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科举考试对江西书院教学内容的影响

2015-01-08郭自洋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12期
关键词:考试内容

郭自洋

摘 要: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项非常重要选拔官员的制度,对世界各国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它始于隋,历经唐宋元明,直至光绪31年(1905年)清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兴办学堂"结束其长达1300年的历史。而书院本作为个人读书治学之所、聚徒讲学的一种教学机构而兴起,最后基本沦为科举考试的附庸,最直接体现在科举考试对书院教学内容的影响方面,本文将主要从学规的角度出发,分析清代科举考试对江西书院的教学影响。

关键词:清代科举;考试内容;江西书院;学规学则

科举考试作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是一种比较公平选拔人才的制度,自隋朝的兴起至清末的废除,科举制度存活竟达数千年之久,通过科举考试,寒门士子不再苦于一腔抱负无施展,而是一举成名天下知;朝廷也不再抑于满朝文武无人才,取而代之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科举考试作为一种奇迹般的存在,为中国古代封建朝廷输送了数以百万计的人才。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官方,原为书院藏书、校书之场所。据地方史志记载,注明为唐代设置的书院就有17所。到宋朝,书院制度基本完备,并出现了许多著名书院,之后虽说在某些朝代偶有回退,但就本质上说,书院还是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而江西素称"人文之乡"之称,在建设书院方面因起步早、数量多、影响大等特点而享誉盛名。 据《江西通志·书院》统计,江西共有书院368所,其中创建于唐代的5所,南唐2所,宋代131所,元代36所,明代166所,清代28所。另据清光绪《江西通志·书院》记载,江西书院达526所。有学者根据其它各种史籍、志书、笔记、碑刻统计,认为江西古代书院足有千余所之多。因此江西是研究书院最具代表性的省份,所以本文将主要研究江西书院为主,并从其学规的视角分析清代科举考试对其教学的影响。

1 清代科举考试

清代科考沿袭明制主要分三级:乡试、会经的殿试。顺治二年(1645年)规定三年一大比,"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末年会试。乡试以八月,会试以二月。均初九日首场,十二日二场,十五日三场。殿试以三月。"但在参加科考前必须先获得生员的资格,即参加童生试。这种科考制度已有不少学者作了更为细致的论述,因此在这就不多加赘述了。

不过有三种人是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第一、戏子本人及子女,不能参加童子试;第二、祖上有作奸犯科之人不能够参加童子试;第三、父亲为主考官,其子女不能在同年,父亲监考的本地参加童子试。因有这样的资格规定,所以在江西书院的教学内容上,他们着重学子品德的培养。从这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规定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戏子等杂耍人员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就算是圣贤如孔子,也是非常看不起做农活的低贱人民,甚至还因为他的弟子樊迟问他如何种庄稼和种蔬菜而被唤作"小人"。

2 江西书院学规

何为学规?简单说来,学规就是代指学校的规章制度。宋代徐度在《却扫编》卷上写道:"先生乃制为学规,凡课试讲肄,劝督惩赏,莫不有法。"《宋史·道学传三·朱熹》:"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这两句就阐明了学规的主要功用,"凡课试讲肄,劝督惩赏,莫不有法"学规就是代替这里的法,需要一个规章制度来劝督惩赏。而朱熹也表示"为学规俾守之"。因此学规是书院规范化、制度化以及系统化的重要保证,并在书院制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种纲领性的存在,主要阐述书院办学的宗旨和理念、书院管理方法、学生学习修身之法、教学之法、教学评价、奖惩之法、俸禄发放等情况。

(一)清代科考对江西书院学规教学内容的影响摘 要: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项非常重要选拔官员的制度,对世界各国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它始于隋,历经唐宋元明,直至光绪31年(1905年)清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兴办学堂"结束其长达1300年的历史。而书院本作为个人读书治学之所、聚徒讲学的一种教学机构而兴起,最后基本沦为科举考试的附庸,最直接体现在科举考试对书院教学内容的影响方面,本文将主要从学规的角度出发,分析清代科举考试对江西书院的教学影响。

关键词:清代科举;考试内容;江西书院;学规学则

清代书院已经发展非常完备,各式学规更是详细具体。清代科举考试对江西众家书院最大的影响在于制约了书院的教学内容。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王昶在《友教书院规条》中记录:"今除五十三年已习《诗经》外,嗣后应当接习四经……在院童等,每日必读熟经文三百字。查《诗经》四万八百四十八字,应以一百三十六日读完;《书经》二万七千一百三十四字,以九十日读完;《易经》二万四千四百三十七字,以八十日读完;《礼记》九万八千九百九十四字,以三百三十日读完;《春秋》一万五千九百八十四字,以五十四日读完,共须六百九十日,不及两年即能遍诵。"从中声明了《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是必读科目,而这些归属于《五经》的范畴,是清代科举考试最常考的主要内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科举考试的内容就是书院的重点教学内容。

又如满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汤来贺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写道:"载籍极繁,自以《四书》、六经为准,然必旁通遍览,而后足以助学识,广见闻。"

此处也道清白鹿洞书院教学主要是以《四书》、六经为主。(《乐经》已失传,故常称"五经")一言以蔽之,清代教学的内容还是科考的《四书》《五经》。

再如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顾家相《鳌洲书院课士略说》:

