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传奇影片和它背后的传奇故事
——抗战电影《地道战》摄制50年回顾(一)
2015-01-09■曹蕾
■ 曹 蕾
一部传奇影片和它背后的传奇故事
——抗战电影《地道战》摄制50年回顾(一)
■ 曹 蕾
《地道战》:一部世界上印制拷贝最多的黑白影片,同时也是世界上观众人次最多的影片,迄今,全球共有观众40亿人次观看过此片。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笔者和电影《地道战》的编导任旭东等一起回顾电影拍摄过程,挖掘这部传奇电影拍摄中的传奇故事。
《地道战》是一部关于抗日题材的民兵革命传统教学片,当时军委在下达任务是明确指出,地道战要拍成一部带有故事情节,有鲜明人物的军事故事教学片,它既不同于故事片,也不同于军教片。它与一般故事片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在于它要求严格的科学性和历史真实性,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高度概括。
摄制影片《地道战》几经周折
1963年初,军委总参下令八一厂与总参工程兵司令部组成《地道战》剧本创作小组,原本计划1963年编写剧本,1964年开拍。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影片《地道战》剧本写了两年,多次易人易稿,几经周折仍未获得审查通过,直到1965年初仍因《地道战》剧本未获通过迟迟不能开拍,在眼看要泡汤的严峻形势下,总参谋部负责此项任务的领导心急火燎,召集会议下令:“影片《地道战》今年必须拍摄完成,剧本有八一厂来写。”
八一厂厂长陈播受命后,以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劲头,不折不扣执行。尽管还没有剧本,他还是毅然指令导演任旭东:“没有剧本也要拍!你是导演,说吧,需要我帮你做什么?”“没剧本怎么拍?”任旭东嘀咕。
陈播心急如焚:“在战场上指挥打仗,你有‘剧本’吗?没有,仗还不是照样打!你是指挥过地道战的指挥员,枪一响没什么条件可讲,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顿了顿,陈播又说,“这样吧,剧本让郑智来写,他专业编剧又是冀中人,了解地道。”
任旭东表示:“同意。”
陈播迅速派人把郑智找来,由任旭东谈《地道战》的主题,剧本结构、框架、任务等创作设想。他要求郑智20天拿出剧本来。
厂长竟然在无剧本,还没成立摄制组的前提下,毅然指令生产部门制定5月开拍,年内完成影片《地道战》生产具体计划。并将“计划”上报总参分管领导,这等于立下一条军令状。
与此同时,他又指令导演、摄影、制片主任立刻出发去选外景,保证5月开拍。
可是,当剧组选外景回来,两周过去来,编剧写的剧本八字还没一撇,剧本初稿写了3万字竟然找不到“地道”二字。厂长的决策受挫。这已是1965年4月中旬了,离5月开拍只有两周时间了,错过麦收季节今年就完不成了。
陈播心急如焚,灵机一动给任旭东压担子:“现在全靠你了,拍摄计划已上报总参,形势逼人,条件不具备也得上,你是打过仗的中级指挥员,枪一响没什么条件可讲,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其实剧本是有的,不过是在你脑子里,不是吗?你给我讲过你的设想,包括主题思想、框架结构,人物设计,那不就是你的剧本吗?你已经设想、酝酿两年了,就按你的设想拍,我支持你……从今天起给你一周时间,写出一个分镜头剧本来。”
陈播厂长知人善任,“这位导演有战斗生活,别人做不到”,他知道任导有临场发挥的才智,不会让他失望。
在没有文学剧本的条件下直接写分镜头剧本,在电影厂还没有先例。既然厂长信任逼上粱山,任旭东决定拼老命也得上。他根据自己对“地道战”影片的理解构思和设想,用一周时间按分镜头脚本格式写出了一稿,为了能使领导人审视方便,删除了镜头号和景别,这样“分镜头剧本”便成为导演文学剧本。此剧本送审一次通过,又写了第二稿,全组按二稿剧本开拍,这些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己。由于时间紧迫,虽然剧本粗糙,但心中还是有数的,因为早做了思想准备,实际上完全是在靠现场发挥拍摄的。
说来话长,实际上这得益于任导早在1963年与王俊益、徐国腾等同志去冀中采访时,就一直与王、徐等探讨剧本结构、框架、人物设计,并让他们两人执笔,两人很努力.但毕竟是门外汉,写出来两稿,均达不到拍摄水平,审查未通过。虽然任导没亲自动笔写,但《剧本》的轮廓已遂渐形成并储备在他脑海里,所以陈厂长说,“剧本有,在你的脑子里…”也是有的放矢。
尽管这样,创作《地道战》剧本要比以前曾经实践过的几种题材要复杂的多,需要高度概括,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回眸创作初期遇到不少难题,最大难题有三项:
难题一:剧本如何写,写什么,从哪里着手?在文字资料十分匮乏,又寻觅不到任何有关地道战的文学作品和相关文字资料的情况下,怎么写,门路在哪里?
