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自建资源系统用户接受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5-01-09张美赵英李红娟

现代情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易用性光盘图书馆

张美+赵英+李红娟

〔摘 要〕通过分析

数字资源系统特性和用户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高校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系统的用户接受模

型,并对模型中的各变量进行了界定与讨论,提炼了相应的测量维度和指标,再以随书光盘

系统为实证研究对象,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构建的模型进行验证与修正,得出了

影响用户接受自建资源系统的因素,并根据研究结论对高校自建资源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以帮助图书馆制定措施,完善系统建设和提高服务效果?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自建资源

系统;用户接受;影响因素

DOI:10.3969/j

.issn.1008-0821.2014.01.005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0821(2014)01-0023-04

Influence Factors and Counte

rmeasures in the User Acceptance

of A Self-built Resources System in University LibraryT5BZ〗

Zhang Mei Zhao Ying Li Hongjua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4,China)JZ)〗

〔Abstract〕”BZ〗This paper proposed a model for the user acceptance of a self-built reso

urces system in university library,based on the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resource systems and TAM(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It defined the v

ariables of the proposed model,with the related measurement and indicators refin

ed.After amending and verifying the model by the empirical analysis,it derived o

f the key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user acceptance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

stions to help the library formulat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s

and optimize the resources system.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

ry;self-built resources system;user acceptance;influence factors;countermeasures

“信息技术悖论”是指一个新系统的引入或投入并不是总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

至出现负产出的现象[1]?新的信息系统能否有效地被用户接受和使用,将决定其

价值能否被体现?自建资源系统作为数字图书馆重要组成部分,找出影响用户接受自建资源

系统的主要因素,为完善其系统建设和提升服务提供对策建议,以促进数字图书馆的进一步

建设?

1 图书馆自建资源系统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主要有3种模式:采购大型商业数据库?自建数据库和建

设学科资源导航系统[2]?自建数据库是通过对自有馆藏进行数字化?网络化转换

工作,完成的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等?当其资源量足够大,检

索功能完备,资源内容更新及时,就能构成自建资源系统?数据库是自建资源系统资源构建

的主要基础?不同于购买的商业系统,自建资源系统可以根据建设要求,如合理的资源内容

?便捷的操作使用和用户需求相关性高等,将自身服务特点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要求

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既符合高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又利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体系的建

设?

国内对于图书馆自建资源系统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技术开发和系统结构设计方面?从用户角

度对图书馆资源的研究,国外的一些学者基于TAM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研

究了个体差异和系统特征对接受数字图书馆行为意向的影响[3-4];国内李贺?

沈旺等(2010)[5]基于TAM模型对数字图书馆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研究;许应楠和

甘利人[6]以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网站为例,对图书馆网站用户技术接受影响因素

进行了研究?本文从用户技术接受的角度,对影响用户接受自建资源系统的主要因素进行研

究?

2 自建资源系统用户技术接受概念模

Davis的用户技术接受模型TAM[7]揭示了用户接受的一组通用影响因素,这也使TA

M模型成为技术接受领域最受认可的经典理论?对于以用户任务需求为导向的资源对象的研

究,通常将TAM和任务技术适配模型TTF(Task Technology Fit)[8]两种技术接

受理论结合在一起?因为在任务需求为导向的系统中,不仅系统的易用性?有用性会影响用

户的接受,其是否与任务需求相关也会影响用户的接受行为?而任务技术适配模型从任务需

求相关性与技术匹配性的角度出发,研究用户对信息技术的接受使用情况,正好弥补了TAM

针对性不强的缺点?因此,笔者将TAM与TTF整合起来应用于构建以用户需求导向的自建资源

系统的用户接受模型,如图1所示:

3 模型的假设与变量解释

根据以上自建资源系统用户技术接受概念模型,对其中可能影响用户接受自建资源系统的因

素进行解释,并根据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以下假设:

3.1 系统质量?资源质量和需求相关性

信息系统都包括网站和资源,信息系统的测度可以通过系统质量?信息质量进行?系统质量

是对系统本身的衡量,测量的是技术,指用户对某一数字资源系统稳定性?可得性和响应速

度等方面的评价?稳定性指某一数字资源系统正确运行的程度;可得性指用户在使用资源系

统过程中操作获取资源的容易程度;响应速度指某一数字资源系统在校园网环境下运行的速

度?信息标准测量的是系统产出物的质量,而资源系统的信息质量是指用户对某一资源系统

提供的资源的丰富性?准确性?及时性等相关特性的评价[9]?

