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质泥岩隧道进洞施工技术研究
2015-01-11丁彰芳
陈 羽,丁彰芳
(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4)
洞口工程设计以“早进洞,晚出洞”为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洞口边坡仰坡的开挖高度,以保证山体的稳定,减小对洞口自然景观的破坏。隧道进洞是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难点,对于炭质泥岩隧道进洞更加困难。泥灰岩、炭质页岩自稳定能力差,遇水软化,不易产生拱效应来有效承受围岩压力。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常规的超前支护方式安全进洞,并有效地控制隧道初期支护的沉降变形,是炭质泥岩区隧道进洞面临的问题[1]。本文结合贵州省惠水至罗甸高速公路某隧道进洞施工实际情况,提出了“两端固结梁”隧道进洞施工方案,有效解决了炭质泥岩隧道进洞难题。
1 工程概况
某隧道位于惠水县断杉镇新场村境内,隧道进口位于断杉镇新场村东约150 m的中山缓坡地带,路线以南西方向延伸,下穿中山脊状山岭,隧道出口位于断杉镇木兴村北东约350 m处中山缓坡地带,区内山体走向北东,山体较高大,呈狭长的脊状,延伸较稳定。隧道为穿越该山岭而设,隧道型式为分离式,净空(宽×高)均为(10.75×5.0)m,采用电光照明,机械通风。其中左线里程:ZK40+020—ZK40+950,全长 930 m;右线 YK40+030—YK40+920,总长890 m。进口右洞YK40+030—YK40+305段围岩级别为V级。
隧道围岩体地层由强风化—中风化泥灰岩、炭质页岩和中风化灰岩构成,隧道进口部分为残坡积粉质黏土和强风化泥灰岩及炭质泥岩构成,风化裂隙发育,强度较低,自稳能力差,受水浸润后极易加剧松散破坏;洞口仰坡岩体,容易在水的冲刷侵蚀下产生坡面变形破坏,形成浅层滑塌、松动剥落;在不受水的作用下而呈干燥状态时,具有一定的自稳能力。
2 隧道管棚超前支护进洞方案
综合地形地质情况,该隧道进洞设计方案为超前管棚支护。通过棚架及部分岩体的注浆固结提高施工环节的支护能力,防止岩体下沉松弛和坍塌。管棚长度为40 m,钢管均采用节长3 m、6 m φ108×6热轧无缝钢管,环向间距中至中40 cm。钢管设置于衬砌拱部,管心与衬砌设计外轮廓线间距大于20 cm,水平外插角为2°~4°,长管棚施工完成后,采用水泥(添加5%水玻璃)注浆,图1为隧道洞口套拱及长管棚示意图。管棚的优势为:a)超前距离较长,能够形成纵向钢梁作用,可以有效承受岩土体自重产生的侧向压力[2];b)通过注浆可以固结管棚周边土体,有效提高岩土体自身的稳定性,发挥围岩自身的拱效应[1]。
图1 隧道洞口套拱及长管棚示意图
3 隧道进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隧道右线进洞虽然采取了超前管棚支护,隧道管棚注浆效果较好,初期支护及时施作,但隧道暗洞开挖15 m后,出现拱顶下沉、拱脚收敛、地表开裂问题,如图2所示。
图2 隧道表面裂缝
图3为YK40+045断面拱顶下沉量曲线图,图4为YK40+050断面拱顶下沉量曲线图,拱顶沉降累计最大值为220 mm,变形量非常大。隧道初支产生了严重影响,出现了套拱开裂、喷射混凝土开裂,地表开裂等现象。这些裂缝既影响了初期支护的受力及稳定性,又可能产生一些次生灾害,如沿裂缝产生的渗漏水、初期支护下沉侵入二次衬砌界限等。
图3 隧道YK40+045断面初期支护拱顶下沉曲线
图4 隧道YK40+050断面初期支护拱顶下沉曲线
4 炭质泥岩隧道进洞施工处治方案
4.1 管棚超前支护受力模型分析[3]
4.1.1 两端固结梁受力模型
