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者北极国际核心期刊论文调研分析
2015-01-09皇甫青红华薇娜
皇甫青红+华薇娜
〔摘 要〕利用WOS
数据库,对中国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北极领域研究论文(第一著者为中国作者)进行收
集,在此基础上,从年代?第一著者?第一著者机构?学科?研究主题角度进行文献计量分
析?最后从学科?关键词角度指出了中国北极领域的优势学科和研究热点问题?
〔关键词〕北极研究;中国;文献
计量分析;研究热点;Web of Science
DOI:10.3969/j
.issn.1008-0821.2014.01.022
〔中图分类号〕G250.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8-0821(2014)01-0100-06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Arc
tic International
Core Journal Articles from Chinese Author
——Based on the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SCIE,SSCI,A&HCI
Huangfu Qinghong Hua Weina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Abstract〕”BZ〗Based on the collection of Arctic international core journal articles fr
om China(Chinese author as the first author)by using Web of Science database,a
bibliometricanalysis has been conducted,including publication year,first author
,institution of the first author,subject and keyword analysis.Finally,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predominantdisciplinesand research focus of Arctic field in China
from subject and keyword.
〔Key words〕arctic research;
China;bibliometric analysis;research focus;Web of Science
北极是地球生物生存环境的重要调节器,它影响着全球的气候?环境?生态并且在人类
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很大的发
展潜力,因此中国正在投入大量的人员?设备?资金等进行北极考察和研究活动,积极探索
北极奥秘和寻找北极自然与科学资源
考察与研究,诸多科研人员开始从定量的角度研究极地科研产出情况?极地活动能力评价指
标等问题[4]?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准确地把握中国在北极研究领域的科研实力和科
研水平,以科学地评价中国科研人员在该领域的科研成果和所作出的努力,本文选取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下3个子库SCIE(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1900-至今)?SSCI(社会科学引
文索引,1900-至今)和A&HCI(人文艺术科学引文索引,1975-至今),以“Arctic”?
“Polar”?“Aurora”?“High latitude”?“Greenland”等检索词进行检索(包括Chi
na?Hongkong?Taiwan的数据),共搜集到中国科研人员1979-2012年在国际核心
期刊上发表的423篇论文(检索日期:2013年1月23日)[5]?这423篇论文中涉及
的中国作者或是第一作者?或参与合作,并不加以区分,但是考虑到第一著者发表的国际核
心期刊论文更能体现中国在北极研究领域的科研水平,本文对423篇论文逐一核实,只保留2
77篇1997-2012年第一著者为中国作者的科研论文(其中中国大陆270篇,中国香港6篇?中
国台湾7篇)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本文应用文献计量学相关方法?社会网络方法等对这277篇论文进行深入分析,从各年论文
量?第一著者及其机构?学科领域?研究主题等角度多方位地反映和展示中国北极研究领域
走向世界的科研成果?
1 各年论文量分析
各年论文量反映了研究领域科研产出的实况及变化发展趋势,北极各年论文量反映了中国的
北极国际科研成果的发展情况和走势?图1展示了各年中国北极研究论文量的统计数据及发
展态势?
由图1可见,中国北极研究国际各年科研产出总体上呈波动起伏的逐年增长趋势?
2000年以前,中国北极研究论文波动起伏?增长较慢,各年论文量维持在1?2篇,甚至有些
年份出现空缺,这段时期为中国北极领域研究成果走向国际的开始阶段?1982年开始,中国
就有北极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核心期刊上,但是这些成果中国作者只是参与,并不是第一著
者?1997年,中国出现两篇以第一作发表的国际核心期刊北极研究论文,分别由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武炳义等[6]和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的扈治安等
[7]撰写的?1998年,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的效存德等[8
]针对北极的污染源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1999年?2000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
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机
构陆续出现北极研究国际科研成果?
2001-2004年期间各年论文量增长加快,基本上在10篇左右,说明中国开始意识到北极在资
源获取?军事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并加大了科研投入,除了中国科学院的多个研究院所以外,
一些诸如中国气象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二?三海洋研究所等专业
科研院所也加入了进来,同时诸多高校也有了不俗的变现,如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国
立台湾大学等高校?这些研究院所和高校的积极参与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北极领
域的学术交流?
