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旺姆的婚礼

2015-01-08谢恩主

新西部 2014年5期
关键词:哈达来宾新郎

谢恩主

在西藏阿里工作的时候,旺姆是我在地委宣传部工作的同事,一个年轻漂亮的藏族姑娘。收到她的婚礼请柬,我自然是很高兴的。况且对于藏式婚礼是什么样子,我一直很是好奇。

婚礼在酒店举行,我和宣传部的加央副部长坐在一起,等待新娘的到来。加央说,“农牧区百姓结婚很讲究,特别是迎亲仪式很隆重,很热闹。”

据加央讲,迎亲时,新郎不出门,男方选派十几个人到女方家迎娶新娘,人数最少两人,并且人数要成双。迎娶新娘的马打扮考究,其颜色需与新娘属相相吻合,而且必须是怀孕的母马,以预祝新娘早日怀孕,早得贵子。

在进入新娘家以前,男女双方都派出机智、灵活、能歌善唱、嗓音高亢洪亮的人进行斗唱,以增加迎亲的气氛,男方斗唱赢上百首歌,过80道关卡才能最终进入新娘家门,男方随之将整套漂亮的服装(从帽子到鞋子含锦缎的羔羊皮披风)以及装饰品(拜热、甘琼、巴达、吉库、纳玉、卧勒塔、噶乌、色杰还有琥珀项链、珊瑚项链、珍珠项链等)送给新娘。待新娘换上新装,佩戴完装饰品离开娘家时,新娘家要举行招财进宝仪式,由法师手持五色彩箭(婚礼活动中习惯使用的一枝系有五彩哈达、小铜镜、璁玉、绿松石、贝壳,珊瑚珠等,顶部为一根锐利的小铁箭),新娘父亲或兄长手拿羊前腿,高声叫喊“招财吆!招宝吆!请不要带走我家的财气和福分”反复多次,直至新娘远离。

迎亲队伍返程时,要求一名属相好、父母在世、相貌堂堂、能歌善唱的人领队,身穿紫红袍,骑紫红马,后面依次是迎亲代表、新娘和女伴、随同前来的亲朋好友。迎亲队伍在途中如遇背水、背柴禾等被视为是吉利的象征,应立即下马敬献哈达;若遇抬病人、倒垃圾或背空筐者会被视为不吉利。

“不吉利怎么办?”我好奇地问。

“没关系。如果遇到不吉之物,可以在结婚后请喇嘛念经消灾。”加央笑着说。

我们正聊得起劲,突然听见有人喊:“新娘进来了。”果然,新娘、新郎从人群的中间走进来。台上的人站起来开始唱歌,唱的自然是藏语的歌曲,却不似以前听过的激烈的曲调,而是柔和舒缓似情人细语般的呢喃。

柔美的调子把人们一下子拉进温馨而甜蜜的氛围。歌声中,新郎、新娘手挽手,庄重而幸福地走向主位。他们后边是伴郎、伴娘和双方的父母,一群人来到主位上坐定。新娘、新郎坐在中间,身着华丽藏式服装的妇女上台为他们斟上酥油茶。道吉祥(即司仪,藏语的叫法)向大家介绍新郎、新娘,并把他们的结婚证宣读一遍,随后便宣布结婚仪式正式开始。

道吉祥一说完,台子上的两个人又开始唱歌,新娘、新郎交换信物,给彼此戴上象征自己坚贞的戒指,双方父母也为儿女送上祝福。

这时,男女双方的亲戚各派出一名代表为来宾献歌,歌曲欢快热烈,满是喜庆的味道。唱完歌,便进入给客人敬酒的环节。

我这时才注意到,旁边已经站了8位年轻的妇女,每个人手上都拿着央子(酒杯),大小不一,听说最大的可以装三大瓶啤酒。加央告诉我,这些妇女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必须是结过婚、有小孩的,而且都很漂亮。道吉祥刚说完“敬酒”,她们便从前面依次走到最后边,每人负责一排,从左到右开始给客人敬酒。

虽然是敬酒,但这8位妇女却是滴酒不沾的。客人有的接过递到面前的央子,痛快地一饮而尽;也有些故意为难,必须让她们唱歌才肯喝。她们也不扭捏,痛痛快快地高歌一曲。那些歌曲她们都是顺手拈来,歌喉亮丽,唱着唱着便有很多宾客兴高采烈地跟着唱,气氛相当热烈。

婚礼还有一个来宾给新郎、新娘献彩礼的环节,每次一般都是两个人,一个人捧着哈达,另一个人拿着红包,上台送给新郎或者新娘。我们是作为旺姆的亲朋出席的,红包自然是给了美丽的新娘。

献完哈达,新郎、新娘从主位上下来,给来宾敬酒。敬完酒,大家仍然没有一丝散去的意思,热热闹闹地唱起了歌,甚至挪了桌子,围在一块跳起了锅庄。

我听着歌儿,跳着并不熟悉的舞步,在心里默默地为新人祝福,祝福阿里,祝福新郎新娘的快乐与热情能世代流传,祝愿阿里人民的生活过得更加幸福安康。endprint

猜你喜欢

哈达来宾新郎
新郎与新狼
手捧哈达送给你
瀑布哈达
马蹄形磁铁小姐找新郎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
《笑一笑》
《笑一笑》
龙腾虎跃鹰飞扬
藏族的“哈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