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氟醚单用与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15-01-11陈有英海南琼海市人民医院麻醉科571400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1期
关键词:夹闭术丙泊酚芬太尼

陈有英海南琼海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琼 海 571400

异氟醚单用与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陈有英
海南琼海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琼 海 571400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颅内动脉瘤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颅内动脉瘤行夹闭术选择安全的麻醉方法。方法 选取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47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异氟醚以及瑞芬太尼符合异氟醚麻醉。以降压前为T0,并分别以达到目标血压后即时、5min、10min、20min、30min以及停止降压后5min、10min和30min为T1~T8。比较2组患者上述时间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周围血管阻力(SVR)、心排血量(CO)、心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结果

麻醉方法;颅内动脉瘤;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

近年来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一旦破裂就会导致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但在围手术期采取何种麻醉可以有效保障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一直受到医患双方的关注[1]。本研究通过对4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通过不同方法进行麻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03—2014-06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行夹闭术治疗的患者47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A组23例,B组24例,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且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者,排除正在使用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的药物的患者。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变位置、ASA分级及体质量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n(%)]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麻醉前30min给予2mg咪唑安定+0.5mg阿托品肌内注射。给予5μg/kg芬太尼+2mg/kg异丙酚+0.9mg/kg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后进行气管插管。术中连续给予异氟醚吸入以维持麻醉。在麻醉平稳后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放置双腔静脉留置管,对平均动脉压进行测定。在手术开始前再次给予0.1mg芬太尼静脉注入,并在切开硬脑膜前按照15~25mL/(kg·h)的速度输入格林液及6%羟乙基淀粉,打开硬脑膜后有控制的降低血压。1.2.1 A组:在打开硬脑膜后,逐渐增加异氟醚浓度,直至达到目标血压并维持30min,恢复异氟醚的浓度达到降压前的水平。

1.2.2 B组:在打开硬脑膜后使用输液泵给予患者瑞芬太尼,以3ng/mL为初始血浆靶浓度,并随时根据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水平进行调整,直至达到目标血压并维持30min,停用瑞芬太尼。根据手术进行情况,实施控制性的降压,每次时间均≤30min。手术过程中对血常规进行监测,如果血红蛋白<80g/L或红细胞比积<24%,应及时进行输血。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常规进行心率(HR)、心电图、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心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通过CVP和MAP计算周围血管阻力(SVR)。以降压前为T0,并分别以达到目标血压后即时、5min、10min、20min、30min及停止降压后5min、10min和30min为T1~T8。记录各时间点患者的HR、MAP、SVR、CO、CI、SV。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HR、MAP、SVR比较 A组T1~T7HR均明显高于B组;A组T3~T5SVR患者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间MAP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围麻醉期HR、MAP、SVR水平(x¯±s)

2.2 CO、CI、SV水平比较 A组T3~T7SV明显低于BCI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间CO、

表3 2组患者围麻醉期CO、CI、SV水平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血管发生异常改变所致,以脑血管发生瘤样突起为主要表现,临床常见,一旦动脉瘤发生破裂,患者病死率高达45%,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有可能再次发生破裂,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病死率。手术过程中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压或者颅内压发生剧烈改变均可能导致瘤体破裂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具有较大的手术风险[2]。在临床中,颅内动脉瘤手术过程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发生率为1% ~2%[3],而一旦发生破裂,病死率极高,因此在围手术期安全麻醉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和根本,在对动脉瘤进行剥离和夹闭时合理的控制血压,保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4]。而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理想的麻醉效果除了要保证患者麻醉平稳,充分发挥镇静镇痛作用的同时,还要保证循环和呼吸功能的稳定,避免可能引起颅内压升高的因素[5]。

异氟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控制性降压药物,可以降低心血管中枢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扩张外周血管,并可降低脑组织的耗氧量,因此适合进行颅脑手术[6]。但也有研究发现异氟醚会引起血管痉挛,反而不利于保护脑组织的功能[7]。由于异氟醚对脑血管的扩张作用具有剂量依赖的特点,只有在大剂量吸入时会使脑血管的自身调节功能消失,而在小剂量吸入时对于脑血管的自身调节不产生影响[8]。瑞芬太尼为阿片受体激动剂,起效快而持续时间短,不会产生蓄积作用,在停止用药后可很快苏醒,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促使细胞释放NO和前列腺素I;还可促使细胞钙通道关闭、钾通道开放,从而阻止钙离子内流而促进钾离子发生外流[9],使细胞尽快复极化,降低血管平滑肌的紧张性。

总之,异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应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降压效果较好,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可控性也更高,与单纯使用异氟醚麻醉相比更为理想和安全。

[1]程振伦,康青乐,杨阳,等 .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中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33-34.

[2]张西增,赵华堂.喉罩通气下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2011,6(1):94-96.

[3]李博,陈辉,张冉,等.右美托咪定用于减轻颅内动脉瘤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波动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2):1-3.

[4]詹新华,蔡爱球.异丙酚和瑞芬太尼不同输注方式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4):79-80.

[5]沈爱华,韦薇,陈宁,等.依托咪酯乳剂复合丙泊酚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全麻维持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12):1 108-1 111.

[6]鄢建勤,张俊杰,白念岳,等.七氟烷麻醉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临床观察和对血浆S-100B蛋白浓度的影响[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1,38(2):110-113.

[7]康芳,李娟,崔中璐,等 .异丙酚-瑞芬太尼不同输注方式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6):599-601.

[8]李坤,牛金柱,王献章,等.右美托咪啶辅助丙泊酚靶控输注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中的麻醉效果[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1):73-77.

[9]艾永凯,肖建刚,张先杰,等.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吸入麻醉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临床应用[J].西部医学,2013,25(10):1 505-1 507.

(收稿2014-10-30)

R971+.2

B

1673-5110(2015)21-0116-03

A组患者T1~T7HR均明显高于B组;T3~T5SVR明显低于B组,T3~T7SV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间MAP、CO、CI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应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降压效果较好,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可控性也更高,与单纯使用异氟醚麻醉相比更为理想和安全。

猜你喜欢

夹闭术丙泊酚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显微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术中配合与护理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