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周迅:心驰天下梦为文
2015-01-08李响
李响
有梦想就会有希望,有信心就会有力量。信念是一支火把,它能最大限度地点燃一个人的潜能,引导我们飞向梦想的天空。
——题记
楔子
文学艺术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像英雄丹柯那样,燃烧自己的心,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他们像鲁迅先生所形容的那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用自己精心创作的作品,教育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在“北漂”队伍中,来自湖南衡东的周迅,以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散文和文学评论见长,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国字脸,身材魁梧,体魄壮实,从基层起家,一直写到北京,写到中南海。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他将自己的满腔激情倾注笔端,热情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热情讴歌改革开放涌现出来的时代“弄潮儿”。在他多达数百万字的著作里,精心地塑造了一些重量级的大名鼎鼎的人物,真实地记录了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惊天动地的感人至深的大事情。他撰写的报告文学《绿色的梦》,整版发表在1993年2月6日的《中国环境报》,并荣获全国“绿叶杯”环境文学征文优秀作品奖;他撰写的《战斗在狼牙山上》,被选入《中共党史资料》第55辑,1995年7月荣获全国“烽火忆抗战”征文最高荣誉奖。
梦开始的地方——成长
1964年,周迅出生于湖南省衡东县吴集镇杨梓坪村,原名神生,一家六口人,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排行第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由于家里很穷,他每学期几块钱的学费,经常要靠他自己去赚,有时挖药材卖钱,有时去公社石灰厂挑筹泥赚钱,有时去县机油泵厂挑土方、做点工赚钱,才能分几次交清。
不过,小小年纪的周迅知道,知识不单单是来自学校课堂,更来自一个广阔的读书天地。也许是一种天性吧,他从小对书籍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从开始懂事的那天起,他就在家里翻箱倒柜找书读。父亲上过几年私塾,读过的《三字经》、《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书籍,就像磁铁石那样,深深地吸引了他。翻开这些纸张已经发黄、散发着油墨芳香的线装书,他如痴如醉。那时他还未上学,一本《三字经》已被他背得滚瓜烂熟。每当背诵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钧粟”时,他开心极了,想探求究竟。
“在文字里,我发现了另一个世界”,周迅说,“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而每一本书都是一座迷宫,翻开书页就可以登堂入室,游览大千世界。”从此,他的生命与书籍相连,不离不弃。
周迅非常喜欢读书,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在班上拔尖。父母为了养家,每天都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经常从早忙到晚,根本没有时间料理家务。他一边上学,一边开始学着做饭干家务。每天早晨起床后,父母忙于农活。他先煮粥,粥煮熟了之后,他爬到灶头上将煮粥的锅子移开,然后将煮猪吃的潲的锅子放在灶头上,往锅里放切好的猪草,再加上适量的水,开始煮猪潲。这时,他开始盛粥吃,吃饱了就去上学。有时,锅子里的粥虽然煮好了,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他生怕上学迟到,于是拿起勺子往水缸里盛水喝,喝上几勺水感觉肚子饱了,背起书包就走,一路飞脚朝学校跑去。有时他前脚刚迈进教室,上课铃声就响了。由于他时间把握得比较准确,又经常饿着肚子去上学,因此很少迟到。
那时,公社一般都办了初中。周迅读初中本来要去双园公社所在地,因为双园公社在洣河的南岸,每天要过河很危险,县里和公社便决定在杨梓坪办初中,将大丰小学改为大丰学校,既办小学又办初中,供水湖、大丰、青草湖三个大队的学生就读。周迅小学毕业后,顺利地在大丰学校读初中。
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周迅参加了学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每天放学后,他和同学们排练文艺节目,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走村串户,送戏下乡。那时,他和同学们经常敲锣打鼓参加公社和区里的汇报演出,捧回了一个又一个大奖。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迅更加刻苦学习,酷爱读书。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他十分感慨:“读书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自从迷上读书后,周迅经常书不离手,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渴望知识,养成了买书、读书的好习惯。有一次,亲戚家里嫁女,母亲要他到县城百货公司扯一块花布作贺礼。第一次到了县城,他首先去了新华书店。
周迅走进县城的新华书店,看到了琳琅满目的书的世界、书的海洋。他沉浸其中,久久不愿离去。他双手捧着一本《新华词典》,爱不释手。他翻了又翻,看了又看。售货员见了,对他说:“这可是所有书籍的老师,有了它就能读懂所有的书。”最后,他干脆用母亲让他买花布的钱买了这本字典,结果回家挨了一顿打骂。有失也有得。当语文老师上课提问解释词语、成语时,他每次都能对答如流,赢得了老师的一次又一次表扬。这些表扬对他是一个巨大的鼓励,燃起了他心中的一盏又一盏明灯,照亮了他的梦想。
夜深人静,一家人早已进入了梦乡。他还在煤油灯下举着一本《西游记》不肯入睡。每当遇到生字,他就翻开新买的《新华词典》查一查,看书的体验更加美妙。父亲生怕他在昏暗的灯光下把眼睛使坏,几次起身催促他,可他每次都是嘴上应付着,油干灯灭了还舍不得把书放下。
那时候,煤油要凭票供应。父亲有些无奈:“再这么看下去,几个晚上就要把一个月的煤油都用光!”