一个系统质量好的资源系统会增强用户的易用性感知,因为系统质量好会降低用户在使用时

的困惑,让用户觉得好用?比如界面清晰?查询路径明显等;每个用户都希望能找到有用的

信息,而资源质量是否全面有效,会直接影响用户是否继续使用,对于一个不能满足用户需

求的信息系统是没有价值的?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H1):系统质量会正向显著影响用户对资源系统的易用性感知;

假设2(H2):资源质量会正向显著影响用户对资源系统的有用性感知;

李宝强和孙建军(2008)对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利用的研究表明: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及使

用效果取决于系统与用户任务需求的匹配程度[10]?如果资源系统的功能和资源

能很好地匹配和满足用户的需求,即资源需求或任务相互依赖的程度较高,那么用户认为该

系统是符合他的需求的?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H3):需求相关性会正向显著影响用户对资源系统的适配性感知;

3.2 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和适配性感知

有用性和易用性感知是Davis(1989)在首先提出的,他认为有用性感知能测量用户对一个

系统的态度和行为意向,易用性感知会影响用户对系统的有用性感知和态度[11]

?而对于数字资源系统,感知易用性指用户感知到的某一数字资源系统容易使用的程度?感

知有用性指用户认为使用某一数字资源系统帮助其提高获取相关资源效率的程度?使用者对

资源系统的感知有用性会正向影响行为意向?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H4):用户的易用性感知会正向显著影响用户的有用性感知;

假设5(H5):用户的易用性感知会正向显著影响用户的行为意向;

假设6(H6):用户的有用性感知会正向显著影响用户的行为意向;

Goodhue & Thompson(1995)在其提出的TTF模型中就强调了该模型的核心是任务——技术

适配?感知适配性,即用户感知到的资源系统功能支持与自身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是直接影

响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的?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7(H7):用户的适配性感知会正向显著影响用户的行为意向?

3.3 行为意向

行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BI)是指用户觉得自己在未来的某一特定时间会使用某

一数字资源系统的意向的强弱程度或可能性?

由以上的假设,构建出图书馆自建资源系统的用户接受假设模型如图2?

外部变量中的资源质量用于评价自建资源系统提供的资源的丰富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系统

质量评价系统的稳定性?可得性和响应速度等;需求相关性用于测量用户对该系统的相关需

求及其程度?模型假设外部变量会影响用户对系统的感知,从而影响用户使用自建资源系统

的意向?

4 问卷调研与数据分析

基于以上提出的自建资源系统用户接受模型,选取符合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型的系统作为研究

对象?四川大学随书光盘系统是根据图书馆馆藏文献书后的光盘为资源,由图书馆自行进行

建设的,且提供馆藏图书书后光盘的统一管理?发布?检索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在线浏览

或下载ISO镜像文件到本地的方式来获得书后光盘中的内容?只有光盘系统的所提供的服务

可以满足使用者的任务需求时,它才会被采纳,因此随书光盘系统是自建的?以需求为导向

的资源系统,符合研究要求?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选取四川大学学生为问卷调研的目标群体?在问卷调研前

期,采用网上问卷方式不限制调研对象是否为图书馆随书光盘系统的现实用户,以便统计系endprint

统的使用情况以及不使用此系统的阻碍因素?在问卷调研后期,为了保证研究模型中关联数

据的数据有效,采用纸质问卷方式将调查对象甄别限定为使用过四川大学图书馆随书光盘系

统的用户,分析其使用后对系统的各种感知,进而分析其技术接受意图及行为?通过网上问

卷回收169份和纸质问卷回收110份两种方式,共计回收279份问卷?

4.1 信度效度检验

信度分析就是对问卷(量表)的可靠性进行测量,本研究问卷利用SPSS进行信度检验,各个

变量都达到了“很可信”的要求?效度即有效性,指测量工具(在本研究中是指问卷量表)

能够准确测出测量的对象的程度?通过分析,问卷中各问项的因素负荷都达到要求,各变量

(潜在变量)的测量模型拟合度较佳,问卷的效度较佳?

4.2 影响用户使用图书馆随书光盘系统原因的统计分析

4.2.1 没有使用过随书光盘系统

通过SPSS软件统计分析,有129人没有使用过该系统,潜在用户(没有使用过该系统,但可

能成为该系统用户)从未使用过随书光盘系统的最主要原因依次为“没听说过”?“有其他

途径”?感觉“可能不好用”?学校图书馆应对此系统做适当的宣传,提高其知名度,从而

提高该系统被接受的程度?

