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代课教师核心期刊论文的内容分析

2015-01-11孟秋霞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代课期刊论文群体

孟秋霞

(青岛大学 师范学院,山东 青岛 266400)

1 引言

代课教师是指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他们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我国绝大多数代课教师集中在贫困的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代课教师是农村教育中重要的力量.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学生流动人口的增加,城市也出现了大量的代课教师,这一群体在补给教育资源、推动学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由于社会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代课教师这一群体还会持续很长时间,由于代课教师处在教师群体的边缘,其各种待遇和权益都处在不受保护的情境下,所以我们要关注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

本论文以CNKI数据库为主要检索工具,从200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为时间跨度,在主题搜索框中输入“代课教师”、“非在编教师”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124篇期刊论文,再将通知、公告、会议、新闻广告等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度不高的文章剔除,最后共得到76篇关于代课教师的核心期刊论文,形成了本研究的样本.“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method)是对于任何记录形式记载下来的资料内容,进行客观系统的量化分析,并加以描述和解释的一种研究方法.”

表1 本论文的主分析维度

2 代课教师期刊论文研究

2.1 代课教师核心期刊论文的数量分布

图1 代课教师期刊论文随时间的变化

结果显示:从图表上我们可以看出2003年到2014年,关于代课教师的论文研究一直处在波动的状态.代课教师的研究一般与农村教师、民办教师的问题合为一起,2006年3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很短时间内将把44.8万代课人员全部清退”,“一刀切”式的清退政策,让这个群体处在风口浪尖上,相关的研究也随之上升,出现峰值.西部农村的代课教师,被清退后被返聘,导致代课教师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代课教师政策的合理性;同时,一些西部代课教师生存状态的报道被广泛的发布,大家开始了解农村代课教师岌岌可危的生存状态,许多社会团体开始呼吁关心代课教师这个群体,使得代课教师的研究一直处于波动状态.由于很多的代课教师没有职业身份,代课被当成一种“临时”的工作,所以很多人没有进行备注,因此这个群体的真实数字远比数据中记录的数字要大的多,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些潜在群体并对他们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2.2 代课教师核心期刊论文作者的身份

表2 代课教师研究者身份

高校研究者和教育部门工作者的研究较为理论和宏观,一线教师的研究更加实用而微观.我们将核心期刊的论文作者分为了高校研究者(包括教育部、电化教育馆、研究院、招生办)、教育工作者(作者单位是各类高校、学院或教师进修学校)、一线教师(作者单位是小学或初中)、社会记者四个维度.

结果显示:83%的研究者是高校研究者,他们能够把握当今代课教师的发展走向,从政策与措施上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同时也能够对当前代课教师的生存状态进行深度描绘,剖析代课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心理压力.12%是教育工作者,他们拥有着一定的话语权,多以调研、考察的方式深入农村,了解最真实的情景.我们发现一线的教师较少,一些社会记者也参与其中,因为这个边缘性的教师群体,群体小,力量薄弱,他们更多的是向我们呈现一种不为人知的代课教师的生活全貌.

2.3 代课教师核心期刊论文的研究主题

表3 代课教师研究内容比重

笔者对代课教师研究主题进行划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代课教师存在的原因和重要性、代课教师生存现状、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建议与政策、国外代课教师的经验和代课教师新的研究取向.

结果显示:26%的期刊论文研究代课教师存在的原因与重要性.代课教师是特殊时期的产物,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过渡消失,其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落后和师源的不足,尤其是在农村,地域的差异,条件的落后,许多教师不选择进入农村,教师资源就缺乏,代课教师充当了任课教师的角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许多微型学校的建立也是导致农村代课教师存在的原因.城市的代课教师增多,其主要原因是师资力量的不对等,人们选择退而求其次.

35%的期刊论文研究如何解决代课教师的问题.解决问题源于问题出现的根源,可以通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完善农村代课教师的选拔和遴选制度,提高代课教师的职业待遇和增加代课教师继续学习的机会等多种措施来弥补.同时,还可以借鉴各地一些代课教师的分流的做法将代课教师进行转岗辞退并给予赔偿.解决代课教师的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上而下各个环节的努力.

