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国愤怒迎战恐怖分子

2015-01-09

环球时报 2015-01-09
关键词:新闻自由嫌犯恐怖分子

本报驻法国、埃及、德国、加拿大、瑞典记者 姚蒙 韩晓明 青木 陶短房 陈雪霏 ●本报记者 王跃西 ●冯国川 柳玉鹏

位于巴黎闹市区的《查理周刊》杂志社7日遭恐怖血洗,导致包括记者与警察在内的至少12人死亡。惨案发生后,法国警方进行了最高动员,截至本报发稿时,一名嫌犯已自首,另两名嫌犯行踪暴露,法国特警在巴黎东北部20平方公里范围内部署警戒区,准备迎战恐怖分子。初步确认这是一起法籍阿拉伯后裔制造的恐怖袭击事件,两名嫌犯此前在中东时很可能接受过恐怖组织的培训。相比自杀式攻击,此案中恐怖杀手的专业性、计划性和杀伤力令世界尤其震惊,这意味着正被移民问题困扰而陷于分裂的欧洲社会,如今又面临空前严峻的反恐形势。全球舆论周四在继续向法国表达支持的同时,也在追问“文明的冲突”与新闻自由之间的安全边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7日对巴黎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深感震惊”并予以强烈谴责,称中方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支持法方为维护国家安全所做的努力。

震惊与伤痛:我们都是查理

据法国《费加罗报》8日报道,涉嫌袭击《查理周刊》的恐怖分子在现场落下手套、身份证及一个留下指纹的空子弹盒。根据这些证据,警方7日下午就确认了两名作案者:他们是两兄弟,赛义德·库阿齐与谢里夫·库阿齐,阿尔及利亚裔,出生在巴黎第十区,年龄分别是34岁与32岁。据法新社报道,两人事实上已经列入法国情报部门可疑分子名单,因为他们去年夏天从叙利亚返回法国,谢里夫还曾因为涉嫌恐怖活动在2008年被判处3年监禁、缓刑18个月。

周三晚23时,第三名嫌疑犯、18岁的哈米德·穆拉德在看见网上到处是自己的姓名后,向警方自首。但警方并未透露更多关于他的信息。

据法新社最新消息,逃走的两名嫌犯周四上午11时抢劫了2号国家公路上的一个加油站,补充了汽车燃料以及一些食品后,朝巴黎地区驶去。加油站老板确认这两人就是通缉犯,他们携带军用武器驾驶一辆灰色的雷诺汽车。随后,法国特警队开始在巴黎各进出口部署大量警力,准备迎战恐怖分子。

总统奥朗德宣布1月8日为国丧日,全国下半旗志哀。他说,恐怖袭击“使法国的心灵受到打击”,在这样的悲剧面前需要互相团结。

7日夜间,从罗马、柏林、巴塞罗那等欧洲各地赶来的示威者与巴黎民众一起走上街头,手持钢笔和遇难者画像以示纪念,示威横幅上写着:“我们都是查理!”一名参加游行的巴黎市民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说,“巴黎人不会害怕,我们将为价值观、言论自由、新闻自由与恐怖主义战斗!我们现在处于一场战争中,但我们仍然希望像民主表率那样生活。”

与此同时,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在华盛顿、纽约及多伦多,在低温的夜晚中宣告“我是查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法国人拉加德在华盛顿参加集会时说:“这些漫画家多年来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莫斯科,一些市民自愿前往法国使馆敬献鲜花,点燃蜡烛和长明灯哀悼遇难者,并留下用法文和俄文写下的支持法国人的纸条。

世界各国政要周四继续向法国政界、传媒界表示支持,同时西欧各国纷纷提高了反恐警报等级。美国总统奥巴马斥责这是一场“懦夫和邪恶的攻击”,承诺全力协助法国缉拿凶手。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形容袭击是“无理及冷血的罪行”,罗马教皇方洛各也称此举“可憎”。7日晚,俄罗斯总统普京给奥朗德打电话表示深切慰问,冰冻多时的俄欧关系意外地得到改善。埃及、沙特等阿拉伯国家的政要也一致对恐怖主义表示谴责,对法国表示慰问。

新闻自由VS文明冲突

8日在西方媒体上,愤慨和捍卫新闻自由仍是主旋律。《巴黎人报》通栏标题为《他们无法杀死自由》。美国《纽约时报》称,《查理周刊》应该因“冒犯”而感到骄傲,它高举着政治革新的火炬。法国《世界报》称,这是法国的“9·11”事件,绝不能向恐怖主义低头,坚决维护言论自由、报刊自由,才是法国的立国之本。一名退休法官在《费加罗报》上呼吁重新制定严厉的法律来打击恐怖主义,他认为正是过度的人道主义精神使极端分子认为在法国犯罪可以不受处罚。

与此同时,不少媒体也开始反思造成这一事件的深层次原因。英国广播公司(BBC)称,法国新闻的讽刺传统,可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但《查理周刊》的手法“被认为既粗俗又无情,还往往带有恶意攻击性”。该杂志刊登过的一些漫画包括拿着滴血移民头颅的警察、自慰的尼姑、戴安全套的教皇等。

美国《纽约客》杂志认为,巴黎谋杀案并非法国无法同化来自前殖民地的两代穆斯林的结果,也并非是法国军方干预IS所遭的“报复”。该事件缘由应该理解为对不尊重宗教及漫画家失责的反应。在半岛电视台网站上,一位网友评论称:“我赞成言论自由,但言论自由不应被某一群人或某一阶层垄断。”还有一名网友留言说:“法国司法审判恐怖分子,而不裁决这些漫画冒犯了所有穆斯林,这是卑劣的无视,伤害了全世界穆斯林的感情。”

英国《卫报》呼吁,“我们不能以法国谋杀案定义伊斯兰教”。文章称,巴黎谋杀案是年轻穆斯林“不再迷恋当代世界”的一个缩影。他们试图从神学的意识形态中寻找安慰,通过杀戮、惩罚、主宰等手段,将他们的世界观强加给别人。

猜你喜欢

新闻自由嫌犯恐怖分子
问号嫌犯
不难找的嫌犯
不在现场的嫌犯
浅析西方新闻自由传统的建立及发展
如何探测到城市里的恐怖分子
维护新闻自由成斯诺登新工作
萨科齐现场督战抓嫌犯
论西方的新闻自由
安检系统经常是在恐怖分子登上飞机后才发现恐怖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