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贸易收支逆差及其原因分析
2015-01-10李爱文教授霍卓君
李爱文(教授) 霍卓君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日本的贸易收支一直处于顺差状态,并长期成为日本经常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但从2011 年起,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日本出现了过去31 年来未曾有过的贸易逆差。这到底是进出口失衡引发的短期现象,还是日本产业结构演变的必然结果?关注日本贸易逆差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背后原因,对于了解日本的产业竞争力以及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对引发日本贸易逆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即首先借助统计数据对2011—2014 年日本的进出口状况和特点进行量化分析,并借助数量和价格因素分解、进口渗透率、贸易特化系数等分析工具,进一步探究日本贸易逆差产生的深层原因。
一、2011—2014 年日本贸易收支状况
根据日本财务省的贸易统计数据,2013 年日本贸易收支逆差约为11.5 万亿日元,连续三年呈现逆差,并创下历史新高。相比2010 年6.6 万亿日元的贸易顺差减少了近18.1 万亿日元。并且在2014 年,日本的月度贸易收支依然保持较大逆差(见图1)。
统计表明,日本的出口在2011—2012 年持续减少,到2013 年有所回升,达到69.77 万亿日元。但另一方面,进口总额自2011 年以来大幅增长,2013 年进口增长率接近15%,进口总额超过81.2万亿日元,创下历史新高(见表1)。而贸易收支则出现了11.47万亿日元的逆差。
二、影响日本贸易逆差的短期因素
2011 年3 月的东日本大地震无疑是造成日本贸易收支逆差的主要原因。此外,国际能源价格的上涨、日元汇率的变化等因素也是造成日本贸易收支逆差的重要原因。
(一)东日本大地震的影响
2011 年3 月11 日,在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里氏9 级的地震,被称为东日本大地震。这次地震给日本的国内经济以及对外贸易都带来了较大影响:一方面,供应链中断导致企业生产停滞,国内供给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灾区对于食品、医用品、重建物资及能源的需求迅速增加,导致日本在2011 年度出现了出口减少、进口迅速增加的局面。
图1 日本进出口和贸易收支月度变化趋势(2010.1—2014.10)
表1 日本进出口额变化情况(2011—2013 年)单位:万亿日元,%
1.国内供给不足对出口的影响
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东北地区的企业受灾严重,出现了供电不足和供应链中断的问题,这给日本制造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国内供给不足无疑也会影响到出口业务。
(1)电力供应不足对企业的影响
东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东北电力和东京电力的核电站因核泄漏事故而被迫关闭,日本国内出现了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根据日本资源能源厅的电力调查统计,2011 年3月的总供电量为751.0 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下降8.5%,之后一直呈现减少趋势。
利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CEG)模型,可以对其影响进行简单的测算。用电量每减少1%,产业的整体生产会降低约0.9% (见图2)。从行业来看,制造业相对其他产业受影响程度更大。其中,电子设备、运输设备、机械设备、钢铁等主要出口商品受供电不足的影响最为明显。由此可见,在一定程度上,东日本大地震后电力供应不足制约了出口商品的生产,可视为日本出口减少的短期原因之一。
(2)供应链中断对制造业的影响
东日本大地震导致国内供应链中断,给日本的制造业,尤其是汽车产业的生产带来明显的影响。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日本国内的生产经营,而且影响了产品的对外出口。
从日本全国看来,作为地震灾区的东北地区,其零部件出货量所占比例并不大,出货额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占全国出货额的比例也仅为2.5% (见表2)。
但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化技术的普及,汽车制造商以外包形式定制的电子零部件越来越多。这些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特制零部件大多由二级承包企业向多个一级承包企业供货。由于位于日本东北地区的众多二级承包企业在这次地震中受灾严重,导致供应链出现了暂时的中断。
2.能源需求增大对进口的影响
东日本大地震后,大部分核电站被迫关闭,日本不得不启动火力发电以确保国内的电力供应。从2011 年开始,日本对化石燃料的进口明显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进口总额,导致了贸易收支的不平衡。
