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金世宗时期的辽阳渤海贵族

2015-01-08仉惟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仉惟嘉

摘要:金王朝是一个以女真族为主建立起来的多民族组成的联合政权,辽阳渤海贵族在金朝前期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是由其自身的政治才能、军事才能和社会历史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在金世宗时期,这种状况发生了转变,辽阳渤海贵族的势力达到顶峰,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出现这种局面,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辽阳渤海贵族;金世宗;转折时期

中图分类号:K24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2-0201-02

金王朝是一个以女真族为主建立起来的多民族组成的联合政权,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渤海人是这个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一支,进入统治阶层的渤海人的势力更是不容忽视的,他们在推动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都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在金代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是由其自身的政治才干、军事才能和社会历史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渤海人在金王朝所处的社会政治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金代前期基本上是处于上升的趋势,至世宗完颜雍执政初期达到了顶峰,而在世宗执政的后期渤海人势力则逐渐呈现衰落的趋势。可以说,世宗在位期间是渤海人在金代社会政治地位的转折时期。本文将就这一时期参与到中央统治集团内部的辽阳渤海贵族代表人物和代表事件进行简要分析。

渤海人在金朝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不高,但是他们汉化较深,文化水平较高,能够适应中原地区高度发展的封建化经济,且与女真人同源于靺鞨,渤海出自粟末靺鞨,女真出自黑水靺鞨,两族“本同一家”[1],金朝统治者十分看重他们之间的这种同源关系,所以女真统治者非常宠信渤海人,渤海人也一心依靠女真统治者。由于历史原因,金朝的东京辽阳府地区,自辽王朝建立初期,就聚居了众多的渤海人,并且形成了这一地区的势家望族集团力量,经过辽、金两代二百多年的发展,备受朝廷的关注,上层代表人物曾多次出任两王朝的高官或权臣,因此,他们无论是家世、权势或者财力在当地都是显赫的,逐渐形成了大氏、高氏、张氏、李氏辽东渤海四大望族。金世宗发迹于东京辽阳府,他取得政权主要是得到了李氏、张氏辽阳渤海势家望族集团的支持。

金世宗完颜雍即帝位前依靠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宗室子嗣的常例身份取得高位,在成年后从军征战,因骑射武功超群,步步得升。他在二十四岁时,任熙宗朝(公元1135—1149年)三品兵部尚书,进封为葛王。但是在海陵朝(公元1149—1161年),因为他的身份特殊,遭到海陵王的忌疾和冷遇,十余年中未升一阶官职,甚至被迫离开京城,出任地方官[2]。他曾在辽阳连续居住五年,借此机会,在其身边集合了以其母舅李石为首的渤海族上层分子,由李石联接了以张玄素、张汝弼为首的渤海张氏家族集团。李家祖上,世为辽王朝的高官、权臣,曾领受辽廷给予的“辽阳及汤池千顷”[3]的封地。李石是金代太宗、熙宗、海陵朝三朝元老。张家几乎历代都是“以父荫补官”[4]。另外,在集结了曷苏馆女真的武将后,完颜雍见时机成熟,遂于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十月七日,在辽阳拥兵称帝,年号大定,史称“辽阳政变”。在这一事件中,由辽阳渤海人组成的谋士集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金世宗即位后,这些渤海贵族们在制定和推行新的统治政策,巩固皇权等方面,也都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世宗在辽阳称帝,有一部分拥立者主张回到祖宗发迹地的金上京之地,即重返旧都。李石高瞻远瞩,坚决主张进驻中都(今北京),“据腹心以号令天下。”[3]张玄素也极力赞同,劝世宗“宜早幸燕京”[5]。世宗听取了他们的建议,顺利地进占了中都城,夺取了金朝中央政权。这时距“辽阳政变”的发生仅七十余天。不过此时,世宗所面临的形势是极为严峻的,由于海陵南伐和“辽阳政变”所造成的政治混乱,更进一步加剧了金朝政局的动荡。为了扭转这种局势,世宗采纳了渤海谋士集团的建议,实施了积极的措施。在用人方面,为了争取海陵朝旧官僚对新政权的支持,他尽可能地继续重用他们,以利安定人心。如:世宗即位后即招谕原海陵朝的宰相、辽阳渤海贵族出身的张浩,使其为自己效力,这对稳定统治、安定民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二月,张浩入京朝见,世宗任命他为太师、尚书令,封南阳郡王,对他好言抚慰:“卿在省十余年,练达政务,故复用卿为相。”[6]张浩留任宰相后,对曾在海陵朝从政的各族官员,起到了极大的稳定作用,也给在辽阳起兵中有功的渤海贵族以鼓舞。除此之外,参与辽阳起兵的渤海李氏、张氏大族们,也以定策和拥立之功,皆在朝中担任高官。李石先是“以定策功为户部尚书”[3],不久又升任参知政事。“与浩同曾祖”[5]的张玄素继任户部尚书后,且出镇定武。张汝弼初封官为应封翰林文字,后晋升为“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7]。这样就在世宗身边组成了以渤海贵族为支柱的强有力的中央统治集团。

