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杉矶计划

2015-01-08宾冰

东方艺术·大家 2014年12期
关键词:拉里特里莱恩

宾冰

《洛杉矶计划》它并非一场模式化、作品之间无甚关联的群展。它展示的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当然这种文化并不只与地域相关。

亚历克斯·以色列和凯瑟琳·安德鲁斯的作品中与好莱坞的联系显而易见。前者通过与美院系统画家合作完成的壁画,展示了一系列代表洛杉矶与好莱坞的物件。他还在展厅中留下了自己的Instagram账号,并在前面加上了一个“#”,使自己成为一个标签(#alexisrael),或许这只是个玩笑。后者的作品则指向被娱乐产业异化了的一切,亦带给观者一种微妙的感受力。她运用的金属材料有着一种与J.G.Ballard的小说类似的东西,它们富有情欲,带着一种在性感与无性之间摇摆的微微令人不适的张力。

莱恩·特里卡丁的电影通过cyberpunk式的场景构造了一个互联网反乌托邦,一群变异且变性并使用一种诡异的“后人类”语言的“少女”是其中的主角。这是一场电脑里的异教狂欢。影片中看似出于无意识的暴力行为,则映射着当下在虚拟世界中暴力泛滥以至于在现实世界中暴力被虚拟化了的现象。莱恩·特里卡丁通过混乱并不断重叠的叙事结构及复杂的文本制造的反乌托邦,契合了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而在阿龙·柯里的展厅里,语言、声音、画面统统被抽空,诺大的铺满纸板的白色空间敞亮而空荡,其中只有几尊雕塑作品和零星洒在纸板上的颜料。前者是高速的布朗运动,后者则是静默与休止。相比之下,马修·莫纳汉的炭笔画和雕塑作品看上去仿佛来自上个世纪初,甚至更早。三位艺术家致力于描绘人类形象。尽管他们使用了不同时代的创作语言,所描绘的形象最后却都介于人与非人之间。这使得三人的作品之间形成了一种对话。

斯特林·鲁比的作品关于对权力系统的反思。它们颜色浓烈而昏暗,透着末日氛围,一律巨大如同纪念碑,在开阔的展览空间里构成了强有力的铺陈。卡里·厄普森重置了一个虚构人物“拉里”相关的记忆。记忆化身为一座被遗弃的房子,在被分割的展厅中解构。她的房子与大卫·林奇的电影《穆赫兰道》有着相似的气质。同电影一样,关于拉里的故事也伴随着性、身份互换、欲望投射及死亡,甚至也可以变得神秘复杂且病态。房子里的旧家具透着肉感,还残留着人使用过的痕迹。它们的表面覆着变形的硅胶,散发出肉体衰败的气息。

猜你喜欢

拉里特里莱恩
特里·奥尼尔:捕捉此刻
完美的挣钱计划
冯德莱恩 七个孩子的妈妈出任欧盟掌门
托尼·特里韦索诺的梦想
Sixteen Years’Promise
科莱恩“催化剂”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拉里不走 唐宁街10号“捕鼠官”续任
拉里·金正式与CNN分手
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