(1)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能源结构的变化
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的一次能源自给率从震前的19.9%(2010 年)下降到6.0% (2012年)(见表3)。一次能源自给率的急速下降主要体现在核能自给率上,从2010 年的15%下降到2012 年的0.6%。其原因在于日本大地震引发了核泄漏事故,大部分的核电站被迫关闭。日本不得不依靠进口大量石油、天然气,来弥补核能发电中断导致的供电不足。
图2 全国用电量每减少1%对各产业生产额的影响
表2 受灾地区出货额排名前五位产品单位:百亿日元,%
从日本电力供应结构来看,火力发电是其供电的主要方式。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日本政府便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摸索能源供应的多样性,特别是核能发电的可能性,从而使日本成为世界第三核能利用大国,核能发电达到国内电力供应总量的1/3 左右。到2010 年,日本电力供给对矿物燃料的依存度已从1973 年的80%下降到62%。
但是,随着2011 年东日本大地震后核电站的关闭,到2013 年,核能发电量已经减少为仅占国内总发电量的1%。同时,日本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依存度迅速上升到88% (见图3)。
(2)化石燃料进口增加对进口总额的影响
统计数据表明,2013 年日本化石燃料进口总额为27.4 万亿日元,比大地震前的2010 年增加了约10 万亿日元,占到当年进口总额的近30%。其中,原油约占52%,LNG、石油制品、煤炭分别约为26%、14%和8%。
不过,虽然2013 年的化石燃料进口总额比2010 年的进口额增加了约10 万亿日元,几乎等于同年日本贸易收支逆差的总额。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导致进口总额增加的因素中,并非完全是进口数量增加所致,还有进口价格上涨的因素(见图4)。
(二)进出口价格与数量的影响
在计算贸易收支时,价格和数量直接影响进口和出口总额的变化。因此,在分析造成日本贸易收支逆差的因素时,利用日本财务省贸易统计中的价格和数量指数,可以将贸易收支的变化(同比增长额)分解为出口数量、出口价格、进口数量、进口价格等四个因素(见图5)。
由图5 可知,在构成2011 年日本贸易逆差的原因当中,进口价格的上涨占到50%以上的比重,出口数量的减少和进口数量的增加则各占25%左右。
表3 日本一次能源自给率变化单位:%
图3 日本电力供给构成变化
图4 矿石燃料进口贸易指数变化趋势(2010—2014 年)
1.进口价格的影响
2011—2014 年,进口价格上涨因素对于贸易收支逆差的贡献率分 别 达 到 57.2%、24.3% 和228.9%,对造成日本贸易收支逆差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根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2010—2014 年主要商品的进口价格指数变化如图6 所示。
由图6 可见,在各主要商品中,矿物燃料的价格上涨是2011年以来造成贸易收支逆差最主要的因素。其中,2011 年矿物燃料的进口价格上涨了23.3%,直接拉动了进口总额的增加,成为日本贸易收支短期内转为逆差的最主要的原因。而2013 年的原油价格较东日本大地震前的2010 年上涨了53.6%,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的进口价格涨幅更是达到58.6%和62.8% (见图7)。
2.进口数量的影响
进口数量增加在2011 年和2012 年对日本贸易收支逆差的贡献率分别为21%和33%,但2013年对日本贸易收支逆差的影响很小。根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2014 年主要商品的进口数量指数变化如图8 所示。
由图8 可见,2011 年以来进口数量增长最明显的是化学制品和机械设备。相比之下,矿物燃料的进口数量虽有增加,但较进口价格变化并不显著。
图9 中,液化天然气的进口增加主要是由于东日本大地震后核电站关闭,火力发电所需的燃料增加所致。塑料材料进口的增加同样是由于地震的影响,因为地震后一部分上游企业停产,供应链断裂,急需相关零部件的制造业企业不得不增加替代进口。但医药品、通信工具、通用机械、运输设备的进口增加则与地震无关,多为日本企业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而带来的逆向进口增加。
图5 贸易收支(同比增长额)的因素分解(2010—2013 年)
图6 主要商品进口价格指数变化趋势(2010—2014 年)
图7 矿物燃料进口价格的变化趋势(2010—2014 年)
3.出口数量的影响
由图10 可知,2010 年以来出口数量减少的代表性商品是机械设备类,尤其以电气设备出口数量的持续减少最为显著。到2013 年,电气设备的出口数量相比2010 年已下降超过20%。在贸易收支转为逆差的2011 年,除通用机械,图10 中主要类别商品的出口数量均出现下降。2011 年之后,除了原料类制品外,其余商品的出口数量均未恢复到地震前2010 年的水平。
(三)日元汇率变动的影响