幸好,周迅找到了新法子。有一次,他偶然发现,两节电池的手电筒用过的电池其中一节还有余电,三节电池的手电筒其中两节都有余电。仿佛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他豁然开朗,于是用电线连接灯泡,将灯泡顶在电池的正极上,电线另一端放在电池的负极上,按照灯泡发出光亮的大小,挑选出有电的电池,然后将三个有电的电池串联起来,发出的光比煤油灯亮堂多了。父亲是生产队会计,家里经常有客人打着手电筒上门,在他们生产队或大队蹲点的县、区和公社干部,经常住在他家。只要家里一来了客人,他就缠着客人要旧电池。
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周迅就是在手电筒废旧电池发出的亮光下读完的。母亲一遍又一遍地督促他:“别看了,别把眼使坏了。”他捧着书本“岿然不动”。
母亲猜不透,也弄不明白,书中到底有什么东西使自己的儿子这样着迷?周迅总是笑而不答。他遇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书就要买,哪怕是不吃饭而挨饿;他看见有文字的纸就要翻一翻,哪怕是掉在地上的半张破报纸也要捡起来瞧一瞧。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积累知识。由于没有钱买书,他就四处借书阅读。他向邻居借,向同学借,向老师借,向住在他家蹲点的干部借……在借书的时候,他就讲好归还书的时间。书借到手之后,他抓紧时间阅读,认真做读书笔记。
“书是很宝贵的东西。”周迅说。他很爱护书籍,即使是借来的书,他更加爱惜,每次一定要把借来的书的卷角都摸挺了,才能还给人家。
周迅的读书生活渐入佳境,但却慢慢地变成了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有一次,父亲喊叫他,见他仍无动于衷,忍无可忍,一把把他手中的书抢夺过去,气愤地扔到了臭水沟里,啪啪就是两巴掌,边打边说:“锅子里煮的是白米,不是文字!”
打在脸上,疼却在心里,周迅脸上浮现的是五个手指印。少年的他把牙齿咬得格格响,心里暗暗下决心:“等着吧,总有一天,我要将文字变成白米!”
初中毕业那年,校团总支部书记和班主任老师组织第一届初中毕业班学生去韶山参观。周迅和同学们自带草席、毯子或单被,先天下午步行去衡山火车站,挤住在车站附近的班主任老师亲戚家的楼上,第二天清早乘坐火车去株洲,然后换行长沙开往韶山的韶一次旅客列车,到达韶山火车站后,步行去韶山冲,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南岸和毛泽东同志事迹陈列馆,当天晚上挤住在韶山学校的一间教室,将教室的课桌并拢,同学们两个人一铺,放上自带的草席,盖上自带的毯子或单被,一个个酣然入梦。第二天早晨,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高高兴兴地踏上了归途。
这次韶山之行,周迅大开眼界,感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是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见到了蓝眼睛、黄头发、黑皮肤的外国人,并且购买了一件胸前印着“参观毛主席故居韶山纪念”的背心带回家,可以说是满载而归了。每次将这件背心穿在身上,他都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毛泽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雄心壮志,深深地鼓舞了他。
该读高中了,周迅被安排在公社办的双园中学。学校离家有二三里路远,还要摆渡过河。他克服困难,坚持上学,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并且荣获全校作文比赛第一名。
恢复高考后,周迅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考场。结果,他仅以几分之差而名落孙山。他不甘心,选择了复读,再次于千军万马中过独木桥了。也许是阴差阳错,时不济人。由于天气炎热,长途跋涉到了县城,他中暑了。第一堂考试语文,他没有吃饭也坚持考试,并带病考完了所有科目。
皇天不负苦心人。高考成绩揭晓,周迅考取了湖南三师,总算跃过了龙门。
梦在初升之时——寻路
一个偶然的机会,周迅与记者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6年的金色秋天,县里决定在周迅的家乡杨梓坪修建洋塘河坝。洋塘是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赞扬过的地方。为了彻底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变水害为水利,中共衡东县委、县政府挥泪继承领袖志,誓将遗愿化宏图。
有一天,周迅和其他伙伴在工地附近一边放牛,一边玩乐。突然,一位叔叔把摄像机镜头转向了他们……他们赶紧把这位叔叔里三层外三层团团围住,问长问短。
这位叔叔说:“我们是湖南电视台的记者,刚才是在拍电视,还拍了你们这群放牛娃呢!”
