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5-01-09谢小燕
谢小燕 董 蕾 王 超
(山东省莱芜市妇幼保健院产3科 27110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引起孕妇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是产科的重要并发症。特别是子痫前期-重度,易导致子痫、心肾衰竭及脑出血等,直接影响母婴的生命和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以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为实验对象,患者年龄范围在25~38岁不等,平均孕龄为37周。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50例,并保证2组患者在自然情况和基本病状方面都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1)健康教育。经过产检筛查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列入高危门诊范畴。定期行产前检查及培训。通过图片、资料、讲座等形式对妊娠的生理、解剖、分娩程序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每日卧床休息8~12h。坚持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右旋,增加子宫血流量指导孕妇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易消化食物。加强自我监护,教会自数胎动、自测体重、血压及尿蛋白,及时报告有关症状及体征。必要时住院治疗。(2)心理护理,由于缺乏相关疾病知识,担心自身健康及对胎儿的影响,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应及时做好孕妇心理、生理、社会、文化评估的状况开展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耐心解释,告知此病为妊娠伴发的病理状态。只要正确对待,正规治疗,不影响自己的身体和产后生理状态。同时宣教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的一般知识,解除思想顾虑。做好孕妇家属的工作,鼓励他们为孕妇提供生活和心理的帮助,使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3)围生期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血压、尿量的变化。经常巡视病房,重视患者芒诉,有头痛、眼花、恶心、呕吐、胸闷等先兆征象时,立即报告医师,备好抢救器材和药品。出现抽搐时,要及时处理,动作应轻、快、稳、准,及时上床栏防坠床。口中置开口器或压舌板,防止舌咬伤或舌后坠引起窜息,使患者处于头低侧卧位。昏迷或未完全清醒者应禁食,防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留置尿管者,保持尿液引流通畅,观察颜色和尿量。严密观察胎心、胎动、有无宫缩和阴道流血、流液。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2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如P <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产妇难产27例,子痫0例,先兆子痫12例,而对照组产妇难产37例,子痫9例,先兆子痫23例,2组数据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体重和畸形死亡发生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1、2。
表1 组率妇护理情况对比
表2 2组新生儿情况对比(±S)
表2 2组新生儿情况对比(±S)
评分 体重组别 例数 畸形死亡 A p g a r实验组5 0 0 9.5 ±0.2 3.5 ±0.2对照组5 0 1 8.6 ±0.2 2.6 ±0.1
3 讨论
妊高征产妇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平衡失调,出现恐惧、焦虑、忧愁、失望、疑虑及耐性缺乏等。现代医学证明:紧张恐惧的心理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其末梢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使全身微血管收缩,引起外周阻力增加,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缺血,血压升高,加重病情发展,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出现胎儿窘迫;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最终导致宫缩紊乱或乏力,致产程延长,造成难产[1]。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通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对本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及时和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孕妇建立健康的心态,增强其信心,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2];持续的围生期护理干预,对控制疾病发展,减少重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人口出生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1]郭玉琪,姚梅玲.孕产妇心理与调适.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6,9(1):51 ~54.
[2]宁桂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分析及护理体会.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