2011 年日元汇率在短期内的急剧升值导致日本的出口出现了明显下降,也对贸易收支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在2012 年年底,新上任的安倍内阁采取了扩大量化宽松等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加速了日元汇率的贬值。但在短期内日元汇率的贬值并没有为贸易收支带来明显好转。截至2014 年,日本的贸易收支逆差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扩大。
图8 主要商品进口数量指数变化趋势(一)(2010—2014年)
图9 主要商品进口数量指数变化趋势(二)(2010—2014年)
图10 主要商品出口数量指数变化趋势(2010—2014 年)
从2012 年下半年起,日元开始出现贬值,日元从2012 年9 月的1 美元兑换78.17 日元开始,降低到2013年5 月的100 日元以上。之后虽稍有起伏,但从此日元汇率一直保持持续走低的趋势。2014 年9 月,日元对美元汇率已经跌至107.16 日元,短短两年之内日元对美元已经贬值约37%。无论从日元对美元的即期汇率还是从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趋势来看,从2012 年下半年开始,日元一直保持了持续贬值的趋势(见图11)。
无疑,日元汇率的变动会对进出口价格产生直接影响,并通过进出口数量的增减来影响贸易收支的变化。一般来说,当日元贬值时,进口产品在国内的相对价格(以日元计价)提高,而出口商品在国外的相对价格 (以外币计价)下降,进出口数量受价格影响发生变化,进而促进贸易收支的改善。
2010 年以来,日元汇率变动对日本进出口价格的具体影响情况如图12、图13 所示。
由图12、图13 可见,日本进出口物价指数随着日元汇率的变动而变动,特别是从2012 年9 月日元贬值开始,以日元计价的进出口物价指数随之出现上涨,并且进口物价指数的上涨幅度大于出口物价指数。但是,从以合同货币计价的进出口物价指数来看,出口物价变动幅度很小,即受日元汇率变动的影响微乎其微,即以外币计价的进出口物价在短期内尚未对日元贬值做出反应。
图11 汇率变化趋势(2010.1—2014.8)
图12 日元汇率变动与出口价格的关系(2010.1—2014.8)
图13 日元汇率变动与进口价格的关系(2010.1—2014.8)
另外,即使以外币计价的商品价格没有变动,但由于日元贬值,使用日元结算时进出口价格也会上升。而从日本进出口结算货币的比重来看,日本在出口中使用外币结算的合同比例为64%,进口则为80%,所以当日元贬值时,在短期内,进口价格的上涨幅度大于出口价格。同时,如果以外币计价的出口价格没有出现明显下降的话,也就意味着日元贬值并未提升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
三、影响日本贸易收支逆差的长期因素
通过短期因素分析可知,东日本大地震以及国际能源市场价格变动等短期因素虽然对日本的贸易收支逆差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要进一步探究造成日本贸易收支逆差的深层原因,有必要对其进出口商品结构等更长期的因素加以分析。
以上文提到的营造之“原”进行梳理,大体可划分出南方乡土营造中的某些源头。以长江中下游为例,根据王斌硕士论文《匠心绳墨——南方部分地区乡土建筑营造用尺及其地盘、侧样研究》[8]及对广府一带相关营造研究成果[12],可大致构建出一些南方乡土营造之“圈”。不同文化圈内乡土建筑类型基于文化交汇的模式不同,有些保持其独特性继续传播,有些受到其他地域文化的冲击俨然已为他物,有些则兼具不同地域的特色,成为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证据。闽南地区客家多被迫搬迁于山区等地,虽居于其他文化之中,但大都保持了本身的民系特征,故在闽广地区多看到散点分布的客家民居,也是语言学中客家“方言岛”现象的建筑表现。
(一)进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影响
通过衡量不同商品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可对一国的进口商品结构进行整体把握;而利用工矿业进口渗透率,对不同产业的进口依赖程度进行比较,可看出一国进口商品结构的深层变化。
1.日本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食品曾经是日本最主要的进口商品,20世纪40 年代食品进口占日本进口的40%以上。进入战后经济恢复期之后,随着纺织工业的恢复、发展,纺织原料成为日本进口的主要产品,进口比重曾达到38%。之后,金属原料、化石燃料及机械设备的进口比重不断增加,表明日本的产业结构正在由轻工、纺织逐步向重、化工业转移。
从20 世纪50 年代后期开始,日本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期,日本纺织业逐步开始衰落,纺织原料进口比重显著下降,逐步由化石燃料取而代之。到1972 年,纺织原料进口的比重仅为5.7%,而化石燃料进口则几乎占据了进口总额的近40%。其他原材料(除纺织和金属原料外)及食品进口基本维持在15%左右。金属原料及机械设备进口超过10%,化学制品的进口为5%。
两次“石油危机”使日本化石燃料在进口中的比重从70 年代初的20%左右提高到40%以上,1979—1981 年的3 年间甚至达到了50%。其他产品的进口在日本进口总额中的比重都相应减少,食品为10%左右,其余产品大多下降到10%以下。化学制品进口比重虽略有提高,但仍维持在5%左右。
