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物流企业的仓储人才培养“三结合”模式研究

2015-01-08汪澍东

商场现代化 2014年32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物流企业

本文是安徽省教育厅2013年科研项目《基于仓储配送作业的新型物流企业现场管理优化研究》(SK2013B45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物流仓储人才的培养是当今高职物流院校的一个重要方向,根据时代要求,培养出适应性强、有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高职物流人才是高职物流院校的永恒任务和追求,本文从仓储物流的培养过程出发,探索并总结出“三结合”(理实结合、训赛结合、校企结合)的物流仓储人才培养模式,也从一个侧面解答了当前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 物流;仓储人才;培养模式

一、当前物流仓储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是能够胜任企业一线操作层的管理人才和管理层的操作人才。基于这种定位,许多高职物流专业都把企业需求的运输和仓储人才作为重要的培养方向,把工学结合作为培养过程的重要手段。但根据实际了解,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培养方向、培养过程和培养实际与企业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培养方向过粗或过细

许多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在培养方向设置方面,或贪大求全,的过粗或过细,过犹不及。比如某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向是这样设置的“培养在物流管理部门、外贸部门、工商企业、港口码头等岗位从事物流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具备物流规划设计和物流经营管理、物流决策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这个定位实际上是把当前物流业发展方向中的所有方向、高中低档次乃至物流教育类的都涵盖进去了,这实际上是一种“大杂烩”的培养方式,对于高职这个层次的毫无意义。

此外,也有些高职院校在培养方向细化上很下功夫,突出了“专才”这个目标,比如某高职院校把物流专业培养目标限定为三个方向,分别是“快递企业方向”“国际物流方向”“物流客服方向”。这种培养目标诚然想以最适合的方式给予企业所需的人才,但没有考虑到人才的长远发展,没有考虑到高职物流教育虽然是岗位对接,却要突出人才培养的综合能力,否则毕业生未来的发展能力是很有限的。

2.过分注重职业能力,没有突出适应能力培养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其涉及领域十分广阔,始终需要专业人才多方面的知识能力结构,但仅靠高职的在校培养阶段,的确很难实现这一点,因此,对职业能力的追求就成了许多高职院校的目标,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往往从分析职业角色入手,以工厂的制作模式,搭配出一些“原材料”-----课程体系, 以相关行业职业标准改进后的课程标准为“制作标准”,以学生为主要制作蓝本,意图在培养期内培养出一个所谓的“职业人”,实际上,这是很没有依据的,也违背了教育的初衷,课程突出职业能力无可厚非,然而过分重视职业岗位的素质培养会使得学生失去一些综合能力养成的基本元素,进而提前变成麻木的“职业人”,没有工作乐趣,何谈有高质量的未来发展。

3.工学结合没有落到实处

按照早期的工学结合理论研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为目的,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一度风靡大江南北,成为高职院校趋之若鹜的追求目标,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校是否具备工学结合的基本条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二是企业能否配合学校完成工学结合过程。实际上,这种培养模式更多的是适应传统制造业和外向型制造业的人才需求,这种产业人才一次性需求量大,需求同质化,因此可以满足这种需求的专业往往“工学结合”的比较好,但对于现代服务业来说,岗位设置较为复杂,以流程设置的岗位很难一次容纳大量人才就业,加之需求差异较大,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比如会计类岗位、外贸类岗位就很难以“工学结合”来培养学生。

二、物流仓储人才培养要求

物流仓储人才是在封闭的物流场所内从事仓储和配送相关活动的专门性人才,我们以某仓储企业为例,看一下仓储企业对几个常见仓储岗位的人才具体要求:

这是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职位描述”,它清晰的指明了岗位的工作内容,也是我们的企业切实要求毕业生能够做到的工作实际环节,从表中的具体要求看,企业需要的是能够很快上手的“能力”,是能够具体操作的“员工”。因此,这应该作为我们培养过程的重要方面,以此为蓝本培养出的人才是企业需要的真正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三、“三结合”模式培养仓储专业人才探究

我们在仓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与企业实际结合,我们与上海某仓储公司、淮南某商业企业仓储配送中心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企业与学校均签署了合作培养人才协议,除了提供学生实训实习的场地,也可以为教师近距离审视教学成果积累大量的经验,物流专业教师均有丰富的教学和物流工作实践的经验,多次参加全国物流骨干教师研讨会,组织学生参加商务部组织的物流仓储技能大赛以及省教育厅组织的仓储配送技能大赛,并进入海尔工业园仓储配送现场、烟草公司仓储基地、物流大市场高架库进行实地调研和学习,得到了企业用人的第一手数据,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仓储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1.三结合之一:理论知识和实训过程的结合

这种模式主要针对一些理论性不够强、但需要较强实践能力和大量训练的课程,比如仓储实务、条码技术等课程,这种结合的好处在于能把课程教学中比较难以说明而又不需太深理解的理论知识科学有效地转化到能够调动学生兴趣的实训过程中去,在实训中加以讲解,使学生从实训过程中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转变他们的思维方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了部分课程教师无法与学生沟通的状况。此外,把相关课程的理论部分和实训过程的结合还能有效地将技能实践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掌握操作技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了教学效果。

2.三结合之二:实训过程和竞赛过程的结合

从2010年开始的“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物流技能大赛”高职组以“现代物流—储配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为课题,以商流物流合一的配送中心为作业主体,几乎涵盖了仓储物流作业的全过程:入库、越库、移库、盘点、出库等,尤其是对以客户订单驱动的出库环节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从整托出货到整箱出货、电子标签拣选、阁楼货架拣选,电子拣选车拣选,不断推陈出新,对学生学到的仓储专业知识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考核,不仅如此,大赛还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抗压力,为他们步入“职业人”提前进行了一轮培训和锻炼,我校开始涉足仓储技能大赛是2012年,教师迅速把准备竞赛的过程和实训过程糅合在一起。在指导学生训练过程中最大的心得就是在实际作业中广泛采用了基于ECRS原则的做法来优化仓储作业,这种方法首要的关注点是提升仓储作业效率,降低无用作业成本,改善客户服务水平。基于ECRS原则的仓储优化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迅速简化动作、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仓储工具使用效率,缩短作业时间,由于训练方法得当,自2012年开始,连续三年在安徽省“现代物流—储配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大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3.三结合之三:仓储操作和企业现场的结合

要善于利用企业资源,和企业进行互惠互利的合作,学校就要及时为企业提供合适的实习人员,同样的,企业也要为教师和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工作环境和其他便利条件,我们和上海某仓储公司合作的模式就是在企业需求人才的高峰期安排学生前往企业实习。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能够教会学生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不到的,比如学校只能提供实训环境,并不能提供紧张的工作环境,也不会有客户的严苛要求和满意度评价,因此学生通过企业实习往往进步很大,不仅能够迅速适应后面的不同工作环境,而且大大缩短了其成长过程,对其潜能开发和未来前程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韩包海.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机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2.

[2]汪澍东.基于ECRS原则的仓储物流企业作业流程优化分析—以上海某仓储物流公司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

[3]牛国鹏,江庭友.以物流大赛为契机推进物流专业教学改革[J].机械职业教育, 2012(12).

作者简介:汪澍东(1981- ),女,安徽淮南人,管理学硕士,讲师,淮南联合大学教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物流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