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成功举办

2015-01-09冷济光

汽车技术 2015年11期
关键词:网联智能网轻量化

■ 本刊记者 冷济光

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成功举办

■ 本刊记者 冷济光

2015年10月27~29日,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2015 SAECCE)在上海成功举办。本届年会主要聚焦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汽车节能环保等热点问题。同时,依托“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资源,学会借助年会平台首度推出“中国国际智能网联汽车年会”(CICV),打造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产业化交流的国际化平台。

高层访谈1:中国汽车业如何面对世界范围的制造业转型升级

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全体大会的高层访谈以“中国汽车业如何面对世界范围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主题,专家们围绕德国“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发展战略、面向转型升级的汽车研发手段提升与汽车人才培养需求、基于网络的一体化服务条件下不同产业链的企业如何协同创新等议题展开了演讲与互动讨论等活动。

“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指导了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在人类资源枯竭、制约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何解决能源问题、提高效率以及最大化地满足客户需求。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执行总裁Patrick Leinenbach博士介绍了博世在“工业4.0”上的探索和实践。他指出,德国目前也正走在探索“工业4.0”的路上,通过“万物相联”来改变制造方式是实现“工业4.0”的目的所在,但其本质仍是提高效率、提升能力和增强产品竞争力。

汽车产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在扩大,跨界合作将是大势所趋。“汽车必须再定义,汽车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代步工具,它更是一个娱乐工具、一个拥有太多功能的电子产品。如果说过去的汽车是具有电子功能的机械产品的话,那么未来的汽车一定是具有机械功能的电子产品。”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教授如是说。上汽集团战略研究和知识信息中心总监戴娟女士在演讲中提到,现在汽车正被努力打造为一个移动终端,而在未来,汽车将为出行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汽车产业科技进步的大方向是新能源、智能汽车、互联网汽车和智能制造。

高层访谈2: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发展趋势

2015中国国际智能网联汽车年会(CICV)由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主席兼常务理事会主席Paul Mascarenas先生和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李克强教授担任会议联合主席。CICV全体大会高层访谈的主题是“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发展趋势”,邀请了国内外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技术领军人物进行深度讨论。

今年10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第十三届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智能网联汽车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与执行等功能,可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李克强教授在演讲中指出,自动泊车技术、自适应巡航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智能互联技术、V2X技术、HMI交互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

日产汽车公司执行副总裁坂本秀行先生在介绍日产公司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用化路线图时表示,日产在目前已实现自动制动和定速巡航功能的基础上,将于2016年实现单车道自动驾驶,2018年实现高速公路和多车道自动驾驶,2020年实现城市路况和交叉路口自动驾驶。

此外,来自电装、大陆、博世、博泰的专家分别介绍了自动驾驶及车联网相关的产品技术和发展路线图。

多场专题分会聚焦汽车的智能化与网联化发展

智能化和网联化是未来汽车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智能驾驶与互联驾驶相结合,才能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能,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围绕智能化和网联化,本届年会举办了“基于V2X的协同式驾驶辅助系统”“智能交通与智能汽车”“车联网基础共性平台建设”“智能驾驶辅助系统IDAS”等10余场技术分会、专题分会以及并行会议等。

公路弯道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其发生事故的概率大、严重程度高。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吴超仲教授在《基于车路协同的弯道安全车速警示方法研究》中介绍了侧翻事故的致因,提出了安全车速的改进模型,并构建了一个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安全车速警示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车辆类型和道路环境实时计算侧翻危险,并对驾驶员预警。在未来车路协同环境建成后,弯道半径、道路超高等部分参数可通过车路交互方式从路侧系统中直接获取。

提高安全性是汽车的智能化与网联化发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从客观的安全量化到以驾驶人主观危险感知为中心的转变是增强驾乘感受和科技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鲁光泉副教授介绍了一种拟人的驾驶辅助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风险动态平衡理论,给出了基于危险感知的跟驰模型,可应用于基于车车交互的车辆跟随危险辨识、预警及辅助控制,为未来汽车“决策符合驾驶人预期、执行与驾驶人操作习惯相同”的驾乘体验提供了可能性。

《中国汽车轻量化发展——战略与路径》正式发布

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联合组编的《中国汽车轻量化发展——战略与路径》在会议期间正式发布。

该书以“推动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为主题,在国内首次提出轻量化战略和轻量化技术路径。在轻量化发展战略研究部分,描述了典型国家汽车轻量化发展状况、相关政策、推进模式和汽车轻量化方面的主要研究计划,论述了国外整车质量变化趋势和最新进展;分析了整车质量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以及自主与合资品牌的轻量化水平、油耗水平、安全性水平和轻量化技术应用状况;给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轻量化发展战略目标和思路,提出了轻量化技术发展路线和政策建议。在轻量化技术路径研究部分,总结了世界范围内汽车结构轻量化设计、轻量化材料、轻量化制造工艺、轻量化连接技术和轻量化评价技术的发展状况;系统描述了发动机、车身、底盘、传动系统、电子电器系统、空调和电机、电池等总成的轻量化实现路径;分别针对传统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进行了汽车轻量化技术经济分析,并与轻量化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相呼应,提出了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未来发展建议。

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项目

为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上海国际汽车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发起建设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在本届汽车工程学会年会开幕式上举行了上海国际汽车城科技创新港、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揭牌仪式。

会议期间,来自清华大学、长安哈曼实验室的团队和来自上汽集团、同济大学的团队在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分别进行了智能网联汽车的现场演示,演示的应用场景包括车速引导、前方弯道危险预警、道路危险状态预警、闯红灯预警、行人与非机动车预警、前方车辆紧急制动预警和后方紧急车辆避让等。

车辆协同安全预警和交通主动控制系统(i-VICS)是现场演示项目之一,它采用多模式无线数据交互技术,在全方位人、车、路实时信息交互基础上,通过车载终端实现车辆协同安全预警和交通主动控制,并可通过电子屏幕和移动终端向普通车辆和行人提供安全和管理服务。例如,在车速引导场景的现场演示中,车辆到达交通指示灯前,系统将建议的车速发送到驾驶员的移动设备,引导车辆顺利通过交叉路口。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秉承“学会搭台行业唱戏”的理念,邀请产、学、研等多方专家和单位共同组织,已成为国内最重要、最受认可的汽车技术综合学术交流平台。

猜你喜欢

网联智能网轻量化
汽车轻量化集成制造专题主编
基于云控平台雾计算架构的网联汽车路径控制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下网联车辆自适应巡航状态安全估计
5G赋能智能网联汽车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智能网联硬实力趋强
迎战智能网联大爆发
网联辅助驾驶混合交通流稳定性及安全性分析
交通与汽车的智能化融合:从ETC到网联汽车
瞄准挂车轻量化 锣响挂车正式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