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德雷克海峡
2015-01-08李姗姗
李姗姗
北半球的冬天,是南半球的夏天。就在12月初的一个下午,我们从世界最南端的城市——南美洲的乌斯怀亚,登船出发去南极洲旅游了。
登船后,先是例行的船舱参观、救生演习、船上工作人员的自我介绍,以及对接下来每天行程的介绍。几个小时迅速过去了,晚餐时间到了,大家都互相熟悉起来。聊得最多的话题是西风漂流、晕船、出海经历,总之心里都有些惴惴不安,因为此行前往南极洲,要穿越德雷克海峡1,遭遇被称为“魔鬼西风带”的西风漂流。
第二天白天,“德雷克平湖”
第二天早上醒来,海面平稳,除了船行进的速度,似乎感觉不到一丝晃动,这是在大海上航行吗?这是在世界上最令人惊闻色变的海峡里穿行吗?虽然站在甲板上还看不到任何风景,不过大家都兴奋地看着浪花翻滚,追逐海鸟拍照。船长预测,这一次我们避开了一个刚刚过去的气旋,风浪和风力应该都不会太大。这下子大家都更兴奋了,没有一个游客有任何不适。我们去听了关于海鸟、鲸鱼、海豚的生物课,同伴还去了健身房锻炼。大家都笑称这哪里是德雷克海峡,简直是“德雷克平湖”呀!
不过,船上工作人员还是把甲板上的物品全部牢牢固定住,严阵以待。
第二天夜里,“摇滚进行曲”
晚餐时,船长笑着说:“既然德雷克海峡没有让我们摇来滚去,那么,让我们自己跳舞摇滚吧!”
话音刚落,船外风浪突然就加大了。起先大家以为是船长的话引起的大海的玩笑。不过,浪似乎不停了。同桌的澳大利亚夫妇对晃动很敏感,已经有要呕吐的感觉了。晚餐匆匆结束,大家各自回到船舱房间休息。
睡梦中,我正准备要和企鹅一起跳舞,突然一阵剧烈的摇晃,人差点被甩下床板,一下子醒了。小桌子上的东西摔了一地。谁让我们没有听从船上指示:收好物品,尽量不要摆放出来。
浪更加猛烈了,我只好坐起身。突然发现床头有些进水,是从舷窗渗进来的。赶紧按紧急铃,这时我们心里可是翻江倒海了—这船要漏水,这船要是沉了,我们该咋办?这是《泰坦尼克号》要重演吗?很快,工作人员来了,把舷窗盖也合上,漏水速度减小了,但还是滴滴答答。工作人员给了我们五条大毛巾,让我们替换使用,并一再告诉我们不会有问题,可以放心继续睡。
这样的颠簸还睡觉?坐都坐不稳当!这一晚的折腾,就这样度时如年,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不过风浪没有减小的趋势,渗进来的水冰冷冰冷的,五条毛巾都湿淋淋的了,船上工作人员又送来几条,再把漏水的舷窗重新调整拧紧,这下子真的不漏了。
此时广播响起,船长宣布:风暴超过预期,风浪还会继续,请大家务必留在房间内;早餐改为三明治和一个苹果,会由厨房工作人员逐一送到房间内;大家一定要保持镇静,再过几个小时风暴会过去的。
第三天白天,“疯狂摇篮曲”
舷窗外的浪还是猛扑过来,船摇晃最剧烈时,感觉倾斜得快30度了。不过,天亮了,能看到些外面的风景,舷窗也不漏水了,心情才平静些。三明治是吃不下的了,苹果咬了几口后,有点精神,我们决定还是要出去透透气。从我们住的最下层的船舱一路缓慢地手脚并用往上“爬”,到了第四层,那摇晃更加剧烈。幸亏选的是便宜的舱位,住得低啊。原先自我感觉身体一级棒的我和同伴,现在也都感到晕了,甚至要呕吐了。甲板全部关闭,昨夜不止风浪还有暴雪,甲板上很多设备被包裹上了冰雪。房间里待不住的人,一个个都晕晕乎乎的,互相碰面了也说不出话,只是苦着脸眯着眼睛笑一下。