通过对问卷中可能促进用户使用随书光盘系统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果用户打算使用

此随书光盘系统,其可能更在乎的因素,按影响程度大依次为:系统的有用性?密切相关性

?实用性?易用性和推荐或要求使用,其中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系统的有用性和相关性密切

?

数据显示,即使使用过自建随书光盘系统,其使用率也是很低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用户

使用频率过低甚至不用的现象呢?下文对影响用户使用随书光盘系统的因素进行了深层次的

验证分析,以准确测量影响用户使用的关键因素,以便对系统建设提出建议?

4.3 结构方程模型

本研究的问卷样本数据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要求,能进行模型适配度检验?选取结构方程模

型中常用的整体拟合评价指标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

115>0.1)和修正拟合优度指数(AGFI=0.637<0.7)的值都不在适配的标准范围内,

因此,根据修正指标M.I.对模型进行修正后,再进行模型适配度检验,各项适配指标均达

到要求,表明修正模型M1的整体适配度较佳,模型与样本数据拟合良好,得出自建资源系统

用户接受模型如图3所示?

图中线条表示路径和变量间的影响关系,数字表示因子间的路径系数,+和实线表示变量间

呈正向显著关系,虚线表示关系不显著?

由此可知,对于图书馆自建随书光盘系统而言,“有用性感知(系统是有用的)”是影响用

户使用该系统的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适配性感知,即“系统是符合用户当前需求的”?说

明系统越有用,越符合用户需求,用户就越倾向于使用该系统?而有用则表现为资源质量(

资源的丰富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符合用户需求则表现为资源系统的建设内容要以用户需

求为导向?

而对于用户是否使用资源系统,与其是否易于使用没有直接的促进关系?笔者的解释是:因

为是高校特有的资源系统,不像商业系统,它没有其他相同或者类似的系统可以替代,所以

用户对于易用的需求无法实现,也就不会成为其接受此系统的主要因素?同时,再容易使用

的系统,如果用户没有需求驱动,或者觉得系统不能满足自身需求,其有用性低,那么用户

也不会接受这个系统,这也符合验证结论:易用性不会直接促进用户使用,而是通过显著影

响有用性来间接影响用户使用行为的?

5 研究结果分析

按照影响力的大小,对用户最终使用随书光盘系统的行为意向产生影响的因素依次为:感知

有用性?感知适配性;而感知易用性对行为意向的显著影响关系在本研究中并未成立?研究

结果与普遍接受的结果出现差异可能是因为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造成,解释如下:

5.1 用户对有用性的高度敏感

图书馆随书光盘系统是一种自建的数字资源系统,用于发布图书馆随书的光盘提供给用户下

载,目的比较单一?这类系统的用户使用系统的目的是获取信息系统提供的学术性或知识型

的信息资源内容,所以他们更关注该系统提供的资源质量好不好,该系统对其来说到底有没

有用?而研究结果也表明了,感知有用性与行为意向之间有非常高的正向相关性?数字资源

系统用户对有用性的高敏感度可能会忽略对易用性的感知?

5.2 用户对适配性的高度敏感

与其他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到的信息系统相比,随书光盘系统在常规情况下是一种需求相关性

的资源系统,在高校环境中,有这类相关需求时只能使用这一个平台,而无其他选择,具有

惟一性?用户不需要经常接触此类系统,而是在有与系统相关的需求时使用,无需求时则可

搁置,无须常规性的经常接触使用?这种需求相关性的相对自由,使得用户对系统的易用性

可能并不太敏感?

该系统在运营方式上属于非商业化的运营,高校用户在对这种“垄断”的资源系统时,只要

有需求而系统又比较有用,那么用户就会使用,而对易用性的期望本身不高,也就对易用性endprint

不敏感?

6 对高校图书馆自建资源系统建设的

对策和建议

本研究从用户需求角度对自建资源系统建设研究出发,基于TAM和TTF模型,将资源质量?系

统质量和需求相关性分别作为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适配性的外部变量,并进

行实证研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于高校自建资源系统的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6.1 信息资源的质量控制是自建资源系统建设最重要的要求

因为有用性是影响用户接受的最重要因素,凭借用户对有用性的高敏感度,自建资源系统在

建设数据源时,就要充分考虑数据源的有用性?全面性?完整性,注重资源的及时更新,在

对资源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处理上要尽可能地采用国际或者国内通用的标准,这样既利于用户

的检索又利于数据库之间的资源共享?

