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建筑装饰形态设计探讨

2015-01-10徐勇清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4期
关键词:广场轨道交通装饰

徐勇清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建筑装饰形态设计探讨

徐勇清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交通压力日渐增大,而轨道交通的推广,在减少能耗的同时,还能够缓解交通压力。但是,长期发展中,轨道交通地面建筑装饰形态设计却得不到重视,其作为一种简单的装饰形态,在优化人们生活环境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如何更好地实现建筑装饰形态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对建筑装饰形态设计构成进行分析,并提出轨道交通建筑装饰形态设计相关建议,从而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建筑;装饰形态;设计

前言

现阶段,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人们生活习惯及审美标准发生了极大变化,轨道交通是城市发展的主要交通形式,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地面建筑装饰形态设计过于传统,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将现代装饰形态知识渗透至轨道交通地面建筑装饰形态设计中,不仅能够突出人文性,还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因此,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建筑装饰形态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建筑装饰形态设计现状

通过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实际情况调查发现,多条线路同时开工现象普遍存在,且建筑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地铁功能及技术方面,忽视其本质上是城市文化及经济实力的具体表现,另外,相比较其他国家而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与巴黎、柏林等发达国家建设水平相差较远,难以突出自身特色,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缺乏识别性,很多早期设计中,地铁地面建筑边界、入口特定不明显、环境识别不清晰;②缺乏创新性,建筑形态设计需要与周边环境相匹配、且要结合色彩、材料及结构等多种元素,实现形态设计,但是,我国部分地铁地面建筑形态设计缺乏创新性、新颖性;③缺少人文关怀,城市轨道交通人流量大,而在设计中缺乏对照明工具、图案及色彩的综合的考虑,难免会增加人们紧张感、不适感,与现代人文关怀发展趋势相违背。

2 建筑装饰形态设计构成分析

2.1 内容

装饰内容是物质生活及社会思想意识的具体表现,一般装饰形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动物,如龙、虎等;②花卉,如梅、兰、竹等,动物与花卉设计主要是为了突出某种特殊含义,与被装饰对象息息相关;③传统艺术,人类社会自出现发展至今,积累了大量优秀的遗产,其中民间皮影、剪纸等均能够融入到建筑构件当中,突显其人文性;④文字,文字是该类建筑装饰必不可少的题材,通常由文字表达的含义及文字构成的形态实现装饰目标。

2.2 形式

建筑形态形式的重要影响因素——建筑用途及内容,在地铁风亭按照设置形式可分为,低矮敞口风亭,集中设置的风亭等几种形式。

低矮敞口式风亭见图1:一般设置在道路两侧,或者是城市广场或公园用地相对宽松的地方,一般采用顶出形式,每组风亭中新、排、活塞风亭相互拉开一定距离,风亭四周要求有一定量的景观防护,对景观设计要求较高。

图1 低矮敞口式风亭

集中设置的风亭见图2:可分为集中设置的独立风亭、与建筑物结合的风亭,这些风亭一般采用高风亭形式。由于采用高风亭,此类风亭往往需要在造型上考虑更多的风亭建筑物立面、造型的设计。

图2 集中设置的高风亭

2.3 要素

装饰形态设计要素涉及范围较广,分为点、线、面及色彩等,就形态学理论来看,差异性是突出建筑识别性的有效途径,传统设计仅限于水平空间,使得形态变化需要借助面来发挥作用,而现代设计已经由二维转向三维或者四维空间,可以通过多个角度入手,将建筑与装饰元素有机整合,突出轨道交通自身特性[1]。

3 装饰形态在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建筑装饰形态设计中的运用

3.1 过渡位置

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地铁出入口数量日渐增加,作为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出入口对城市景观及环境产生很大影响,至此,过渡位置设计除了吸收和疏散人群之外,还需要满足美学需求,形成标准化、统一及识别性较强的景观。例如:下沉式,适合平台宽敞的、下沉广场,下沉广场以其自身充足的过渡余地,能够增加地下空间采光,最大程度上减少人们封闭、黑暗感受,但是,下沉广场由下至上角度观察事物并不明显,为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加强对指向标志的设计。门厅式,作为一种较为传统的建筑入口设计,具有直观、形象等特点,且现代建筑技术的渗透,能够更加突出其鲜明的个性,方便人们辨认出入口位置,而针对这种设计,需要考虑空间大小、且要与地面周围环境相协调。