2005年之后增长速度加快,论文量在18篇以上,2010年以后中国北极研究发展更加迅猛,各
年发文量在30篇以上,2012年达到高峰?随着国家的逐渐强大,我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财力去探索北极涛动?海冰?大气变化?微生物?古生物等研究,北极国际科研成果增长
将会更加迅速?
2 第一著者及其机构分析
2.1 第一著者分析
本研究考虑到277篇中国北极国际科研论文的第一著者均为中国作者,且第一著者发文在一
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国际科研产出情况,因此对第一著者发文情况进行了统计
分析?277篇中国北极国际科研论文共涉及第一著者194位,平均每位作者以第一著者身份发
文1.43篇?其中155位作者以第一著者身份发表1篇论文,占总论文的55.96%,39位作者以
第一著者身份发表了2篇以上的论文?以第一著者身份发文不低于3篇的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
由表1可详细看出发文较多的作者的机构及研究内容情况,13位作者以第一著者身份发
文共70篇,占以第一著者身份总发文的25.93%,其中有很多知名专家从事北极方面的研究
,且以第一著者身份发文较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院的武炳义一直
以来从事北极涛动?气象等研究,1997年他以第一著者身份在《中国科学通报》发表第一篇
国际性北极研究论文,此后十几年陆续有成果出现[6];中国地质科学院的Nutman
,A P于2007年发表4篇北极研究国际相关论文,此后几年,陆续有成果出现;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的龚道溢2001年开始以第一著者身份发表北极涛动?气象等国际研究
论文;赵德超?赵进平?蔡明红等以第一著者发文均在5篇及5篇以下,他们也是中国北极
国际科研产出的主要力量,为中国的北极研究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2 第一著者机构分析
为了了解中国北极领域第一著者机构的国际发文情况,本文对277篇论文进行分析,共统计
到第一著者机构54所,平均每所机构发文5.13篇,其中30所机构发文1篇,占总论文的10.
83%?发文量不少于3篇的第一著者机构的统计情况如表2?
表2 按第一著者机构统计的文献量(≥
3)
由表2可知,20所第一著者机构发文239篇,占总发文的86.28%,它们是中国北极研究
的主要力量?中国北极研究科研成果较为集中:
(1)中国科学院的各个研究院所是中国北极研究国际科研成果的主力军,其发文占总论文
的近1/4,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气象学与大气科学?科学学与技术学——其它?地质
学等学科?对中国科学院的69篇论文做进一步分析,发现其中63篇论文能准确地找到第一著
者的具体研究院所,6篇没有指明研究院所?63篇论文中,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5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7篇,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5篇;中国科学院
其他机构论文均少于5篇?由此可见,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成果非常突出,占中国科学院总发文的近一半?
(2)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北极科研成果也较为突出,仅次于中国科学院,占总发文的10.8
3%,发文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微生物学等领域?
(3)国家海洋局北极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海洋学方面,第一作者发文量也较高,占总发文
的6.86%?对国家国家海洋局的19篇论文做进一步分析,发现其中18篇论文可以准确地确定
第一著者的具体研究所,1篇未标出研究所名称?18篇论文中,第一海洋研究所8篇;第三海
洋研究所7篇;第二海洋研究所3篇?由此可见,第一?三海洋研究所是国家海洋局北极研究
的主要力量?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厦门大学等六所机构发文也较多,均在10
篇或10篇以上,研究领域扩展到了化学?矿物学等学科?其他机构发文均少于10篇?
3 学科统计分析endprint
3.1 学科总体情况分析
经过统计,中国北极国际科研论文已经渗透到45个学科领域,平均每种学科领域6.16篇文
献,其中18个学科领域仅有1篇论文出现,占总论文的6.50%?论文量不少于3篇的学科论文
量及主要研究机构统计情况如表3?