没过多久,在工地露天放映电视纪录片《洋塘河坝展新图》。他和伙伴们都赶去观看。在银幕上看到了自己的镜头,他们一个个仿佛吃了蜜似的,心里感到甜滋滋的。
“我上电视了,黄牯也在!”回到家里,周迅兴高采烈。一家人乐不可支,在他们看来,能够上电视可是一份荣耀。
记者,多么闪光的字眼啊!从此,周迅心里种下梦的种子,有了个五彩斑斓的记者梦。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周迅发愤读书,立志要实现自己的理想。看到他如此勤奋、如此努力,高中语文老师周维吉对他寄予厚望,鼓励他朝着文学这条路走下去,结合课文的教学因材施教,希望他将来能像写《阿Q正传》的鲁迅那样,成为大文学家,并且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鲁迅本来是姓周,你如果改名迅,那么既是鲁迅的姓,也有鲁迅的名。”
说者有意,听者有心。顿时,语文老师的嘱咐,像电流那样涌遍周迅全身。于是,他把名字,从过去的周神生改为“周迅”。
高中毕业后,周迅选择了报考师范专业。师范毕业后,他服从组织分配,回县执教,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登上了讲台,有了铁饭碗,收入不错,生活稳定。唯一“遗憾”的是,梦想没有变成现实。他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仍不放弃对记者梦的追求,决心走自学成材的道路,实现自己的梦想。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终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段名言,曾经被无数中国人熟读成诵,也被周迅当作“座右铭”。他每次读起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段名言,仍让他充满激情,从而使他今天的脚步走得更加坚实。
知识改变命运,理想成就未来。周迅发誓要自强自立。他总是这样鼓励自己:“我要像保尔·柯察金一样,不断进步,总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一次发工资,周迅就买了一台收音机。他从收音机里听新闻,听专题节目,听小说……他想要把自己的触角,伸向这个美丽的世界。晚上办公完毕,他打开收音机,自由地收听广播。这对他教书育人起了很大的作用,并且他从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不知多少个不眠夜里,他是抱着收音机睡着的。
周迅从小就具有挑战的性格,藏着一颗不服输的心,别人能干的,自己也能干。“总是听别人写的文章没有多大意思,什么时候也让别人听听自己写的文章呢?”他不愿再做“伸手党”,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读书、看报和写稿。
要动笔写稿了,周迅开始从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起。衡东三中的欧阳果老师,右派平反后,办理了退休手续,但一直留用……欧阳果老师的事迹激励了他,他打算深入采写欧阳果老师,让老师们学有榜样。深夜,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他的办公室兼卧室还亮着灯。此时此刻,他坐在办公桌前“爬格子”……当东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通讯《满腔热血育人才——访衡东三中欧阳果老师》已经大功告成。周末,他将这篇稿件送到了县广播电台。不久,这篇稿子在县广播电台播出。
一时间,欧阳果老师的优秀事迹传遍了全县,大家都被欧阳果老师感动了。“成功了!”周迅欢呼起来,孩子般的笑容洋溢在脸上。他第一次领悟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快感。
首战告捷,对于周迅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励,也让他看到了宣传的力量,并且懂得了人生的价值。于是,他迈出了第二步、第三步……他写新闻,写通讯,写散文,大家对他的坚毅和勇敢交口称赞。
周迅说,当记者的梦想就像迷人的彩虹一样绚烂,总是引领着自己向更高处攀爬。教书期间,他先后参加了人民日报举办的新闻函授学习和衡阳教育学院中文函授学习,自费订阅了《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十几种报刊。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他锐意进取,发奋攻关,系统地自学了大学新闻专业的全部课程,掌握了新闻理论,并大胆地进行新闻实践,利用节假日深入各地采访,积极向各级报、刊、电台和电视台投稿。
在湖南三师深造期间,周迅得知湖南广播电视厅衡阳记者站站长赵自龙是本乡人氏,并且就在衡阳市丁家牌楼的地委大院办公,距离湖南三师很近。他拜托周维吉老师为自己写封推荐信,打算拜师学艺。
一个周末,周迅怀着忐忑的心情,登门拜访赵自龙:“赵老师您好,我是周迅,想做记者,恳请您培养我!”
