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5-01-12栾永春
栾永春
现代教育思想愈来愈多地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挖掘,而思维能力的开发与探究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着力通过多种途径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学生多种心理机能和综合性智能的发展。我结合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同仁商讨。
一、激发兴趣,诱发探究动机
1.利用演示实验及增设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的演示实验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对白磷燃烧实验进行改进,用导气管向烧杯热水中缓缓通入氧气,可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后,也开始燃烧,产生火光。演示结束后,我让学生思考三个问题: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而红磷不能燃烧?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红磷能不能燃烧?接着再补充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将少量红磷放在铁纱网上,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在通风橱中进行),请学生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最后指示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出燃烧条件。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开发家庭小实验,把课堂教学延至课外,进而诱发兴趣
创设家庭小实验,把课堂内容延伸至课外,对激发学生兴趣、巩固知识技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我布置家庭小实验——用玻璃杯、饭碗和小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生开始感兴趣,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第二天他们到课堂上七嘴八舌地询问,经过简单解释与指导,有的学生又回家重复做了这个实验,一旦做成功了,学习兴趣也随之激发出来。这些家庭小实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学生的探究欲望也空前高涨。
3.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学习应用化学知识,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请问你们的父母,在他们小时候这条河是不是现在这样脏?学习燃烧与缓慢氧化时,课后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的标志。还开辟了“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铁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及水壶内的水垢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觉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二、巧设“桥梁”,营造探究氛围
1.创设提问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问,要会问,更要指导学生多问善问。要问得恰当,问在知识关键处;还应掌握坡度,问在难易适中处;更应选准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处。造就学生感到时时有问题可问,促进联想,对此思考,设想解决方案,使学生形成开放式探究思维。比如在讲NaOH的性质时,我事先准备了一张纸,用酚酞试液在上面写上“NaOH”字样,晾干后向学生展示,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张纸,而我用喷壶向上喷上NaOH溶液时,纸上立刻出现了红色的“NaOH”字样。我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这样对NaOH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就会更加深刻了。
2.引入矛盾,于无疑处生疑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书上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回答的现象。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有效手段就是教师要适时地引入矛盾,于无疑处生疑,活跃思维,树立创新意识。例如:讲到硫酸根离子时,可设计一个实验,取一溶液(标签背向学生),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几滴稀硝酸,沉淀不消失,然后向学生提问:这种溶液有没有硫酸根?大多数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有。这时教师慢慢地将硝酸银标签面向学生时,他们感到愕然,转而恍然大悟。学生兴奋了,接着让学生讨论:怎么检验这种溶液中有无硫酸根?使学生悟出用氯化钡做实验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前提条件。适当地采用质疑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平时“不屑一顾”问题的研究兴趣,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课堂结尾巧妙设计悬念
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对涉及到的问题都讲清楚,有些问题需要学生课后去思考研究。因此有些讲完后,教师需要把课尾作为课内外的纽带,精心设计“悬念”,把学生的心一下子悬起来,产生解疑的需求,促进他们向课外延伸,深化课堂教学。例如讲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提出:(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而泡沫灭火器用浓硫酸和浓纯碱溶液,为什么?(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有同学不慎把浓盐酸看做了稀盐酸,你又该如何处理才能得到较纯净且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呢?问题一提出,教室内立刻热闹起来了,结论各异,教师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查阅资料。这样不仅可以拓宽视野,而且能够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探究性学习打破了学生认识过程中的思维定势,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客观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懈进取的精神。因此,探究性学习是一个能使学生获得“活”的知识,能使他们运用和发展各种技能的有效途径。只要教师细心钻研教材,真心面对学生,就一定会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