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立起“有灵魂”的政治自觉
2015-01-08刘越祥李小流
·刘越祥 李小流
坚定立起“有灵魂”的政治自觉
·刘越祥 李小流
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把“有灵魂”摆在首位,任何时候都要做到听党指挥跟党走、党叫干啥就干啥,坚定“有灵魂”的政治自觉。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强化以下三个途径。
一是自觉以理论立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革命军人要有灵魂,最根本的是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只有这样,灵魂的“总开关”才会拧得紧,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不会出现扭曲、变形等问题。
要踏实热诚地真学。党的创新理论是革命军人的“精神之钙”,真学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必须扑下身子,端正学习态度,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既要理解理论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又要掌握其观察、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不断增强“三个自信”,切实铸牢听党指挥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
要坚定不移地真信。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革命军人如何明辨是非、激浊扬清、站稳脚跟,便成为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我们只有对党的创新理论高度认同、执着真信,自觉把党的执政纲领、执政方针、执政理念和丰功伟绩放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去衡量,放在世界各政党政治制度中去分析,放在党内重大违纪案件中去反思,才能使我们从多层次多维度中去认知党的理论的伟大、光荣和正确,才能切实以理论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才能自觉把忠诚于党的核心理念融入灵魂,转化为听党指挥的行动自觉。
要知行合一地真用。就是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军队的命运相统一,把自己的价值取向与部队的建设发展相统一,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要把加强对中国特色军事理论的学习转化为献身“强军兴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转化为提高军事训练水平、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必胜信心,转化为提高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水平的标准要求;要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端正自己的价值追求,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要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精武强能,时刻保持革命军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二是自觉以信念固魂。习主席指出,理想信念就是革命军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说:“对自己信念的忠诚与坚持,要像站在海中的岩石一样,经得起海浪的冲击。”面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攻势,革命军人就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和决心,始终做到对党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绝对忠诚是固魂的政治基础。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监狱旧址里陈列着革命先辈们提出的《狱中八条意见》,看后让人心灵震撼。在“红岩联线”网页上有这样一段留言:“这是革命先烈用血和泪凝结的嘱托,也是那些对党最忠诚的战士们,在生命最后一刻向自己的组织和同志们发出的忠诚呐喊。”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我们要以革命先烈的躬身践行激励自己,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听党指挥,直面风险考验,坚决做到“枪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
绝对纯洁是固魂的本色保证。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念,如何抵御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蚀,坚守我们的灵魂家园?这就要求我们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自觉做到以党的宗旨为宗旨,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目标为目标,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保持思想纯净、观念纯正,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保持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旺盛的战斗精神,传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自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绝对可靠是固魂的实践要求。可靠,就是可以信任、信赖、依靠。习主席指出,要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真抓实备、常备不懈,扎实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提高部队在复杂环境条件下可靠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这就是部队绝对可靠的最高要求和最实落点。军队的可靠,核心在于踏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直接、具体和最重要的表现在于胜任职责,有效履行使命任务,这也是军队讲政治、谈可靠的最大实际和最终目的。
三是自觉以使命强魂。习主席强调“要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全面加强部队建设,不断提高履行使命任务能力,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这一重要论述告诉我们,军魂强不强,就要用使命任务这把尺子去量一量,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检验军魂树得牢不牢的“试金石”,不仅在思想上听从党的指挥,更要在行动上听从党的召唤,坚决把完成党赋予的使命任务作为举旗铸魂的实践考验。
要树牢“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的战斗精神。拿破仑说:“战场上有两种力量,一是利剑,一是精神,精神始终都决定并指挥利剑,而战争的胜负四分之三来自于精神,四分之一来自于利剑。”可见战斗精神之重要。2010年韩国延坪岛炮击事件后,韩国时任国防部长痛心地说:“60年的和平,几乎让韩国军队演变成了行政单位,让韩国军人丧失血性沦为打工族,丧失了打仗的能力,变得胆怯懦弱。”这一事件启示我们,一支没有战斗精神的军队是不可能打胜仗的。现如今,我们不少官兵丧失了战争思维,缺乏忧患意识,淡化了职能意识。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历史反复证明,一支军队如果缺乏战争思维,没有忧患意识,淡化打仗使命,练兵的动力就会弱化消失,战争机器就会生锈腐蚀,战斗力就会沉沦瓦解。
要弘扬“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责任担当。当前,全球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铸剑为犁的时代远未到来,战争随时可能在任何一个地点、任何一个时间爆发。只有丢掉幻想、保持高度警惕,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状态,做到“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才能确保一声令下沉着应对、一招制敌。
要铸就“召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战斗本领。习主席指出:“能战方能止战,越不能打,越要挨打。”只有军事强大了,才能有效应对各种威胁。“常胜将军”粟裕,一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观地形、看地图。这不只是爱好,更重要的是职责所系。作为军人,我们必须热爱本职工作,把当兵当事业干,把打仗当专业钻,平时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干出一流业绩,瞄准打赢抓训练,训练场上当先锋,练就过硬的素质本领,真正做到能打仗、打胜仗,无愧肩负的神圣职责。
【作者系92214部队政治委员、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