赵自龙诧异之余欣然应允。有了名师指点,周迅又为党的新闻事业紧张地忙碌起来。课余,他提着录音机,跟着赵自龙一起跑新闻。
参加工作后,周迅便在寒假和暑假去湖南广播电视厅衡阳记者站实习,跟着大记者跑新闻、抓活鱼。1985年,他跟随赵自龙采访了“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衡阳军分区副司令员葛振林。他采写的通讯《信念在胸中闪耀——访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老英雄葛振林》,发表在人民日报社新闻智力开发中心函授部主办的《新闻学苑》1985年第12期。《人民日报》记者刘霄曾经这样评价周迅:“你有一个良好的‘新闻鼻子。”
所有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得到报偿的。1989年秋天,周迅被组织调入县电视台工作,终于正式成为一名记者。梦想成真,他更加刻意求功。
梦是唯一的行李——启程
人生不能没有梦。周迅认为:要想成为一位著名的记者,自己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他多么迫切要求去进修深造啊!
想飞的梦想是块金。1994年10月,周迅决定北上。这一年,他三十而立。
此前,周迅被县政府一位副县长带到北京出差。办完公事之后,他兴致勃勃,来到广播电视部看望杨兆麟。
周迅是在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投稿时认识杨兆麟的。杨兆麟写信鼓励他,促使他沿着新闻这条路走下去。
到了传达室一打听,杨兆麟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已经离职休养。一位离休的老台长还这样关心通讯员的成长,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一见面,杨兆麟格外高兴,热情为周迅沏茶,感慨地说“从湖南到一次北京很不容易”,并且询问了他的基本情况。
周迅喜出望外,一一回答。
当谈到今后的打算时,杨兆麟语重心长地说:“你还年轻,应该争取深造的机会。”
杨兆麟是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建议周迅去走一走、看一看。
“我要到北京广播学院去深造,那可是中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摇篮呀!”周迅的心中又有了新的梦想。
当即,杨兆麟给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主任曹璐打电话,为周迅约好去北京广播学院的时间,并和曹璐说好送一套新闻系的教材给他。
周迅一路风尘仆仆,如愿地见到了曹璐。在和曹璐的交谈中,他提到自己想要继续读书的愿望。曹璐很高兴:“能够多读书当然好!如果有机会,我们通知你!”
“一共15本书,沉甸甸的。”分别时,周迅提着曹璐交给他的教材回衡东,开始自学新闻专业。越往下读,他的心情愈发不能平静:“原来我还有这么多不懂的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没有思想的充实,以后只能是个匠人啊!”
八小时之外,周迅一边刻苦自学新闻专业,一边和曹璐保持联系。
“单位同意你离岗?”
“不管同不同意,我都要来北京上学!”
通过考试后,周迅顶着家庭的压力与单位签订停薪留职合同,并接受了原采访对象、美籍华人黄彰任先生的资助,高高兴兴地登上了长沙开往北京的特快列车。此前,他写过黄彰任先生的报告文学《心系祖国教育》。黄彰任先生认为他很有文采,是可造之才,因此资助了他,使他铺平了通往理想的道路。
一口皮箱、一摞书、一个背包,周迅没有太多的行装,就像当时刚刚蹿红的孟庭苇所唱的那样:梦是唯一行李。
下了火车,到了北京,周迅不知所措。面前有什么?有人潮攒动,有车水马龙,也许一眼看上去有些慌乱无措。而这一切的一切,就在他的眼前,他应接不暇。
到了北京广播学院办理入学手续后,周迅每天除了上课,便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采访、写作上,边学习边实践。课余,他运用新闻理论指导新闻实践,深入各地采访,向新闻单位投稿。稿子写完后,他就满怀信心地投进邮筒。有时,他骑着一辆旧自行车给中央新闻单位送稿,穿梭于京城的大街小巷。稿件一篇一篇地投出去了,样报、样刊一件一件地寄了回来。慢慢地,这些样报、样刊堆满了他的寝室。他乐此不疲。
“刚开始,稿子也有没被采用的,被退回来了。”周迅说,“我不怕两手空空,后来,一些新闻单位的地址和邮政编码都被我背得滚瓜烂熟。”
新闻是无处不在的,并不是只有亮出了记者证才能去采访。“探寻真善美是人类的本能,我只不过通过采访和写作将他们放大,去感染别人。”周迅说。
199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周迅寒假回家,兴致勃勃地来到衡阳军分区,在政治部老乡周德湘等人的热情帮助下,深入采访老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他撰写的报告文学《狼牙山——牛角壶山·五壮士》,发表在《传记文学》1995年第8期;《战斗在狼牙山上》被选入《中共党史资料》第55辑,1995年7月荣获全国“烽火忆抗战”征文最高荣誉奖,并结集出版。
梦在广阔天地间——漂泊
1996年7月,周迅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在北京广播学院的学业,为深造划下了一个圆满的句点。一个问题横亘在他面前:回到家乡,留在北京?是去还是留呢?
