长中的问题,更是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变革中的一个时代缩影。所以,只有将当代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问题放在社会变革及转型的背景下才能得到全面解析。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系统对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产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大学生最终是否采取亲社会行为,源于大学生的观念体系。[5]持有悲观人性观的青年移情及亲社会行为水平较低,“对人性缺乏信心”的想法对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6~7]当青少年对人性感到悲观失望时,其情感移情对亲社会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弱。[8]就当前的大学生来看,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发展危机、各类挫折等让一些学生产生悲观的情绪和处于与社会疏离的状态,这些悲观情绪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产生具有消极影响。

(二)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地区差异较为明显

我国社会转型之前,社会团体中小规模的道德认同体是成员间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源泉,同时也是人生价值所寄;社会人群中相对静止的传统生活形成了稳定的熟人道德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谴责和赞扬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对行为者的行为构成了有效的道德干预。社会转型让我国社会的人际关系经历了一个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的历程,从而使得道德评价对社会人群的约束力降低。在沿海地区,因为经济较为发达,到沿海地区上学成为大多数青年人的梦想。沿海地区学校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较多,在一个陌生人较多的环境中,同学们之间的情感较淡,道德的监督及学生间的亲社会行为相对也就较少。

另外,边疆地区的大学生与内地、沿海地区的大学生相比较,生活的大环境相对平和,刺激相对较少,会在求助情景中或社会生活中伸出援助之手,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有研究表明:[9]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压力大,为得到综合测评中的加分而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而当自己的某些目标得以实现后,则对一切都变得漠然。与之相比,边疆地区大学生的生存压力、学习竞争压力相对没有沿海地区大,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分享意识、帮助行为相对较多,也就会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地方经济状况与发展水平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水平的重要因素:学校所在地越是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越高;学校所在地越是处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相对越低。

(三)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民族差异总体不显著

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水平总体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少数民族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有关。有学者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主流社会过程中,在文化适应策略上,整合策略、同化策略、分离策略或边缘化策略所占比例依次为64.7%、17.8%、11.9%和5.6%,这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数对主流群体有积极地态度,能积极地融入主流社会当中,能够处理好与汉族同学或者主流文化的关系,随着不同民族成员的相互接触和交流,民族身份逐渐淡化。[10]在大学阶段,对汉文化的接受和适应,当前的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持一种较为积极的态度。在当今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特点是速度明显加快,而变迁的目标是指向现代化。[11]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生活在相似的文化环境中,其心理及行为具有相似性。

在本研究中,只有“当在他人做出亲社会行为”即处于依从情景时,少数民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更容易做出亲社会行为。究其原因,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及性格特质相关。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闭塞、交通不便的山区和半山区,与汉族大学生相比较,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生活的环境受到外界的影响较少,民风淳朴,遇到困难互相帮助,从而营造出面对困难互相支持、共患难的文化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熏陶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容易形成帮助他人的习惯,在面对他人求助时,他们帮助人的行为就较多。另一方面,与汉族大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性格具有敦厚质朴、依赖顺从、热情单纯的特质,他们在面对他人的求助时,产生防备心理或是索取利益的意识较弱,从而容易伸出援助之手。

(四)女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显著高于男生

在本研究中,在公开情景下的亲社会行为水平,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匿名、利他、依从、情绪、紧急情景下,男生的亲社会水平显著低于女生。这个结果和以往的研究一致:女性主要以情感上的抚慰去帮助别人,而男性则往往采取工具性的帮助;[12][13](P358)女生更认同提供情感支持和维护关系的亲社会行为,而男生则更认同外显性的亲社会行为;[2]女生关注关系型亲社会行为的频率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关注的外显型亲社会行为的频率显著高于女生。[14]

四、提升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思考

在对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上,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一个人的价值观、需要和偏好会影响到亲社会行为的决策过程。[14]同时,有学者也强调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与模式在亲社会行为研究中的作用。[15]在社会转型、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利益结构的重组、贫富差距拉大、传统权威的流失和社会权力的转移、不同社会力量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加剧、社会心理的焦虑和迷惘的社会现实、道德权威丧失、道德信仰模糊、道德回报违背善恶因果律、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之间、本土道德与异域道德之间的冲突未能化解。所以,要促进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根基。比如,中华文化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在本研究中,笔者从文化的视角,对德育如何促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做出以下思考。

(一)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两会期间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在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方面是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葛剑雄教授在2014年9月“复旦人文智慧课堂”做了一场“中国需要怎样的文化自信”的演讲,他认为:“必须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这样才使得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也只有当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充分的自信了,才能够理性、稳步、踏实地走向世界。”[16]因此,高校德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途径,同样需要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德育要促进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需培养大学生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需促使大学生在保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髓的同时,能舍弃中华文化中的糟粕及不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反应。无论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大学生都应以中华优秀文化而感到荣耀和自信,从而促进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提高。

