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前历代针灸治疗消渴病用穴规律的研究
2015-01-09许林玲徐天舒张建斌
许林玲 徐天舒 张建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
民国前历代针灸治疗消渴病用穴规律的研究
许林玲 徐天舒 张建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
目的:探讨民国前历代针灸治疗消渴病的用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古籍建立针灸治疗消渴病相关症状的数据库,基于数据库进行频次分析。结果:检索出相关古籍27部,建立含有195个词条的数据库,基于数据库分析可得使用频次最多的腧穴是承浆,最常用对穴是行间、涌泉,频次最高的组穴是水沟、金津、玉液、海泉、承浆、廉泉、气海、肾俞。结论:民国前历代医家均认可针灸治疗消渴病相关症状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探索。
消渴 古籍 针灸疗法 频次分析 用穴规律 医学著作 古代
“消渴”最早见于《素问·气厥论》,该篇认为消渴的病因病机为“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并指出应“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消渴”有时作为病名,有时作为症状描述,笔者阅读大量针灸古籍后发现大部分医家描述的“消渴”是以症状言之的,《说文解字》曰:“消,尽也”;“渴,尽也”。顾名思义,“消”有消耗、消瘦之意,“渴”以津亏口干言之,故消渴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消瘦、易饥、身热、口干渴、嗜饮、小便不利等。
针灸治疗消渴病有独特之处,《针灸甲乙经》首次详细记载针灸治疗消渴病的辨症选穴:“消渴身热,面赤黄,意舍主之。消渴嗜饮,承浆主之。腕骨主之。黄瘅热中善渴,太冲主之。身黄时有微热,不嗜食,膝内内踝前痛,少气,身体重,中封主之。消瘅,善喘,气塞喉咽而不能言,手足清,溺黄,大便难,嗌中肿痛,唾血,口中热,唾如胶,太溪主之。消渴黄瘅,足一寒一热,舌纵烦满,然谷主之。阴气不足,热中消谷善饥,腹热身烦狂言,三里主之。”此后,唐、宋、元、明、清均有医家著作记载针灸治疗消渴病相关症状的腧穴、针刺方法及艾灸治疗的注意事项等。现将民国前历代针灸治疗消渴病相关症状的用穴规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凡涉及针灸学科内容的先秦至清末的中国医家的著作,以 《中国针灸文献提要》为主,《中国医籍大辞典》、《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卷》、《中华大典·针灸分部》引用书目表为补充,包含综合性医籍、医经、针灸专著等。
1.2 纳入标准 病名包括 “消渴”“脾瘅”“鬲消”“高消”“肺消”“消中”“中消”“内消”“消肾”“肾消”“急消”等实质为消渴病,以针灸为主要治疗方法者均可纳入。
1.3 排除标准 消渴病治疗的方法不包含针灸或针灸未作为主要治疗方法的情况则排除。
1.4 检索方法 手工检索和电子检索方法结合,电子检索部分以电子图书资源为主,手工检索以图书馆藏书为主。
2 检索结果
根据上述方法检索出符合要求的27本古籍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黄帝明堂灸经》,《扁鹊心书》,《针灸资生经》,《卫生宝鉴》,《针经节要》,《针灸摘英集》,《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神应经》,《针灸大全》,《针灸节要聚英》,《古今医统大全》,《医学纲目》,《医学入门》,《针灸大成》,《循经考穴篇》,《类经图翼》,《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重楼玉钥》,《凌门传授铜人指穴》,《针灸易学》,《神灸经纶》,《针灸逢源》,《勉学堂针灸集成》。其中晋代1部,唐代4部,宋代2部,元代4部,明代9部,清代7部。对上述医籍进行检索形成针灸处方词条195条,每个词条均包括:朝代+作者+著作+章节+症状描述+治疗腧穴+具体针刺或艾灸的方法,以此建立起古代针灸治疗消渴病的Excel数据库,基于数据库进行腧穴的频次分析。
3 腧穴运用规律的分析结果
从27部古籍中查阅到针灸治疗消渴病的处方有195个,共有腧穴63个。其中,单穴处方139个,对穴处方29个,组穴处方27个。63个腧穴中,经外奇穴6个,特定穴有40个,占腧穴总数的约63.5%,其中,井穴6个,荥穴5个,输穴6个,经穴3个,合穴5个,原穴7个,募穴3个,背俞穴7个,络穴4个,八脉交会穴5个。腧穴部位分布:头面部9个,胸腹部6个,腰背部14个,四肢穴34个。