由表3可知,20个学科领域累计论文261篇,占总论文的94.22%,也即大部分的论文都
可以划分到这20个学科领域?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显著的地区,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
环境导致大气学?地质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学科成为北极研究的优势学科[9]
,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等机构主要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中
国北极研究同时已经深入到微生物学?工程学等学科领域,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内蒙古大
学?国家海洋技术中心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此外,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农业
科学院?苏州大学等机构开始关注北极农学?渔业?传染病学?热力学?动物学?计算机科
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来自中国多个领域的学者开始探索和开发位于地球最北端矿产资源丰富
的神秘北极?
3.2 跨学科分析
277篇中国北极国际研究论文中,2篇论文涉及4个及4个以上的学科: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
物理研究所的雷久候等2006年合作撰写的《使用IRI2001持续比较IS测量磨石山和EISCAT斯
瓦尔巴群岛雷达研究》涉及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工程学?地质学?气象学与大气科学4个
学科领域[10];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的何杰
颖等2012年合作撰写的《在FY-3A卫星上MWHS测量的北极地区晴空水蒸气密度的检索与分析
》涉及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气象学与大气科学?遥感?电信学5
个学科领域[11]?本研究借助UCINET软件绘制中国北极国际科研论文学科及学科
交叉图,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节点最大,表示该学科与其他学科共现的总次数最多,其
次是气象学与大气科学?工程学?地质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地质
学?气象学与大气科学?自然地理学等学科之间的连线较粗,表示它们之间的学科交叉研究
较多?此外,北极研究已经逐渐深入到多个边缘学科领域,比如光谱学?真菌学?力学?热
力学等,这些学科没有与其他学科进行合作研究?总之,中国的跨学科研究还不够紧密,除
图中学科以外植物学?动物学等学科也应该更加关注北极的研究与发展?
4 研究主题分析
关键词是对科研论文内容的核心描述和提炼,其统计结果可以帮助分析某一领域的研究主题
,从而发现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277篇中论文共统计到705个关键词,在对关键词
统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关键词进行处理:“arctic”是本文的研究主题,因此该高频词不做
具体分析;合并大小写不同?单复数不同的同义词;略去不具检索意义的“分布”?“增长
”等关键词?最后频次不少于3次的关键词统计情况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32个高频词累计涉及122篇论文,占总论文的44.04%,这些高频词反映了
中国北极的研究热点?
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的多个研究院所?中国气象科学院
院等机构21世纪以来非常重视北冰洋物理?化学性质?洋流变化?涛动指数的研究,并且陆
续出现国际科研成果?中国气象科学院卞林根对北冰洋夏季开阔洋面和浮冰近地地层热量平
衡参数进行了估计[12],中国海洋大学赵进平对夏季北冰洋海冰边缘区海水温盐
结构进行了研究[13]?近几年,许多学者开始重视北冰洋航道的问题,并且开展
了大量研究?
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等机构21世纪以来开始出
现北极涛动研究国际科研成果,21世纪初,很多学者就发现北极涛动对冬?春季北半球近地
面许多气候要素都有显著影响,包括气温?降水和海冰等
大学龚道溢通过研究也发现北极涛动的强弱与中国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显著相关
[17]?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等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北极海冰国际科研
成果,2005年以后更加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武炳义通过研究发现海冰变化对东亚季风等气候
变化?大气环流等产生影响
此外,中国北极研究也十分关注白令海?楚科奇海等海域研究;格陵兰岛?新奥尔松?加拿
大盆地苏瓦地区地表带?孔斯峡湾等地域研究;沉积物?有机氯杀虫剂?粒子沉淀等化学物
质研究;气候变化?东亚冬季风?西伯利亚高压等气候研究;始太古代?晚第四纪等考古研
究?同时,关键词中出现了南极?南极涛动等南极相关概念,可见北极和南极之间的联系非
常紧密,研究内容相互交叉?
5 结 语
本文通过对中国北极国际核心期刊论文的调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从各年发表的论文量来看,自1997年起,北极研究领域历年的国际发文量虽有小幅波
动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历史高峰,中国近几年十分重视北极领域的考察与研究
,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北极研究成果会越来越多?
