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政治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措施

2015-01-08朱科峰宋源泉

政工学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主官干部队伍素质

●朱科峰 宋源泉

基层政治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措施

●朱科峰 宋源泉

近期我们采取问卷调查、集中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对某部基层政治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总的感到,目前基层政治干部队伍本科以上学历渐成主体、职级结构逐步优化、经历阅历不断丰富、能力素质明显提升,同时也存在一些与新的形势任务不相适应的矛盾问题。

一、当前基层政治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一是年龄结构参差不齐,梯次搭配弱。某部营以下政治干部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24岁;教导员平均年龄为36.4岁,指导员平均年龄为27.4岁,都处在干事创业的黄金时期。但在政治干部的配备上,还存在一定薄弱环节,如:考察新分配到部队的年轻干部,看其性格内向、专业不对口,不适合军事工作就安排当政治干部,无形中降低了政治干部的标准;受编制岗位等限制,政治干部上升渠道较窄;同时,大家普遍感觉干政治工作苦、政治干部累,导致选拔来源有限。通过对新分配到部队的排长进行调查了解发现,愿意从事军事工作比愿意从事政治工作的人多出20%。

二是学历经历多种多样,业务基础弱。某部基层政治干部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占到86%,11%具备研究生学历,学历层次高、知识面广、思维开阔等特点比较突出。发展路径丰富,战士直接提干的占3%;从战士考入军校的占13%;从地方高中考入军校的占37%;国防生和地方大学生干部占47%。学科背景多样,有2人毕业于军校政治专业,具有法学类学科背景的仅占到5.5%;基本都属于半路改行,学非所用的现象比较普遍。虽然大家工作积极、实干精神强,但由于缺乏系统正规培训,导致基本功不扎实,成分的多元性、专业基础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能力素质的参差不齐。

三是成长速度快慢有别,实践能力弱。调查显示,基层政治干部中,任职时间不满1年的占50%,任职1-2年的占17%,2-3年的占19%,3年以上的占14%。参加过院校政治专业培训的占44%,97%接受过基地培训,具备一定的政治工作基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同志工作经历单、实践经验缺。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和理论素养,思维活跃、善于学习,但缺少部队当兵锻炼经历,当排长不久就当主官、入党不久就当书记,导致开展政治工作能力比较弱,加之基层老士官与干部主官之间存在着“三个倒挂”,易出现“官不如兵”“兵不服官”等现实矛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治工作的质量和职能的发挥。

四是实干精神强弱不一,创新意识弱。近年来在执行重大任务过程中,政治干部都坚持跟车上路,冲锋在一线,战斗在一线,勇于吃苦,甘于奉献,模范表率作用发挥较好。然而,从个别谈话了解来看,一些到任期第三年的政治指导员,经历了基层政治锻炼,经验相对丰富,正是干事得心应手的时候,但往往感到在本职岗位已经属于“船到码头车到站”,“忧后路、思前途、盼提升”的现象比较突出,66%的基层干部存在“政治干部发展路子窄、作为体现难”等错误认识。受社会、工作、家庭等多重因素相互影响交织,部分同志精力没有完全放在工作上;44%的人感觉与地方朋友相比,自己工作辛苦,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工作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

二、基层政治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是来源渠道泛,断茬现象凸显。从调研情况看,基层政治干部由军事、后勤和技术干部提升或改任的比例有所增加,用人渠道逐渐宽泛。但是,随着近年来干部走留轮换幅度加大,干部学员、国防生和直招地方大学生取消见习期,有的副连任职时间不满2年就代理基层政治主官职务。由于缺乏必要的成长积累期,政治工作第一任职能力比较弱,大多数同志感到业务能力比较欠缺,工作压力大。加之,很多干部认为从事政治工作尤其是在机关政治部门工作,总和文字材料打交道,经常加班加点,受苦熬夜不说,发展上也没优势,导致机关选拔政治干部捉襟见肘,骨干型政治干部相对稀缺,能担当重任独当一面的人才青黄不接问题也比较突出。

二是专业对口率低,能力提高缓慢。由于政治干部经过院校政工专业培训的人数少,造成分配到单位后改行从事政治工作干部偏多,但改行后从入门到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先天不足”的致命短板,导致有的对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认识还不够到位,有的开展政治工作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影响了政治工作职能作用的发挥。同时,由于基层部队干部稳定性不够、流动性大的特点,造成工作一直在低层次徘徊。有的政治干部工作刚入门干出成绩就被调换岗位或调入机关,有的机关干部刚成熟起来就被上级机关选调走,基层政治工作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持续存在。

三是成长速度慢,实践能力偏弱。在调查中了解到,由于政治干部缺少,导致单位希望政治干部拿来就可以用或是稍加培训帮带就可以开展工作;有的干部经过一段时间代理和实践摸索,虽然能够适应一些业务工作,但对政治工作缺乏深刻认识,能力素质有待全面锻炼和提高;有的出现抢政治干部的现象,营级主官总想把优秀的政治干部抢到自己单位,到单位后舍不得让他们出去培训,“用着顺手不放手”的现象突出;有时上级分配一个培训名额,也因为担心素质好的走了,工作质量受影响,便安排一些素质较弱的去“出公差”,使一些原本素质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同志得不到深造,难以实现能力素质的飞跃,常常感到后劲不足。一些年轻干部院校毕业分配到团队后两三年就提升为主官,有的新排长刚到部队就代理政治主官,军龄短、经历单、经验少,抓部队教育管理和处理日常事务力不从心。一些资历较老的政治干部又不注重对新时期政治工作研究,喜欢凭老经验办事,靠土办法管人。

四是自我加压少,工作动力不足。从调查的情况看,基层政治干部队伍逐步走向年轻化,35岁以下政治干部占到82%,而且地方大学生和生长学员干部占大多数,是一个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队伍。但当前政治干部面临着担负任务重、进步要求高、实际困难多的压力,考虑个人前途、后路过多,思想上不够稳定,爱岗敬业的思想树得不牢,以致影响工作积极性。有的同志对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认为政治干部从事的都是些见效慢、管长远的工作,吃苦受累难出成绩,不如军事干部威风八面,不愿从事政治工作;有的同志缺乏本领恐慌意识,满足于“知识不多有文凭,学历不高能应付”,对于能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认识不到位;有的认为政治工作压力大,对军事训练和装备管理等方面工作存在事不关己的思想;有的地方大学生干部吃苦精神不够强,总喜欢与地方同学比自由、比轻松,越比越不平衡,越比越没有动力。

三、加强基层政治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作者系63658部队政治委员、政治处干事】

猜你喜欢

主官干部队伍素质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时代呼唤新一代的“李云龙”和“赵刚”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吴堡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政治标准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强化三个意识发挥好班子成员作用
台媒曝光军中“七大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