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江烤烟生产气象要素分析及气象保障服务

2015-01-12方启云代瑞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印江冰雹烤烟

方启云,代瑞华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气象局,贵州铜仁 555200)



印江烤烟生产气象要素分析及气象保障服务

方启云,代瑞华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气象局,贵州铜仁 555200)

利用印江县1971~2010年国家气象站的长序列资料和2009~2014年36个区域自动站的温度、降水等观测数据,分析了印江县烤烟生长所需的光、温、水等气象条件,并提出科学规划烤烟生产,适时现代烤烟气象保障服务,从而达到烤烟高产、稳产的目的。

烤烟生长;气候条件;气象灾害;气象服务

烤烟是一种高效益的经济作物。烤烟生产逐步成为印江县群众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然而现代烤烟基础相对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加大。因此,利用观测数据,分析烤烟生育期的气象要素及主要气象灾害,做好保障烟草安全的气象服务,尽可能地减轻气象灾害对烤烟生产的影响,从而实现烤烟生产质量效益双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此利用印江县1971~2010年国家气象站的长序列资料和2009~2014年36个区域自动站的温度、降水等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印江县烤烟生育期的气象条件及气象灾害。1 印江烟区适宜种植烤烟的基本气象条件

烟草的适应性强,能在不同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生长。但从优质、高产的角度分析,其对生态条件的反应比较敏感,即生态因子对烟叶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1],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建立在光、温、水等匹配较好的条件下,也就是说气候条件是烟草区划的重要依据。许多科学家对此已经做了不少研究,如陈瑞泰等根据无霜期、10 ℃积温、20 ℃以上气温持续天数等指标将全国划分为不适宜区、次适宜区、适宜区、最适宜区等4个烤烟适生类型(表1)[2]。

表1 烟草气象适宜性区划[2]

适生类型无霜期d10℃积温℃·d20℃以上气温持续天数∥℃·d最适宜区>120≥2600适宜区>120≥2600≥70次适宜区>120≤2600≥50不适宜区<120--

根据40年(1971~2010年)历史资料分析,印江县平均气温为16.8 ℃,全年无霜期为290 d,烤烟整个生长发育期(2月中旬~8月)积温为4 060 ℃·d,日平均气温≥10 ℃的活动积温为3 888 ℃·d,日平均气温≥20 ℃持续天数为119 d,即印江烟区具有无霜期长、≥10 ℃积温高、日均气温≥20 ℃的时间长等突出特点,达到了烤烟适宜或最适宜类型生长发育所需求的环境条件,峨岭镇(印江县城)被划为烤烟生产的适宜区,其余乡镇被划为烤烟生产的最适宜区[3]。

2 印江烟区适宜种植烤烟的生态因素分析

2.1 温度条件印江县城年平均气温为16.8 ℃,日平均气温≥10 ℃积温5 559 ℃·d,有272 d,日平均气温≥15 ℃积温4 819 ℃·d,有212 d。育苗期(2月中旬~4月中旬)平均气温为11.9 ℃,移栽期(4月下旬~5月)平均气温为20.6 ℃,旺长期(6月)平均气温为24.5 ℃,成熟期(7~8月)平均气温为26.6 ℃,气温条件可以充分满足优质烟叶生产的需要[4]。

2.2 日照条件印江县城年总日照时数平均为1 216 h,占可照时数的27%,4~9月总日照时数平均为852 h,占全年的70%。此外5~8月由于阴雨天气多,温度和降雨配合适宜,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提高十分有利。烤烟成熟期(7~8月)日照较多,占全年总日照时数的32%,特别是在烟叶成熟开烤的7月份,日照时数高于其他月份;烘烤期间的8月,日照时数仅次于7月,有利于物质的积累、烟叶的正常成熟以及最后的正常烘烤[3]。

2.3 降水条件印江县城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 110.6 mm,4~8 月降雨量为760.8 mm,占全年的69%,其中4~6月降雨量为485.6 mm,占全年的43%。从图1可得到,印江县月降雨量自4月起逐旬增多,7~8月雨量逐月减少。月降雨量的这种变化趋势恰与烤草生长前期需水少、中期需水较多、后期需水偏少的规律相一致。印江雨日较多,最高峰出现在5月前后,有利于烟苗移栽成活和前期生长,7~8月晴热少雨时段内,正值烟叶成熟烘烤时节,需水不多,有利于烟叶干物质和油分的增加,对烟叶的质量提高有好处[3]。