按设计施工的套拱,套拱基础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管棚后支点落在套拱上,前支点进入固结的土体中(由于管棚注浆后,能够使周边土体固结),管棚前后支点的位移可以忽略为0,那么管棚的受力模型可以简化为两端固结梁,如图5。按照此模型施工的隧道,开挖段承受的弯矩较大,未开挖段承受的弯矩较小,只要及时进行支护,隧道施工是安全的。
图5 两端固结梁受力模型
4.1.2 悬臂梁受力模型
套拱基础地基承载力不足,管棚后支点落在套拱上,前支点进入固结的土体中(由于管棚注浆后,能够使周边土体固结),管棚前支点的位移可以忽略为0,后支点会随着套拱下沉而下沉,存在一定位移,那么管棚的受力模型可以简化为悬臂梁,如图6。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隧道出现拱顶下沉、拱脚收敛,地表开裂,如果掌子面与洞口的距离过大,出现的问题将更严重。
图6 悬臂梁受力模型
4.2 炭质泥岩隧道进洞施工处治方案
虽然隧道右线进洞采取了超前管棚支护,但仍然出现了拱顶下沉、拱脚收敛、地表开裂等这些问题。原因是套拱基础、工字钢基础为炭质泥岩,施工期间未能有效将水隔离,导致套拱基础遇水,炭质泥岩遇水后膨胀软化,地基承载力严重不足,导致套拱、工字钢基础下沉,使得管棚随着套拱一起下沉,工字钢下沉,从而导致出现拱顶下沉、地表开裂;虽然采取管棚支护能够使周边土体固结,形成拱效应,但由于基础软化后承载力不足,在围岩压力作用下套拱向隧道中心移动,从而导致拱脚收敛。此时超前管棚的受力模型可以简化为“悬臂梁受力模型”,这就不难发现问题所在。
为了解决隧道进洞中出现的拱顶下沉、拱脚收敛、地表开裂问题,提出采用“两端固结梁”受力模型理论对隧道进洞进行治理。“两端固结梁”隧道进洞施工方案就是要将管棚实际受力情况接近“两端固结梁”,使管棚前、后支点的位移接近0,由于注浆固结作用,前支点收入土体中,可以达到位移为0;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让后支点的位移为0。
a)处理套拱的基础,对套拱基础以下0.5~1 m范围内采用C20混凝土进行换填,起到封闭炭质泥岩,防止地下水软化地基的作用,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效果,从而使套拱稳固、不下沉,最终达到后支点位移为0的目的。
b)套拱稳定后,开始暗洞开挖,由于暗洞为V级围岩,故只能按照一次开挖一榀工字钢的长度,并及时施作仰拱拱架,连续开挖4榀工字钢距离(2.4 m)后,及时浇筑仰拱,闭合成环,暗洞的第一榀工字钢和套拱工字钢采用钢筋焊接连接在一起,整体稳定性好[1-4]。
套拱和暗洞2.4 m范围刚性连接成为整体,足以承受通过管棚后支点传递的土压力,管棚将按照“两端固结梁”受力模型承受土压力。采取这种方式对隧道右洞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后,再对侵限的初支进行换拱,在继续掘进中对洞口段进行监控量测,图7为YK40+050断面拱顶下沉曲线图,该变形量已经较小,对隧道施工安全影响较小,隧道安全进洞。
图7 隧道YK40+050断面换拱后初期支护拱顶下沉曲线
5 结论
采取超前管棚支护方式进洞是目前隧道进洞的主要方式之一,该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但如果施工过程中不高度重视,对于炭质泥岩隧道进洞也会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贵州省惠水至罗甸高速公路某隧道进洞存在问题的处理,提出的“两端固结梁”方案进洞是可行的,这对其他炭质泥岩区隧道进洞施工具有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