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边界深基坑考虑时空效应的设计优化及反思
2015-01-09范益群
张 颖 ,范益群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 200092)
1 背景
1.1 工程背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内的建筑密度逐渐增大;高度增加,大深度,大面积,复杂边界条件的基坑项目大量出现。深基坑开挖的变形控制已成为一个非常迫切而重要的课题。在总结大量基坑监测及实践资料的基础上,业界提出了时空效应理论和技术方法,取得了广泛应用。
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06地块即属于该类型基坑,该项目位于申长路和申虹路之间,由D17、D19两个街坊组成,分别位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中心轴线D18地块南北两侧(见图1)。
D17、D19基坑间为地铁2号线、10号线虹桥枢纽西延伸段,D18地块,距离基坑外边线仅6 m;如图2“A-A剖面示意图”所示。
D17、D19基坑面积相仿,均为 30 000 m2,其中东西向边长约200 m,南北向长约150 m。基坑深度均为16~16.8 m。
该工程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复杂。
东侧:基坑东侧紧靠虹桥枢纽西交通广场,该广场为地下2层结构,边界处为下沉式斜撑挡墙结构,如图3“B-B剖面示意图”所示。
西侧:基坑西侧申长路,下方有多条已排管线,基坑距该道路红线约3 m。
北侧:D17北侧为已拍卖空地。
南侧:基坑南侧为申虹大厦办公大楼。与D19间距约20 m。
1.2 问题(技术难点)
(1)面积大:D17、D19基坑面积相仿,均为30 000 m2,其中东西向边长约200 m,南北向长约150 m。
(2)基坑深度大:基坑深度16~16.8 m,局部落坑深度超过17 m
(3)周边边界条件:如图1所示,基坑周边紧贴虹桥火车站地下车库、高层建筑等,周边管线密集。
(4)临近运营中地铁,保护要求等级高:两地块间的D18虹桥火车站站属于2号线、10号线运营中地铁,按照地铁运营公司要求,地铁运营区结构变形需小于2 cm。
2 时空效应原理
时空效应理论是一种通过改变施工工艺和方案,进而控制周边土体位移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充分考虑土体时间和空间作用,利用土体自身的潜力,有效地控制变形。
图2 A-A剖面示意图
图3 B-B面示意图
深基坑的时空效应,分为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
时间效应:处于软土地区的深基坑工程,地基土往往具有明显的流变特性,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地层的变形会随时间延长而持续增加,即表现为深基坑工程的时间效应。
软土具有流变性,这是深基坑工程考虑时空效应的前提。试验和研究证明在压应力a<0.025 MPa时,这类软弱粘土就已发生蠕变;当a>0.15 MPa(此应力对应于流变性粘土中14~15 m深基坑挡墙被动区的土压力)时,不排水蠕变速率急剧增大,最后发生破坏。上海地区地下30 m深度以内的地层多属流塑和软塑粘土,大多数深基坑处在此深度范围内。这种地层的土体具有高含水量、高灵敏度、高压缩性、低密度、低强度、低渗透性等特性。其流变性尤其显著[1]。
空间效应:深基坑本身是一个具有一定平面形状和深度的三维开挖空间,由支护结构、坑内水平支撑(或坑外拉锚)、坑内立柱与立柱桩等构成,基坑的平面尺寸与形状、开挖步骤、开挖深度等因素均会对其变形及稳定产生较大影响,即表现为深基坑工程的空间效应[2]。
根据上海地区的工程经验[1]对于长条形深基坑,若分段进行开挖,墙体最大水平位移、地面沉降范围及最大沉降量都会有所减小。由此可以得出:将基坑分坑、按较短的段分段开挖,能有效地减小墙体位移、底层水平位移与地面沉降。
3 考虑时空效应的实践
3.1 时空效应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基坑工程的施工实际上是以一种稳定的结构平衡状态,来代替原始的不稳定的土体平衡状态的过程。如果上述替换过程能够达到零时差,也就无所谓的时空效应。
而在实际的基坑工程中,完成结构体系(包括自身强度达到标准),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土体的流变得以持续发展,进而带来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变形。
所以当前,无论设计还是施工,时空效应的利用主要围绕着以下三点进行:
(1)分步,分小块进行,减小单次施工中体系内的不平衡力。
(2)尽快形成结构体系平衡,终止土体流蠕变的发展。
(3)改良土体性能,改变土体蠕变曲线,减缓土体变形速率。
3.2 基于时空效应的设计及施工
