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稳定基层年轻干部队伍的调查与思考

2015-01-08丁凯

政工学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年轻干部部队干部

●丁凯

对稳定基层年轻干部队伍的调查与思考

●丁凯

近期,结合蹲连住班的时机,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的形式,对基层年轻干部思想进行了调研。总的感到,基层年轻干部有理想有抱负、想干事愿干事、求进步崇创新。但同时也发现,年轻干部想转业的数量逐年增多,对部队士气和干部队伍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

从调查了解看,基层年轻干部想转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多元价值冲击。当前,基层年轻干部大多为80后90后,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受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较深。社会上物质利益至上的观念使一些干部从军报国的事业心有所弱化,少数年轻干部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心理到部队,入伍时间不长就挖空心思找理由、拉关系、想转业。经济活动中等价交换原则使一些干部无私奉献的思想根基发生动摇,16%的同志认为付出就得有回报,高学历就应有高工资,打仗有风险就要有风险待遇。现实生活中崇金慕富的社会心态,使一些干部出现攀比心理,一味地与身边同学和亲朋好友比自由度、比生活质量、比工作环境,看到有些地方同职级、同学历、同年龄的人收入比自己高,有些转业干部过得比自己好,心理感到不平衡。

二是个人发展受限。基层年轻干部普遍想在部队成就事业、实现个人价值,但到部队后,面对现实困难和矛盾,往往思想顾虑较大。一些基层单位编制小、岗位少,干部发展空间受限,部分年轻干部认为“正营基本到顶、副团遥遥无期”,产生了英雄无用武之地、“晚走不如早走”的想法。基层年轻干部大多经过院校系统教育,理论功底扎实,但实际工作能力与岗位职责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干部由于年纪轻、阅历浅,没有当兵的切身感受,到部队后“适应期”相对较长,存在组织训练“搭不上手”、管理教育“插不上嘴”、大项任务“帮不上忙”的问题,成就感下降,挫折感增大,产生“向后转”的想法。有的自身愿望和部队需求发生错位,觉得基层岗位技术含量低,主要凭经验干活,知识优势难以发挥,工作缺乏挑战性,个人价值无法实现。

三是军地反差明显。一些部队尤其是海军部队大多驻扎在沿海开放城市,驻地经济发达,军地物质文化生活上的差异对干部思想冲击较大。一是工资福利待遇的反差。调查显示,37%的受调查者认为虽然部队干部工资待遇逐步改善,但是与地方公务员、国企员工等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二是生活环境的反差。面对部队艰苦环境、紧张生活和严格管理,少数干部感到地方单位比较人性化,对那种轻松自由、率性而为的生活环境,花前月下、儿女绕膝的家庭生活,朝九晚五、下班回家的工作方式心存向往。三是社会地位的反差。调研中,半数以上的干部认为社会对军人评价不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军人荣誉感自豪感降低,献身国防、扎根部队的信心和决心受到一定影响。

四是工作家庭压力大。一方面,随着军事斗争准备深入,部队大项活动多、工作节奏快、标准要求高,承受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有的感到,现在的战备训练十分繁重,任务一个接着一个,长时间处于紧张疲劳状态。问卷调查显示,63%的干部反映部队工作生活比较紧张,难以跟上节奏;9%的干部受实弹发射、演习演练等大项任务影响,婚期推迟、生小孩回不去、家人生病不能照顾等。另一方面,基层年轻干部正处在成长进步的爬坡期、家庭生活的负重期,婚姻恋爱、个人住房、两地分居、家属就业和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极大地牵扯了他们的精力,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

基层年轻干部队伍是部队全面建设和完成各项任务的生力军。加强基层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解决当前干部想转业问题,必须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出发,着眼年轻干部的特点,转变观念,因势利导,切实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提高能力素质与搭建事业平台结合起来,把重视具体问题与健全政策制度结合起来,切实把这支队伍建强、建好。

