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风》自行车上的青春

2015-01-11张雨虹

东方电影 2015年8期
关键词:林超贤彭于晏冲刺

文/张雨虹

《破风》自行车上的青春

文/张雨虹

《破风》

导演:林超贤

主演:彭于晏、窦骁、崔始源、王珞丹类型:体育/爱情/剧情

上映日期:2015年8月7日(中国)

5个月的烈日暴晒,117900公里的艰难骑行,诠释了什么叫热血。一项挥洒汗水的运动,一群激情投入的主演,一部堪称疯狂的电影,诠释了什么叫青春。林超贤在拍摄了一系列警匪题材的卖座电影后,近两年将视线转向了运动题材,请来一群不专业的演员进行专业训练,他们洒下的汗水不仅见证了导演想拍好一部电影的诚心,更描绘了一个由热血和青春构筑起来的少年梦。

117900公里的汗水

破风手,顾名思义,他们是冲在整个自行车队最前列,负责为后方车队“挡风”,给“冲线手”提供更好冲刺机会的一群车手。他们是一柄利刃,需要有最快的速度,最强的力量,来划破凛冽的风。时隔一年,当彭于晏、窦骁、崔始源、王珞丹这批“破风手”重新出现在观众的视线里,你会发现他们晒黑了、腿变粗了、有腹肌了。《破风》的每一位主创无一不是在训练中受苦受难,才完成最后《破风》中的完美冲刺。

林超贤特地邀请了世界级自行车训练顾问来为“破风手”们制订训练计划。尽管彭于晏此前与林超贤已合作过《激战》,不过当拿到训练计划的时候,他表示还是对导演和教练的严格和残酷感到惊讶。一同训练的陈家乐也表示:“在山路上不断爬坡,每天11个小时的训练,这很恐怖。训练量、时长与真正的职业车手没有分别。”连续一个月日均骑行120公里,早上10公里体能训练、60分钟平衡练习,下午80公里公路冲刺练习和耐力训练,晚上再进行3个小时的轻量有氧训练,悬空掌上压、单腿起身也都是常项。身为队伍中唯一的女生,王珞丹本以为导演多少会照顾她一些,但没想到“他真的有点不近人情”。不过演员们还是认为这样长时间的训练是值得的,正如彭于晏所说,“口渴的感觉是什么?骑不动的感觉是什么?只有通过这样的训练,你才可以了解自行车赛车手在锻炼自己时的心态。”为了完成拍摄,“破风手”们完成了总路程长达117900公里的骑行,穿梭于香港、上海、台湾、意大利、韩国、腾格里沙漠等多地,攻克了不少只有职业赛车手才能完成的强度——在海拔3000公尺的台湾公路最高点武岭骑行,在意大利的高海拔雪山上“单骑走天涯”,这些都成为主演们口中“宝贵的经历”。

正如彭于晏喊出的“风在前,无惧”,经历了《破风》的“鲜肉们”都完成了从“破风手”到“冲刺手”的人生转变。而这,也许正是林导的良苦用心。

爱情、友情、梦想一个都不能少

如果你只把《破风》看成单纯的运动题材电影,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部主打“男性荷尔蒙”的电影,更像是一部青春残酷物语,借自行车运动员的形象塑造了一代人的群像。

影片中,彭于晏、窦骁与崔始源之间的兄弟情,仿佛《灌篮高手》等经典漫画的真人版,磕磕碰碰却又真情不减。各地的自行车赛,看似一次空间的转移,实则又是一次梦想的追求,一次青春的奉献。“我活在这个竞争的世界,输赢就是现实,我们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从彭于晏口中说出的这段话恰是所有青春无敌的年轻人的心声。在年少轻狂的岁月里,他们的眼里只有输赢,但这份输赢背后,是追求梦想和永不服输的精神。

在热血的青春岁月里,又怎么能缺少爱情的酸甜苦辣?在戏里,彭于晏、窦骁虽是好兄弟,但在感情方面却互不相让、暗自较量,两人追女生的方式也截然不同。王珞丹评价彭于晏饰演的角色非常浪漫、有趣,会给自己惊喜不断的感觉,而窦骁饰演的角色虽然有些木讷单纯,但却能给予别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谈及片中的情感戏,导演林超贤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那个年纪的男生遇到喜欢的人,表现出来的心态特别有趣。”

以拍摄警匪片而为人熟知的林超贤,此次转战青春运动题材,是他利用自行车运动的独特魅力来表现自己多年的思考,也许是人到中年后必然会产生的一种对于青春的怀念。自行车题材是林超贤的一次大胆尝试,不仅是东南亚,在欧美国家都很少有这类题材的影片。这部集结了热血、青春与梦想的电影,或许可以填补此类题材电影的空白,打破国内运动题材的势弱局面。

猜你喜欢

林超贤彭于晏冲刺
冲刺
冲刺
林超贤“行动”是我人生的一种态度
单项选择冲刺练习
孕期最后的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