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与东北抗日义勇军

2015-01-08高文俭

政工学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赵尚志义勇军抗日

●高文俭

中国共产党与东北抗日义勇军

●高文俭

在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兴起、发展壮大和抵抗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对义勇军的武装抗日进行了积极的思想发动,而且还派出大批党团员和进步人士深入到东北各地区发动群众组建义勇军,直接创建领导了部分义勇军部队,并引导部分义勇军成为东北抗联的重要组成力量,对义勇军抗战起到了积极的领导和支持作用,在东北抗战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一、中国共产党先声号召民众抗日救亡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积极号召东北及全国人民武装抗日。1931年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的《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者之所以能占据满洲,完全是国民党军阀投降帝国主义的结果,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才能将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是压迫中国民众的万恶强盗,……现在它更公开、更强暴地占领中国土地。其明显的目的显然是掠夺中国,压迫中国工农革命,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宣言揭露国民党政府“高唱不抵抗主义,与和平镇静的忍耐外交,充分地表现了他们无耻的屈服,出卖民族利益的真面目”。宣言号召工农兵劳苦民众“一致动员武装起来,给日本强盗及一切帝国主义以严重的回答”,“只有广大群众的革命铁拳才能制止帝国主义的暴行,驱逐帝国主义滚出中国!”10月,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以伍豪为笔名在党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周报》第20期发表了《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满洲与我们党当前的任务》,号召“在东北的党组织要武装抗日,在东北必须发动民族革命战争来反对日寇,驱逐日寇出东北”。

由于国民党当局奉行不抵抗政策,主张对日妥协,放弃武装斗争,寄希望于国际联盟调停等,导致悲观情绪笼罩东北大地,给许多有志之士造成思想上的迷茫。正是中国共产党积极号召东北以及全国人民武装抗日的思想发动,才激发了东北社会各界投身到武装抗日的滚滚洪流之中,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很快在全国兴起。在中国共产党武装抗日的号召影响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辽吉黑民众抗日后援会等一批东北抗日救亡组织先后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是由冯基平(冯乃革)、高体乾、张希尧、张文藻、夏尚志等部分中共地下党员秘密参与,由卢广绩、高崇民、阎宝航、王化一、车向忱、黄显声等军政界和其他爱国人士牵头组建的全国主要抗日救亡团体之一,于1931年9月27日在北平成立。救国会的主要成员,许多都是受共产党的武装抗日号召影响的爱国人士。1932年4月26日,朱庆澜在上海成立了东北义勇军后援会,后来改称辽吉黑民众抗日后援会,同年8月,后援会迁至北平。为便于对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救国会和后援会两个机构于11月中旬合署办公,同时成立了东北抗日义勇军司令部,由朱庆澜任总司令。爱国人士朱霁青在辽西组建了东北国民救国军总监部。这些抗日救亡组织成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主要领导机构。

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民众抗日武装遍及辽、吉、黑、热河四省,高潮时仅辽宁抗日义勇军就达50多支。有文献记载,当时东北抗日义勇军队伍近百支,总人数达到50多万人。有义勇军、铁血团、大刀会、红枪会、抗日大队、讨日光复军等,史学界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虽然,中国共产党直接创建领导的是小部分抗日义勇军,但正是党广泛的思想发动,才进一步激发了各界爱国人士自发的抗日热潮,使东北抗日义勇军不断发展壮大。

二、大批党团员和进步人士成为民众组建抗日义勇军的领导骨干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向中共满洲省委发出指示信,强调党在满洲的主要任务是:发动和组织兵变,进行游击战争;派巡视员到各地农村创建游击队,开辟游击区,以武装斗争反抗日本侵略者。中共满洲省委、北平市委、天津市委、奉天特委先后派出东北军中和社会各界的一批地下党、共青团员和进步人士,到东北发动民众组建抗日义勇军。在辽西义勇军兴起的时候,中共满洲省委特向台安、辽中一带义勇军中派出大批党团员开展工作。同时,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也派出多名联络员到义勇军中指导工作。据史料记载,当时“东北地方中共党员与共青团员共2132名”帮助各地组建义勇军和游击队,如刘澜波、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李延禄、冯基平、高体乾、张希尧、纪亭榭、宋黎、王北成等。这些人士在各地开展工作时,动员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和学生参加义勇军,并动员社会各界为义勇军募捐,推动民众抗日武装斗争势如潮涌。

1931年9月23日,辽西尚未沦陷,张学良在锦州设立了辽宁省政府行署和东北边防军司令部长官公署行署,简称“锦州军政两署”,作为东北的临时抗日政权,阻止日军西侵。在中共地下党员刘澜波的协助和张学良的支持下,时任辽宁省警务处处长兼奉天市公安局局长的黄显声将军在锦州主持召开了辽西地区8县公安局长会议,要求各县整顿民团组织,进行训练,这些民团武装为后来各地组建抗日义勇军打下了基础。10月上旬,黄显声和辽宁省警务处督察长熊飞在锦州秘密召集各县抗日志士,决定组建辽西抗日义勇军,由刘澜波执笔起草,以辽宁省警务处的名义,发布了组建抗日义勇军的编委方案。编委方案的出台,使义勇军在辽西地区的组建和发展合法化,为抗日义勇军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方案公布之后,广大工人、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学生、知识分子、东北军爱国官兵、警察、开明士绅以及爱国绿林武装,纷纷参加义勇军。

