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大事件

2015-01-09齐雯丽

今日中国 2015年1期
关键词:施政报告梁振英行政长官

文|齐雯丽

香港大事件

文|齐雯丽

2014年发生在香港特区的重要事件,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大事件中,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2014年施政报告、特区政府评估接待旅客能力促旅游业发展、安排全体立法会议员访上海、沪港通开通、香港发生非法“占中”等,引人瞩目。

2014年11月17日,上海与香港两地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沪港通)正式开通

2014年施政报告着力扶贫

2014年1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发布2014年施政报告,阐述未来一年工作方针,提出一系列扶贫、安老、助弱、培育青少年的政策安排。梁振英说,一年来,特区政府逐步落实在政纲及第一份《施政报告》中的承诺。制订长远房屋策略、制订官方贫穷线,以勇气和决心面对房屋和贫穷问题。另外,特区政府还推出了“双非”孕妇零配额,“限奶令”和房屋买家印花税等政策,有效优先满足本地居民的需求。

扶贫是2014年施政报告的重点。除巩固香港现有社会安全网,梁振英宣布,特区政府将推出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为二人以上的在职人士家庭每月提供600至2600港元的津贴,涉及总开支30亿港元。关爱基金辖下的7个项目也将陆续恒常化,为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和学生、严重伤残人士提供长期保障。

对于移居内地养老的贫困人士,梁振英表示,政府会认真研究将2013年4月起实施的老人生活津贴拓展至广东省的可行性。

施政报告还提出,特区政府在本学年将增加三成的“学习支援津贴”。幼儿园教育方面,政府在2014年和2015年每年增加2500港元的学券资助,并积极研究实施3年幼儿园教育免费。

高等教育方面,特区政府增加更多人入读大学的机会,预计每年增加2120个学额。措施包括,增加1000名副学士衔接大学名额,资助每届1000名学生入读自资本科课程,设立政府奖学金奖励每届100名学生升读国际知名大学。为升读内地大学有经济需要的香港学生提供每年最高1.5万港元的补助金。

“沪港通”正式通车

经历7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市场翘首以盼的“沪港通”终于在2014年11月17日正式通车。从这一天起,沪港两地的合格投资者就能用一个账户买两个市场的股票。

沪港通正式启动之后,内地和香港股市的互联互通将为两地市场提供投资便利,这也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又迈出了一个实质性步伐。

沪港通的推出,有助于满足投资者多渠道配置资产的需求,让内地投资者可以更加名正言顺地投资港股,即使是端坐在家中,也可以通过轻点鼠标轻松完成投资港股。

在业内专家看来,作为中国资本市场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沪港通的成功上线,绝不仅是两地投资者能够互相买卖股票,而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背景下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的一项重大改革,具有探路、试水的角色功能。

评估接待旅客能力促旅游业发展

根据2013年香港旅发局数据显示,2013年访港旅客共有5430万人次,按年升11.7%;当中来自内地的旅客达4075万人次,按年升16.7%,占整体旅客人次75%。近期,香港渐有声音倡议对内地个人游旅客数目设限,以免超出香港接待旅客能力。

梁振英认为,旅游业是香港的支柱产业,对香港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有重要作用。同时,特区政府非常重视香港接待旅客的承受能力,例如对香港的口岸通关设施、公共交通、酒店和旅游景点等所带来的压力。特区政府已全面评估香港承受及接待旅客的能力,会根据评估报告的建议,寻求在发展旅游业和避免市民日常生活受到影响两方面做出平衡。

目前,中国内地共有49个城市的居民可以个人游身份赴港旅游。梁振英透露,特区政府会继续与内地保持紧密沟通,就个人游的实施情况及未来路向交流。

香港全体立法会议员访上海

2014年12月15日,香港警方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清除了铜锣湾怡和街被非法霸占路段的障碍物后,道路开通

2014年4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会见了梁振英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曾钰成率领的50余名立法会议员访上海团一行。

正如韩正所言,此次立法会议员来访,对推进沪港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沪港合作交流密切频繁,积极成果体现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公务员交流、社会组织发展等各个领域。香港在金融、城市管理等诸多领域的成功经验,始终是上海学习借鉴的榜样。

梁振英认为香港立法会议员到上海访问,实地看到这些年上海发生的巨大变化,更好地探索和拓展沪港两地合作发展的空间。沪港合作有着非常好的基础,也取得了积极广泛的成果。希望以双方第三轮合作机制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全方位交流合作,推动沪港两地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4月13日,香港立法会议员在上海与国务院港澳办主任王光亚、基本法委总会主任李飞及中联办主任张晓明会面,就香港政治改革议题进行座谈。香港有望于2017年实现普选,前提是香港政府能够提出政改方案并获通过。香港当前正进行政改咨询,反对派政党坚持“公民提名”等不符合基本法的主张,引发政改可能被延误的社会忧虑。座谈会上,王光亚等就中央立场、香港议员如何理性沟通等问题阐述看法。

非法“占中”事件

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香港政改问题作出决定。9月28日,香港部分不满人大决定的人士联同部分学生发动“占中”行为,长时间霸占闹市要道。香港特区政府沉着应对,政府官员与学生代表对话,以期和平解决事件。

梁振英表示,政府有决心,他本人有决心,中央亦有决心在2017年根据《基本法》和人大常委会有关的规定和决定落实香港的行政长官普选。

香港研究协会公布最新民调结果显示,七成半受访香港市民表示支持对违法“占中”区域进行清场。协会负责人表示,市民对2017年落实行政长官普选有颇高的期望,呼吁各界应在符合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的框架下,寻求扩大行政长官普选的民主成分,务实地实现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

随着香港警方先后对中环、金钟、铜锣湾“占领区”全面清障后,困扰香港两个半月的“占中”闹剧彻底落幕。香港媒体称,旷日持久的“占领行动”无疑是违法的。只有真正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切实按基本法办事,尊重中央和人大常委会的宪制权力,香港政改才会前行,普选才会如期实现,香港的持续繁荣稳定才会有保障。

完成购买东江水协议保香港供水

2011年12月5日,时任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与广东省水利厅厅长黄柏青在深圳签署2012年至2014年东江水供水的协议。根据协议,香港于2012年缴付35亿3870万港元、2013年缴付37亿4330万港元和2014年缴付39亿5934万港元的固定总金额,作为购买东江水的费用。香港每年购买上限为8.2亿立方米的东江水,实际上供应香港的东江水数量视乎需求而定,即使当年实际供应水量低于上限,内地也不会退回多收取的水费。

特区政府与内地签订的东江水新协议将于2015年1月1日生效。在2015至2017年的新协议下,香港3年要动用近135亿元购买东江水,每年分别要42.2亿至47.8亿元,3年加幅分别是6.65%、6.36%及6.38%。相比2012至14年的协议,3年购入东江水的成本则为约112亿元,新协议买水成本上升两成。

梁振英表示,政府有决心,他本人有决心,中央亦有决心在2017年根据《基本法》和人大常委会有关的规定和决定落实香港的行政长官普选。

猜你喜欢

施政报告梁振英行政长官
林郑宣布推迟发表《施政报告》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
梁振英斗胆求职
梁振英斗胆求职
港首梁振英的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