没有梦,哪有未来?周迅想了想,北京是一个大舞台,这里应该有他的用武之地。当初不就是为了拥有一个更好的平台才来到北京的吗?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毅然决定留在北京闯天下,先后应聘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担任记者和编辑。
那年夏天,周迅成为一个真正的“北漂”。他抱着“学不成名誓不还的”雄心壮志,抛开一切私心杂念,破釜沉舟,一心一意追求自己的理想。
当周迅满腔热情地加入“北漂”行列之后,一些人对他的选择很不理解,有的冷嘲热讽,有的为他叹惜……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他泰然处之,因为一是“北漂”自古有之,二是“北漂”并不可怕。21岁的沈从文,从湖南凤凰县来北京谋求发展,靠卖文养活自己,做着美好的“作家梦”。民国六年(1917),55岁的齐白石在官匪的逼迫下,迫不得已,背井离乡独闯京城,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年龄最大的“北漂”。齐白石以自己的传奇故事,演绎了一个只读过半年私塾的雕花木匠成为艺术大师的奋斗史,成为“北漂”成功的榜样。如果当年齐白石没有“北漂”的磨炼,是很难成为一代艺术大师的。
“北漂”并不是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利,一些革命家,如康有为、陈独秀、李大钊等,则是政治人物“北漂”的典范。当年,最有名的“北漂”当属毛泽东。民国九年(1920),青年毛泽东从长沙来到北京,经杨怀忠推荐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每月仅八块大洋,八个人合租三间很小的房子,共挤一张大炕,成为他不可磨灭的青春记忆。
加入“北漂”行列的周迅,自然少不了磨炼和考验。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离开校园,意味着失去了便宜的宿舍和公共食堂。他也不再接受黄彰任先生的资助。他说:“我已经毕业了,可以自力更生,哪能一辈子靠人家的资助过活呢?”
在北京,周迅居无定所。为了降低生存的成本,他只好经常搬家,哪里房租便宜就往哪里搬。他每次搬家,除了一台组装的台式电脑,一部老掉牙的电视机,剩下的就是六七十个纸箱的书籍了。搬运工人总是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搬完最后一纸箱书后,他们腰酸背痛,疲惫不堪,衣服都湿透了,几乎没有一根干纱。一个个都笑话他,说他是孔夫子搬家没有别的尽是书!