从表面上来看,渤海人的政治势力在此时似乎达到了顶峰。但事实上随着政权的逐步稳固,世宗开始调整统治政策。一方面,开始侧重于女真统治集团的重新组建,采取逐渐把主要权利转移到以皇族完颜氏为核心的女真贵族手中,以期维持长久统治。一方面,采取利用渤海人为官的政治策略和熟悉吏制的才能的方法,仍继续依靠辽阳渤海贵族。如:命李石担任御史大夫,“掌纠察朝议,弹劾官邪,勘鞠官府公事。”[8]起到钳制女真权贵势力膨胀的作用。另一方面,出于安抚和笼络辽阳渤海大族的政治需要,给予他们特殊的荣誉。张浩晚年多病,世宗仍不准其致仕,特令其可“入朝毋用拜,许设座殿陛之东”[9]。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世宗进拜七十多岁的李石为太尉、尚书令。不过在其受命之后,世宗告诫他:“军国大事,涉于利害,议其可否,细事不烦卿也。”[3]可见此时,世宗是“厚赏而深制之,宠以尚书令之位,而责成左右丞相之下”[10]。

促使世宗采取限制辽阳渤海势家望族集团力量的另一原因是,此时在渤海望族中开始有人倚仗世宗的信任和手中握有重权而变得骄纵、跋扈,甚至无视国家法律。下面仅以李石为例,加以说明:身兼国舅、国丈、元勋多重身份的李石,在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任参知政事时,曾冒领国家粮食,“卖革去旧贴,下仓支粟,仓私不敢违,以新粟与之。”[3]在朝堂上,李石也多次与女真重臣发生争执,特别是与女真权臣的后代,平章政事完颜守道的关系尤为紧张。每见“完颜守道奏事,石神色不怿”[3]。为此,世宗也曾劝说他:“守道所奏,既非私事,卿当共议可否。”[3]可见,世宗已经意识到了辽阳渤海贵族代表人物的变化。

辽阳渤海世家望族集团在世宗前期,甚至是在金朝前半期能够处于较高社会政治地位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他们与皇室结有姻亲关系,最终也是因为在世宗后期卷入了皇室内部的继承权之争,致使他们在章宗(公元1189—1208年)即位后逐渐失势。至金末,渤海贵族集团从金代的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即使这样,仍不能抹煞渤海人在金代前期尤其是世宗在位期间曾经做出的历史贡献。他们无论在谋取帝位、夺取政权、治国安邦的过程中,还是在励精图治,进行社会改革的过程中,都能尽心竭力,积极辅佐世宗。为金王朝在世宗统治的29年中能够政权稳定、经济繁荣、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出现了金王朝的“治世”,史称“大定之治”[11]。

参考文献:

[1][元]脱脱,等.金史(卷2:太祖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元]脱脱,等.金史(卷6:世宗本纪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元]脱脱,等.金史(卷86:李石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卷13:遗裔列传·张汝弼)[M].长春: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82.

[5]金毓黻.奉天通志(卷179:人物志·张玄素)[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

[6][元]脱脱,等.金史(卷83:张浩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元]脱脱,等.金史(卷83:张汝弼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8][元]脱脱,等.金史(卷55:百官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卷13:遗裔列传·张浩)[M].长春: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