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导演的当代江湖
2015-01-11詹同玲王点Toby
东方电影 2015年6期
文/詹同玲 王点 Toby
新老导演的当代江湖
文/詹同玲 王点 Toby
上个月,第68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中国台湾导演侯孝贤凭借《刺客聂隐娘》赢得最佳导演奖。这是2015年以来华语电影界最重要的收获之一,也让我们的目光又一次转到了华语导演身上。
按照传统的观念,电影是一门导演的艺术,导演是电影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保证电影水准的核心人物。对于一名导演来说,他的电影就是他的王国,谁也无法主宰,除了他自己。
但是,我们处于一个独特的时代,信息之膨胀、技术之爆炸已然令所有人在兴奋之余生出些许恐慌。导演电影这门特殊的手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传授、被学习和被掌握,谁能给出言之凿凿的答案?在话语电影圈,我们看到,一方面业界前辈们为此付出了大量努力,他们为突破自我以往的成就,创造中国电影新的形式、风格,做出了诸多尝试,堪为表率;另外一方面,新人导演辈出,特别是诸多非科班出身的年轻导演在华语电影圈涌现,搅乱了本就话题不断的电影市场,发挥了所谓鲶鱼效应。
当下中国,电影是一个充满无限诱惑力和可能性的行业。无论是对老导演还是新导演,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