所赚的钱大部分都用来交房租了,周迅只能压缩一日三餐。他买了一口铝合金锅,一次煮一斤半米,做得稍稠一些,用筷子划成三块,早中晚各一块。后来,他又发现更好吃、更方便的北京糯玉米,从此他改吃玉米棒子。
周迅认为,吃得好与不好,与一个人的营养状况有点关系,但与思想和智慧一点也不沾边。思想和智慧来自实践,实践出真知。即使每天吃满汉全席,如果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不去接触社会,不深入采访,也不能写出脍炙人口的文章,正如鲁迅所形容的那样,“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填饱了肚子之后,周迅就全力以赴读书、写作,每天都忙个不亦乐乎。他感到自己过得很充实,生活得幸福快乐。
离开学校后虽然生活十分清贫,但周迅凭着才学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当上“临时工”。他干过新闻、专题,尽管每天忙于采编,但他还是干得比较认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当记者的机会又降临到他的头上,他努力多写稿、写好稿。
“北漂”有着不为人知的苦楚和辛酸,每一个“北漂”都有一部自己的历史。爱情的分离、亲情的割舍在所难免,但是对于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成就梦想才是最重要的。周迅之所以来北京,是因为这里为离梦想最近的地方。换言之,他选择北京,是因为北京离梦想很近。基于此,他坚持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吧。
身处京城,周迅虽然吃的不如人,住的也不如人,但是,位卑未敢忘忧国。面对活生生的现实,他头脑十分清楚,自己到北京是来建功立业闯天下的,而不是来享受的,即使物质条件欠佳,但一定要活得充实、活得快乐。
面对困难和挫折,周迅经常告诫自己,虽然现在是物质上贫乏了点,但是精神很富有。一方面,他发奋写作;另一方面,他在北京结交了很多朋友,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闲暇时,他和朋友们一起玩耍、唱歌、喝酒,不亦乐乎。有时候,他和朋友们一起坐在公园里的草坪上侃侃而谈,一直聊到天亮;有时候,他和朋友们来到公园里唱歌,每个人都无拘无束放声歌唱,一直唱到嗓子哑;有时候,他和朋友们一起聚餐,煮酒弄英雄。大家群情激愤,畅所欲言。他们畅谈祖国光辉灿烂的历史,议论残酷无情的社会现实,一个个血气方刚,忧国忧民,争得脸红脖子粗,声震寰宇……他与这些朋友们相处融洽,志同道合,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
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周迅游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足迹踏遍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走遍了北京、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浙江、上海、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到之处,他遍访名山大川,并用自己手中的笔写下观感、游记。他说:“这大概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吧!”
千百年来,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坚守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信条,周迅也不例外。来到北京,他先后租居在魏公村和中关村,这里距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都很近,方便他去这些大学听课,向有关专家、学者请教。同时,他租居的地方距离中国国家图书馆也很近,他一有时间就去中国国家图书馆听讲座、做笔记。他来到中国国家图书馆办理了阅览证,开始读我的“自修大学”,一读就是五六年。他每天埋头书斋,坚信多读史书“能从书中寻找到满意的答案”。
周迅应聘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工作时,担任内部刊物《中国电视信息》责任编辑。除了一个负责审稿的副主编,只有他一人,他身兼数职,既要组稿、写稿、约稿,还要负责征订、发行,同时还要承担其他领导临时交给的写作等各项工作任务,他任劳任怨,乐此不疲。
经周迅努力,《中国电视信息》越办越好,影响越来越大。受到社会如此的关爱,他感激万分,决定回报社会,为人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一天,周迅在河北省妇联办的杂志上,看到了“为社会献爱心”专栏,一个辍学在家的学生的情况,引起了他的重视。这个同学生下来后被父母丢弃,被一个孤老婆子收养,这个孤老婆子年过古稀,靠每天在村头存放自行车养家……他了解到真实情况后,资助这个学生返校读书,直到初中毕业。
当时,周迅虽然属于招聘,待遇不如正式职工,但由于那时物价相对比较稳定,房租也不像现在这样涨得没有边使人承受不了,生活还过得去,于是慷慨解囊。
有网友称,周迅自强自立,乐于助人,这正是当下值得传递的正能量。他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得到了社会的帮助,改变了处境之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回报社会、传递爱心是完全应该的。”
别人来到北京打工都是图赚钱,周迅加入“北漂”行列,是为了不断地充实自己闯天下,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近20年来,他坚持多读书、读好书,光学习笔记堆起来就有一米多高。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周迅的真实写照。他认为,读书,可以使人增添无穷魅力。从字里行间,可以洞察人情世故,揣摩不同人物的心理,便于和人进行有益的沟通。通过不断学习,他读懂了人生,也读懂了社会这部百科全书。正是这种特殊的人生际遇,他熟悉了市井文化和农村文化、南方的凤文化和北方的龙文化。这四种文化交融发酵,蒸腾升华,促使他成为一名作家。
周迅十分乐观。他说:“漂泊也好,安定也罢,在北京,我的理想之城,梦就是我唯一的行李。”
梦一直都在——登高
人生是有使命的。翻开历史书,周迅读到神农尝百草、文王演周易、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坐在窗前,他曾一次又一次地扪心自问:“我这一辈子的使命是什么呢?”自古以来,读书人应该承担“为民族立命、为国家铸魂”的使命。他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把个人的追求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时代的“先驱”者立传,为人民代言。
