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门冬氨酸鸟氨酸对慢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指标变化

2015-01-08陈美仪陈泳晖冯景霞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药剂科广东广州511400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4期
关键词:黄疸型天门冬肝性

陈美仪 ,陈泳晖,冯景霞(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药剂科,广东 广州 511400)

黄疸是慢性肝炎肝功能损害的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1-2],肝性脑病是肝炎以及肝硬化患者最为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肝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3-4]。天门冬氨酸鸟氨酸对降低肝病患者血氨水平、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精神状态都有明显效果[5-7]。本组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天门冬氨酸鸟氨酸可能还具有保肝、降低黄疸水平的功效。有鉴于此,本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1 年3月至2013 年7 月收治的146 例慢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天门冬氨酸鸟氨酸和天门冬氨酸钾镁,对比其临床疗效和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 年3 月至2013 年7 月收治的146 例慢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男100 例,女46 例。诊断符合2000 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85 μmol/L。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46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73 例,男48 例,女25 例,年龄跨度为18~63 岁,平均年龄(40.3 ±12.7)岁,给予天门冬氨酸钾镁进行治疗;治疗组73 例,男52 例,女21 例,年龄跨度为19~62 岁,平均年龄(41.1 ±10.6)岁,给予天门冬氨酸鸟氨酸进行治疗。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治疗前TBIL、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 glutamyltransferase,γ-G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AS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肝功能指标(¯x±s)Tab 1 Liver function indexes in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x±s)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将天门冬氨酸钾镁30 ml 加入到500 ml 的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 次/日,一疗程为4 w。治疗组将天门冬氨酸鸟氨酸10 g(武汉启瑞药业)加入到500 ml 的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 次/日,一疗程为4 w。两组患者均常规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复方甘草酸苷和水溶性维生素,根据患者病情程度补充新鲜血浆、清蛋白,但未使用具有退黄作用的药物。两组分别进行治疗后,在第2、4 周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肝功能的变化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1)检查患者的皮肤、黏膜黄染情况,询问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肝区肿痛症状,并用触诊法检查患者肝区,了解有无肝脾肿大;(2)血液检查:肝功能指标TBIL、ALP、ALT、γ-GT 和AST。

1.4 疗效评估方法

(1)显效:患者症状消失或有明显的好转,TBIL、ALP、ALT、γ-GT 和AST 等肝功能指标达到正常;(2)有效:症状好转或者病情得到控制,TBIL、ALP、ALT、γ-GT 和AST 与治疗前比较降低50%以上;(3)无效:肝功能指标达不到以上标准或病情未见好转者。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各组例数。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偏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皮肤黏膜黄染、恶心、呕吐、肝区肿痛和肝脾肿大均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两组慢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黄染消退与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黄染消退与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比较(n,¯x±s)Tab 2 Time to jaundice clearance and relief of main symptoms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icteric hepatitis (n,¯x±s)

2.2 对肝功能的影响

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2 w 时,血清TBIL、ALP、ALT、γ-GT 和AST 下降率均大于50%,但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进行治疗4 w 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 w治疗后治疗组TBIL、ALT 和AST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和表4。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Tab 3 Comparison of response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2.3 4 w 治疗期间,有6 例患者因天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速过快而发生恶心的症状,待将滴速减缓后恶心症状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6/73),两组患者均未发现其他变化。

3 讨论

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衡量肝功能的关键指标[8],慢性黄疸型肝炎时以上指标均异常升高。重型肝炎时,肝功能严重损伤时,尿素合成发生障碍,血氨浓度增高,氨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组织,与α-酮戊二酸结合形成谷氨酸,再进一步结合形成谷氨酸胺。因为α-酮戊二酸含量减少,三羧酸循环减弱,而谷氨酸与谷氨酸胺的合成,使脑组织中三磷酸腺苷生成减少,致使大脑能量供应不足,导致大脑功能障碍;另外,当肝功能受损时,肠道蛋白质腐败作用的产物酪胺和苯乙胺不能在肝内分解转化而进入脑组织形成假性神经递质β-羟酪胺和苯乙醇胺,取代神经递质儿茶酚胺,干扰正常脑神经冲动的传递,引起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鸟氨酸,分子式H2NCH2CH2CH2CH(NH2)COOH,是一种碱性氨基酸,在生物体内鸟氨酸主要参与尿酸循环。尿酸循环最重要的意义是将体内蛋白质代谢产生的较高毒性的氨转化为低毒的尿素,从而排出体外。鸟氨酸作为尿素循环的一部分与尿素生成相关,循环机制为:胺甲酰磷酸与鸟氨酸化合生成瓜氨酸和磷酸,瓜氨酸再转化为精氨酸,精氨酸再裂解为尿素和鸟氨酸,鸟氨酸再重复上述循环过程,鸟氨酸几乎涉及尿素循环的活化和氨解毒的全过程,因此,鸟氨酸在重型肝炎时起到了代替肝脏解除氨毒的重要作用[9-10]。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肝功能指标比较(¯x±s)Tab 4 Liver functional indexes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x±s)

