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电子制造类专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以电子电路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

2015-01-10赵春宝周志近

科技视界 2015年35期
关键词:高职专业工作

赵 玮 陈 森 赵春宝 郭 萍 周志近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0 引言

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一度拥有众多制造类专业,这些专业也常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但近年随着高考人数的下降,高职院面临着严重的招生压力。而90后的学生选择专业时,更注重毕业后的工作环境,高薪却高强度的劳动密集型工作会受到抵制。同时,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在不断上涨的用人成本面前,也在积极寻找替代方案,比如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以智能机器人代替部分工人等。2013年12月19日,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发布了德国“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更是表明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这对技术人才培养的能力、要素、过程、平台和网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我校的“电子电路设计与工艺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在过去数十年的建设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积淀和行业知名度。但在近几年的招生就业工作中,凸显了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尽管用人单位对我校学生需求量很大,但学生就职后的岗位稳定性较低。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工作环境、职业属性等原因,主动离职。经过与一些行业用人单位的沟通,发现主动离职的学生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的一线。而从事工程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学生对自己的岗位认同度较高,较少出现主动离职现象。从电子制造业的发展轨迹来看,采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是未来的趋势。我国的电子制造业也呈现由东向西,由发达地区向内陆省份转移的现象。作为高职专业,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切实做好专业的转型升级。

为了学生在未来就业时更具竞争力,同时也为了专业在招生时更有竞争力,必须开展专业转型升级研究。探索电子制造类专业的发展道路,避免学生毕业后长期从事枯燥的“机器人工作”。

2 调研设计与分析

经过联系行业企业的管理者和近几年的毕业生,收集了他们毕业后第一岗位和第二岗位的工作状况。通过包括工作年限、工作表现、升职与离职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调查对象的背景情况如下:

学生工作分布于PCB版图设计、PCB制造工艺、半导体/IC封装等电子制造类行业,以长三角地区为主。工作年限在1年以下者约70%,1-2年者23%,3年及以上者约7%。

84%的学生由学校协助推荐找到工作,5%的学生通过家庭关系找到工作,1%的学生通过网站、媒体等途径找到工作。

62%的学生一直在1家公司工作,38%的学生有过离职经历。

针对这些学生的工作岗位、离职原因、升职条件、岗位技能获取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图1 调研样本学生的工作岗位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现在电子制造业对自动化设备的依赖度越来越大。高职学生进入公司后,面对更多的是各种精密设备。学生除了了解工艺流程外,更需要具备基础的设备维护和现场处理能力,不要因为一个低级的误操作导致停工整顿甚至更严重后果。

图2 调研样本学生的离职原因

图3 调研样本企业的升职条件

其次,即使是高职学生,在生产中也可以有自己的创新想法,只要有效,企业同样欢迎优秀的高职生参与技术研发。

从统计数据可看出,学生选择离开公司,最大的原因是后期发展受阻。而电子制造类企业员工的实际业绩不容易靠简单统计得到,目前大部分企业对新员工采用的升迁机制主要还是部门考核和内部竞聘。由于江苏地区90后学生的家庭条件往往比他们的父兄辈要好很多,年轻学生的工作动机较少来自于生存压力,更多来自于实现自身价值的冲动。一旦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升迁无望,往往会选择换一份工作,即使收入大受影响。

图4 调研样本学生的岗位技能获取途径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工作中所需要的岗位技能最主要靠企业培训,其次是在校学习和业余充电。对现在的高职学生而言,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这与早期的工作技能导向已有所区别。学校的任务,更多应该在培养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针对以上几点,我们尝试举出电子制造类专业转型升级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1)教学内容:专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动态过程,不能等到这个过程结束定型了,再来确定教学内容。因此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周期性地刷新一定比例。专业教师在授课时,应该依据一份包含基础知识要点和考核要点的大纲,但具体章节内容的标准不应死定不变。授课组在进行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时,共同确定需要更新的教学内容。在这点上,自编的校本教材实用度高于公开出版的教材。

2)师资水平:教师的转型升级是专业转型的重点和难点。电子制造业作为一个集成了电子、机械、化学、材料、工程管理等多领域的综合性专业学科,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将会是多方面的。针对电子制造业开办的高职专业,在应对产业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却主要集中在师资水平上。目前看来,应对师资问题的策略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第一,探索专业转型期内的教师培训体制和机制。让教师利用下厂访工机会,实际学习工程设计和设备维护等方向的知识和经验;与本专业的工程师,特别是往届毕业生联系,了解电子制造行业对工程设计和自动化生产方面的软硬件要求。以一定资源和方法,刺激教师的再学习热情,并树立专业转型的危机意识,让教师在企业“待得住,学得牢”;回校后“定住心,教得好”。

第二,探索高级工程人才的入校“传帮带”作用。让一些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来高职院校中发挥余热,给高年级学生和青年教师配备“工程导师”。当然这需要政府,特别是劳动和社保等部门的政策引导。让众多具有资深一线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把“高职院校兼职教师”作为欣然的选择和荣誉的象征。打造“混编师资团队”。

3)教学条件:电子制造类专业在经过几轮评估后,应该基本都达到了必备的教学实训条件。转型升级中,一方面需要更新设备;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用好设备,活用设备。学生毕业后未必用同样的设备开展工作,但需要理解基本流程,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成本因素、工作效率、管理方式等现代企业运作必须考虑的内容。在“生产实习”等教学环节中,建议深化“工业工程”的应用,把提高生产中的良品率,降低成本,增加产能等概念印在学生心中。这样即使学生将来不从事非常对专业,一样也能从生产实习中大获裨益。

3 结论

通过这几年采取以上几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做法的具体措施,在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大的情况下,电子电路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保持良好,这与本专业在学校的支持下,注重采取多种方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不仅为今后更好地办好电子电路专业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长三角地区高职院和应用型本科的相关专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谈毅.工业4.0对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冲击及其应对[J].职业技术教育,2015(1):70-74.

[2]郭庆玲.大学生就业难与自身因素探析[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

[3]张明明.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分析[J].青年与社会,2013(25).

[4]易怡.浅议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7).

[5]仲伟博.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践探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9(6).

[6]隋欣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6).

[7]王恬.增强电子信息类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出国与就业,2009(23).

[8]罗东云,陈丁.高校电子专业就业能力现状及提高途径[J].科学文汇,2010(16).

[9]李莎,李刚.应用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3(17).

[10]周睿.中国电子制造企业研发与采购整合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研究生院,2007,5.

[11]叶华.电子制造企业采购管理的流程重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5.

[12]曾野纯.电子制造服务业设备投资效益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D].天津大学,2006,1.

[13]张朝仪,胡丽华.“绿色电子制造”是电子制造业必由之路[J].2007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6.

[14]徐向龙.中外电子制造企业技术员工主动离职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4.

[15]曾龙云.中国电子制造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5.

[16]屈伟平.电子制造产业景气度下滑并呈现结构性发展机会[J].印制电路信息,2008,3.

[17]竺存品.电子制造类企业的供应商评价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2.

[18]韩传峰,沈昕.中国电子制造服务产业的发展模式探析[J].制造业自动化,2007,3.

[19]程刚.电子制造企业基层员工工作倦怠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5.

猜你喜欢

高职专业工作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不工作,爽飞了?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选工作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