剧本创作组虽然参阅了许多县志文字资料,召开过数十次老民兵座谈会,但收效甚微。创作者坠入冥思苦想的困惑中。一次偶然机会,从正定县档案资料库中,翻阅出一份有关高平村地道战资料,作者立刻奔赴高平村采访。
高平村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开挖地道,以地道作屏障,在两年之内先后粉碎口伪军数百人至千余人的五次大围剿,取得辉煌胜利。高平村被授予县级“抗日模范村”,民兵队长刘傻子被授予冀中平原地道战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这在冀中平原是独一无二的。高平村地道战史料,令人惊叹!高平村人尽心竭力,依靠地道屏障,敢于对抗多于自身兵力数十倍乃至百倍的强敌,五战五捷!惊叹之余,任导备受启发,顿开茅塞,萌生灵感。高平村地道战的辉煌胜利不就是《地道战》的原型吗!《地道战》剧本写什么,如何写?创作有了“路子”。以高平村为原型写一个村庄,村庄可取名高家庄;以高平村一级地道战英雄民兵队长刘傻子为原型,写一个民兵队长,队长可取名高传宝;以高平村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写个战例。”影片《地道战》剧本结构框架,基本上是按这一设想基础奠定下来拍成影片《地道战》的。
难题二:地道里到底有那些设施?冀中平原仅存三条几十米的地道,其中两条用砖被覆,倒象下水道,里边无任何设施。战斗地道是什么?脑子里一片空白。现实生活中既无地道实物,也无地道画图借鉴,影片如何展现地道的结构、形状、地下设施?在创作中虽然也据个人战斗生活设计了一些,但毕竟简单,浮浅,说明不了什么,着实让主创人员无所适从。在创作陷于窘境的时刻,军委杨成武副总参谋长得悉八一厂要制作影片《地道战》后,派人送来一份“冀中平原地道战总结”。“总结”翔实地阐述了冀中平原地道战的产生与发展全过程,以及利用地道设施作战的插图,品类繁多,应有尽有。“总结”真是雪中送炭,来的及时。
但如何把它体现出来?也难为了摄影、美工、置景。他们曾拟定,选一块黄土地挖成地道剖面,但估算施工量大,工期长,成本高,经审查放弃。影片中神乎其神的地道设施网全是依据“总结”中提供的插图,在厂院搭景拍摄的,它是冀中平原地道战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现实中任何一个打过地道战的村庄都不可能达到影片《地道战》中那样规模庞大而全面的水准。杨成武副总参谋长送来的“总结”解决了拍摄中一个很大的难题,为影片《地道战》增添了光彩,加深了教学思想的深度与广度。
难题三:故事片与军教片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故事片中有人物,有故事情节,有对话台词;军教片中有科教内容,有动画,有解说词,将两者合而为一,厂内有人赞赏,有人反对。赞赏者说是“创新,形象生动活泼有看头”;反对者说是“四不象,非驴非马”。
如何将其融合为一体?这是个难题,深感困惑的难题,必须处理好。任导凭借自己已经制作过许多部所谓“非驴非马,四不象”的影片的实践经验告诉摄制组,两者完全可以合而为一,在同一情节中既刻画人物也阐述教学内容。投入这项创作时曾设想能不能把准确的军事教学内容、丰富多采的革命战争史实和形象鲜明的英雄人物成功的揉在一起,翔实地阐明地道战的发展过程及其技术、战术,最充分地把人民战争思想这一概念的具体含义形象地反映出来。任导是在为自已设定的路线途径、目标,一路探索勇往直前走下来。不管其他人如何评说,他将继续顺着自己创作的途径走下去。影片《地道战》就是顺着任导创作途径走过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影片《地道战》被誉为红色经典,久映不衰,观众人次超过40亿,创世界之最。这是亿万观众赋予影片《地道战》成功的肯定。作为参与影片制作的一分子,任导和摄制组感到自豪和荣幸。
影片《地道战》在陈播厂长的直接指导下,扬鞭上马。1965年5月20日摄制组进入外景场地,摄制组冒着极大风险,于 25日正式开机。
影片虽然开拍了,但在拍摄过程中却又遇到许多令人尴尬的麻烦事。当摄制组正在外最如火如荼展开拍摄之际,厂内对拍摄《地道战》的一些流言蜚语传到外景场地。
厂内出现非议不是空穴来风,按通常做法,每开拍一部戏,要将分镜头剧本分发全厂各生产车间,但这次未发,一度影响部分成员的情绪,说什么“剧本没通过就开拍,简直是胡闹!”有人竟然挖苦说:“你们是老公公背儿媳妇——受累不讨好。”陈播厂长得知此情况,先后派副厂长夏川、片室主任罗浪坐阵外景场地做工作,以视厂领导的关怀与重视,稳定大伙的情绪;还有一件最严重的事,主创成员越谨慎,越想拍完美,越出纰漏,有的镜头拍一次不满意,反复多次,这样一来摄影用的电影底片消耗完了,厂供应部门居然不发给底片,竟然说:“你们超过正常消耗比例,不能再让你们浪费了!”造成摄制工作一度停顿。