随着日本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化石燃料在日本进口中的比重迅速下降,到80 年代末,已下降至20%左右,而食品和机械设备的比重则回升至15%左右,其他原材料(除纤维、金属原料)和化学制品进口比重不足10%,金属及纤维原料在进口中的比重下降至不足5%。
20 世纪80 年代末,机械及运输设备在进口中的比重逐步上升,1999—2004 年保持在28%以上,随后出现下降,到2011 年降至21%;化石燃料在进口中的比重在整个90年代基本保持下降趋势,直到2000年才恢复增长趋势,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后再次下降,但仍为日本最主要的进口产品;化学制品的比重则基本保持在8%左右。
2011 年东日本大地震后,核电站关闭导致化石燃料的进口比重大幅增加,达到近35%;机械设备类产品进口比重在震后有所上升,达到23.5%;而化学制品、原材料、食品、原料类制品的进口比重都略有下降,在5%~10%之间(见图14)。
2.采用进口渗透率的分析结果
为了更好地分析日本进口商品结构的深层次变化,引入了工矿业进口渗透率[进口渗透率= (进口指数×进口比重)/ (总供给指数×总供给比重)×100%]的概念。即通过分析进口渗透率的变化趋势,对不同产业以及商品类型的进口依赖程度进行比较,进一步搞清进口商品结构变化的深层原因。
由图15 可知,日本大多数产业的进口渗透率长期保持上升趋势。其中,纤维产业的进口渗透率几乎一直高于其他产业,1998—2008 年从20%增长到近50%。这说明日本国内一半以上的纤维产品都依赖于国外进口。与此相反,进口渗透率最低的当属运输设备(汽车)产业,一直维持在3%~6%的水平。
图14 日本主要商品进口比重变化趋势(2000—2013 年)
其中,信息通信设备产业的进口渗透率增幅最大,从2008 年20%左右增加到2014 年的50%以上。其原因,一方面是移动电话、超薄电视、摄像机等产品在日本国内的生产规模正在逐渐缩小;另一方面则是日本国内对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台式电脑的需求正在扩大,从而增加了对进口的依赖程度。电子零部件产业呈现出进口渗透率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日本在MOS 半导体集成电路(存储器)、LCD 液晶显示器的Active 素子(中小型)、MOS 半导体集成电路(CCD)等智能手机相关零部件的生产能力有了提升,另一方面也印证了日本电子产业竞争力整体呈下降趋势的客观现实。
(二)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影响
通过衡量不同商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可对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进行整体把握;而利用贸易特化系数的概念,比较不同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可看出一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深层变化。
1.日本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纺织品曾是日本最主要的出口产品,其占日本出口总额的比重曾高达50%以上;其次为金属及其制品、机械设备类产品,分别占到出口总额的18%和10%左右;化学制品、非金属制品等产品的出口比重均不足5%。
随着战后经济恢复,机械设备类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步提高,纺织产品的出口则大幅减少。20 世纪60 年代,当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以后,机械设备类产品得到迅速增长。到1963 年,机械设备类产品出口比重超过纺织产品,成为日本最主要的出口产品。在全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机械设备类产品突破40%,而纺织产品则下降到了20%以下。
在20 世纪70 年代的经济稳定增长期,除了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略有下降之外,日本机械设备的出口比重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80 年代末达到接近75%的水平。同一时期,金属及其制品的出口比重在10%以下;化学制品的出口比重基本维持在5%左右;纺织产品和食品的出口比重进一步降低,分别为3%和1%。
但机械设备类产品的出口比重也从1996 年开始下降,到2009 年达到最低水平,仅为59.61%,之后虽略有波动,但基本维持在不足60%的水平。
图15 日本主要产业进口渗透率变化趋势(1998—2014 年)
如图16 所示,进入21 世纪以后,在通用机械、电气设备、运输设备等三大类产品中,电气设备的出口比重下降最为显著,到2013年为止的13 年间下降了8.9%。三类产品的出口在2008 年金融危机前后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起落,但在2011 年东日本大地震后,唯有运输设备的出口比重有所增加。同时,原料类制品和化学制品的出口比重从21 世纪初开始缓慢回升,2009 年后分别上升到13%和10%以上。
2.采用贸易特化系数的分析结果