2.4 土壤条件印江土壤类型以黄壤、山地黄棕壤、红壤为主,pH为4.5~6.5,土壤结构疏松,有机质含量3.13%~3.40%,宜烟耕地潜力较大,为优质烤烟生产提供了优厚的土壤资源。

3 印江县烤烟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

分析表明,印江县影响烤烟生产的气象灾害有干旱、连阴雨、冰雹、大风、暴雨、高温等,其中以干旱、冰雹、大风等为影响最大。

3.1 干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印江的干旱问题变得突出起来,老百姓有“无旱不成年”的说法。统计表明,平均1~2年出现一次春旱,影响烤烟苗期生长,盛夏大范围干旱平均2年一遇,严重影响烤烟正常成熟;以1981年的82 d(2段)为最重,从5月中旬开始,旬降雨量仅有0.5 mm,给农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3.2 移栽期的连绵阴雨印江县城历年5月平均降水日数比较多,为21 d,如果再出现连绵阴雨,会使土壤湿度过大,造成烟苗根系缺氧,从而导致烟苗吸收养分困难,甚至造成烂根。

3.3 冰雹和大风冰雹和大风是印江县常见的局部性灾害性天气,对烟叶的危害比其他作物均严重,不论是苗床期还是大田期均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损失。统计表明,印江县城冰雹年平均出现0.5次,主要出现在2~6月,大风年平均出现1.8次,4~8月大风次数占全年的83%。县内的其他乡镇也均有不同程度雹灾和风灾发生,如1989年5月11日在木黄、朗溪发生严重的雹灾,风力达8~10级,最大粒重1 kg,最小的也有汤圆大,受灾严重。

如果烤烟种植正位于冰雹路径上,一旦烟田受冰雹袭击,则可直接造成对烟苗的机械损伤、毁坏整块烟田,导致产量减少,也会造成烟田缺苗断垄而不便管理,且使烟叶成熟期不一致,影响采收烘烤,从而导致烟叶品质下降。印江县内有4条冰雹路线:①由张家坝永义到木黄的新业乡;②由石阡进入槽门,经洋溪、杨柳北部进入江口县的红石乡;③由梵净山附近的茶园经洋溪、新寨乡到思南县境内;④由德江县进入何家乡到杉树、板溪、坪底经天堂进入刀坝乡;另一路到木黄进入新业乡(图2)。

3.4 暴雨洪涝统计表明,印江县城1959~2013年中(除1969年不统计)除1966、1968、1989、2013年未出现暴雨,其余50年间有不同程度发生,尤以1963年7 d暴雨为最多;其他乡镇也有不同程度的暴雨出现。超出烟草适宜量的暴雨,会导致土壤持水量偏大,不利于烟叶的生长,还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3.5 高温7月份进入盛夏高温季节,日最高气温>35 ℃的日数有13 d。这种高温干旱天气将抑制生长发育、减少干物质的积累,顶叶枯边焦尖,灼伤逼势,降低烟叶产量和品质。

4 印江现代烤烟气象保障服务系统的探索

近年来,印江县气象局深化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做好了服务“烤烟”工作: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烤烟生产的自身特点,开展了印江优质烤烟的气候区划;加强主要烤烟的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预测,强化关键农时及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提升面向基层烟农的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气象服务能力;对严重影响烤烟生产的气象灾害,实施有利于烤烟生产的人工干预。

4.1 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利用气候条件,科学安排烤烟种植区域。虽然印江大部分乡镇被划为烤烟种植的适宜区或最适宜区,但各乡镇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地形的不同,还存在小气候差异,如≥35 ℃的极端高温天气很少甚至没有出现在海拔500 m以上的地区;一般东部背风坡的降水多于西部的迎风坡等,安排生产时要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还要开展雹灾的风险评估和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划定雹灾的风险区,在安排烤烟生产布局时,应尽可能避开冰雹路径。总之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探索出最佳种植区域。利用长期的旱涝区域分布气候预报,适时对烤烟种植分布进行科学调整;利用长期和阶段性短期气候预报,用反推法来确定烤烟适宜的播种期,适时播种、移栽。