无奈,任导只好陪同军事顾问王耀南少将回厂找陈播厂长申报胶片,陈说:“别听他们瞎嚷嚷,需要多少给多少!怎么也得保证把戏拍完。”
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厂长的亲自出面干预下得以圆满解决的。他一再说全力支持,鼓励我:“大胆地干,我相信你能搞好,你不会让我失望!”总之,没他的决断,影片很难拍成,没他的支持,很可能中途而废。正因为有这样一位厂领导大力支持,影片才得以顺利完成。任旭东回忆说。
用什么艺术形式拍摄影片《地道战》?军委在下达任务时,就己明确:要拍成部带有故事情节的军事故事教学影片”。就是说,要有军事科学内容,要有故事情节,要有鲜明的人物,要有台词、解说词。
冉庄地道战遗址
导演剧本初稿审查通过后,总参分管领导又指出了进一步修改的方向:“过去我们用人民战争思想战胜日本侵略者和蒋介石反动派,今后我们仍将用人民战争思想战胜帝国主义侵略者,再修改剧本时要站得高一点,要充分体现人民战争思想,党的颔导和人民群众的力量,歌颂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故事性要真实可信,让观众看过影片以后能长人民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让观众能真正学到一些基本军事知识和对敌斗争的方法……影片不仅对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和民兵进行传统教育很需要,而且对支援世界被压迫人民进行武装革命斗争也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批示”既是对“剧本”的肯定,也是对“剧本”提出更高的希望和努力方向。
任旭东是一个曾经打过仗的军事干郜,怀着强烈的政冶责任感,投入剧本再创作。采用故事片艺术片模式,早在50年代初期,他已尝试拍过多次,并不是别出心裁。编导的责任是如何把地道战这个抽象概念的命题,通过故事情节,形象、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体现在银幕上。这在创作素材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在拍此片之前,他执导过《边防连警卫》、《奇袭武陵桥》、《越海捕俘》等部影片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是:把准确的军事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革命战争史实和形象鲜明的英雄人物揉合在一起:如何把它成功的运用在影片《地道战》中,这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任旭东为自己设定的一项努力方向。在拍摄过程中虽然受到一些责难,他仍然坚持按自己创作的路径,不为其所动摇,一路走来,最终受到观众的肯定。这部在一些人眼中“非驴非马,四不象”,成为20世纪的红色经典影片,久映不衰,创世界之最,每每说起此事,任导为此而感到欣慰与自豪。
掌握主题思想
塑造革命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宣传人民战争思想,是军事影片的光荣任务。影片《地道战》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军委首长在审查影片《地道战》后,一致认为“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体现得很明确”。
影片《地道战》自诞生以来,所以能获得如此巨大的社会效应,归结为编导者紧紧把握住了“人民战争思想”的主题,应该说编导者在创作初期就已明确认定。虽然有了这个明确的认识,但如何在影片里具体体现出来,却不那幺简单。必须深刻地理解人民战争思想的具体内含,学通、学懂、学透,才能体现到作品中去。为实现这一目的,硬是绞尽脑汁,下了一番功夫。最终做到人民战争思想的具体内容娴熟于心,达到呼之欲出的境界,方能在创作过程中随心所欲,从容不迫,使思想、观念贯穿到剧情、人物之中,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作品。
人民战争思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如何体现到影片中去呢?