(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对话意识

对于多元文化对话的互补性与互动性,英国哲学家罗素有句至理名言:“罗马曾经向希腊学习,希腊曾经向埃及学习,中世纪的欧洲曾经向阿拉伯人学习,阿拉伯人曾经向罗马帝国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曾向拜占庭学习。在往昔,不同文化的接触曾是人类进步的路标。在那些情形之下,常常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17]“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国际关系危机等世界上的一切危机,无不缘自二元对立。”[18](P71~75)因此,通过对话解决二元对立是当今国际社会谋求和谐统一的主要途径,也必将推进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在不同文化的对话中,只有在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话语体系中,积极构建多元文化存在的空间,承认多元文化存在的价值,构建平等的对话机制,才能保证对话对象的利益和话语权力的公平,才能有五彩缤纷的文化多样性存在的可能。为了促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提高,在德育过程中,需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对话意识,这有助于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对“是否做出亲社会行为”有清晰的判断。

面对多元文化价值观的激烈矛盾与冲突,德育要发挥其价值导向作用,既充分了解中华文化的优势与不足,同时也要尊重他国文化,辨识其弊端,取长补短,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吸收其有益成果并为我所用。引导通过文化对话,让大学生坚持求同存异的立场。大学生文化对话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发展。这就要求大学德育体现出一定的包容性,善于吸收一切先进文化包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增进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需确立“和而不同”的文化立场。当前,大学生身处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的时代背景之下,因此,大学德育尤其要强调在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样式之间的扬长避短、求同存异,对多元文化保持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同时,通过对话不失时机地传播自己的优秀文化成分,并让优秀文化能在众多文化中始终保持主体性。

(三)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文化要自信,必须有文化的自觉,必须搞清楚中国文化的基础理论。”[19]“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首创、发明的。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指在中华文化背景中,大学生能对我国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中华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及发展趋势,同时对他国文化进行反思。文化自觉是实现跨文化交流、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的前提。德国学者施密特指出:“应当在全球泛滥的伪文化的压力面前捍卫自己的文化特性,而高校应当成为这方面的重要力量源泉之一……不要把本民族的伟大文化成就和价值的传承抛进受到忽略的社会角落。”[20]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高校德育要站在世界文明史的高度来审视世界和中国,与世界对话,不断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文化,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让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合作、分享、帮助、奉献意识扎根于大学生的心中。所以,德育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这是促进大学生产生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推动力量。

高校德育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回归大学的文化教育功能,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二是要提高转型时期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选择与辨别能力。三是要增强转型时期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创造能力。高校德育作为新知识、新文化、新思想的策源地,理应具有富足的创造力。因此,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是高校的本质要求与职责所在。在德育过程中,要不断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创造能力,积极引导大学生由自发进入自由、自觉的状态。唯此,方能消除因多元文化并存带来的文化困惑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使亲社会行为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1]从文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类型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2]寇彧.如何评价青少年群体中的亲社会行为[J].教育科学,2005,(1).

[3]王红瑞.中职生亲社会行为与社会支持网络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6).

[4]寇彧,洪慧芳,等.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的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

[5]张庆鹏,等.冲突情景中青少年的亲社会意图:预期重要他人观点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4).

[6]Andrew J,Cooke M,Muncer S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athy and Machiavellianism:an alternative to empathizingsystemizing theory[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Differences,2008,(44):1203.

[7]Austin EJ,Farrelly,Black C,et al.Emotional intelligence,Machiavellianism and emotional manipulation:does EIhave a dark side[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2007,(43).

[8]耿耀国,等.性别、人性态度与青少年移情、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郑州大学学报,2012,(1).

[9]黄丽华.沿海地区大学生先进集体的调查与思考[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

[10]高承海,等.多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5).

[11]关凯.现代化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

[12]Eisenberg N,Martin CL,Fabes RA.Gender development and gendereffects[M].Berliner DC,Calfee RC,eds.Handbook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New York:MacmillanLibrary Reference,1996.

[13]Sutton J、Keogh E.Components of Machiavellian beliefs in children:relationshipswith personality[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1,30(1).

[14]王美芳,庞维国.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J].心理学动态,1997,(4).

[15]高树昱,李庆功.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趋势[J].社会心理科学,2005,(5).

[16]柳森,葛剑雄.中国需要怎样的文化自信[N].解放日报,2014-09-06.

[17]罗素.中西文化之比较[A].一个自由人的崇拜[M].胡品清,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

[18]张后尘.从文化对比到跨文化对话[J].中国外语,2004,(9)

[19]林木.没有文化自觉,哪来文化自信?[N].中国文化报,2014-01-05.

[20]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柴方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A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Pro-social Behavio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HU Jin-lian
(International School,Yunnan University,Kunming,650091,Yunnan,China)

Pro-social behavio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university students show a vague attitude of“do not know”or“a bit likeme”when they have to decide whether tomake pro-social behavior,a worrying situation.In terms of regional difference,the level of pro-social behavio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border area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inland and coastal areas.On ethnic aspect,there is no overall significant difference,with obvious higher level of pro-social behavior ofminority students than Han students only under compliance condition.On gender aspect,male students,compared to female students,show a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public.However,the levels in other dimensionsmade by male students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female students.In universitymoral education,it is urgent to help studentsenhance their confidence in excellent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ir conscious awareness in cultural communication,so a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ro-social behavio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ocial transformation;university students;pro-social behavior

C913.5

A文章编号:1006-723X(2015)03-0077-05

〔责任编辑:左安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部课题(K3030186)

胡金连,女,云南大学国际学院讲师,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学德育研究。

猜你喜欢

情景德育水平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情景交际
《中国德育》
张水平作品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作家葛水平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楼梯间 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