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电信业航母驶入改革深水区

2015-01-09周怀谷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32期
关键词:电信运营商电信业改革

周怀谷

摘 要:良性的竞争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有利于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是市场经济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强调,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电信业“营改增”税改计划、虚拟运营商牌照的发放,到组建国家铁塔公司,中国电信业的改革进入深水区——网业分离。然而它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竞争,打破垄断,成为了监管机构、专家学者以及业内人士研究的重点课题。

关键词:电信业 ;电信运营商; 国家铁塔公司; 网业分离; 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2-0044-02

引言

又一家巨无霸级别的国资企业——国家铁塔公司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当中。该公司注册资金将达到60亿元,三家电信业巨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持有其中51%的股份,出资比例为4:3:3,而剩余49%的股份则计划留由民间资本筹集。公司归属国资委管辖,其核心领导由中组部任命。换句话说,按现有方式整合基站资源,国家铁塔公司将成为垄断程度更高的运营商。

众所周知,中国的电信业的确存在垄断局面,改革关键在于其垄断权利的滥用。目前看来,电信业已成为以国有资产为主导竞争最激烈的领域,而铁塔是电信业赖以生存的必备设施——基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通信铁塔的建设成本和土地选址成本,约占电信运营商资本开支的1/3左右。加之电信业“营改增”税改计划、虚拟运营商的步步紧逼导致三大运营商资费下调,未来运营商在营收和利润上要维持继续增长态势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

“该由市场去做的,就由市场去做”。承受着利润下滑的巨大压力,面对着巨大开支的铁塔和基站建设不堪重负,三大运营商被迫发声。“网业分离”成为电信运营商开启新一轮改革的排头兵。所谓的网业分离,是指把电信网络设施跟电信业务分开运营和管理。从电信改革角度看,网业分离不失为一步好棋。但由垄断程度更高的运营商独家负责铁塔建设和运营维护,中国电信业今后不得不面对更为严重的效率低下的窘境。同时,在没有消费者选票制约的情况下,运营商的钞票将决定电信服务的质量与价格,消费者的体验不会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一、网业分离改革的理论可行性分析

(一)网业分离避免设施重复建设

未来新建铁塔都将由国家铁塔公司负责,同时它还要接管存量铁塔的运营维护工作。而建立国家铁塔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三家电信运营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复建设,降低资本支出。

(二)网业分离有效提升运营效率

电信网络设施与电信业务分开运营和管理,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各自有效运用其智慧精华、技术精华、文化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三)网业分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电信行业的信号和通信质量问题一向被广大用户所诟病。建立国家铁塔公司的另一目的,就是让全国范围铁塔布局更合理,从而提升通信信号质量的问题,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电信行业服务的最大顽疾。

二、网业分离改革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网业分离难拒股权结构混乱

一方面,国家铁塔公司的注册资金由三家电信巨头出资并持有51%股份。但公司归属国资委管辖,人事任免权由中组部掌控,其地位与三大运营商平起平坐,这一情形导致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人为分割。所谓的“网业分离”,实际仍由三大运营商把持,三大集团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角色定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导致国有企业股权治理结构混乱。另一方面,二者系出同门,双方难免“眉来眼去、暗生情愫”,一旦政府监管不到位,由双方建立利益共同体,必将出现利益相互输送的问题。

(二)网业分离未必能降低运营成本

首先,国家铁塔公司成立之后,新建铁塔、存量铁塔管理等事务只能依靠行政命令强制执行,这一干预市场经济的行为,必然一定程度上抬升运营成本。其次,原来三大电信运营商要新建铁塔,往往都是采取公开招标,用市场竞争的方式解决报价和质量控制问题。但所有铁塔建设都由一家央企垄断,第三方公司完全丧失议价能力,按照正常报价,加上国家铁塔公司的成本和利润,导致运营商成本不降反升。最后,政府垄断企业常常带有“权力寻租”的冲动,对本已处于强弩之末的运营成本更是雪上加霜。

