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并列式复合词的词义与语素义关系

2015-01-09刘迎迎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1期

[摘 要] 并列式复合词由于其词义对其构词语素义做了不同的吸收转化,使得词义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通过分析发现,构成这些词的语素都有共同的语义范畴,并且词义透明程度也不同,因此我们把词义透明和半透明的并列式复合词词义与其语素义的关系简单归纳为三种:求同、偏取和比喻引申。本文主要采用义素分析法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只选用了一些典型的并列式复合词作为研究对象,以期触类旁通,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汉语的构词特点。

[关键词] 并列式复合词;范畴义素;求同;偏取;比喻引申

一、并列式复合词语素组合的特点

我们主要从词义构成方面分析并列式复合词语素组合的特点。

首先两个语素有相同的语义范畴,处于同一认知域当中。例如“疾病”的两个构词语素都有[+身体不舒服]这一语义范畴,“灯火”的两个构词语素都有[+照明]这一语义范畴,我们把这类语素称为“范畴义素”。由于它们有共同的范畴义素,它们才具有了结为一体构成复合词的可能性。所以“督察”我们能够认知,而“督流”则不能。可见具有相同的语义范畴是两个语素并列在一起的先决条件,它为我们提供了认知这类词的线索。

其次词义透明程度不同。国外语言学界用“语义透明”来说明语言单位的透明度问题;李晋霞,李宇明也从现代汉语词义的概念意义出发,在共时的平面上也把词进行了透明度的归类。我们认为对词义透明度的判断具有时间层次性,共时平面上不透明的词,若往前追溯,词义的理据可能显现。从汉语的历时发展角度入手,我们把并列式复合词的词义透明程度分为透明、半透明、隐晦。凡是词义在共时的平面上能被理解的,没有经过比喻引申的视为透明;在历时的平面上能够理解,或经过比喻引申的视为半透明;语素义与词义没有任何关系的视为隐晦。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透明、半透明和隐晦是就词的某一具体义项而言的,因为有些多义复合词有些义项是透明的,有些是隐晦的。

二、并列式复合词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类型

由于词义隐晦的词构词理据泯灭,所有构词语素均无示意作用,词义不再具有内部的可分析性,在这里我们只对词义透明和半透明的并列式复合词词义与语素义关系进行分析,它们的关系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求同。这类词的词义与两个语素义都有关系,能“见素知义”。[1]求同会造成两种结果:

1.词义模糊化。指词由语素义的特指到复合词词义非特指的转变。并列式复合词凭相同的范畴义素粘合在一起,由于舍弃了部分不同的特征义素,组成词后的限制性义素减少,词的外延扩大,语素义由特指转变为词义的非特指,词义模糊。例如:

(1)沐浴:指洗澡。[2]《说文》中有“沐,濯发也”,“浴,洒身也”,可见“沐”、“浴”的义素不完全相同,沐[+洗] [+洗头发],浴[+洗] [+洗身体],但两个语素有共同的范畴义素[+洗],“沐”、“浴”复合成词后舍弃各自的不同所指,词义模糊,由特指转变为非特指,可指洗身体的任何部位。

(2)饥饿:《现代汉语词典》用“饿”释“饥”,[3]可知这两个语素是同义语素,但《韩非子·饰邪》中有“家有长业,虽饥不饿”,可见“饿”的程度要比“饥”深,“饿”指饿出病的程度,它们在组合成词后舍弃了语素间不同的特征义素,用以指称没吃饭或没吃饱的状态,词义的特指性减弱。

2.词义具体化。指复合词由语素义的非特指(即模糊)向词义的特指(即具体化)转变。根据收集到的用例来看,这种词并不多见。如:

关押:把犯罪的人关起来。关押有特定的对象。[4]

而《现代汉语词典》对关、押的释义分别为:

关:放在里面不使出来:鸟儿关在笼子里|监狱是关人的。[5]

押:暂时把人扣留,不准自由行动。[6]