3.1 用穴频次的分析 检索出的古籍中共记载针灸治疗消渴病相关症状的腧穴63个,具体频数见表1。所在经络按降序排列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11穴),足少阴肾经(6穴),足太阴脾经(6穴),足厥阴肝经(6穴),手太阴肺经(5穴),督脉(5穴),任脉(5穴),足阳明胃经(3穴),手太阳小肠经(3穴),手少阳三焦经(2穴),手厥阴心包经(2穴),手少阴心经(1穴),手阳明大肠经(1穴),足少阳胆经(1穴)。另有奇穴6个。
表1 历代针灸治疗消渴病的用穴频数
3.2 用穴配伍的分析 历代医家记载的针灸治疗消渴病的用穴有33种配伍,其中有13组对穴。
组穴中最常见配伍是水沟、金津、玉液、海泉、承浆、廉泉、气海、肾俞(3条);百会、上星、水沟、脾俞、大敦(2条)。其余各1条:大敦、隐白、行间,小肠俞、阳池、廉泉、至阴、大椎、膀胱俞,承浆、意舍、关冲、然谷,承浆、金津、玉液、肾俞,曲泉、阴谷、复溜、阴陵泉,玉液、足三里、廉泉、关元,百会、曲池、合谷、三里、委中,复溜、公孙、中封、太白、水分,肾俞、腰目、关元、水道、涌泉,然谷、肾俞、腰俞、肺俞、中膂俞,中脘、三焦俞、胃俞、太渊、列缺,承浆、然谷、劳宫、曲池、意舍、关元,至阴、大椎、膀胱俞、脾俞、肾俞、腰目、关元、阴市,水沟、脾俞、中脘、关冲、照海、太溪、足三里、公孙,太冲、中封、然谷、太白、大都、行间、大敦、隐白、涌泉,承浆、支正、阳池、太溪、照海、肾俞、小肠俞、关冲、至阴水沟、承浆、金津、玉液、曲池、劳宫、太冲、行间、商丘、然谷、隐白。
3.3 刺灸法的分析 从提取出的195个处方词条中可以看出,古代医籍对针刺时机、手法及刺激量或艾灸的灸材、时机等叙述不详或缺省,只简单提及针刺深度、艾灸壮数或禁忌操作等。其中,记载针刺治疗方法的词条有80条,占总词条数的41.0%;艾灸方法有106条,占总词条数的54.4%。
4 讨论
针灸治疗消渴病的详细记载从晋代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开始,此后历代医家在其临床实践中不断验证与创新。
古代医籍中记述针灸治疗消渴病时以辨症施治为主。运用最多的腧穴是承浆,频数最多的对穴是行间、涌泉,最常用的组穴是水沟、金津、玉液、海泉、承浆、廉泉、气海、肾俞,皆因消渴病常见症状是口干善渴、多饮、身热,故历代医家常用具有生津止渴作用的腧穴。
针灸治疗消渴病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标本兼治,治本重在滋肾养阴,治标可针对“渴而不利,引饮过甚”之上消润肺生津、“不渴而利,热气内消”之消中清热滋阴,“渴而复利,肾燥不能制约”之肾消润燥滋肾,故在用穴上总体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为主,治上消用穴可循督脉、手太阴肺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及手阳明大肠经,治消中用穴可循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及足少阳胆经,治肾消用穴可循督脉、足少阴肾经。
针刺治疗消渴病相关症状时需浅刺,针一分至五分,头面部腧穴针一分,四肢及胸腹部腧穴针二分或三分,腰背部腧穴针四分或五分;艾灸治疗消渴病时,常需百壮,灸量宜大。
此外,针灸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强调“凡消渴病经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其理由是若操作不慎消渴病患者易感染,形成痈疽危及生命,提示针灸治疗消渴病应尽早进行。
本次研究基于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但是仅做了频次分析,较为简单,古籍中还蕴藏深层次的针灸治疗消渴病的规律值得进一步探索。
R255.4
A
1672-397X(2015)05-0072-02
许林玲(1990—),女,硕士研究生,针灸推拿学专业。
张建斌,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zhangjianbin@njutcm.edu.cn
2014-08-06
编辑:华 由 王沁凯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资助(2012JSSPITIP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