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骨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的学生管理创新

2015-01-08刘永连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刘永连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骨干院校主要采用的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创新与高职骨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生管理的意义,同时提出高职骨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以期能够对高职骨干院校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职骨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2-0016-02

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我国高职骨干院校的学生管理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与方法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革新,否则就会阻碍我国高职骨干院校教育及人才培养的继续顺利进行。因此,对高职骨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正是鉴于对此的考虑,而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并以学工结合为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骨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创新进行的研究。

创新与高职骨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生管理的必要性〖HS)〗作为学校常规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管理主要是由学习管理、课外活动管理、校外活动管理以及生活管理等构成。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不仅对于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作用,而且还会对学生的发展带来某种程度上的影响。因此,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管理。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美国学生事务研究专家提出应从六个主要方面入手,分别是学校培养目标及其相应的学生管理措施、学校规模与学生参与学校活动的机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估、学生宿舍的设置和管理、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与学生的接触和交往,以及学生组织和交友方式等的多元化与校园文化[1]。而学生管理工作包含了除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估以外的其他五项内容。由此不难看出,学生管理工作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就我国高职院校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学生管理并不适应于现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对学生管理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其与现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也成为了一种急切的现实需求。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为了使高职骨干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能够与其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笔者在国家骨干、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闽西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专项研究,本研究面向全校学生共发放“在校学生管理情况”问卷500份和“实习学生管理情况”问卷500份,并分别收回490份和491份。通过对问卷的分析与研究,发现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问题。

3高职骨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3.1高职骨干院校学生管理的思想理念与其人才培养模式不相符

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现在仍有很多的教育者与家长甚至学生抱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认为学习是学生的唯一职责。对于现在高职院校施行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他们进行了错误的理解。由于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不仅要在校园内进行课堂文化知识等的学习,更大一部分时间是要到企业与社会中进行体会与实践,而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的影响,教育者并没有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学生也只是将其作为一种简单的打工形式,而家长更是由于担心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与升学而对其产生了很大的排斥。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骨干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就很难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了。

3.2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不规范,与高职骨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

虽然在校学生管理情况的调查问卷显示,有60.3%的学生对于学校的宿舍管理是比较满意的,但实习学生管理情况的调查问卷结果表明:由于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企业实践产生了抵触情绪,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出现了情绪低落、工作态度不认真、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缺乏等现象,甚至有一些学生存在违反企业管理制度、经常旷工等不良行为。这主要是因为没有相应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对其进行规范。这样,学生不仅不能通过该模式获得全方面的发展与提高,还有可能因此而堕落。另外,还会导致社会上的一些企业与学校进行合作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意愿大打折扣。

3.3高职骨干院校党团组织建设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对闽西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与实习学生管理情况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实习学生中的44.6%都表示,所在的实习单位有很多都没有建立起来党团组织,也很少举行集体活动,即使举行了,也主要是集中在各类比赛和对外联谊上,几乎没有进行党团知识宣传与教育的。而就在校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党团建设活动也面临着各种新的困难。由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大一时要在校学习公共课程和一些职业岗位能力课程,大二下学期就要到企业进行实习,大三上学期再接着学习剩下的一些岗位能力课程和选修课程,大三下学期又要到企业去进行实习,而学生要成为一个预备党员,需要经过一年的考察期,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不能实现的,因为一年的培训考察后,他们都已经进入了大二下学期,需要离开学校去企业进行实习了。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都在即将毕业时才进行临时突击,对在校学生党员来说,此举无论对数量还是质量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4高职骨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

4.1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

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只有学生对这种模式有了正确的认识并给予高度的重视,“工学结合”模式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作用,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不断转变学生管理的理念,将学生管理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在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主要要做到三个方面:第一,要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要将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学生管理的目标,一切学生管理工作都要将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第二,要树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从过去学校与学生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中解脱出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合法权益;第三,不仅要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化,还要树立人性化与民主化管理的理念[2]。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必定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培养与提高其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从而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为社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

4.2规范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弥补管理漏洞

虽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这种模式使高职院校学生在实习期间呈现管理主体队员化、实习地点分散化,以及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如果不制定一个系统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对高职学生进行规范化管理,那么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甚至还很有可能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起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建设与规范,以弥补学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具体而言,需要做到三个方面:第一,高职院校要与实习企业一同完成学生实习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对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可能会出现的绝大部分问题都做出明文规定,如实习质量、实习关系的建立与解除、保险与福利等;第二,成立工学结合领导小组,采用“三导师制”实习管理办法[3]。三位学生实习导师分别由学校安排的毕业实践环节指导教师和定期到企业进行指导的思想政治辅导员,以及学生所在岗位的部门主管来担任。有了制度上的保障,学生就能够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快速成才。

4.3规范学生党建、团建工作,并延伸到企业

学生党建与团建工作可以将学生及时发展成为党员或团员,从而有利于对其进行思想与组织纪律上的教育与指导,使学生养成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组织纪律等优良的作风,进而对学生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高职院校的不断普及,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校园之内了,而是还要到企业中进行长期的实习。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与规范学生的党团建设工作并将这一工作延伸到企业中去,使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也能够接受党团的教育与指导,从而规范其在实习期间的行为。具体来说,规范学生党建与团建工作要做到:第一,不断对党团建设延伸到企业的工作形式进行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将信息网络的一些技术运用到党建与团建中来;第二,增强党团建设的实效。在企业内部建立团支部,并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实现对实习学生的指导与教育;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能动作用。学生可在实习期间建立学习自律小组,进行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赵炬明,余东升.院校研究与现代大学管理讲演录[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127.

[2]马晓云,柴永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下的学生管理创新[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3):126-128.

[3]詹晓青.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的思考——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8):153-156.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