由此可看出“关”、“押”均无特指对象,“关”可关人和动物,“押”也无特指押罪犯,而“关押”则特指关押罪犯。

语素间“求同”,这是人们理解这类词的一个主要途径,它会促使人们在一些本没有共同范畴义素的语素之间建立一个逻辑上的共同范畴义素,从而使语素能组合在一起构成并列式复合词。两个构词语素之间共同的范畴义素会被吸收进所构复合词词义之中,从而使范畴义素得到突显,达到“占据一点,控制一面”的效果。[7]

(二)偏取。词义只与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有关。

这种词在使用时只偏用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连类而及” 的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而无实在的意义。从收集到的并列式复合词用例来看,只有在两个语素义相关或相对的并列式复合词中才会出现词义偏指一方的现象,例如:

(1)国家:“国”有两个意义:①国家,②国都,首都。“家”也有两个意义:①家,家庭,②大夫所统治的政治区域。[8]可见“国”与“家”的所指不同,它们复合成词只保留“国”的意思。

(2)窗户:“窗”的意义是“天窗,泛指窗子,指房屋墙壁等上的通风透气的地方。”[9]“户”的意义是“单扇的门,泛指门。”[10]《现代汉语词典》对窗户的释义为:墙壁上通气透光的装置。[11]可见“户”的意义消失。

(3)人物:①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点的人,②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所描写的人,③以人物为题材的中国画。可见“人物”仅指“人”,“物”的意思消失。[12]

但判定一个词是不是偏义复词要看具体的语境。如以下两个语料:

(1)那时候小二黑十三岁,已经懂得好歹了。(《小二黑结婚》)

(2)“哥哥救得孩儿,却是重生父母,若孩儿有些好歹,老身性命也便休了”。(《水浒传》)

经分析可知,(1)中“好歹”指“分辨是非的能力”,不是偏义复词,(2)中“好歹”词义偏指“歹”,表示不好的遭遇。

偏义复词词义只与其中一个构词语素义有关,但判定一个词究竟偏义于前还是偏义于后往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三)比喻引申。比喻引申可以是其中任何一个语素义的比喻引申,也可以是两者都比喻引申。例如:

(1)须眉(指男性):它的意义主要偏指“须”这一语素,“眉”的意义则淡化,对“须”进行义素分析可以得到[+胡须]这一义素,再经过相关联想可得到[+男性]这一隐含义素,这是词义的引申。

(2)裁缝(指人):“裁”、“缝”本是两个动语素,裁[+剪开],缝[+缝住],[+剪开]、[+缝住]均是做衣服时的两个相关动作,“裁缝”经过整体借代就有了“做衣服的人”这层含义了。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这类词的构词理据是部分潜隐的,但词义与语素义仍有联系的支点,人们正是靠着这些支点来获取正确理解该词的线索,凭借比喻、夸张、象征、仿拟、谐音等修辞手段来获取词义。比喻引申关系的出现是人们造词时灵活运用语素的表现,体现着人类极强的创造力和极高的想象力,并且深受自己的文化心理的影响。

上面总结了并列式复合词词义与语素义的三种主要关系类型。还有一些类型如“递续式”合成词;还有一些它们的关系是复杂的,可能同时包含上述两种或三种关系,由于用例较少,本文不再做具体分析。

结语

由于词义是非常丰富的,要想归纳出词义与语素义的所有关系很不容易,这给本文的论述带来极大困难,我们力图寻求词义的“某一具体义项与语素义”的关系,虽然避免了论述的混乱,但仍有许多主观因素影响我们对词义的判断,另外词义是历时发展的,所以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不会始终稳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

注释:

[1]郑厚尧.汉语双音节复合词的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34.

[2][3][4][5][6][11][12]中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00,904,580,462,461,1438,197,1064-1065.

[7]吕叔湘.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J].中国语文,1963(01):23.

[8]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236.

[9][10]《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古代汉语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03,106,373.

参考文献:

[1]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2]朱颜.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刘叔新.汉语复合词内部形式的特点与类别[J].中国语文,1985(3).

[4]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刘迎迎(1986—),女,汉族,河南周口人,本科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华侨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在校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