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永不落幕的电影节
2015-01-11聂伟
寻找永不落幕的电影节
著名学者、教授
专业影迷与批评家、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
代表著作:《华语电影与泛亚实践》《文学都市与影像民间》 等
话题还要从刚落幕的戛纳电影节说起。侯孝贤导演七次出征终于修成正果,从学生辈手中抢到最佳导演奖。正如侯导自己感言,“获奖不易,找钱更难”,这是条“也许只有一个人走”的路,大概很难期待票房市场的超值回报。不过还好有一众或老牌或新锐的电影节力挺,让坚持个性追求的导演们在传统院线之外寻找到另一种发行渠道,也许受众面做不到全方位,但足以营造游走在商业外围的影像产业生态。
我们知道,1932年“开张”的威尼斯电影节首次明确了欧洲电影节的文化生成机制。二战前后,戛纳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相继成立,不仅为复兴欧洲或第三世界国家的电影传统提供展演平台,也在与好莱坞的微妙抗衡中合纵连横,共同形成了北美地区市场分销体系之外的影像流通网络。
全球电影节的文化高烧在20世纪90年代之初达到了峰值,很快地,好莱坞举兵反击,率先转型,在新媒体时代重新赢回那些一度离开的观众群体,世界电影节的网络地图自此发生惊人的逆转。世界三大艺术电影节似乎突然丢失了相互竞争与差异互补的战略默契,变成红毯时装秀与广告商的地盘。如同谪仙堕人世,好莱坞明星出场、好莱坞大片首映,俨然成为媒体评价三大电影节影响力的衡量指标。当然也有不屈的斗士,2012年阿尔伯托.巴贝拉(Alberto Barbera)接棒马克.穆勒执掌威尼斯帅印,多少有些清算“亲美”政策的反抗意识,很快就被人气高冷的电影节观众现场弄得措手不及,令金狮目光黯淡。
然而电影节毕竟还是会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在每年固定的月份里如期再至。一年的时间足以让电影节的组织者反思与革新,尝试用更具包容性的姿态提供高效且多元化的电影流台。从
文化趣味看,他们的努力反映在多元共存的展映单元中;从市场开发看,表现为类型各异的市场交易;从媒体拓展看,体现为从传统的城市地理空间向网络世界的大范围延伸。“艺术电影王国”法国在新世纪的第十个年头推出了“法国在线电影节”(My French Film Festival)。这个以互联网为媒介、面向全球观众的在线电影节,其后台支持是法国电影联盟(UniFrance),所有影片都有十几种语言的字幕翻译。除了与iTunes合作,他们还与中国的优酷、土豆合作,借助互联网传播,贴近青年观众的观看习惯,同时为新锐导演的作品寻找更多的发行和营销机会。
“在线电影节”的出现,表明了传统电影节推进互联网化的媒体转型创新,也有向网民示好的姿态,因为他们是电影的主流消费群。我们看到,野心勃勃的网飞公司(Netflix)正在全力对接世界各地的电影节,通过电影项目预收购,获取专属的在线放映权。为了说服戛纳电影节上的制片人,他们甚至乐意支付电影成本1.3倍的价格,而后绕开院线直接在线点播。全球各色电影节相继摘下矜持的面具,全面拥抱新媒体,力争融入新型的、不断变化的电影工业网络。
随着中国电影票房高歌猛进,越来越多的国际电影节主动寻求在中国的新媒体平台落地,形成以中文为官方交流语言的在线电影节。2013年首届荷兰在线电影节借助优酷网和土豆网与中国观众见面,2014年5月戛纳电影节在线影展试水,2014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全力跟进。2014年8月,爱奇艺担当了威尼斯电影节的全球视频合作伙伴,双方合作的“在线影展”模式令一筹莫展的阿尔伯托.巴贝拉心花怒放。2014年底,英国网络电影节借力乐视网登陆中国。很快,釜山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台湾金马电影节和香港电影节全力跟进,“永不落幕”的电影节蔚为大观,热爱电影的华语网民真的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