(2)从第一著者及其机构分析来看:a.从第一著者来看,武炳义?Nutman,A P(中国地质
科学院)?龚道溢等是中国的国际核心期刊高产作者,他们主要从事气象?北极涛动等方面
的研究;b.从第一著者机构来看,中国科学院的大气物理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研究院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的第一?二?三海洋研究
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机构是进行北极研究的主要力量,它们主要
从事气象学与大气科学?科学学与技术学?地质学等的研究?
(3)从学科角度来看,中国北极领域的优势学科主要集中在气象学与大气科学?地质学?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海洋学等学科,甚至许多边缘学科比如光谱学?真菌学?力学?热力学
等也涉及了北极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将可能是北极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之一?
(4)从研究主题来看,针对北冰洋?白令海?楚科奇海等海域的研究,以及格陵兰岛?新
奥尔松?加拿大盆地苏瓦地区地表带?孔斯峡湾等岛屿及地区的研究较多,同时,北极涛动
指数?海冰变化对地球气温?降水?季风等气候的影响也是研究人员关注的方面,还有些研
究则是围绕北极岩石的化学?物理性质以及考古研究等主题展开的?
总之,中国北极领域的研究正在迅猛发展,国际科研成果越来越丰富,以第一著者身份发表
国际核心期刊论文的中国高产作者将会越来越多,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广泛,相信中国必将投
入更多的精力关注北极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探宙.中国极地考察的现状与未来发展[N].中国海洋报,2006-09-0
8.
[2]张侠,刘玉新,凌晓良.北极地区人口数量?组成与分布[J].世界地理研究,2008,17
(4):132-141.
[3]张侠,郭培清,凌晓良,等.北极地区区域经济特征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9,18
(1):34-41.
[4]华薇娜,张侠.南极条约协商国南极活动能力调研统计报告[M].北京:海洋出版社,2
012:1-161.
[5]Hua,W.N.Yuan,S.B.,Yan,M.M.,et al..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rctic re
lated articles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ppearing in the world core
journals[J].Scientometrics,2012,91(3):703-718.
[6]Wu,B.Y.,Gao,D.Y.,Huang,R.H..ENSO events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w
inter sea-ice in the Greenland,the Kara and the Barents Seas[J].Chinese Scien
ce Bulletin,1997,42(16):1382-1385.
[7]Huh,C.A.,Pisias,N.G.,Kelley,J.M.,et al..Natural radionuclides and pluto
nium in sediments from thewestern ArcticOcean: sedimentation rates and pathways
of radionuclides[J].Deep-sea Research Part Ii-Topical Studies in Oceanography
,1997,44(8):1725-1743.
[8]Xiao,C.D.,Qin,D.H.,Li,Y.F.,et al..Main pollution sources of central Arc
tic revealed by lead and itsisotopic ratios recorded in snow[J].Chinese Scien
ce Bulletin,1998,43(10):829-833.
[9]皇甫青红,华薇娜.美加两国北极主题博士论文的调研与分析[J].极地研究,2012,2
4(3):308-314.
[10]Lei,J.H.,Liu,L.b.,Wan,W.X.,et al..Comparison of the first long-durati
on IS experiment measurements over Millstone Hill and EISCAT Svalbard radar with
IRI2001[J].Advances in Specifying Plasma Temperatures and Ion Composition in
the Ionosphere,2006,37(5):1102-1107.
[11]He,J.Y.,Zhang,S.W.,Wang,Z.Z..The retrievals and analysis of clear-skyendprint
water vapor density in the Arctic regions from MWHS measurements on FY-3A satel
lite[J].Radio Science,2012,47(2):1-13.
[12]卞林根,高志球,陆龙骅,等.北冰洋夏季开阔洋面和浮冰近地层热量平衡参数的观
测估算[J].中国科学D辑,2003,33(2):139-147.
[13]赵进平,史久新,矫玉田.夏季北冰洋海冰边缘区海水温盐结构及其形成机理[J].
海洋与湖沼,2003,34(4):375-388.
[14]Thompson,D.W.J.,WaIlace,J.M.,Gabriele,C..Annular modes in the extratr
opicalcirculation,Partll:Trends[J].Journal of Climate,2000,13(5):1018-1036.