"一曰经学兼小学。《十三经注疏》、监本《五经》、《钦定七经》并颁在学官,苟为乡、会试二场计,则此数部已足,毋庸再读他书。若论经学,则《注疏》尚系一家之言,仍须博考遗文,兼采众说……有志治经者,当购《古经解汇函》、《皇清经解正续篇》,则经学之书,大致已备。"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在清代科举乡会二试的考试内容规定,也可以从"苟为乡、会试二场计,则此数部已足,毋庸再读他书"中看出此时的书院已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庸,失去了学校教育人才的功能。竟然在学规中注明要参加乡试、会试的话,这几本书就够了,也没必要读其他的书了。这与现今老师在课堂上,在规章上注明中考不考体育、美术、劳动技术,所以体育课、美术课、劳动技术课就全部取消有何分别。

再如祝廷芳《兴贤书院条约八则》中八则之一为穷经。"作文贵有根柢,经史者,文章之根柢也……诸生须将五经子史竭力研求,务令融会贯通"笔者对经史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说他们是文章的根柢,其实所谓的文章,不外乎是在清朝科举考场上的文章,这么两句也传达出老师教授,学生研求内容也就局限在科举考试的内容当中。

综上所述,虽说不同的书院有不一样的教学内容,但皆大同小异,就其主旨来看,主要集中在《十三经注疏》416卷之大义上。而且通过上述可以发现考试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书院的教学内容,基本上可以说清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大体上就是书院的教学内容。也就是因为清代科举考试"考教内容、几乎一致、不考不学"的模式造就了中国古代许许多多"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只知死记硬背经义的"呆子",也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农业水利方面、科学技术方面、哲学辩思方面等等,使得中国的发展呈一种畸形发展的状态。

(二)清代科举考试对书院教学的其他影响

科举考试不仅影响书院的教学内容还影响其他许多方面,比如清道光三年(1823)程含章在《兴贤书院教条十则》中还有关于在书院学习书写字迹的要求,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在科举考试中取列前茅。

"文字佳否,尚待细看,字则开卷了然,不可掩也。果能作字端楷,衡文者便心先欢喜,文虽不堪出色,亦蒙取录,况朝考、殿试、散馆、考差、大考皆以字分高下。字迹不佳,纵诗赋平稳,不能取列前茅,诸生童可不急学之哉!学字者,或王或董,皆足见长,见初学入手必自颜始,以其骨力凝重,间架整齐也。日日学之,功无间断,半年之后即有进益矣。"

他们要求诸生童作字端楷不是以修养耐性、修养持之以恒的精神为诱导,而是以科举功名名次排列为诱饵。让学子在学习的时候总是带着一种功利性。为了科举考试而读书、为了求取功名而学习、为了谋求官位而读书。

其实科举考试从考试内容中包含了人们应该如何做人、求知、行事各面之道理,因此学规的学则中也处处体现教人如何做人、求知、行事之义理,但学子在名利的利诱下将学规中重义轻利,培仁心等原则抛之脑后,一心为求功名,光宗耀祖,"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事例绝不在少。论其宗源,当属孔子"学而优则仕"一句语录,其本意是鼓励人们向学,同时也为朝廷提供了选才之道。研究书院起原的重要史料《江州义门陈氏宗谱》所载《义门家法三十条》也记:"立书堂一所于东佳庄。弟侄子孙有赋性聪敏者令修学,稽有学成者应举。"再经过朝廷对登天子堂的学子嘉奖、重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前赴后继地走上"求学"道路。宋朝皇帝宋真宗为鼓励人们向学创作了一篇《劝学文》,全文如下:

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

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锺粟;

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

仔细分析这篇向学文,所用的方法不过就是名催利诱,黄金屋、千锺粟、颜如玉难道就是向学的终点?因此,不少学子在这样的学习准则下,渐渐地将"惟义是求"沦为"惟利是求"。孔子曰:见利思义。曾子曰:以义为利。子张曰:见得思义。然而诸生即便知晓如斯道理,也不能敦实行,陈宏章先生在豫章书院学规中还特别强调:"诸生读《白鹿洞规》久矣,今敬刊于前,复申之于此,冀诸生切己体察,近观内省,毋以洞规为见习闻,仅作陈言,而忽躬行之实事业。"

诸多学子抛却求学宗旨,一心为名,一心为利,使得"富贵利达"之念浸入骨髓,陷溺世人,败坏学风。也因而酿造了"周进、范进、马二先生"等科举悲剧。在清代尤为最甚,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格式里面的八股文体,以《十三经注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生拉硬拽,难免从"通经致用"沦落为专研《十三经注疏注疏》文字游戏。

从古至今,名利当道,由此滋生如此多的社会问题,概由受不了名利的诱惑,名利就是一切歪曲一切教育的目的万恶源泉,这样一种靠名利吸引着走下去的制度是不平稳的,最终科举制度还是走向了灭亡。而作为科举附庸的书院也因此由盛转衰、渐渐日落西山。这对我国综合教育、全才教育、终身教育等其他教学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不能让今日之学校成为中考、高考之附庸,只重视考试教育,迄今已经出现了许多"学习机器""生活白痴"的事例,现实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一定不能让今日之学校也最终沦为昔日之书院。

参考文献:

[1]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M].河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2]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3]李思敬.五经四书说略[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6.

[4]程舜英.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考试内容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考试内容和形式探讨
我国成人高考内容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论能力测评导向的高校考试改革
浅析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考试内容及应对策略
厦门市2009—2014年体育教师入职技能考试内容分析
应用型财经院校考试内容与方式的改革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