6.2 自建资源系统的建设内容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感知适配性”解释了此类需求型自建资源系统的用户接受行为是由需求所导向的,研究结

果也表明自建资源系统的建设必须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结合用户需求进行的建设才能被有效

接受;在以后的自建资源系统建设中,除了以往依托图书馆馆藏特色?地域性或者传统文化

特色等资源进行建设外,还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用户的实际需求?

6.3 自建资源系统的建设还要注重易用性

高校信息化建设应以人为本,虽然按照影响力的大小,感知易用性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在高校

环境下的自建资源系统中并不显著,但是易用性感知通过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间接地影响用

户行为意向,而且一个优质的资源系统不仅要让用户觉得资源是有用的,还要让用户的操作

使用过程是清晰明了和容易,具有人性化的系统设计,将为用户带来额外满意的用户体验?

因此,在建设自建资源系统时,还是要考虑易用性的改进?

6.4 自建资源系统需加强推广工作

一个资源系统既有用又易用,但若养在深闺人未识,那么质量再好的资源系统也不能很好的

体现其价值,在做好资源系统建设的基础上,要加强推广宣传,让用户了解该资源系统的作

用?内容?检索方法等,才能更好地被用户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孔学峰.企业信息化过程的“信息悖论”[J].企业活力,2004,(1)

:50-51.

[2]秦巧春.数字资源建设的三种模式与质量控制[J].价值工程,2011,(29):145-146

.

[3]Weiyin Hong,James Y.L.Thong,Wai-Man Wong,et al.Determinants of User Acce

ptance of Digital Libraries: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

nd System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1,

18(3):97-124.

[4]Oded Nov,Chen Ye.Users personality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of digital

libraries:The case for resistance to change[M].2008:59,845-851.

[5]李贺,沈旺,国佳.基于TAM模型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利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

0,(15):53-56.

[6]许应楠,甘利人.图书馆网站用户技术接受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网

站为例[J].现代情报,2010,30(8):3-7.

[7]Fred D.Davis.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

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1989,13(3):319-339.

[8]D.L.Goodhue,R.L.Thompson.Task-technology fit and individual performanc

e[J].MIS Quarterly,1995,19(2):213-236.

[9]黄婷.社交网络服务(SNS)的用户接受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

.

[10]李宝强,孙建军.计算机自我效能?任务——技术适配对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利用的影

响[J].情报科学,2008,26(10):1567-1571.

[11]孙建军,成颖,柯青.TAM模型研究进展——模型演化[J].情报科学,2007,25(8

):1121-1127.endprint

不敏感?

6 对高校图书馆自建资源系统建设的

对策和建议

本研究从用户需求角度对自建资源系统建设研究出发,基于TAM和TTF模型,将资源质量?系

统质量和需求相关性分别作为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适配性的外部变量,并进

行实证研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于高校自建资源系统的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6.1 信息资源的质量控制是自建资源系统建设最重要的要求

因为有用性是影响用户接受的最重要因素,凭借用户对有用性的高敏感度,自建资源系统在

建设数据源时,就要充分考虑数据源的有用性?全面性?完整性,注重资源的及时更新,在

对资源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处理上要尽可能地采用国际或者国内通用的标准,这样既利于用户

的检索又利于数据库之间的资源共享?

6.2 自建资源系统的建设内容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感知适配性”解释了此类需求型自建资源系统的用户接受行为是由需求所导向的,研究结

果也表明自建资源系统的建设必须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结合用户需求进行的建设才能被有效

接受;在以后的自建资源系统建设中,除了以往依托图书馆馆藏特色?地域性或者传统文化

特色等资源进行建设外,还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用户的实际需求?

6.3 自建资源系统的建设还要注重易用性

高校信息化建设应以人为本,虽然按照影响力的大小,感知易用性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在高校

环境下的自建资源系统中并不显著,但是易用性感知通过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间接地影响用

户行为意向,而且一个优质的资源系统不仅要让用户觉得资源是有用的,还要让用户的操作

使用过程是清晰明了和容易,具有人性化的系统设计,将为用户带来额外满意的用户体验?

因此,在建设自建资源系统时,还是要考虑易用性的改进?

6.4 自建资源系统需加强推广工作

一个资源系统既有用又易用,但若养在深闺人未识,那么质量再好的资源系统也不能很好的

体现其价值,在做好资源系统建设的基础上,要加强推广宣传,让用户了解该资源系统的作

用?内容?检索方法等,才能更好地被用户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孔学峰.企业信息化过程的“信息悖论”[J].企业活力,2004,(1)

:50-51.

[2]秦巧春.数字资源建设的三种模式与质量控制[J].价值工程,2011,(29):145-146

.