(三)网业分离或致工作效率更为低下

第一,国家铁塔公司没有任何竞争对手,同时不对电信业务负责,与消费者的服务更无交集,出现遇到相关问题时,其主动性肯定不足,运营商更是束手无策,导致工作效率更为低下。第二,电信运营商根据市场需要和竞争情况,自建铁塔,看似有重复建设之嫌,然而市场运用“看不见的手”自然会优胜劣汰,达到最佳平衡。但国家铁塔公司是一家独立企业,有自身人力物力和投入产出的通盘考量,这种跨公司间的沟通成本、谈判过程、审批流程等,会形成一道难以攻克的行业壁垒,致使电信行业发展和创新被狙击扼杀。

(四)网业分离难免质量问题相互推诿扯皮

一方面,中国电信业规模庞大,加上正在大力推进的4G网络建设,每年新建铁塔将数以万计,投资以数千亿的体量增加,这对于新组建的国家铁塔公司而言,既是发展的巨大利好,但同样是一个沉重包袱,能否保证建设精度和产品质量,也是摆在眼前的又一重大难题。另一方面,用户针对服务质量问题只是面对电信运营商,运营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而国家铁塔公司不负责电信业务,更不对消费者负责,加之没有竞争对手,“天下为我独尊”,电信运营商代表消费者与其理论,底气大有不足,最后难免导致相互推诿扯皮,由消费者为其二者的服务问题埋单。

三、网业分离改革的策略建议endprint

(一)建立混业模式,倡导“国民共治”

混业模式应按照市场化原则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精神进行组建设计和运营。中国电信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既有利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完善和市场竞合关系的建立,又有利于产业链之间各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实现。国家铁塔公司隶属国有经济的属性不可动摇,但在股权结构治理方面应是大有可为,引入民间资本参与,采用股权交叉持有的形式,发挥国有企业中流砥柱的作用与民间资本见微知著的本领,倡导实现电信业的“国民共治”。

(二)遵循市场行为,降低运营成本

中国的电信行业已是一片红海,竞争很充分,而虚拟运营商的出现恰好充分验证了这一观点。彻底打破三大运营商对基础网络的垄断,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尤其是互联网及相关产业的繁荣;而运营商自身也化茧成蝶,成为真正的市场化公司,尊重市场规律,遵循市场行为,借力互联网产业发展思维,最大程度地消灭中间环节,努力降低运营成本,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降低行业壁垒,提升工作效率

电信业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和规模经济的独特特征,遵循网络经济规则走合作竞争和社会协同之路,是中国电信业惟一正确的选择。运营商依托国家铁塔公司强大的业务平台,服务网点遍布更广,服务方式和手段更多,服务受理时限更短,都在尝试重新细分市场,不断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使服务更方便、更快捷;用户选择性更多、更强,逐步找到“上帝至上”的感觉。

(四)定位公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国家铁塔公司的企业定位与制度设计必须“以市场为准绳,以顾客为依据”,只有定位于社会公众服务,对其价格参照水、电、气等民生资源进行上限管理,并制定科学缜密的行为监管、业务评价与成本核算体系,而不是从企业自身营业额、利润率进行考量,才能一方面防止政府垄断行为的出现,化解“权力寻租”的冲动;另一方面立足用户需求,建立顾客满意度监测体系,着力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参考文献:

[1] 戴维 M 纽波利.网络型产业的重组与规制[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 连海霞.有效竞争与电信业改革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1).

[3] 王春晖.中国电信业混合所有制产权改革的路径选择[EB/OL].新华网,2014,(3).

[4] 王云辉.电信业正在进行怎样的大变革?[JB/OL].百度百家,2014,(5).

[5] 王春晖.混合所有制产权是中国电信业改革的最优选择[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4,(1).

[责任编辑 安 琪]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信运营商电信业改革
中国电信产业改革绩效研究的新视角与方法创新
中国电信产业改革绩效研究的新视角与方法创新
电信业新变局
基于电信运营商及物联网运营平台的研究
共享经济时代电信运营商的发展策略
企业行政部门员工满意度实证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