时空效应在上海基坑工程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在设计、施工及监管单位中均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根据申通地铁保护的要求及经验做法,大基坑靠近地铁侧50 m范围内宜分成小坑并分阶段施工,以便将对地铁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靠近地铁侧的地墙,施工前需对地墙两侧土体预加固,俗称“夹心饼干”,以保证地墙成墙质量。
根据时空效应的远离及监管单位对周边环境保护的要求,基坑设计施工中应有如下体现:
(1)分坑:靠近地铁50 m侧,划分为小坑施工。在1期、2期基坑未出地面以前,不允许开挖3期、4期小坑。靠近地铁50 m内,基坑最大面积不应超过10 000m2。
(2)支撑布置:对于1期、2期基坑,面积较大,且跨度较长,采用3道混凝土支撑。增设角撑,而靠近地铁侧小基坑,宽度最大为30 m左右,采用钢支撑加轴力自动补偿系统。
(3)基坑加固:基坑内侧被动区,对坑底及必要的支撑下设置土体加固,提供被动抗力。靠近地铁侧小坑内加固适当增加。
(4)分层、分块:施工中注意开挖的分层分块。盆式开挖的引用也是重要一环。
(5)限时:靠地铁侧基坑分步开挖后,要求6 h内完成钢支撑的架设。
(6)对称、平衡:基坑开挖过程中两边卸载需平衡,如D17基坑,1区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两端的坑内被动土卸载需平衡,同时在2区基坑施工中,2-1区、2-2区主动区卸载也得平衡。
结合时空效应理论,综合考虑地铁保护要求及上部结构的划分,对D17及D19基坑分坑及支撑布置如图4~图8所示,施工顺序如图中编号所示。
图4 D17基坑平面布置图(含开挖步序及监测点布置)
图5 D17基坑加固平面布置图
图6 D19基坑平面布置图(含开挖步序及监测点布置)
图7 D19基坑加固平面布置图
图8 D17、D19基坑横剖面示意图
D19设计及施工稍落后与D17地块,但由于两地块的标志性建筑-星舟位于D19地块以内,为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影响时间考虑,D19地块的分坑形式调整为图6、图7所示。
4 工程反思
4.1 监测结果
上述设计及施工步骤,有效地利用了时空效应理论,取得了较好的变形控制。但局部区域仍然变形过大,且大大超过计算值。将部分变形较大的区域监测资料整理如下。
4.1.1 D17监测数据(见图9、表1)
图9 D17测点各深度位置变形图
表1 D17测点各深度位置变形数值表
施工时间:(ACX1、2、3、4)对应区域于 2012年6月 16日 ~11月 24日。(ACX5、6)于 2012年 3月26日~6月15日。
4.1.2 D19监测数据(见图10、表2和表3)
施工时间:(BCX3、4、5、6)于 2012年 4月 4日 ~7月1日。(BCX9)于2012年12月3日~1月31日。(BCX11)于2012年11月19日~1月31日。
4.2 工程不足之处及分析
软土地区基坑工程是以控制变形为主要目的和导向的。在上海地区基坑规范中,也规定了一级基坑0.14%H(该工程中为23 mm)、二级基坑0.3%H(该工程中为50 mm)的变形控制要求。而在D17、D19基坑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区域变形过大的情况,最大值达到110 mm。需要引起深思。
图10 D19测点各深度位置变形图
表2 D19测点各深度位置变形数值表(一)
表3 现D19测点各深度位置变形数值表(二)
D17、D19基坑深度16~16.8 m,原设计方案为1 m地下墙+3道支撑方案。后经业主建议,对原方案进行设计优化,适当加大裙边加固,减小地墙厚至800 mm。但实际实施过程中,部分区域变形仍出现了变形过大的情况,部分最大值达到了110 mm。
4.2.1 裙边加固效果并不明显
由于支撑在浇筑完成后达到设计强度需要一定的养护时间,因此在采用混凝土支撑的大基坑中,为控制这段时间内的围护结构变形,一般在基坑支撑下侧土质较差的地层,会在开挖前预先进行土体加固。
而在该项目中,围护结构变形,特别是2道支撑、3道支撑的变形仍然在开挖面暴露的十来天内快速发展。这一监测结果在D17、D19基坑中均有体现。似乎支撑下的裙边加固并未起到预想的作用。该现象需要从加固体抗围护变形的机理上研究。
基坑加固当前采用的主要方式有:满堂加固、裙边加固、裙边+抽条加固、墩式加固等。由于成本巨大,坑内满堂加固当前已极少采用。
4.2.1.1 裙边加固
这种扩散通过横向和纵向去体现,如图11所示。
图11 裙边加固抗变形机理示意图
A部分抗力与原状土相同,如不考虑加固体自身的压缩变形,实际增加的抗力仅为B+C部分。
4.2.1.2 裙边+抽条加固(见图12)
图12 裙边+抽条加固抗变形机理示意图
相对于单纯裙边加固,增加抽条加固,能有效地加强结构支撑的效果。
抽条加固在当前设计中,被认为是一道有效的“支撑”。笔者认为,抽条加固的支撑效果与单纯的结构支撑并不完全相同。
基坑支护中的钢筋混凝土支撑刚度较大,荷载通过支撑体传递至对面围护,并达到平衡。而抽条加固的支撑体现,实际上是将荷载分散,转化为加固体与土体间的侧摩阻力。
根据土工试验的结果,加固体的弹性模量与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关系为E50=126 qu[3],在设计要求达到qu=1.0 MPa的情况下,E50=1.25×108N/m2,C30混凝土结构的弹性模量为3.0×1010N/m2。弹性变形模量相差240倍。可见抽条加固所起到的作用并非简单的结构支撑。抽条加固所起的“支撑效果”在一定长度范围内,就已经将荷载扩散到周边土体中,不会传递到对面围护上。因此如基坑长度较大,抽条加固的优势也较小。