任旭东是这样来理解的:人民战争是正义的革命战争,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参加的战争。这就是说,要描写人民战争就需要通过描写有血有内的具体形象来体现。这个具体形象就是党领导下的正规军、游击队和民兵组织的参战以及武装群众与非武装群众的参战。地道战则是侧重于游击队民兵来写的。地道战一般是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一基本规律发展起来的,基于这认识,明确了要从几方面着眼:一要充分体现党的领导形象;二要充分体现正规军、游击队、民兵和广大人民群众相互配合作战;三要充分体现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任旭东认为这就是人民战争思想的内涵。
《地道战》是一部民兵革命传统教学片,它与一般故事片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在于它要求严格的科学性和历史真实性,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高度概括。如果在这类影片中弄虚做假卖假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就要害死人,当然也不能完全局限于真人真事,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因此也就更带普遍性。这就要从生话积累中去集中概括,创造典型。因此在创作活动中,需要明确《地道战》的历史背景和与它相关的问题。不懂得事件的情形、性质和它以外的事情关联,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
怎样看待地道战这件事物的性质?众所周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取得的,地道战的伟大创举正是人民战争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产物,是抗日战争中的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从这一认识角度去理解地道战,去描绘地道战,也就具有了深刻的思想性,它不只是一个战术问题。这样一来,就把《地道战》的主题,奠定在毛泽东军事思想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是为展现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而写地道战,不是为写地道战而写地道战。
地道是敌人逼出来的,地道的产生和发展有两个基本因素:一是日本鬼子的逼迫,一是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的觉悟,地道才能产生与发展起来。影片对此用了15分钟的篇幅,充分揭露了日寇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场面。但这些镜头在影片公映后,全部被“四人帮”删除了。地道产生于1942年日寇对冀中“五一大扫荡”之后,个别地区也有在“五一大扫荡”之前。地道的产生、发展史.在各村庄、各地区各有所不同。有的早一些,有的晚一些,有的地区一开始就挖成了多口地洞,有的地区则由单口洞直接跃进到全村相连的战斗地道,情形很多,哪一点才是更集中、更典型更带有普遍性呢,这个问题我们是从冀中地区地道产生、发展的全貌分析概括出来的,地道大体上沿着这样阶段性发展的:最初,从单口洞到多口洞,从家家相通到全村连成一片;由村内发展到村外,与邻近村庄地道衔接,构成村连村地道;再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地道网延伸到敌人据点之外围和中心。地道的发展与人民群众武装斗争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发展的。人民在斗争中创造了地道,地道的发展又鼓舞了人民、动员了人民、人民又利用地道战胜了敌人。
由单口洞到多口洞,是地道的萌芽时期,处在消极防御阶段。地道与武装斗争的广泛结合,使地道由消极防御阶段上升到积极防御阶段。地道也就发生了质变,显示出巨大的战斗威力,形成了既利于防御又利于进攻的“地下长城”。
艺术与战术
编剧组根据《论持久战》书中:“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曰寇由优势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寇由进攻到相持至退却。”这一英明论断,我们分析了地道战的规律和战术的变化过程。从而,使我们得出结论:地道战的发展也是沿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这条规律发展的,这也就是地道发展的过程和必然趋势。
在全剧布局上,设想将《地道战》比作是抗日持久战的一个缩影:第一阶段,日本处于优势、战略进攻阶段;我方处于劣势,战略防御阶段;第二阶段,敌我双方处于平衡、相持阶段;第三阶段,日本处于劣势,战略防御阶段,我方处于优势,战略进攻阶殷。剧本的框架结构,故事情节,敌我志势,战斗规模基本上是依此三阶段布局安排进行设计创作的。从而,明确了《地道战》剧本结构的主线和贯穿全剧的主要矛盾线索。由于这一题材所反映的典型事件是地道战,因而剧本结构的主线,必须紧紧环绕地道战的发展而展开,贯穿全剧的主要矛盾斗争的焦点,必定是围绕着地道的发展过程开展开的。又由于这一题材,所反映的是民兵战斗生活,因而这一矛盾斗争,必定是集中在以日寇为一方,进行的惨杀掠夺;以民兵为另一方,进行的反惨杀反掠夺,并在极其尖锐、残酷的斗争中展开的。