[15]Rigor,I.G.,Colony,R.L.,Martin,S..Variations i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bservations in the Arctic,1979-97[J].Journal of Climate,2000,13(5):896-91
4.
[16]Wang,J.,Ikeda,M..Arctic 0scillation and Arctic sea-ice oscillation[J]
.Geophy Res Lett,2000,27(9):1287-1290.
[17]龚道溢,朱锦红,王绍武.长江流域夏季降水与前期北极涛动的显著相关[J].科学
通报,2002,47(7):546-549.
[18]武炳义,卞林根,张人禾.冬季北极涛动和北极海冰变化对东亚气候变化的影响[J
].极地研究,2004,16(3):211-220.
[19]谢倩,黄土松.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和北极海冰异常对大气环流影响的研究[J
].气象科学,1990,10(4):325-338.
(本文责任编辑:马 卓)endprint
water vapor density in the Arctic regions from MWHS measurements on FY-3A satel
lite[J].Radio Science,2012,47(2):1-13.
[12]卞林根,高志球,陆龙骅,等.北冰洋夏季开阔洋面和浮冰近地层热量平衡参数的观
测估算[J].中国科学D辑,2003,33(2):139-147.
[13]赵进平,史久新,矫玉田.夏季北冰洋海冰边缘区海水温盐结构及其形成机理[J].
海洋与湖沼,2003,34(4):375-388.
[14]Thompson,D.W.J.,WaIlace,J.M.,Gabriele,C..Annular modes in the extratr
opicalcirculation,Partll:Trends[J].Journal of Climate,2000,13(5):1018-1036.
[15]Rigor,I.G.,Colony,R.L.,Martin,S..Variations i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bservations in the Arctic,1979-97[J].Journal of Climate,2000,13(5):896-91
4.
[16]Wang,J.,Ikeda,M..Arctic 0scillation and Arctic sea-ice oscillation[J]
.Geophy Res Lett,2000,27(9):1287-1290.
[17]龚道溢,朱锦红,王绍武.长江流域夏季降水与前期北极涛动的显著相关[J].科学
通报,2002,47(7):546-549.
[18]武炳义,卞林根,张人禾.冬季北极涛动和北极海冰变化对东亚气候变化的影响[J
].极地研究,2004,16(3):211-220.
[19]谢倩,黄土松.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和北极海冰异常对大气环流影响的研究[J
].气象科学,1990,10(4):325-338.
(本文责任编辑:马 卓)endprint
water vapor density in the Arctic regions from MWHS measurements on FY-3A satel
lite[J].Radio Science,2012,47(2):1-13.
[12]卞林根,高志球,陆龙骅,等.北冰洋夏季开阔洋面和浮冰近地层热量平衡参数的观
测估算[J].中国科学D辑,2003,33(2):139-147.
[13]赵进平,史久新,矫玉田.夏季北冰洋海冰边缘区海水温盐结构及其形成机理[J].
海洋与湖沼,2003,34(4):375-388.
[14]Thompson,D.W.J.,WaIlace,J.M.,Gabriele,C..Annular modes in the extratr
opicalcirculation,Partll:Trends[J].Journal of Climate,2000,13(5):1018-1036.
[15]Rigor,I.G.,Colony,R.L.,Martin,S..Variations i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bservations in the Arctic,1979-97[J].Journal of Climate,2000,13(5):896-91
4.
[16]Wang,J.,Ikeda,M..Arctic 0scillation and Arctic sea-ice oscillation[J]
.Geophy Res Lett,2000,27(9):1287-1290.
[17]龚道溢,朱锦红,王绍武.长江流域夏季降水与前期北极涛动的显著相关[J].科学
通报,2002,47(7):546-549.
[18]武炳义,卞林根,张人禾.冬季北极涛动和北极海冰变化对东亚气候变化的影响[J
].极地研究,2004,16(3):211-220.
[19]谢倩,黄土松.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和北极海冰异常对大气环流影响的研究[J
].气象科学,1990,10(4):325-338.
(本文责任编辑:马 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