在图12中,D部分的抗力最终通过抽条加固体传递至侧面土体上。
4.2.1.3 节点式加固
墩式加固属于节点加固的一种,某种意义上,墩式加固较裙边+抽条加固更为合理。加固墩体利用后侧较大表面积提供摩阻力,同时墩底埋深加大,利用了开挖面以下经过深度修正的土体承载力。
4.2.2 荷载不平衡导致的基坑变形持续发展
基坑在两侧土体平衡,支撑架设完毕并达到强度后,理论上支撑及以上位置的变形即不再发展。D17基坑监测数据也体现出上述特点,在每次开挖完成并浇筑完混凝土支撑后,基坑的变形基本上能保持稳定,如图13所示。
图13 平衡状态下的基坑示意图
而在D19基坑监测数据中,变形是持续发展的,经现场巡视,发现施工方为方便施工,将D19中隔墙两侧本应分两次施工的栈桥板一次施工完毕,如图14所示。D19中隔墙北侧土体卸载后,推测该区间两侧土体发生了整体的不平衡。可惜的是,由于前期监测点布置中未在中隔墙布置位移监测管,导致上述推测未能采集数据予以证实。
图14 D19因施工栈桥后导致基坑荷载不对称示意图
由于北侧栈桥已施工完毕,如重新在栈桥板上覆土,覆土荷载将直接通过栈桥下桩基向下传递,失去了回填压重的意义。在浇筑完二道支撑发现上述问题后,经多方商议后,决定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混凝土标号,向下开挖并浇筑第三道支撑及底板。最终得以安全地完成基坑底板浇筑。
4.2.3 基坑角点约束变形的效应不明显
在基坑设计中,支撑及围护体系采用最终成型的整体进行计算,其中部分阳角点设置为不动点。
按此假定计算,围护结构角点处的变形极小,基坑边长跨中逐步增大。而实际施工中该效应并不明显,从 D17基坑中 ACX1、2、3点可看出,1、3点最大变形值并不比2点小太多。分析原因如下:
(1)由于地墙采用柔性锁口接头,地墙间存在接缝,水平向为非连续构件,在开挖过程中,两侧地墙对开挖面处地墙并无明显约束作用。
(2)实际施工中围檩、支撑等是随着基坑开挖分段进行。在开挖过程中本层边桁架的效应无法体现。
上述两点应系基坑交点约束效应小的主要原因,在基坑设计中应予以注意。
4.3 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1)针对加固体的作用机理,优化加固方式及布置。
如前述三种加固形式的对比分析,理清加固控制基坑变形所起作用的机理,对加固体的优化从以下三点入手:
a.减薄加固体的宽度,节省加固费用;
b.加深加固体深度,加大节点加固体与土体间的接触面积,并利用加固体底部土体承载力;
c.提高加固体自身强度,便于加固体内荷载的传递。
图15为优化后加固体的布置,该加固形式有效地利用加固体与土体间的摩擦力效应,同时减少了抽条加固中的加固体浪费。
图15 节点+裙边式加固抗变形机理示意图
(2)对于存在分坑的大基坑,在过程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基坑两侧的荷载平衡。可通过部分小构造,保证中隔墙施工过程中对外侧土体的影响,如图16所示。
图16 中隔墙节点处理示意图
(3)为充分发挥基坑角点效应,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地墙刚性接头。
(4)当前地下结构预制构件技术发展较快,通过预制构件的方式,加快边桁架、围檩体系的形成。
5 总结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内大深度,大面积,复杂边界的基坑工程将越来越多。通过重新理解时空效应原理,为人们的基坑优化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1)通过监测推测,基坑加固控制基坑变形,更多的是通过加固体底部承载力及侧面摩阻力提供后靠来实现。通过提高加固体强度,加大节点处土体接触面等措施,能提高控制变形效果,节省造价。
(2)基坑两侧的荷载平衡是基坑稳定的前提,在复杂边界大基坑中,常需采取分坑的措施。在其实施过程中,需注意基坑两侧的土体平衡,以避免变形持续发展。
(3)基坑工程,本质上是以一种稳定的结构平衡状态,来代替土层原始的不稳定的平衡状态的动态过程。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加大预制构件的采用,能有效地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变形控制效果,优化基坑造价。
在该项目的整个设计施工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与遗憾。由于前期认识不足,有些必要的监测点布置较少,部分监测项目甚至缺失(如土体、墙体应力监测),一些结论与推测数据支持不足。在后续项目中将予以改进。
[1]刘国彬,王卫东.基坑工程手册(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郑刚,焦莹.深基坑工程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范益群,孙巍,刘国彬,刘建航.软土深基坑考虑时空效应的空间计算分析[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