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打造魅力侨乡
2015-01-09文|李红
文|李 红
广东:打造魅力侨乡
文|李 红
20世纪回乡侨胞修建的开平碉楼、由海外乡亲捐建并冠名的医院、学校、艺术馆、博物馆……侨乡的建筑、文物无不凝结着海外乡亲爱国爱乡、造福桑梓的情怀,时时处处能感受到海外乡亲对祖(籍)国、对家乡的浓浓亲情,以及融汇了中西文化的侨乡气息。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时值冬日,盛产相思豆的侨乡广东却依然绿意盎然,花红柳绿。籍国务院侨办组织的“媒体广东侨乡行”活动,记者走进了著名侨乡顺德、新会、开平。20世纪回乡侨胞修建的开平碉楼、由海外乡亲捐建并冠名的医院、学校、艺术馆、博物馆……侨乡的建筑、文物无不凝结着海外乡亲爱国爱乡、造福桑梓的情怀,时时处处能感受到海外乡亲对祖(籍)国、对家乡的浓浓亲情,以及融汇了中西文化的侨乡气息。
承载历史记忆的碉楼
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具有岭南特色的稻田、菜园、荷塘中,错落有致地分布着15座中西合璧的碉楼,这是广东省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群之一—自力村碉楼群。其部分碉楼正面建筑造型是巴洛克风格,顶部则是古罗马的科林斯式,建筑风格十分引人注目。
铭石楼是碉楼的典型代表,是旅居美国芝加哥的华侨方润文生1925年回乡修建的。方润文生早年赴美国谋生,开过餐馆,后来经商致富。在铭石楼内,醒目地陈列着楼主曾用过的一些从国外运来的生活用品:历经100多年沧桑、依然运转正常的德国座钟;从美国海运来的留声机;购自德国的大铁门;西式炉灶;法国纯银茶具;进口的彩色玻璃窗和木床的象牙雕花等。五层为楼主家传统的祭祖场所。六层顶楼平台有一个中西合璧、由五根罗马柱托起的六角琉璃瓦凉亭。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早期,像方润文生一样远渡重洋谋生的广东人有很多,他们大多为当时生活所迫,因卖猪仔或以华工等身份远离故土,历经艰辛,一部分华侨经过自己的努力,经营起餐馆、洗衣店等,后来陆续衣锦还乡,开始在家乡建房置田。他们结合当地时常遭受水、匪之患的实际情况,将西方建筑文化元素融入中国传统的碉堡建筑格式,于是大量的碉楼在侨乡出现。此外,海外乡亲还将西洋的餐饮、文娱方式等带回家乡。如今,开平碉楼已经是知名的旅游景点,铭石楼还成为《让子弹飞》等电影的拍摄取景地,引得众多游客驻足欣赏。
而另一处侨乡赤坎古镇则以骑楼闻名,这里江水环绕、古榕婆娑,沿街的土特产店铺一座挨着一座,依稀还留有当年船只穿梭、商贸兴盛的影子。据介绍,赤坎古镇有骑楼600多座,多由华侨司徒氏等建成。骑楼最早是欧洲人在东南亚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欧洲建筑文化而设计的一种适合热带地区使用的建筑形式,海外乡亲将骑楼的造型搬回赤坎,形成侨乡别有风情的建筑文化特色。远近闻名的司徒氏图书馆由旅居海外的司徒氏和当地司徒氏共同筹资于1925年修建,图书馆钟楼内是当年购自美国波士顿的名牌机械钟。在赤坎古镇骑楼博物馆,陈列着当年的图片、侨胞在海外用过的不锈钢勺、金山箱、赤坎古镇20年代的股票、中国第一台收银机、日军侵犯赤坎时期留下的实物血证等500多件历史原物,真实地展示了赤坎古镇昔日兴衰的景象。
海外乡亲正带动新生代、新移民积极参与捐赠,有些侨胞和港澳同胞还世代捐助家乡各项事业的发展,海外乡亲的捐赠为广东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热心公益为家乡
随着时代的发展,侨胞在海外经营的领域,逐渐从早期的餐饮业、洗衣业等,扩展到房地产、日用百货、商贸、高科技等,他们在住在国和中国港澳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逐渐提高,富裕起来的侨胞、港澳乡亲纷纷捐款,支持家乡办学,工农业生产等各项建设,为家乡捐赠兴办公益项目。
五邑大学是一所在侨捐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大学。1985年五邑大学创建初期,香港企业家伍舜德经常自己一个人来学校考察,有一次他看到叶家康校长头戴草帽、身穿背心,赤着脚带着教师们植树种草,深为感动,从而认定五邑大学值得支持。1992年五邑大学南区建设完成后,位于北区的500亩地建设项目没有着落。伍舜德了解后,对叶家康校长说:“你不用担心,我来动员我的夫人、子孙,还有好朋友,大家一起来帮你建设北区。”伍舜德说到做到,他立刻号召亲朋好友支持五邑大学的建设,他的家人以及家族亲友全都参与了捐建。不仅如此,伍舜德还倡议其最要好的10位朋友每人捐款100万,用1000万元捐款建起了十友楼。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梅伟强副教授说,五邑大学在其创办和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饱含着侨胞无私的关爱,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不求名利地捐款捐物,只要对家乡有贡献,大家就觉得异常开心。
其实,像伍舜德一样为五邑大学无私捐款的侨胞和港澳同胞不在少数。据介绍,海外乡亲总共为五邑大学捐款3亿港元,大学校园内的70多座建筑中有50多座是港澳同胞、侨胞捐赠并冠名的。如今,这所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现代化、高质量的大学,在校学生由原来的4000多发展到1万6千多人。