周迅爱好写作,仿佛吃鸦片那样,已经上了瘾,戒掉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如今,他不懈努力,创作进入了一个成熟期、井喷期,也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2005年7月,周迅应聘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任策划编辑。他策划了一套“广播电视人物系列丛书”,入选这套丛书的第一批人物,都是延安时期的“老广播”,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从事广播电视工作的老领导、老同志。他自告奋勇,负责撰写原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编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台长杨兆麟的传记,还负责撰写原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员、西北坡女高音、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台长孟启予的传记。
2008年1月,周迅撰写的《广播电视人物系列丛书”之《记者的战斗生涯——杨兆麟的不平凡经历》和《大海的一朵浪花——孟启予的广播电视生涯》,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同年5月,“广播电视人物系列丛书”座谈会在中国音像资料馆隆重召开。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张锲等人给予周迅的两部传记文学作品高度评价:“这两本书做到了传记文学所要求的‘史的品格,诗的灵性,美的气质,值得一读。”
2009年是共和国60周年华诞。周迅撰写了散文《“开国大典”的实况广播》,发表在2009年10月10日的《人民日报》。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也是刘少奇同志回到湖南农村调查50周年。这年春天,周迅有幸来到花明楼采风。参观了刘少奇同志故居之后,他满怀激情,精心创作,撰写了散文《花明楼的春天》。2011年6月27日,这篇声情并茂的散文发表在《人民日报》第17版《文化》,以描写花明楼的春天景物起兴,热情歌颂了刘少奇同志的丰功伟绩和道德情操。不久,他还撰写了《花明楼的春天》的姊妹篇《家乡的红杜鹃》。2012年10月25日,这篇散文发表在《光明日报》第12版《迎接十八大特刊》,热情歌颂了湖南的人文精神、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与此同时,周迅还沿着刘少奇同志1961年回到湖南农村蹲点调查、了解农村真实情况的足迹,深入采访。在时空的隧道中逆行,那些动人情景依旧历历在目,令人感奋不已。刘少奇同志那种维护党的政策的模范行动,那种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那种与群众血肉相连、关心人民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那种艰苦朴素、克己奉公、谦虚谨慎的崇高品德,激发他用心和情创作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刘少奇在湖南调查的四十四天》。该书共16章40多万字,真实地记录了当年刘少奇偕夫人王光美等革命先辈们,深入湖南农村,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而展开的不平凡的四十四天与人民相濡以沫的光辉历程。
周迅,的确是一位奇才。他的创作习惯,也是与众不同的。他先阅读自己的采访笔记,然后认真阅读与传主或写作对象的有关著作,以及自己掌握的所有文字资料。在此基础之上,他列出写作提纲,确定写作内容,然后一气呵成。
为了创作《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刘少奇在湖南调查的四十四天》,周迅将满腔激情倾注笔端,克服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连续十几天“泡”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连续几个月待在自己的斗室里足不出户,一次又一次地坐在计算机前含泪创作,一干就是几个小时,竟然磨破了一条西裤,摔坏了两三副眼镜……2011年9月,秋高气爽,正是登高的大好时节。当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的同志盛情邀请他去妙峰山参加笔会时,他挂了电话匆忙赶去。一见面,走在他身后的报告文学杂志的一位女编辑笑话他,说他最近特别用功,竟然戴了两副眼镜。其他同行也起哄嘲笑他。他感到莫名其妙,一再追问。原来,大家是说他的裤子上竟然磨出了两个洞。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周迅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和有关部门的肯定与嘉许。
2006年10月,经张锲推荐,周迅加入了中国报告文学学会,2009年12月28日加入了湖南省作家协会,2014年3月申请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中国作协书记处审议他入会时,何建明鼎力推荐,使他如愿以偿加入了中国作协,实现了从记者到作家的飞跃。
面对社会的诱惑,有的人改变初衷,纷纷以文学谋取私利,然而,周迅头脑清醒,不为时势所左右,出淤泥而不染。他为了文学而疯狂,简直到了不要命的程度。他从事业余新闻工作5年、专职新闻采编和出版工作20多年来,创作出各类作品1200篇(条、部)300多万字在国内外发表,主要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新华文摘》、《中国作家》和《名人传记》等几十种报刊,并且数次荣获全国大奖。他的著作及传略,被收入《高举伟大旗帜 推进宏伟事业——党政军领导干部理论宣传工作者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中华名人大典(当代卷)》、《二十一世纪杰出专家》、《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等10多部大型文献、丛书及中外名人辞典。
