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奇

2015-01-10沈基飞

军营文化天地 2015年11期
关键词:老先生院士教授

文/沈基飞 韩 萌

传奇

文/沈基飞 韩 萌

【编者按】为贯彻全军和总后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培育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军事医学科学院在京举办了“践行强军目标、争当科研尖兵”强军故事会。整台晚会分为“尘封的记忆”“无悔的选择”“使命的担当”三个篇章,始终紧紧围绕“实现强军梦”的主题。参演的12个节目,是从该院直属单位上报的50多个作品中,经过层层筛选、反复打磨、精心编排而成,朴实而有温度,真情充满力量。

选送单位:院政治部、基础医学研究所

讲述者:沈基飞庄颖娜(饰黄翠芬)韩萌(饰周军)

大家好,我叫沈基飞,是院政治部的一名新闻干事,今天,我要讲的是——我采访的两位科学家的故事。

第一位,他叫王德文,今年78岁。

年纪大了,事情多,记性就会出差错。有天晚上10点钟,王教授在杭州出差……突然,他想起家里的一件事,就急匆匆地给儿子发了条短信。“海晋哪,我工作忙,差点忘了,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收到短信后,40多岁的儿子哭笑不得地回复:“爸,我的生日还有3个月呢!”

王德文是一级教授,享受省部级待遇,有奥迪专车,是典型的“高富帅”,但他就喜欢骑个破电动车上下班,风里来,雨里去,谁劝都不听。

有一天凌晨2点。

因为实验取得了突破,王教授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从27号院办公室到48号院家属楼距离为1.3公里,老人家最快速度是2分42秒。正当他狂踩“油门”,向新的“纪录”发起挑战时,突然,一条流浪狗蹿了出来。王教授来不及躲闪,“咣当”一声,摔倒在马路牙子上,头部鲜血直流,到医院缝了7针。医生实在看不惯,当面批评他:“您都一把年纪了,还敢半夜三更去马路上‘飙车’?您还要不要命了?”王教授理亏,只好点头认错。

新疆马兰,是王教授追梦的地方。他可是27次参加我国核试验的传奇人物。

1973年6月,一次最大当量的核爆后,王教授和战友穿着铅围裙,第一时间投入到试验动物解剖工作中。经过两天两夜奋战,终于完成任务,帐篷里是鼾声一片。

此刻,王教授却怎么也睡不着。他实在躺不住,就步行两公里,把埋掉的动物扒出来,就地做起更加精细的解剖。有的动物肺脏已经萎陷,他舍不得丢掉,轰开上面成群的蚊虫,嘴对着动物气管用力吹,“呼、呼、呼”直到肺脏膨胀起来……

第二天清晨,王教授累倒了,但他却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核爆炸对人体的伤害不是传统的4种而是6种,这对我国核武器防护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禁止核武器公约签署以后,美国、俄罗斯等国就再也没有机会进行相关研究了,在这一领域,我们将永远走在他们前面!这是王教授最为自豪的事情。

王教授喜欢收集战伤标本。“文革”期间,他因此成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孝子贤孙”,但他依然痴心不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王教授带着学生数十次奔赴中越边境,甘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把具有研究价值却腐烂不堪的标本带回来。今天世界最大、内容最全的军事医学博物馆即将竣工,老爷子奋斗50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说完王教授,我再讲讲黄院士的故事。

2010年6月,我写了一篇文章《九十大寿,黄翠芬院士重登“华山”再论剑》——“她和丈夫冒死回国的故事,犹如杨过和小龙女,踏一叶轻舟,飞越茫茫大洋,回到祖国怀抱……经过40年的修炼,他们的武功‘登峰造极’,开创‘武当、峨眉’两大派,成为我军唯一的夫妻院士。”

【旁白·黄翠芬】“谢谢,但是,我们是搞科研的,这种侠客式的文风,实在跟我们的身份不相符。不同意发表。抱歉。黄翠芬。”

看着老先生的亲笔字迹,我顿时感到羞愧。

7个月后,我带着一份绝密内参,题目叫“中国有位女‘钱学森’”,怀着极度激动的心情去301医院南楼请老先生签字。到了医院,我才知道,老先生患结肠癌已经10年了,3年前她又被确诊肺癌晚期。都这样了,老先生还放不下科研工作。现在,癌细胞全身转移,胸腔大面积积水,生命即将油尽灯枯……

我等了两个小时,她才从昏迷中醒来。

【场景】周军推着黄翠芬出现。

【沈基飞】黄院士,您醒了!

【黄翠芬】稿子我看过了,这些事情,你们不懂,一个字都不能落到纸上。

【沈基飞】这个件,只报军委领导。

【黄翠芬】不行,报社的领导会看到,送件的秘书也会看到。30多年前,有位领导的秘书,就是带着我们“三线”工作的绝密资料跑掉的。那可是美国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啊。

【沈基飞】黄院士,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让历史记住您的功勋,院里特别想为您申报国家最高科技奖,今年就是最好的机会啊。

【周军】妈,为这事机关折腾了好几个月,你就点个头吧,今年是60周年院庆,这,也是院里的大事啊。

【黄翠芬】谢谢你,也谢谢院领导,我都90多岁了,还争什么奖?如果在乎这些东西,当初,我和廷冲还会回来吗?我的日子不多了,“记在脑子里,烂在肚子里,带进棺材里”,不是口号,这是我们那代人一辈子践行的誓言。周军啊,你把这个烧了吧!

那天下午,直到看着稿子化为灰烬,老先生才安心睡去。

【场景】周军推着黄翠芬离开。

2011年8月9日晚,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儿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功勋科学家,曾5次登上国庆阅兵观礼台的黄翠芬溘然长逝,我军迄今唯一的夫妻院士传奇,从此成为绝唱。听到消息后,我含着眼泪写下了一篇悼念文章:那一夜,北京的神灵格外慷慨,它用满天悲鸣的乌云、震耳欲聋的雷电和倾盆而下的雨水为黄翠芬送行……

此情此景,就像《再别康桥》中写的那样——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同步字幕】黄翠芬,生于1921年,殁于2011年8月9日,我国生物工程奠基人、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曾5次应邀登上国庆阅兵观礼台,1986年,邓小平签署命令,中央军委授予黄翠芬“模范科学工作者”荣誉称号……黄翠芬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军委总部首长以及社会各界纷纷表示哀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须为一件大事而来,为做一件大事而去。那天下午,黄院士还告诉我,大山里隐姓埋名数十载的工作,是她献给祖国母亲最珍贵的礼物,此生,她再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其实,我只见过老先生两次。但她的名字,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灵深处——黄翠芬,金黄的黄,翠绿的翠,芬芳的芬……

除了王德文、黄翠芬,我们院还有蔡翘、胡经甫、朱壬葆、宋鸿锵、周金黄、邓蓉仙等一大批默默无闻的功勋科学家,他们都是永远的传奇。

我要讲的故事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邢玉婧

猜你喜欢

老先生院士教授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绿洲里的老先生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100万只猫
老先生要关注前列腺问题
算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