[3]Weiyin Hong,James Y.L.Thong,Wai-Man Wong,et al.Determinants of User Acce

ptance of Digital Libraries: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

nd System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1,

18(3):97-124.

[4]Oded Nov,Chen Ye.Users personality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of digital

libraries:The case for resistance to change[M].2008:59,845-851.

[5]李贺,沈旺,国佳.基于TAM模型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利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

0,(15):53-56.

[6]许应楠,甘利人.图书馆网站用户技术接受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网

站为例[J].现代情报,2010,30(8):3-7.

[7]Fred D.Davis.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

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1989,13(3):319-339.

[8]D.L.Goodhue,R.L.Thompson.Task-technology fit and individual performanc

e[J].MIS Quarterly,1995,19(2):213-236.

[9]黄婷.社交网络服务(SNS)的用户接受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

.

[10]李宝强,孙建军.计算机自我效能?任务——技术适配对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利用的影

响[J].情报科学,2008,26(10):1567-1571.

[11]孙建军,成颖,柯青.TAM模型研究进展——模型演化[J].情报科学,2007,25(8

):1121-1127.endprint

不敏感?

6 对高校图书馆自建资源系统建设的

对策和建议

本研究从用户需求角度对自建资源系统建设研究出发,基于TAM和TTF模型,将资源质量?系

统质量和需求相关性分别作为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适配性的外部变量,并进

行实证研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于高校自建资源系统的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6.1 信息资源的质量控制是自建资源系统建设最重要的要求

因为有用性是影响用户接受的最重要因素,凭借用户对有用性的高敏感度,自建资源系统在

建设数据源时,就要充分考虑数据源的有用性?全面性?完整性,注重资源的及时更新,在

对资源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处理上要尽可能地采用国际或者国内通用的标准,这样既利于用户

的检索又利于数据库之间的资源共享?

6.2 自建资源系统的建设内容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感知适配性”解释了此类需求型自建资源系统的用户接受行为是由需求所导向的,研究结

果也表明自建资源系统的建设必须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结合用户需求进行的建设才能被有效

接受;在以后的自建资源系统建设中,除了以往依托图书馆馆藏特色?地域性或者传统文化

特色等资源进行建设外,还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用户的实际需求?

6.3 自建资源系统的建设还要注重易用性

高校信息化建设应以人为本,虽然按照影响力的大小,感知易用性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在高校

环境下的自建资源系统中并不显著,但是易用性感知通过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间接地影响用

户行为意向,而且一个优质的资源系统不仅要让用户觉得资源是有用的,还要让用户的操作

使用过程是清晰明了和容易,具有人性化的系统设计,将为用户带来额外满意的用户体验?

因此,在建设自建资源系统时,还是要考虑易用性的改进?

6.4 自建资源系统需加强推广工作

一个资源系统既有用又易用,但若养在深闺人未识,那么质量再好的资源系统也不能很好的

体现其价值,在做好资源系统建设的基础上,要加强推广宣传,让用户了解该资源系统的作

用?内容?检索方法等,才能更好地被用户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孔学峰.企业信息化过程的“信息悖论”[J].企业活力,2004,(1)

:50-51.

[2]秦巧春.数字资源建设的三种模式与质量控制[J].价值工程,2011,(29):145-146

.

[3]Weiyin Hong,James Y.L.Thong,Wai-Man Wong,et al.Determinants of User Acce

ptance of Digital Libraries: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

nd System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1,

18(3):97-124.

[4]Oded Nov,Chen Ye.Users personality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of digital

libraries:The case for resistance to change[M].2008:59,845-851.

[5]李贺,沈旺,国佳.基于TAM模型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利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

0,(15):53-56.

[6]许应楠,甘利人.图书馆网站用户技术接受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网

站为例[J].现代情报,2010,30(8):3-7.

[7]Fred D.Davis.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

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1989,13(3):319-339.

[8]D.L.Goodhue,R.L.Thompson.Task-technology fit and individual performanc

e[J].MIS Quarterly,1995,19(2):213-236.

[9]黄婷.社交网络服务(SNS)的用户接受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

.

[10]李宝强,孙建军.计算机自我效能?任务——技术适配对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利用的影

响[J].情报科学,2008,26(10):1567-1571.

[11]孙建军,成颖,柯青.TAM模型研究进展——模型演化[J].情报科学,2007,25(8

):1121-1127.endprint

猜你喜欢

易用性光盘图书馆
政务软件易用性评测探究
光盘小熊
图书馆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网站易用性评价调查问卷
移动应用界面动效易用性研究
光盘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