毛主席的军事思想、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都应在围绕地道战产生、发展过程中而展开的敌我主要矛盾中展现出来。明确了这一基本认识,创作剧本时,就有了头绪,有了贯穿动作,有了冲突主线。
艺术与风格的统一
至于采取何种艺术形式与风格?在这方面,任导吸取了以往制作的《边防连警卫》、《奇袭武陵桥》和《越海捕俘》几部教学片时的有益经验;《地道战》的艺术形式,应在采用故事情节艺术片形式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精益求精,力求达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使军事教学内容、故事情节、革命史实和塑造英族人物尽可能完美的统一起来。
电影《地道战》大体是遵循上述理念、主题思想和框架结构创作剧本,摄制成了影片。
史实再现
日寇“五一大扫荡”是冀中平原地道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必不可少的历史事件,不但要全面展现、反映日寇惨绝人寰的“五一大扫荡”,揭露日寇烧、杀,抢“三光”政策的残暴、野蛮场面和炮楼林立的堡垒主义;还要重墨渲染日寇“铁壁合围”、“梳篦战术”压倒一切的气势,以及“抬头见岗楼,迈步登公路,无村不载孝,遍地是狼烟”四句民谣的凄凉景象,这是冀中平原人民在当时对斗争形势最典型的概括;同时也正面展现了抗日军民英勇奋斗的宏伟气势,如实地再现当年“五一大扫荡”战斗前后的真实情景,让主人翁处在“无险可据”残酷、艰难的环境里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逆境中的人物
在“五一大扫荡”极端艰难的大背景斗争形势下,如何开展平原游击战,怎样坚持?这是剧情展示主题思想、展示不同人物命运、性格的关键时刻,也是戏剧冲突与悬念的起点,让坐在剧场里的观众提心吊胆为银幕上的人物分忧,同呼吸,共命运。如果处理的好,是可提升主题思想的深度和广度的。
如何加强党的领导,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开场戏,高传宝从战场上背回负伤的村长。在这场戏里,让高老忠接过村长的宝书“论持久战”,肩负起领导高家庄坚持“村自为战”的情节来突出高老忠的领导形象。接下来便是“五一大扫荡”之后面临极其残酷的斗争形势,躲在苇塘中的几个民兵正处于不知所措的境地,安排了一场由老忠组织领导学习《论持之战》的戏。
《论持久战》一书作为“法宝”传下来,由村长传给老忠,第一次显示了作用。接下来再由老忠传给高传宝。这样处理有两层意图:一是以村长和老忠之死,表明“愚公移山”革命事业代代相传的革命精神;二是《论持久战》作为一宝,在年青一代高传宝身上发挥了更大的威力,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武装了头脑,战胜了敌人。那么,《论持久战》一书,在影片里就不只是一件道具,它意味深长地起了“革命法宝”的作用。这样处理之后,党领导的形象加强了,主题思想通过《论持久战》书贯穿下来,并和时代背景、剧情、人物形象塑造刻画有机地揉在一起,同时也为影片结局人民战争的胜利奠定埋下了伏笔。
鬼子夜袭高家庄,在危及全村乡亲性命攸关的情势下,赋予老忠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的动作,他敲响了古钟,唤醒睡梦中的乡亲安全钻入地道,最后为掩护全村乡亲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突显了党领导的英勇无畏献身于人民的高尚品格。高老忠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打出战术名堂来
在拍摄“村落战”一场戏之前,任旭东阐述了个观点:“不能光打热闹,打气氛,因为我们拍摄的是一部军事教学影片,对全国民兵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拍出战场气氛,打出名堂,打出战术,让观众看过后有所启发,从中能学到一点打仗技巧。所有战斗场面都要遵守这原则。”
从银幕效果上看,“村落战”整场戏处理的还是比较成功的。民兵队长高传宝从战争中学会驾驭战争的指挥能力,战斗开始,民兵利用地道设施把敌人挡在村外,敌人用炮火轰击村内。精明的高传宝放弃“分兵把口”抵御敌人于村外的被动局面,把敌人放进村来,利用地道口打近战,让敌人炮火处于无用武之地,发挥不了作用,使敌人的优势变为劣势。
敌人进庄后,用许多镜头大力渲染,细腻描绘了民兵眼观六路,枪打八方“以暗战明”,“以土打洋”的战术优势,同时揭示了鬼子胆颤心惊,防不胜防的丑陋形态,武器再好也发挥不了作用。你打我时,叫你打不到,摸不着。我打你时,看得清,打得准,近距离几米、几十米之内开火,一枪一个准,能打掉你就打掉你,打不掉你也不让你打掉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打的热闹,打的有名堂、有战术,大大发挥了步枪、手榴弹,地雷的威力,让观众看的热闹,看的解气。
高潮尾声有特色
结尾系侧重点放在野外广袤的太平原上,正面体现“围点打援“战术,突出了地道战的规模和巨大的战斗威力,正规军、游击队、民兵相配合作战,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从电影艺术角度看,在活生生的故事情节,有不同性格的人物,有激动人心的战斗场面:从战争场面角度看,不仅打得热闹,而且打得有名堂,有“声东击西“、“围点打援、里应外合”等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