贸易特化系数,也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用以衡量各产业的纯出口比率。贸易特化系数介于-1 和1 之间,从-1 到1 的上升运动反映了某一产业从净进口到净出口的变化过程。一般来说,当某种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等于0 时,意味着进出口平衡,竞争力与国际水平相当。某一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接近于1,则出口额远远大于进口额,其出口专业化程度越高,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越强;反之,若贸易特化系数接近于-1,则进口额远远大于出口额,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就越弱。
图16 日本主要商品出口比重变化趋势(2000—2013 年)
从HS 编码2 位码的分类来看,2013 年排在日本出口额前五位的产品分别是汽车、通用机械、电气设备、精密仪器、钢铁。这五类产品的出口额占到日本出口总额的60%以上。以下通过对日本、德国、韩国以及中国同类产品贸易特化系数的比较,来考察日本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变化。
(1)汽车
如图17 所示,日本汽车的贸易特化系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013 年在日本、德国、韩国三国中居于首位,达到0.79。从汽车实际出口情况来看,日本汽车一直保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另外,如图18 所示,在汽车零部件出口方面,日本的贸易特化系数仍然长期保持较高水平,出口额仅次于德国,具有较大优势。
(2)通用机械
在通用机械方面,日本的贸易特化系数虽仍处于高位,但下降明显,表明其优势正在逐步散失(见图19)。
(3)电气设备
如图20 所示,电气设备方面,日本的贸易特化系数下降十分显著。在2000 年,日本电气设备的贸易特化系数在四国中还居于首位,达到0.41。但最近十几年中持续下降,被中国和韩国反超,到2013 年仅为0.06。
(4)精密仪器
如图21 所示,在精密仪器的出口中,日本一直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但在2000 年之后被韩国赶超。2000 年日本的贸易特化系数、出口额在四国之中都位居首位,但之后出口额增长停滞不前,贸易特化系数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5)钢铁
如图22 所示,在钢铁贸易方面,日本的出口在四国之中拥有绝对的优势。日本的贸易特化系数远远高于其他三国。
从以上五类主要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可以看出,日本在汽车和钢铁出口方面持续保持着较高的竞争优势。而另一方面,受到韩国、中国等国家的挑战,日本在电气设备、通用机械和精密仪器出口方面的竞争优势已经明显减弱。
图17 日本、德国、韩国的汽车(HS8703)贸易特化系数变化趋势
图18 日本、德国、韩国、中国的汽车零件(HS8708)贸易特化系数变化趋势
图19 日本、德国、韩国、中国的通用机械(HS84)贸易特化系数变化趋势
图20 日本、德国、韩国、中国的电气设备(HS85)贸易特化系数变化趋势
图21 日本、德国、韩国、中国的精密仪器(HS90)贸易特化系数变化趋势
图22 日本、德国、韩国、中国的钢铁(HS90)贸易特化系数变化趋势
四、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造成2011年以来日本贸易收支逆差的原因大致可分为短期和长期两部分。
作为短期原因,东日本大地震、进出口数量与价格以及汇率波动等因素均对贸易收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东日本大地震的影响,包括核电站关闭后火力发电所需的矿物燃料进口数量的增加、供应链中断导致的生产停滞以及制造业的替代进口增加等。其中,尤以矿物燃料进口数量增加带来的影响最大。主要表现为震后对矿物能源进口数量的增加,即由震前的20%占比增加到35%。其他因素的影响随着震后的恢复,已经基本消失。
进出口数量与价格的影响,主要包括进口数量、价格以及出口数量等。其中进口价格尤其是矿物燃料进口价格上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最大。其对贸易收支逆差的贡献率达到了50%左右。
另外,关于汇率波动的影响,从2012 年年底开始,日元汇率一直处于贬值的状态,从理论上来说,有利于日本减少贸易收支逆差,但并没有出现贸易收支明显好转迹象。这说明另外存在造成贸易收支逆差的深层原因。
作为长期原因,进口商品的依赖度与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是影响贸易收支变化的主要因素。利用进口渗透率、贸易特化系数等分析工具对日本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进口方面,日本不仅传统的纺织品、矿物燃料等进口渗透率增加,而且信息通信设备等电子产品的进口渗透率的增加也十分显著;在出口方面,日本主要出口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持续下降,特别是电气设备、通用机械等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这正是造成日本贸易收支逆差的深层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