3.2 外观造型

从上海地铁2号线全线贯通长宁、静安、黄埔及浦东新区。2号线线路途经交通繁忙建筑物密集的市中心区,出入口连接地下空间,出入口与地面改造同步完成。出入口的规划布置形式基本北京地铁相同,其中静安寺地铁西南出入口结合静安寺下沉广场设置,结合静安寺特色设置。建造该地铁车站时,就结合地铁出入口的设计,设计了下沉广场。广场与地铁同步建设,结合紧密,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把下沉式广场与地铁出入口结合起来,可使乘客从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一出来就马上感受到轻松、舒畅的气氛,出入口西面的喷泉,喷射出冲天的水柱,带来阵阵清新的空气。斜对出入口的空地板设计成一个有着西式风格的舞台,酷似小型的罗马竞技场。广场的外围向外扩展,下面作为商店之用,上面植为绿化,乘客一出地铁站即可穿梭于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方便了购物。世纪广场站地铁出入口设计在世纪广场中间,出入口设计成两个玻璃拱,分别设立在广场的南北两侧,周围有水池,使车站出入口建筑与广场融合在一起,成为广场的一组标志性建筑,不仅没有破坏世纪广场原有的布局,还为世纪广场增色不少。中山公园站是2号线和3号线的换乘站,但此站换乘困难,须从出入口出来过马路进行换乘,出入口应直接修建过马路进行换乘。江苏路站有些出口与建筑合建,标示不明显,让人很难找到,给乘客带来了不便。

图3 上海地铁出入口实景<一>

图4 上海地铁出入口实景<二>

上海从来都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同样地铁出入口设计也是活力十足,时代感强烈。从上海地铁出入口选材、色调、造型形式上看,上海地铁出入口一般采用钢+玻璃的结构形式,整体感觉轻巧,工业化水平较高。上海地铁出入口在个性设计方面也是处于领先水平,例如中山公园站很好的把握了公园的用地特征,将出入口设计成为公园中的一个建筑小品,能够与整体用地环境及绿化完美结合。

3.3 功能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一般集中在繁华区,由于地层条件及地下构筑物等具有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难度及风险。虽然轨道交通竣工后风险及施工难度将随之解决,但是,由于该建筑,特别是地铁换乘空间与乘客安全存在密切联系,因此还需要考虑地铁进站伴随而来的冲击力及潜在风险。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方面要素,坚持合理、全面原则,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因素,最大限度上减少安全隐患,构建良好的换乘空间,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3.4 图案色彩

色彩在空间环境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色彩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车站识别性、方向感,色彩效果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整体环境,但是,受到技术及经济水平的影响,我国轨道交通建筑形态设计中颜色较为单一,色彩效果并没有发挥积极作用,而我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色彩,能够给予形态设计一定支持,特别是将艺术色彩与现代设计技术相结合,能够创造出具有东方文化的传统艺术[2]。在设计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结合空间需求,立足于人们心理及空间使用需求,实现色彩空间设计;②明确色彩基调,和谐协调色彩之间的关系,提高色彩设计稳定感,为人们带来更多安全感;③在色彩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建材自身颜色,同样的色彩用于不同建材上,其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所以,需要在总体协调情况下,调整细小差别,最终构建创新、色调明快的空间环境。

3.5 材质选择

轨道交通建筑装饰材料必须要符合A级防火标准,如金属及石材,地面则要注意防滑处理,以免由于滑倒引发踩踏事件,不仅如此,还需要考虑隔音、隔热及防水等需求,选择具有环保、花色丰富的新材料,并引进先进技术,打造全新的公共空间[3]。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采取轻质高强等装饰材料较为普遍,其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具有更为突出的视觉效果,此外,在该建筑形态设计中,天然材料的运用能够增强设计总体趣味性,形成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

4 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在缓解交通压力等方面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在轨道交通地面建筑形态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周边环境,更要注重其人文性,且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技术将会融入建筑形态设计当中,如LED信息屏等,创建良好的轨道交通环境,从而为我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唐佳,刘远,林吾国.市民眼中的春熙路——从使用者的角度考察(POE)春熙路商业地段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18 (03):259~261.

[2]吴晓,施梁.斯德哥尔摩的“地下艺术长廊”浅析——以地铁站点的艺术陈设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12,20(05):12~14.

[3]刘宗红.南京地铁艺术墙的文化解析与传播效果调查[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10(8):158~159.

U231

A

1673-0038(2015)24-0306-02

2015-5-23

猜你喜欢

广场轨道交通装饰
布鲁塞尔大广场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鲤鱼旗装饰坠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在广场上玩
装饰圣诞树
DIY节日装饰家
装饰象
广场上的大钟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