周迅撰写的散文《天安门看升旗》、《“开国大典”的实况转播》、《瞻仰中山陵》、《心中的香格里拉》、《吴集抒怀》、《通道神奇》、《凤凰山,你听我说》、《花明楼的春天》和《家乡的红杜鹃》等,报告文学《国家主席与电力女工的故事》、《罗帅的故事》、《狼牙山——牛角壶山·五壮士》、《洋博士的情与爱》、《为了大地的丰收——记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陈万金》、《“御厨”王近仁》、《心系祖国教育》、《人生与艺术的交响》和《张锲:情生方命笔 苦吟始成篇》等,影视评论《从影视暴力看美国遭受恐怖袭击》、《时代的正气歌——观〈生死抉择〉有感》、《回味无穷的人生悲喜剧——二十二集电视连续剧〈张学良〉观后》、《共和国元帅的礼赞——评电视剧〈罗荣桓元帅〉》和《岁月如歌 精神如炬——八集电视纪录片〈邓颖超〉观后感》等,文学评论《一部催人奋进的诗篇》、《一枝一叶总关情》、《千年忧思何所思?》、《湖湘文化的历史画卷》和《生活的强者》等,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达到了促使社会朝着文明的方向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
2010年11月,周迅撰写的《齐白石全传》,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曾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荣获2012年首届华文出版物艺术设计大赛铜奖。2013年11月,他撰写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刘少奇在湖南调查的四十四天》,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为刘少奇同志诞辰115周年、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献上了一份厚礼,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活教材。无限风光,一时无二。
周迅撰写的《人民艺术家齐白石》上中下三册,将于2014年出版并改编为35集电视连续剧,向齐白石诞辰150周年、中国(湘潭)第四届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献上了一份厚礼。他撰写的《人民总理朱镕基》上下册,正在修改和送审之中。他撰写的散文集《故乡啊,我心中的长城》和《祖国啊,我的母亲》,都已经脱稿了。目前,他正在精心创作纪实文学《“开国大典”的实况转播》,修改报告文学《告别皇粮国税》。他努力创作,不懈追求,写出了一部又一部凝聚着自己心血和汗水的作品,他靠这些凝聚着自己心血和汗水的作品饮誉当代文坛,令世人瞩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周迅精心创作《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刘少奇在湖南调查的四十四天》时,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帮助,以及刘少奇同志家人的大力支持和热情鼓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全国政协原主席李瑞环题写书名,刘少奇儿子、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总后勤部政委刘源亲自为此书作序,使该书显得十分庄重和隆重,大放光彩。这对他是一个巨大鼓励。
2013年11月24日,周迅代表人民出版社,参加了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5周年活动。当他双手捧着捆扎着红绸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刘少奇在湖南调查的四十四天》敬献给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时,他惊奇地发现,原来他生活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梦里。
近20年来,周迅持之以恒,在首都北京苦苦坚守下来,就因为这个梦总在远方召唤着他鼓舞着他,使他欲罢不能。生活在这样一个梦里,他感到无比幸福和快乐。
尾声
立马昆仑,天道酬勤。周迅从而立之年开始闯荡京城,现在已经年近半百。为了把理想变成现实,他咬紧牙关,努力拼搏,历尽辛酸与喜悦、失败与成功,不知流过多少泪,遭受过多少白眼……如今,他深刻领会了记者、作家的担当精神,信念在他胸中闪耀,责任是神圣的。风险何所惧,逆境不低头!他在痛苦中寻欢乐,在欢乐中求发展。好也罢,坏也罢,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一行!
周迅从湖南衡东到首都北京是来寻梦的。诚然,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不但在北京找到了中国梦,而且用勤奋、乐观、坚韧、自尊等品质,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北京梦。他的梦,是中国梦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中国梦息息相关。如今,他的事业如日中天。他从放牛娃,成长为中专毕业生、大学生、研究生;他从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锻炼成长为县电视台记者、央视临时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责任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策划编辑……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祖国和人民培养的结果。不管环境和地位怎么变化,他心中有梦,执着追梦。
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梦”、“复兴路”,摧枯拉朽,鼓舞人心。追梦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活在当下”的感觉。周迅说,是祖国和人民滋润了他养育了他,促使他将自己心中的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梦想放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他将一如既往,多出精品力作,回报祖国和人民!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蒲松龄撰写的自勉联,此联对仗工整,命意含蓄,富有哲理,我信手拿来结束全文,与周迅先生共勉,并且衷心地祝愿他美梦成真!
责任编辑/彭中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