门冬氨酸与细胞有很强的亲和力,可作为钾离子的载体,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促进细胞除极化和细胞代谢,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天冬氨酸参与鸟氨酸循环,促进氨与二氧化碳的代谢,使之生成尿素,降低血中氨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天门冬氨酸还可以提供尿素和谷氨酰胺合成的底物,谷氨酰胺是氨的解毒产物,同时也是氨的储存及运输形式[11];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尿素的合成及谷氨酰胺的合成会受到鸟氨酸、天门冬氨酸和其他二羧基化合物的影响。因此天门冬氨酸有着2 次排氨的作用,减少了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从而达到保护肝细胞的功效[12-13]。肝细胞内核酸的合成有赖于天门冬氨酸的参与,所以天门冬氨酸鸟氨酸可加速肝脏细胞的自我修复和再生过程[14]。另外,天门冬氨酸是体内草酰乙酸的前体,在三羧酸循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肝细胞内的能量生产,使得被损害的肝细胞的各项功能指标得以恢复[15]。

本次研究证明,天门冬氨酸鸟氨酸对治疗慢性黄疸型肝炎有着显著的疗效,并且此疗效在治疗后第4 周效果最为明显,可以达到72.6%,其有效率显著高于天冬氨酸钾镁的28.8%,并且在降低肝功能指标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对TBIL、ALT 和AST 的降低效果明显优于使用天冬氨酸钾镁的对照组;虽然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出现因滴速过快而引发恶心的不良反应,但随着滴速的减缓,患者不良反应的症状即消失,并且无其他不良反应,此结果提示通过静脉注射天门冬氨酸鸟氨酸是有安全保障的。由此可知,天冬氨酸鸟氨酸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慢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药物之一,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1] 石历闻.丁甘仁治黄疸十法及其对慢性肝病治疗的指导意义[J].江苏中医药,2011,43(10):70-72.

[2] 王丽华,张彦青. 黄疸病辨治心得[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15):239.

[3] 张绪清. 肝性脑病的预防与治疗进展[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4,17(2):121-124.

[4] 刘程程,吴扬.肝性脑病综合治疗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26(1):95-97.

[5] 韩少伟.精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2013,33(8):47-48.

[6] 黄建平,胡建华,刘晓晖,等. 肝胆疾病患者血清肝酶谱变化及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4):416,418.

[7] 尹合坤,李启祥,罗丹.左旋门冬氨酸鸟苷酸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的探讨[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07,23(4):268-269.

[8] 杜宗孝,李富荣,朴文花.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2012,27(9):732-735.

[9] 陈明妃,李如成,陈长虹,等. 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疗效观察[J].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6):718-719,722.

[10] 陈彦,杨毅军,俞海英.L-鸟氨酸-L-天门冬氨酸治疗慢性重型肝炎40 例[J].中国药业,2002,11(2):72.

[11] Lee TD,Sadda MR,Mendler MH,et al. Abnormal hepatic methionine and glutathione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alcoholic hepatitis[J].Alcohol Clin Exp Res,2004,28(1):173-181.

[12] 胡卫,汤绍辉.L-鸟氨酸-L-门冬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7):799-803.

[13] Prakash M,Poreddy V,Tiyyagura L,et al.Jaundice and hepatocellular damage associated with nevirapine therapy[J]. Am J Gastroenterol,2001,96(5):1571-1574.

[14] Sandler SG,Nath N,Biger Y. Seroepidemiology of hepatitis B virus in Israel. Results of a pilot study in Jerusalem[J].Am J Epidemiol,1977,106(1):76-82.

[15] Smith VE,Bruno CJ. The search for cost-effectiv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J].JMCP,2008,14(1):61-64.

猜你喜欢

黄疸型天门冬肝性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天门冬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天门冬质量及RAPD遗传多样性研究
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显性肝性脑病的发生和死亡密切相关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茵陈蒿汤治无黄疸型肝炎
茵陈蒿汤治无黄疸型肝炎
天门冬栽培技术探讨
不同处理方式天门冬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特征
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