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愁

2015-01-09于坚

新西部 2014年6期
关键词:西方人自卑乡土

于坚

最近到村子里去转转,发现乡村很自卑,几千年农耕文明培养起来的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已经几乎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击垮了。乡村已经没有信心再肯定“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式的诗意世界。

海德格尔在德国是哲学王,他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肯定根源于古老乡村世界的“诗意的栖居”。纵观中国当代哲学,如果它真地存在的话,恐怕看不到谁还在为乡土中国的合法性摇旗呐喊。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思潮,无不向着现代去。乡土中国似乎只是住着一群阿Q,年轻人几乎全部离开乡村到城里去学普通话,改善经济条件其实还是次要的,他们要改变的是乡村这种古老命运。

人们并不是不关心乡村,他们太关心了,但他们关心的是乡村消亡的速度还不够“更高、更快、更强”,他们那种拯救式的关心,加速了乡村的自卑和毁灭。

人类历史经验有农村经验和城市经验,但并非城市经验就是人类未来的惟一方向。西方基于自己的历史和处境,城市化比较发达,但西方经验并非惟一的经验。亚细亚乡村经验也是一种永恒的经验。我以为,就文明的根基来说,城市化在中国,并不是一个主要的方向,而是一个次要的方向,如果这一点不明白,最后会有民族消亡的危险。

没有历史的中国固然一切可以从头开始,从学着西方人使用刀叉开始。但是,用乡村路旁的竹子制造的筷子永远会唤起乡愁。重要的是,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结果,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对原生态的呼唤、对环境的担忧,世界最庞大的旅游团总是潮水般地朝着幸存的穷乡僻壤乡村涌去,朝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剩水残山涌去……

西方人喜欢“在路上”,他们跟着摩西。

我们也“在路上”了,我们跟着谁?

乡愁。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方人自卑乡土
自卑的三个真相,你知道吗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乡土分外妖娆
亭台楼阁
自卑,本质上是自虐
自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