中共热河特别支部委员高体乾于1932年8月在家乡组建起了一支20余人的抗日义勇军骑兵队伍,后来通过救国会组建了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一军团第12支队,自任支队长。到1933年初,这支抗日武装发展到2000余人,在辽西蒙东地区对日军作战。1931年10月,辽宁省黑山县励家火车站站长、地下党员王北成根据中共满洲省委委员、沟帮子特别党支部书记欧阳强的指示,会同李庆年、阎海峰、刘凤梧等人,在黑山铁路沿线组织了50多人的黑山抗日义勇军骑兵大队。这是我党直接创建领导的一支抗日义勇军部队。后来黑山义勇军骑兵大队辗转西征,潜入到平西(北平西),成立了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平西游击队,创建了平西抗日根据地。

共产党员张永兴,以救国会联络员身份于1931年9月27日出关来到辽西组建抗日义勇军,他找到了高鹏振组建的全国第一支抗日义勇军——镇北军的驻地。张永兴首先建议把镇北军改为东北国民救国军,并推选高鹏振为司令。1931年11月,张永兴作为救国会军事组工作人员,负责辽西方面各抗日义勇军的联系和指导工作。1932年1月,面对日军姬路骑兵中队血洗黑山五台子的血腥侵略,高鹏振和张永兴选出300多名精锐骑兵,将日军姬路中队包围,共打死敌人73人,缴获许多武器及军用物资,取得了著名的“五台子大捷”。

三、党直接创建的部分义勇军部队成为东北抗联的基础来源

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创建的抗日义勇军,在数量上虽然未占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多数,但由于有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体现了较强的战斗力。在1933年长城抗战失败,以及救国会、后援会、东北抗日义勇军司令部几个抗日义勇军的领导机构被国民党政府勒令解散后,许多抗日义勇军走向解体或分化改组,共产党直接领导创建的多支抗日义勇军部队却继续坚持抗战,成为后来的东北人民革命军乃至1936年我党正式组建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基础力量。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李延禄等许多直接领导创建抗日义勇军部队的共产党员,后来都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杰出将领。

1932年6月,赵尚志化名李育才,秘密前往黑龙江省巴彦县到张甲洲领导的巴彦游击队工作,培养了一批抗日骨干。同年11月,根据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巴彦游击队被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张甲洲任师长,赵尚志任政治部主任。这支抗日队伍对日开展游击战争,曾攻占过巴彦县城。1933年4月,赵尚志来到宾县孙朝阳的反日义勇军参加抗日活动,在攻打宾县的战斗中,孙朝阳采用了赵尚志的军事谋略攻下了县城,赵尚志因此被任命为该部队的参谋长。10月,在中共黑龙江省珠河县委领导下建立珠河反日游击队,赵尚志担任队长。1934年6月,珠河反日游击队扩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赵尚志任总司令。1936年以后,赵尚志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1932年2月,根据中共北平市委的指示,地下党员冯基平带领李兆麟、杨寿天到辽宁辽阳县铧子乡小堡一带组织建立抗日义勇军。他联络了辽阳、奉天、本溪一带的“长江队”“燕子队”等一批民众抗日武装。3月,正式成立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二十四路军,总司令苏景阳,后由李兆麟任总司令,人员达3500多人,至年末发展至近万人,驰骋在辽阳灯塔县一带与日寇作战,攻克铧子沟矿警总队,活捉日本关东军工兵司令、八大矿矿长长久留岛。1933年秋,李兆麟到黑龙江省珠河巡视工作见到了赵尚志,经二人商量,决定正式成立珠河反日游击队,由赵尚志任队长,李兆麟化名张寿籛任副队长。1934年6月,珠河反日游击队扩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李兆麟任政委。1935年,我党以哈东支队为基础,吸收地方青年义勇军改编成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李兆麟为临时总指挥。1939年5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正式成立,李兆麟任总指挥。共产党员周保中和李延禄,九一八事变后都积极参加了组建抗日义勇军工作,后来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著名将领。

四、党对义勇军伟大贡献的充分肯定及对义勇精神的传承弘扬

1934年,在中华全国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以大会主席的名义致电慰问东北义勇军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时指出:“东三省几十万义勇军的奋斗”是“全国革命民众的反帝运动”“极端猛烈的发展起来”的标志之一。1941年9月18日,周恩来在《“九一八”十年》的纪念文章中说:海可枯,石可烂,东北的义勇军不能忘。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对义勇军的领导和支持,才使得义勇军斗争之火燃烧至抗战胜利,也使得义勇军在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正是因为有了义勇军的顽强抗战,才使得田汉、聂耳以义勇军为素材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亿万人激昂传唱的国歌。

义勇军打响对日寇的第一枪,标志着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占领沈阳,几个月内,就把东三省占领了。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但是东三省的人民,东三省的一部分爱国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协助之下,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组织了东三省的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从事英勇的游击战争。”2014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抗战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激起中国人民的奋勇抵抗。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中国共产党对抗日义勇军的领导与支持,是义勇军生存发展及英勇抗战的重要保证。当前,党和军队正在为实现强国强军梦而奋斗,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把义勇精神作为强国强军的文化力量之一发扬光大,书先辈之义勇,励今人之奋斗,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心研究员】

猜你喜欢

赵尚志义勇军抗日
抗日义勇军英雄
——李海青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抗联英雄赵尚志
抗日英烈马威龙
北国雄狮未竞志
青年义勇军军歌
爷爷的抗日
抗日英雄赵尚志为何两次被开除党籍
《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