放映室里播着纪录片,给我的印象是:西风漂流是进入南极洲的“鬼门关”,船必须根据气象预测,想方设法在两个气旋之间穿插而过,才能稍微平稳些;但大洋里被气旋激起的大浪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的,船摇摆20度以上难以避免(我们乘坐的这艘船是性能很好的破冰船,能承受最大39度的倾斜)。
看了一阵,我觉得又困又晕,还是回房补觉吧。这疯狂的浪,一会儿把我摇摇晃晃得睡过去,一会儿又把我猛烈地摇醒。
第三天傍晚,“拥抱”南极洲
下午五点起来,风浪明显减弱。船长宣布,我们已经顺利穿过了魔鬼西风带了。
太好了!我又去看纪录片,是关于大陆漂移的。原来在2300万年前,南美洲和南极洲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分开,形成了德雷克海峡。也正因为如此,西风漂流才一路畅通无大陆阻挡,形成了环绕南极洲的“南极洲环流”。
晚餐依然简单,是面包、香肠和水果(由于船体摇晃剧烈,厨房无法做有汤水的热菜热饭),来就餐的人不多,我们与波兰来的机械师同桌(船上工作人员都是大家就餐时的热门人选),据说中午几乎没人来就餐,都在房间里休息。
饭后,我们第一次看到海上漂浮的小冰山了,太振奋了,冒着风雪大家依然冲上甲板。
风浪逐渐平息,这时船长驾驶室开放给大家参观。船长也是波兰人,从昨天到现在一直没合眼,刚刚去休息了。大家给了大副2一个个热烈的拥抱。这艘船原是北欧的破冰船,船上工作人员都非常专业。“这对我来说不仅是工作,更是爱好。”大副不无自豪地讲道。
不经意间,我们遭遇了此行的第一条鲸鱼,站在驾驶室内看得真切,它从船的正前方不远处游过来,不过速度快得根本不给我们拍照的机会。
云层重压下的天边,能看到淡淡的日落,也看得到南极大陆边缘了。哇!南极洲,我们穿越风浪,来了!
魔鬼西风带,又称为“西风漂流”或“南极洲环流”,是全球最强劲的洋流,位于南纬45度到60度附近,常年西风不断,气旋频繁,风大浪高,而且寒冷,船只航行极为危险,是进入南极的一道天然屏障。
咆哮40度,又称咆啸40度或咆哮西风带,是水手对南纬40度到50度间海域的俗称。咆哮40度吹着西风,风在陆地范围较小,海域较强,其中又以印度洋南部最强。
狂暴50度是水手对于南纬50度到60度之间海域的俗称。船在这个纬度范围内会遇见比咆啸40度更强的风暴与大浪,让船只产生强烈的摇晃。
尖叫60度是南纬60度附近海域的俗称,德雷克海峡属于此范围。在这个纬度带上,因为没有阻挡西风和洋流的陆地,风浪更强,很容易使船只倾覆。
而德雷克海峡,正是处于魔鬼西风带中,又地处太平洋和大西洋交界处,海峡内似乎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暴风狂浪,一年365天风力都在8级以上,浪高可达10~20米,是西风带中风浪最强劲的区域。加上南极洲落下来的大小冰川,历史上无数船只在此倾覆。于是,德雷克海峡被人称为“杀人的西风带”、“暴风走廊”、“魔鬼海峡”。
由于大气运行和地球自转等原因,在南半球的这一纬度内,盛行西风,加上这一区域的洋流没有大陆阻挡,海水畅流无阻,流速极快,形成自西向东的环流,令温暖的海水隔离南极洲,维持南极洲冰原。
2大副,相当于船上的第一副船长,当船长去睡觉或生病等原因不能工作时,由大副担任船长的职务。若大副也不能工作,由二副担任船长一职,以此类推,还有三副、四副……平时,大副、二副等也要各自担任船上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