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1-12

商业会计 2014年20期
关键词:管理层监督文化

(承德广播电视大学河北承德067000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兴隆县分公司河北兴隆067300)

我国中小企业(含微型企业)数量已超过4 000多万户。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对于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特别是资金供给紧张和融资成本快速上涨使得许多中小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因此企业做好内部控制管理对于防范风险、增强抗风险能力、保护财产物资安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风险防范机制。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政府开始强调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加大力度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广泛实施,先后颁布和修订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但在中小企业,并没有建立起真正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对自身定位较低,即使有的中小企业建立了相应的内部规章制度,也往往只侧重于生产领域的某一方面,缺乏全面、系统的考虑,致使各部门和人员之间难以很好的配合和制约,发挥不出内部控制应有的效果。特别是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机制,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容易凭领导层的主观意识做出判断,注重业务的扩张,急功近利,盲目投资不熟悉的行业,超过资金的能力允许范围,导致企业不能及时合理地评估面临的风险,从而给企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二)管理层控制不到位,治理结构不科学。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普遍,还存在着“老板文化”,企业负责人个人的决定不仅直接关系到管理层的设置,而且直接影响企业经营上的决策。这就导致了管理层权力过于集中,企业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化建设缺失,内部控制出现漏洞。比如部分企业在管理层的设置不规范,未能遵循“不相容”原则,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的法人代表还身兼董事长、总经理等数职。控制、执行与监督之间不独立,各项活动得不到制约。管理者责任不清、越权管理导致管理层管理不善。同时,由于企业管理层权力的集中,“老板文化”的存在也使企业决策主观性较强,易出现决策失误。企业的管理层对整个企业来说起到带头作用,对管理层的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根本。

(三)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对内控认识不足。由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人员本身素质有限,加之中小企业不像大企业那样有良好的培训机制,人员素质偏低。很多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法律意识淡薄,思想觉悟不高。不只是普通员工,许多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够,对内控制度的理解还不深刻,实际运用的效果还很一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内控制度的一些浅层次的东西在企业中得到了实践,而深层次、核心的东西没有能够得到贯彻执行。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宣传很不到位,对企业的员工内部控制的基础知识教育不够,没有能够激发出全体员工执行内部控制的热情。

(四)监督机制不完善,内部审计不健全。为了加强监督,我国已经形成了企业外部监督体系,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然而,这样的监督体系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实际作用并不大。内部监督的缺失是中小企业监督体系中薄弱的一环。在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中,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还依赖于企业内部传统的财会部门等。虽然有少数的中小企业也专门建立起了内部审计监督部门,但是这些部门独立性、时效性却很差,不能够有效及时地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做出反应。比如,部分中小企业负责人在用人问题上始终摆脱不了“亲人”、“熟人”圈子的束缚,会在重要位置上安排许多亲戚熟人,导致企业内部监管人员监督力度不够,出现监督漏洞,内部审计不能发挥其功能。

(五)企业文化不健全,缺乏内控执行氛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对企业员工具有凝聚和激励作用,对员工行为具有约束和辐射作用。在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中,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独立的企业文化,企业对员工培训力度不够,员工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各部门之间沟通、交流不够,难以进行合作,尚未形成团结和谐的气氛。这样即使管理层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由于各部门没有形成良好的执行氛围,规章制度往往无法得到很好的执行。企业不能将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文化、行为标准很好地结合起来,内部控制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予以辅助,只是“为控制而控制”肯定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二、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完善政府法律监督体系。完善企业内控制度的外部法治环境,对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虽然政府已颁布一系列法规条例来约束企业行为,但目前国家制定的内部控制规范大体上是针对大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基本上没有考虑中小企业的特殊需求,对中小企业的法律规范还是不够全面,存在漏洞。目前关于企业内控建设规定散见于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破产法及刑法等法律法规,没有构成完整、严密的法律体系,还存在着违法奖罚不清、惩处力度过小过轻、监管成本高等问题,为此应大力完善内控建设的外部法治环境,逐渐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法律体系,或推进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和完善,对企业内部控制加强外部监管,指导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践。

(二)完善社会监督体系。社会监督也是监督企业内部控制情况的重要措施。社会监督范围广、覆盖面大,可以从不同方面起到监督的作用。注册会计师、媒体和个人都可以从各自的角度监督企业行为,提出企业完善内控的方法。要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就要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和道德素养,如实审计如实报告,提高社会监督的专业性。媒体要有职业操守,如实报道,对于不符合内控标准的问题要如实曝光,保证民众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知情权和话语权,不能包庇纵容;对于信誉佳、内部控制得力的企业应如实宣传。

(三)完善内部监督机制。1.企业要任人唯贤,避免任人唯亲。在多为家族企业的中小企业中,不任人唯亲是内部监督得到有效落实的保证。企业应聘请专业人才在重要部门工作,并在专业领域减少对他们的干涉,既充分利用人才,又实现对内的牵制。企业的每个部门内部都应设立自律监督专员,负责自律监督检查以及内控综合评价工作。企业经理要及时对各部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与自律监督的工作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上报董事会。2.企业要确保权责分明,构建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企业必须要做到:明确岗位职责,使各岗位能够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岗位责任原则包括责任与权力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岗位责任与权力必须做到相互匹配。3.企业要严格遵循不相容原则来设置职位。不相容的核心是“内部牵制”,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系统时,应当根据不相容原则的要求设置每个职位,使不同职位间能互相牵制,才能使企业真正将内部监督落到实处。

(四)提升企业人员素质。企业人员素质偏低造成内控条例不易得到有效执行。企业有必要通过吸收高素质人才和加强员工培训的方法提升人员素质。(1)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诚信教育,建立起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2)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对企业内控制度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加深他们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使他们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积极为加强内部控制建言献策。还应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专业技能需求,以考核评估等形式促进员工的学习,提升企业人员的能力水平。3.企业应做好激励工作,通过激励,激发员工的热情和积极性,上下一心,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使企业发展壮大。

(五)建立完整的企业文化。中小企业人数较少,相对容易建立上下认同的企业文化。要使企业建立起与内部控制制度相融合的企业文化,使两者相辅相成,让员工的自我控制和监督成为习惯。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文化应共同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如果企业形成良好的氛围,不同部门间交流频繁,上下级间关系融洽,部门之内相处和谐,员工自身洁身自好,那么内部控制的制度便容易得到大家的遵守,企业内部控制也更为容易。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的好与坏越来越多地成为判断企业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一家企业,即使效益再好利润再高,如果内部控制出现了问题不及时采取措施,企业经营必然也不会长久。内部控制关系到中小企业能否健康的发展,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不但能够有效地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管理不善问题,同时也能为企业防范风险、提高竞争能力,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管理层监督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核安全文化对管理层的要求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谁远谁近?
夯实监督之基
光明乳业管理层激励探索
论管理层收购的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