4.2 全面覆盖,构建烤烟专项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平台

4.2.1提高烤烟气象灾害综合探测能力。

4.2.1.1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水平。调整、优化各种自动气象站网在烤烟重点区域的布局,根据需要充实观测项目,适时增加台站密度,提高自动化观测水平;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在烤烟重点区域的加密观测和雷达测量降水等新的探测能力,实现对烤烟的重点区域主要气象灾害的综合立体性连续监测。

4.2.1.2提高气象灾害联合监测水平。气象、烟草、农业部门等多部门应联合,建立多点、长期性气候变化监测网络和完善跨地区、敢于探索跨部门烤烟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全面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

4.2.2加强产前、产中常规天气预报。印江县气象局和烟草公司合作,采取实地调研形式,详细了解烟农所需,分时间、分类别、分区域建立所需指标库;然后结合指标库,为不同的烟农提供有针对性的旬、月预报、气候评价等多种形式产品,全方位开展气象服务。

4.2.3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进一步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监测和预警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测,特别是对暴雨、大风、冰雹来临之前的预报和预警工作。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渠道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有效传递给烟农。

4.2.4扎实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根据印江的4条冰雹路线,结合烟区的分布,建立人工增雨消雹炮点,适时开展人工增雨、消雹作业,降低干旱、冰雹等灾害发生的频率,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减轻烟叶损失。

5 应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

5.1 干旱在田间建立旱能浇、涝能排的水利工程。搞好地头小水塘建设,提高蓄水引水能力,适时移栽;加强中耕管理,提高土壤的保墒能力;地膜覆盖栽培,烤烟盖膜能提高土壤水分,选择有利天气形势,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改善天空水分状况,增加降雨。

5.2 暴雨洪涝适时移栽,疏通排水沟,搞好防水坝,及时采烤。印江局部暴雨发生较频繁的地方,烟地宜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加强排水设施建设,地势低洼的地方尽量不要种植烤烟。在大雨和暴雨来临前提前开好烟田的腰沟、围沟,排水拍泽。发生洪涝后,须及时在田间挖沟排水,排涝后要进行追肥、中耕培土,促进烟叶健壮生长。

5.3 大风、冰雹合理布局,择优种植,避开大风、冰雹路径地带;增加地面绿色覆盖,保护生态环境,减缓地面增温幅度,减少冰雹、大风发生;根据印江冰雹路径科学布局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积极开展人工消雹防雹作业。目前,印江县已先后在兰克、杉树、三合、永义4个冰雹灾害重点防御区建成固定人工防雹作业点,并配置了流动防雹作业车,采取固定防雹作业和流动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人工防雹作业。从作业效果来看,在作业点保护范围内,基本消除了冰雹灾害,有力保护了烟区的烟叶生产,而相应的作业保护区外,常受到冰雹灾害的侵袭。

6 小结与讨论

印江适宜种植烤烟,气候条件能满足优质烤烟所需,但客观存在多种影响烤烟生产的气象灾害。保障烤烟安全生产的气象服务关键在于构建适宜印江烤烟生产的专项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平台。在烤烟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服务上,要努力提高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面。扎实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1] 王智慧,李淑娥,刘开平,等.陕西省白河烟区气候适生性分析[J].烟草科技,2012(8):75-78.

[2] 陈瑞泰,宋志林,王承训,等.我国烟草生产现状[J].中国烟草,1982(1):1-12.

[3] 舒国勇,钟有萍,晏理华,等.铜仁优质烤烟种植气候分析及区划[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121-12123,12170.

[4] 张振平. 中国优质烤烟生态地质背景区划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方启云(1984-),女,河南潢川人,技术员,从事县级综合气象业务研究。

2015-02-06

S 572

A

0517-6611(2015)09-218-03

猜你喜欢

印江冰雹烤烟
小诸葛漫“话”天气之冰雹
印江自治县全力做好老干部健康体检工作
烤烟上炕机械研制
不同追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印江新建气象站风向风速代表性分析
冰雹的优点
快跑啊,下冰雹了
印江县组织老干部外出参观考察
烤烟漂浮育苗和移栽改进方法研究进展
烤烟漂浮育苗不同育苗盘筛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