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心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BNP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附28例临床资料

2015-01-09刘春玲陈晓虎李七一唐蜀华

江苏中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强心合剂心衰

刘春玲 陈晓虎 李七一 唐蜀华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强心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BNP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附28例临床资料

刘春玲 陈晓虎 李七一 唐蜀华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目的:观察强心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心合剂。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及血浆BN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0%;2组治疗后心功能均获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BNP下降30%或以上的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强心合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改善临床预后。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血浆BNP 强心合剂 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及最常见的死因,目前已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及重点难题之一。当前慢性心力衰竭的标准治疗方案为ACEI联合β受体阻滞剂的神经内分泌拮抗治疗,但在规范治疗后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强心合剂为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特色制剂,长期临床实践显示其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本研究旨在观察强心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B型钠尿肽(BNP)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选择我院心内科2011年11月~2013年9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心功能Ⅱ~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平均年龄(64.8±11.1)岁;平均病程(4.1±4.0)年;合并冠心病10例,扩张型心肌病1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高血压心脏病2例;心功能Ⅱ级6例,Ⅲ级18例,Ⅳ级4例。对照组27例:男18例,女9例;平均年龄(63.7±16)岁;平均病程(4.6±5.2)年;合并冠心病13例,扩张型心肌病13例,高血压心脏病1例;心功能Ⅱ级5例,Ⅲ级20例,Ⅳ级2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参照2007年版《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1]。心功能分级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标准。中医证候诊断参照2002年版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辨证为气阳不足、瘀水互阻证型。

1.3 排除标准 (1)年龄在18岁以下或80岁以上者;(2)妊娠期、哺乳期妇女。(3)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肺水肿、未能控制的3级以上高血压,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如肿瘤、肝肾功能不全等;(4)其他全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所导致的心力衰竭;(5)原有影响其生存的严重疾病,如肿瘤或艾滋病等;(6)法律规定的残疾患者(盲,聋,哑,智力障碍,精神障碍,肢体残疾);(7)过敏体质,如2种或以上药物或食物过敏史者;(8)已知对本药成分过敏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规范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案[1],包括积极控制血压、血糖,改善心肌缺血等。具体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其他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钙拮抗剂,抗血小板药物)等。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心合剂口服。方药组成:炙黄芪20g,淡附片10g,党参20g,麦冬10g,玉竹10g,车前草20g,丹参20g,葶苈子20g。由江苏省中医院煎药室统一煎制,每日1剂,煎取400mL,早晚分次服用。

2组均于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观察。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及血浆BNP变化。(血浆BNP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由江苏省中医院检验科测定)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2012年版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显效:心衰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者;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及2级者;无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者;恶化:心功能恶化1级或1级以上者。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9.4软件包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取双侧α=0.05为检验水准,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3.4 治疗结果

3.4.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28例中,显效3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92.9%;对照组27例中,显效1例,有效9例,无效16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37.0%。2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4.2 血浆BNP水平的比较 见表1(由于患者方面的原因,治疗组中有1例、对照组中有4例未做血浆BNP检测)。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比较(±s) pg/mL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比较(±s) pg/m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27 769.67±726.49423.89±475.74对照组 571.48±645.42 23 687.52±610.09

3.4.3 血浆BNP水平下降≥30%的病例数比较

治疗组27例中,治疗后血浆BNP下降≥30%者17例(62.96%);对照组23例中,治疗后血浆BNP下降≥30%者10例(43.48%)。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降低血浆BNP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近年来,现代医学对慢性心衰的认识及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在改善心室重构及神经内分泌方面较为突出,但心衰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仍在不断增加。因此,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心衰防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病属于中医学“心衰病”范畴,目前对其病机的认识已基本趋于一致,即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以心之气阳亏虚为本,瘀血、水饮阻络为标。本虚(心阳气亏虚)是心衰的病理基础,贯穿于整个病理过程的始终。瘀血、水饮为标,是本病主要的病理因素。因此,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是其重要治则。我们认为,在重视心衰基本病机的同时,尤应顾护阴虚的一面,具体而言应“益气贵运脾,温阳药可商,滋阴不可过,活血不宜凉,利水须长流,肺肾须兼匡”[3]。在此法的指导下研制出具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的中医特色制剂“强心合剂”,前期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4]。强心合剂以黄芪、附子为君,益气温阳以治心衰之本;党参味甘性平,助黄芪加强补气之力,丹参伍黄芪、附子、党参,得消其苦寒之弊,且益气温阳与活血祛瘀相得益彰,又伍以车前子、葶苈子,意在利水消肿,泻肺平喘,使饮邪得退,脾气自振,肺气得肃,共为臣药;另以麦冬、玉竹养阴之品为佐药。全方配合,共奏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之功。

本研究显示,在NYHA心功能分级方面,2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均明显改善,而尤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说明强心合剂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耐量。

血浆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血容量增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反应性地从心室分泌,其升高可反映左室舒张末压的升高、收缩功能不全或舒张功能减低引起的心力衰竭。研究显示,血浆BNP水平是独立于其他神经内分泌激素(如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一个死亡率的预测因子,心衰住院期间BNP水平显著升高或居高不降,或降幅<30%,均预示再住院和死亡风险增加[5-7]。本研究发现,治疗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下降≥30%例数多于对照组,说明强心合剂对促进BNP下降有进一步加强作用,可减少心室压力负荷及心室容量扩张。推测强心合剂治疗慢性心衰有较好的疗效,可能机制与其调节神经内分泌作用有关。在以后的研究中,将通过扩大样本量及延长观察时间,更好地论证强心合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优势。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2002:90

[3] 唐蜀华.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体会.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1):23

[4] 陈晓虎,唐蜀华,成启予,等.强心合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临床观察.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9(1):15

[5] Lee SC,Stevens TL,Sandberg SM,et al.The potential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s a biomarker for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class during the out-patient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J Card Fai,2002,8(3):149

[6] Sliver MA,Maisel,Yancy CW,et al.BNP Consensus Panel 2004:a clinical approach for the diagnostic,prognostic,screening,treatment monitoring,and therapeutic roles of natriuretic peptid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ongest Heart Fail,2004,10:1

[7] Masson S,Latini R,Anand IS,et al.Direct comparison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and amino-terminal proBNP in a large popula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and symptomatic heartfailure: the valsartan heart failure(Val-HeFT)data.ClinChem,2006,52:1528

R541.610.5

A

1672-397X(2015)02-0026-02

刘春玲(1970-),女,医学博士,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心血管内科专业。njliuchunling@163.com

2014-09-12

编辑:王沁凯 岐 轩

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LZ11019)

猜你喜欢

强心合剂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HPLC法同时测定退银合剂中6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二陈合剂中8种成分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心功能不全的效果观察
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治疗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肾衰竭合并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