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课改背景下初中写作『生态评价』的基本模式

2015-01-10刘婉娴杨新成

师道(人文) 2015年6期
关键词:基本模式白云区班级

刘婉娴 杨新成

区域课改背景下初中写作『生态评价』的基本模式

刘婉娴 杨新成

当前初中写作评价的主要问题有如下3个:一是评价主体成人化。日常作文教学中,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用成人的眼光审视、评价和裁决初中生的作文,最大的后果是难以发现初中生幼稚表达中蕴藏的创意萌芽。对于这种现象,袁爱国老师用初中生的口吻嘲笑评价老师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二是评价标准一元化。在应试教育的天空下,初中作文评价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中考作文的评价标准。在广州,这种评价标准可以分解为四大类,即内容、语言、结构和文面。其他的内容,诸如写作过程与方法,写作兴趣与情感等,都被排斥在这个一元化的标准之外。三是评价效应边缘化。作文批改量大,教师只能在 “抓两头、促中间”的理念下,重点关注优等生和后进生,大部分的中间生和临界生被遗忘。为此,袁爱国老师用中间生和临界生的口吻向评价老师哭诉:“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初中写作的 “生态评价”的概念。

这种概念的提出,依托了广州市白云区区域性课堂教学改革 (下称区域课改)的背景。2006年底,广州市白云区开始了区域课改的理论与实践探索,2012年9月建构了区域课改的理论体系,提出了“生态课堂”的课改模式。唐文贵局长认为, “课堂教学的生态因素主要包括学生、教师、课程、环境与技术等几个方面”。另外,蔡明老师在 《生态写作:一片希望的田野》中提出了 “生态写作”的概念,并认为 “生态写作在我们这里,就是真实、丰富、个性、创造、诗意的写作”。综合上述两人的 “生态”诠释,结合作文评价的特点,我们认为, “生态评价”是一种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评价,是一种标准多元、个性张扬的评价,是一种激情迸发、生命成长的评价。为此,我们认为, “生态评价”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落实到课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写作水平与能力全面提高为本。

蔡明老师在 《生态写作:一片希望的田野》中提出了 “生态写作”的4种方法,其中第二种是“生写生导”,并指明了 “生写生导”是 “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达到相互学习、借鉴的目的”。本文就是沿着蔡明老师 “生写生导”的方向,开展区域骨干教师小型教育科研课题 “生态视野下初中基础年级作文评价研究”,尝试提炼形成 “生态评价”的基本模式: “个人评价—小组总结—班级整合”。

我们认为,在实施 “生态评价”之前,一要建构 “生态评价”的知识体系,含评价的标准、评价角度、评价方式等,二要建构 “生态评价”的学习共同体,即评价小组。 “生态评价”的评价标准,我们认为,应该包含应试标准和发展标准。在初中基础年级,应试标准就是中考作文标准,这是 “生态评价”的现实标准。

发展标准包含写作的过程与方法,即 “观察—体验—感悟”之后,产生灵感、形成作文,包含写作的兴趣与情感,即本次写作对今后写作的意义与价值。我们提倡的是,写一次作文就对作文的感情深一层;我们反对的是,写一次作文就对作文的感情浅一层。这是 “生态评价”的理想标准。评价角度,一是常规的角度,诸如 “立意”“选材” “结构” “语言”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写作手法”等等,一是非常规的角度,诸如“本文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或者“我最欣赏本文的是什么”以及“我的修改建议”等等。评价方式,主要是两种批注方式,即眉批和尾批。评价小组的建构,依托区域课改 “生态课堂”的学习共同体,该学习共同体由4人组成,涵盖优等生、临界生 (两种类型的临界生,一种是临界优等生与中间生,另一种是临界中间生与后进生)、中间生和后进生各一名 (依次编为组内第1—4号),并在性别、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和家庭背景等方面呈现生态差异。

在上述两个建构完成之后,我们2013学年第2学期在广州市白云区石井中学初一⑶、⑷班实施了“生态评价”的实践探索,提炼形成了 “生态评价”的基本模式,即“个人评价—小组总结—班级整合”。

第一步,个人评价。各组随机领取4本作文,每人1本,开展同题作文的学生评价。每人按照评价的两个标准,从不同的评价角度进行评价,其中关于常规角度的评价采取眉批,关于非常规角度的评价采取尾批。10分钟之后,组内交换;交换之后,学生补充修正第一次的评价内容。5分钟之后,进行第二次交换……最后,组内每一名学生都评价了4篇同题作文,每一篇同题作文都经过了组内4名学生的评价。

上述个人评价,用时25分钟,形成 “每篇作文4个学生评价,每个学生评价4篇作文”的评价局面,其中,每个学生精评一篇,粗评3篇。

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全班两个小组的第4号精评作文共计2篇。

第二步,小组总结。各组由第一号牵头,集中全组智慧,用时8分钟,评选出组内的最佳作文一篇,并在 “我可以学到什么”的问题下注明本篇胜出原因共3点。

与此同时,教师参加全班一个小组的总结活动。

第三步,班级整合。全班由教师牵头,集中全班智慧,用时6分钟,在各组推荐的共12篇或者13篇最佳作文中,评选出全班最佳作文2篇,并在 “我可以学到什么”的问题下注明本篇胜出原因共3点。

在两篇最佳作文产生后,请每个作者各用时3分钟,现场讲述本篇作文的形成过程,侧重讲述创作灵感的产生过程。

上述 “生态评价”的基本模式,在时间上呈现了 “25—8—12”的课堂结构,在评价主体上实现了从教师到学生的转移,在评价标准上实现了从应试标准到发展标准的拓展,在评价效应上实现了从少数学生到全体学生的增强,丰富了蔡明老师 “生写生导”方法的具体内容,并以 “评”促 “写”, “评”“写”两促进、两发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评价水平与鉴赏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与创作能力,为广州市白云区区域课改 “生态课堂”提供了 “生态评价”的班级个案。

在上述班级实施半年的实践探索后, “生态评价”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学习潜能,不仅作文写得好,而且语文学得好。在2013学年第2学期区域统考统改中,上述班级取得了比较理想的语文成绩。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石井中学、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基本模式白云区班级
项目学习:科技活动中协同学习的基本模式
班级“四小怪”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关于征收广州市白云区南方钢厂三期保障性住房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决定 云府〔2020〕14号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习作点评
贵阳白云区:“诚信森林”顶层设计见真功
少儿图书品牌培育基本模式探究
乡村图书馆基本模式和服务举措浅析——以绍兴为案例
精读课的设计方法及基本模式
贵阳白云区加强技防建设保社会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