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铁运输线”由来考

2015-01-10苑洪山

军事历史 2015年4期
关键词:洪学智兵站中国人民志愿军

□ 苑洪山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所提出的 “建设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①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编:《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工作经验总结初稿》,3页。的口号,长期以来在提出时间、表述方法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本文拟就此略作考证。

一、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届后勤工作会议并未提出建设 “钢铁运输线”的口号

过去,有些图书和文章中说 “建设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届后勤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但从相关史料来看,该说法并不确切。

志愿军第一届后勤工作会议是在第三次战役以后,于1951年1月22日至30日在沈阳召开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总后方勤务部部长杨立三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东北军区副政委李富春作了总结报告 《继续努力,为更好地完成抗美援朝战争作战供应任务而奋斗》,指出 “目前后勤工作的基本环节是运输和供应线”, “要采取一切措施,建设铁路、公路、小路相结合,火车、汽车、马车、手推车相结合,抢运、抢修、防空相结合,快装、快运、快卸相结合,纵贯道路、横贯道路和迂回道路相结合的畅通的兵站运输线,迅速改变过去 ‘线不成线,点不成点’, ‘一打就断,一击就烂’的被动局面。”②周中编:《抗美援朝战争后勤史简编本》,52页,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杨立三在讲话中说,当前的中心问题是解决 “前方要东西,后方有东西,中间运不走”的矛盾。我们要克服困难,首先要有严密的组织和精心的计划,求得运输上的畅通,把各种物资送到部队,完成供应和收容治疗任务。聂荣臻在讲话中也指出了后勤运输存在的问题:“虽然东北准备了很多物资,但运输工具既少又不好,又有飞机轰炸,运不上去,仗虽然打胜了,但部队很苦。”③《聂荣臻军事文选》,350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

在此期间,周恩来在中共中央东北局干部会议上作了形势报告。在提及志愿军后勤工作时,他指出:“在工作中特别在后方支援前方的工作中,还有很多缺点,还不够重视,还未能节省出一切物资支援前方,使前方遇到很多困难,主要是因前方情况不明,而遭受一些困难。”④《周恩来军事文选》,第4卷,14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就开好这次会议给东北军区的意见中也说: “这次会议须以大力解决运输,供应计划才有保证。”其后,东北军区后勤部党委作出决议,指出: “根据后勤会议总的精神,改进运输,提高运输效率,作为我们今后工作的方针和方向。”

由上述材料可见,志愿军第一届后勤工作会议虽然指出运输是志愿军后勤作战的中心,但是并未直接提出 “建设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的口号。

二、“钢铁运输线”的口号是在战争实践中经过逐步概括和发展而形成的

抗美援朝战争的军事运输工作,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志愿军党委、首长一直非常重视。早在1950年11月9日,毛泽东在给志愿军的电报中就明确指出:“要修几条 (不止一条)宽大公路通达德川、宁远、孟山区域,这是极重的战略任务,后面各条公路均须修好修宽,请抓紧办理。”①《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342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是年12月25日,周恩来为中央军委所起草的给志愿军、东北军区并各大军区首长的电报决定:“十二月份友方 (指苏联——作者注)第一批汽车共到四千五百辆。内分志愿军两千辆,已交东北军区后勤部。现决从炮兵运输车中再抽五百辆,于一月上旬给前方,一月中旬友方尚可来五百辆,如为运输车亦拟交前方。”②《周恩来军事文选》,第4卷,132页。

1951年1月29日,在朝鲜君子里召开的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高级干部联席会议提出 “加紧抢修铁路,赶修机场,改进运输管理方法,利用各种方法开展对敌机的斗争,提高运输效率,等等”。2月15日,志愿军铁道兵团前方指挥所和铁道兵运输司令部在开城召开的铁路抢修工程会议上,提出 “对已通车的铁路要做到随炸随修,对百米以上的大桥,除受地形限制的以外,均须准备修筑第二便线、便桥”。4月6日,彭德怀在志愿军第五次党委扩大会议上指出:“为加强我们的运输,今后各兵团、各军在驻屯范围内,必须分段修路,遇有破坏,即随时修补。”③周中编:《抗美援朝战争后勤史简编本》,54~56页。7月1日,志愿军后勤司令部政委周纯全在首次兵站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谈到:“兵站工作主要是运输工作。……离开运输即谈不到物资保证,所谓千条万条,就是运输一条”,“要使我们的兵站成为拖不垮、打不乱的线。”④后勤学院学术研究部编: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资料选编》,第1册,185页。8月16日,周纯全在志愿军第二届后勤会议上的讲话中又指出:我们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兵站线 (即运输供应线),这些供应线虽然没有建成打不乱的线,而实际上已经成为比较巩固的干线。

1952年11月14日,志愿军后勤司令员洪学智在 《两年来志愿军的后勤工作》中指出: “保卫物资供应的关键,是建立坚强的兵站线,做好物资运输及大量物资屯积保管工作。”⑤《洪学智后勤文选》,上卷,62页,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12月25日,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在 《志愿军两年来后勤工作初步总结》中指出:“如果不建设前后贯通、纵横交错,打不断、炸不烂的兵站线,作为物资的运输屯积和伤员转运的依托,则后勤任务就难以完成。”⑥后勤学院学术研究部编: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资料选编》,第3册,123页。。1953年1月28日,洪学智司令员在志愿军兵站、汽车团、医院党委书记联席会议上的报告中谈到我们的有利条件时指出:“我们有钢铁的运输线和强大的后勤力量,可以充分保证把粮食、武器、弹药源源不断地供给前线。”⑦《洪学智后勤文选》,上卷,73页。这里,第一次出现了 “钢铁的运输线”的提法。

1954年1月17日,洪学智在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的发言中,提出 “要有纵横交错,前后贯通,打不断、炸不烂的兵站线,以供运输力行走起落和作为物资准备、调剂分配、伤员转运的依托”⑧《洪学智后勤文选》,上卷,114页。。同年4月,洪学智在志愿军后勤团以上学员干部会议上,正式提出:“条条大路通前方,此炸彼通,彼炸此通的兵站网,才是任何敌人的优势空军所打不烂、炸不断的后勤供应线。”⑨《洪学智后勤文选》,上卷,150页。同年6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编写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工作经验总结初稿》也出现了类似的语句。1981年11月9日,洪学智在 《抗美援朝战争后勤工作经验总结》编写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使用了 “建设 ‘炸不断、打不烂的钢铁运输线’”⑩《洪学智后勤文选》,上卷,172页。的表述。

上述材料表明,“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这一提法的确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经过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七个多月运动战的斗争实践,从志愿军第一届后勤会议提出建设 “纵贯道路、横贯道路和迂回道路相结合的畅通的兵站运输线”,到1951年7月志愿军首次兵站工作会议周纯全提出 “拖不垮、打不乱的(兵站)线”;经过1951年下半年和1952年的战争实践,再逐步阐述为 “比较完整的” “比较巩固的”“坚强的” “打不断、炸不烂” “供应线”“兵站线” “钢铁的运输线”,最后发展为 “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猜你喜欢

洪学智兵站中国人民志愿军
两膺上将洪学智在鄂豫皖时期的革命故事
洪学智将军和“钢铁运输线”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
抗美援朝初期的安阳兵站
郭沫若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题辞书法手迹
郭沫若《颂中国人民志愿军》书法手迹
上将洪学智外传
洪学智将军的“八条铁令”
兵站:抗战中的“补给脐带”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6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