23%的期刊论文研究代课教师的生存状态,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职业待遇和生活待遇、社会地位、心理状态.在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代课教师和民办教师、公办教师在这三个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代课教师工资低,收入不稳定,没有编制,不享有各种福利待遇,学习进修的机会较少,参加校本培训、进行远程教育、信息技术和新课改理念学习的机会相当少,这是在福利待遇方面的不平等.同时,我们还发现,代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态度是和民办教师公办教师在入职前没有任何差别的,伴随着入职后的各种环境的不平等,导致代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认同感越来越低.代课教师的社会地位伴随着这个群体的形象而来,这个群体素质低、教学水平差等因素导致社会忽视他们,从而陷入代课教师自我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幸福感较低的怪圈.研究发现,代课教师的心理状态最为脆弱,很多优秀的代课教师因此流失.

2%的论文研究外国的代课教师,主要是介绍了印度的代课制度.印度的代课制度,与中国存在很大的不同,他们招募志愿者作为代课人选,从实践中挑选比较优秀的教师作为补充队伍.同时我们发现相关的西方文献较少,这是因为我们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关注度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国家现在开始采用国家教师雇员制,不存在这种非在编教师的状况,我们要加强相关的理论研究,同时对一些非在编教师的好的做法可以引进并加以利用.

7%的代课教师期刊论文研究呈现出新的特征.在新时代下的代课教师,他们具有高素质,但是他们把代课教师当成一种职业,喜欢这种临时自由的职业特点,然而这种职业形态存在很大的风险,一旦教师自身出现问题其权益得不到保障.

3 研究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对76篇期刊论文分析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关于代课教师的论文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论是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都越来越全面多样,但是研究数据也折射出了不少的问题和不足.

第一,代课教师的研究要与非在编教师、民办教师相结合,同时也要突出其主体性,不断探索建立适合代课教师发展的规章制度和权益保障的路径.未来农村代课教师的问题将逐步解决,但是城市的代课教师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发现在这76篇论文中,有3篇是关于城市代课教师的,并且有数字表明,虽然代课教师的数量整体在下降,但是城市的代课教师数量在小幅度的上升,并且这些代课教师普遍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相关,他们素质较高,但是由于编制问题,游离在教师队伍之外,所以建立关于代课教师的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是尤为急迫的;同时,代课教师的权益保障路径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应努力为教师队伍提供无后顾之忧的法律保障和权益道路.

第二,代课教师研究的主体可以多样化,教育部门和一线教师可以参与其中.我们的研究主体多为高校的研究者,他们缺乏实际的感受和深刻的心理触动,高校研究者要与一线教师合作,采取多种质性研究、量化研究的方法,相信会有更多有深度、有高度的学术论文.

第三,代课教师的研究可以国际化、规范化.代课教师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本土的研究还可以具有国际视野,多引进西方先进的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式,同时西方的教师教育制度也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

代课教师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教育问题,它折射出我国教育的复杂性和不规范性,但是其作为一个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群体,期待着我们的社会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障.

〔1〕朱永新.全面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势在必行[J].河南教育,2006(5).

〔2〕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代课教师:现实状况及政策建议[J].教育发展究,2007(20).

〔3〕孙来勤.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困境、归因分析及反思[J].中国农业教育,2010(05).

〔4〕孙来勤.秦玉友.印度代课教师:概况、争议及趋向[J].比较教育研究,2011(06).

〔5〕王献玲.中国民办教育始末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6〕习引堂.国家与教师身份[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7〕薄建国.代课教师的政策与法律问题田[J].教育管理,2005(4).

〔8〕莫瑞芳.民办教师现状问题思考及对策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998(6).

〔9〕刘国丽.农村代课教师存在的合理性探析田[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22(2).

〔10〕陈伟强.理性与道义:代课教师清退政策的理想与现实田[J].教育发展研究,2002.

猜你喜欢

代课期刊论文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代课老师
我国代课教师的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论文LaTeX模板的研究与实践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相关性研究
代课
代课教师的命运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