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捐款有效地促进了侨乡文化事业的发展。香港实业家谭逢敬捐献1800万港币和开平市人民政府合资兴建谭逢敬艺术院。该院从2012年投入使用后,已经成为当地艺术人才活动、展示、交流、收藏的基地,以及广大居民欣赏和提高文化艺术修养的平台。开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郑红介绍说,谭逢敬艺术院每月平均有4场文化展览、交流活动,除了书画展览外,还有其他雅集交流活动,比如会邀请书画家前来培训、交流、指导等。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广东有华侨华人、港澳台胞近3000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乡亲共向广东捐款捐物超过500亿元人民币,捐建教育、卫生、文体、路桥、水利设施和济困助学等公益项目超过3.3万个。在广东江门,从1978年到2013年400万海外乡亲为家乡捐资、赠物达港币68.1亿元。梅伟强副教授说,现在海外乡亲正带动新生代、新移民积极参与捐赠,有些侨胞和港澳同胞还世代捐助家乡各项事业的发展,海外乡亲的捐赠为广东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传承丝绸文化的民营博物馆
顺德南国丝绸博物馆是唯一被录入中国博物馆的民营博物馆。馆长吴英海原是当地缫丝厂的一位技术人员,缫丝厂破产后,出于自己对丝绸业的热爱,创办了南国丝都博物馆,希望以文字、图片资料、实物等保留住顺德丝绸业的文化历史、发展历程和生产工艺等。
馆内陈列了养蚕室、缫丝厂设备等,展出有着700多年历史的“香云纱”等特色丝绸的织绸、染色等示范工艺。博物馆的院内还修建了一座人工池塘,渔塘周边种上桑树,池塘里养上了塘鱼,力图再现顺德历史上盛行了近千年的桑基鱼塘模式。
早在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建立了通往中东和欧洲的通道。中国的丝绸和蚕桑养殖技术也逐渐随着丝绸之路传到了其他国家。而顺德的丝绸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清朝时期,由于广东是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丝绸出口的需求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丝绸业的飞速发展创造了契机。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90年代,缫丝和丝绸业已经成为当地主要产业之一。据《广东省志—丝绸志》记载,鸦片战争后到1929年,中国丝绸80%在广东生产,广东丝绸80%在顺德生产,而顺德当时80%的人口都从事丝绸行业或与之相关的行业。当年曾经有文章写道:“遍地桑基鱼塘,千艘万只运丝船在河涌内穿梭不断,一派丝绸水乡盛世。”因此,顺德有“南国丝都”的美誉。一直到1930年化纤产品的出现,以及后来二战的爆发,当地的丝绸业才逐渐从繁盛走向衰落。
吴英海说,顺德区政府为支持这家传承传统丝绸文化的民营博物馆,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博物馆所处的地方由政府提供,为了便于游客参观,公交车路线也接驳到博物馆。他表示,目前博物馆实行免费参观,并发展起相关文化产业,经营和销售与博物馆展品配套的丝绸制品以及与丝绸相关的护肤品、纺织品、棉被等。
尝试新型农业的陈皮“村”
开平碉楼是中国民居中土洋结合的一种形式,主要建造年代在20世纪早期
新会陈皮因其较高的药用价值而闻名,早在宋代新会陈皮就是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行销中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陈皮村不是字面意义上生产陈皮的村庄,而是集陈皮生产、交易、餐饮、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农产品与商业文化的综合体,这家尝试农业现代化新模式的企业于2014年3月才刚开始试营业。
陈皮村“村长”吴国荣是一位经营塑料国际贸易的企业家,他的企业是现在侨乡众多“走出去”的企业之一。公司经营的塑料原料从中东、新加坡进口,产品则远销到美国,不仅与菲利普等跨国公司合作,还在美国、中国香港地区设立了塑料加工的贸易公司。
在陈皮村的陈皮文化体验馆中,大型智能玻璃屏幕播放的宣传片给观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观众头顶上方和周围多个角度,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介绍了新会陈皮的传说故事、起源发展等。吴国荣说,在多年经营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他看到包括茅台酒文化体验等很多新的方式、新的东西,因此,在打造陈皮村整体形象的过程中,他也构思了陈皮文化体验的方式,进行新的尝试。
目前,陈皮村不仅有陈皮文化体验馆,还成立了柑桔种植合作社,设立了新会陈皮交易市场等,为果农、商户等提供新会柑桔种植、销售、加工运输、仓储陈皮、交易等标准化、规划化的服务。“村长”吴国荣希望通过规范经营,推动中国现代农业向标准化、市场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据介绍,侨乡广东的发展变化始自改革开放初期,当年由于广东地理位置毗邻港澳,香港企业转移一部分产能到了珠三角一带。一方面,港澳侨胞在侨乡进行投资,引进大量资金、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等,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腾飞;另一方面,海外乡亲捐赠的学校、医院、道路等基础设施也促进了侨乡社会发展。如今,侨乡涌现出植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新型旅游业、引入标准化、市场化等经济元素的现代农业,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焕发了创新的活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