一、加强教育提升境界。解决当前基层年轻干部思想不够稳定、敬业精神有所弱化等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灌注部队、教育干部,讲实大道理、讲透硬道理、讲深实道理,进一步理顺情绪、振奋精神,唱响献身国防、无私奉献的主旋律。当前要重点开展强化“两心、两感、两观”教育。“两心”即事业心、责任心。用建设强大国防的宏伟大业激励基层年轻干部,引导大家看发展重事业、讲使命明职责,从第一任职起就把投身军队事业作为终身追求,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军梦想。“两感”即荣誉感、自豪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时机,上传统课、忆辉煌史、弘扬英雄志,引导大家认清军人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奉献的职业,自觉珍惜军人荣誉,无悔从军选择,无愧军人称号。“两观”即得失观、反差观。引导大家自觉站在宗旨的高度讲得失,采取辩证的方法论得失,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得失,既算“经济账”又算“政治账”,既算“得失账”又算“责任账”,既承认反差的客观存在,又实事求是地看待反差,防止把“小差”说成“大差”,把“没差”说成“有差”,把“顺差”说成“逆差”,树立与部队特殊使命相适应、与军人职业道德相符合的人生价值观。

二、搭建舞台成就事业。调研中许多同志谈到:“苦一点、累一点不要紧,关键要有干事业的成就感”。加强基层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必须高度重视他们渴望成事立业的需求,努力给他们提供创业的机会、干事的舞台、发展的空间。当前,要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对口”问题。调查中,一些基层年轻干部对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的问题反映比较多,一定程度影响和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因此,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计划管理,坚持院校按需求培养,人才按岗位引进,学院按专业分配,力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扬长”问题。找准基层年轻干部的内在优势与部队建设需要的结合点,把有能力、有特长的人才及时放到相应的岗位,让他们在适合的岗位上充分释放能量、施展才华。三是“强能”问题。针对年轻干部能力素质上的短板,帮助他们过好“思想关”“技能关”“方法关”,尽快提高第一任职能力。要抓好轮岗锻炼、任务锤炼,让年轻干部在多岗位实践中、在重大任务历练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快速成才。

三、运用政策激发活力。解决基层年轻干部想转业的问题,既要注意从一人一事的具体工作抓起,更要重视从政策制度层面解决。当前,要重点围绕如何挖掘潜力、激发动力、增强活力,不断完善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符合基层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实际的政策、制度和规定。在培训机制方面,要针对年轻干部普遍关注专业发展和知识更新的情况,对他们的知识结构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制定知识更新计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建立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培训机制,突出实用性,扩大覆盖面,使年轻干部想学有机会、学了用得上。在激励机制方面,重点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打破论资排辈、“齐步走”的现象,畅通年轻优秀干部和拔尖人才成长的“快车道”,使基层年轻干部有奔头、有盼头、有干头。在淘汰机制方面,把关口卡在院校教育之中,对那些入伍动机不纯、思想基础不牢、能力素质差的,该退学的退学,防止把问题留给部队;把关口卡在组织帮教之后,对强烈要求离队、经教育后仍闹着要走的,取消干部资格,按义务兵遣送回家,以警示他人。

四、营造环境拴心留人。基层年轻干部肩头担子重、工作压力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军营,创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首先,要加大帮困解难的力度。对基层年轻干部普遍存在的大龄青年婚恋难、随军家属就业难、子女入托入学难、看病就医难和住房难等实际问题,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积极寻求地方支持,用足用活现有政策,想方设法排忧解难,以关心促安心,以安心促尽心。其次,要不断完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树立“心往基层想、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投”的鲜明导向,下大力改善基层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让基层年轻干部学习有条件、生活有保障、娱乐有场所。第三,要努力培树和谐融洽的内部风气。持续开展作风建设和基层风气专项整治活动,对跑官要官、暗箱操作、侵害基层正当权益等现象,坚持露头就打,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92962部队政治部干事】

猜你喜欢

年轻干部部队干部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老部队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