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考核机制
2015-01-08周喜
周 喜
(湖南商学院 会计学院,长沙 410205)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不仅仅是检测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更体现出学校的办学能力和课程建设水平,也是社会对学校培养人才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就必须对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进行全面的深入的改革,构建一个全新考核理念和优化考核方式的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1 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考核的作用
在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活动中,课程考核是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考核可以检测教学效果,反馈教学信息,诊断教学问题及评价人才培养的质量等。课程考核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高校中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并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课程考核就是一个有效的工具与手段。课程考核的目的是让学生们知道课程的重要性,学分不够无法顺利毕业,只有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才能顺利完成学业。课程考核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惰性,教师在授课时将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列入考核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这些重要内容,使得学生也可以有的放矢。课堂上,教师将到课情况、课堂提问和作业情况等纳入课程总成绩,这也可约束和引导学生不迟到、不旷课、认真听课、完成作业、自觉主动地参与并完成这些教学活动。课程考核能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课程考核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也是对教师的授课效果很好的检测。一方面,通过课程考核,对考试成绩较差的学生可进行单独的沟通和交流,抓住和教育好这些个案将对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很有帮助。另一方面,考核内容中有题目只有少部分同学做对,那就说明可能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或教学方法不对,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自我反省和自我提高。
2 XBRL的推广与应用
199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Charles Hoffman提出XBRL并得到AICPA的资助。此后,在全世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掀起了XBRL的应用浪潮。2009年美国公布了XBRL格式财务报告的最终的披露规则;2008年欧洲成立了XBRL组织;在亚洲、日本、韩国等在2008年前后也启动了自愿或强制的上市公司XBRL财务报告报送计划;2008年中国财政部积极推进XBRL的推广和应用,发布了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和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并在2012年1月1日在14个省的部分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实施通用分类标准。2012年底,CAS通用分类标准已经通过XII下属的分类标准认定工作小组的认证。正由于XBRL能有效地解决以往非结构化财务数据难以处理的问题,能有效提高信息质量,XBRL已被众多国家的资本市场采用,XBRL的潮流不可逆转。高校应通过XBRL相关课程的教学及考核,培养出熟练掌握XBRL知识的国际化会计信息化人才。
3 当前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完善考核方法对于知识面广、思维活跃的大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什么样的考试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课程考核评价形式单一,主要采用闭卷、开卷或闭开卷结合的方式,检测内容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考试大部分以期末考试成绩决定总成绩,学生必修的课程学分、毕业结业、升留级和评优等学业学籍管理都以卷面成绩作为依据。考核内容记忆性、客观性的内容占的比例很高,综合分析论述的内容较少。
当前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考核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有:一是考试形式较单一。高校大多数考试都是闭卷开始,闭卷考试侧重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和做题能力,学生容易产生死记硬背的情况。如果是开卷考试,学生将有大量资料可以参考,导致课程学习期间的积极性不高,学生放松学习的情况发生。如果是以写论文的形式考核也会出现教师的主观喜好影响课程成绩,另外网络资源太丰富,教师无法对每篇论文进行不端检测,易出现论文水分的问题。二是考核题型较单一。每次2小时考核时间的限制,导致教师能出的题目和题型都非常有限,这对提高学生全面能力是不利的。三是考核次数太少。一个学期一门课程的考核只有1次或2次是非常少的,这不利于督促自制力差的学生重视日常的课程学习,出现迟到、逃课和旷课的现象,临考前的一周进行应付性的突击学习,基本是为了考试而读书。四是考试内容僵化。目前课程考核的内容还是以书本和教师课件的内容为主,导致了“上课念讲稿、学生记笔记、考试背课本”的现象出现,大大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会计信息化的课程考核如果出现“重课本、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质量。五是涉及XBRL、云计算和电子商务前沿的知识较少。
4 创新及完善会计信息化课程考核机制
会计信息化课程学习是建立和健全学生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创新及完善课程考核机制的目的是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改变学生原有的课程学习方式,不断地促进学生能主动将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训练结合起来,提高课程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4.1 考核主体互动化
高校考核评价体系中的主体并不是单一的教师、学生或管理者,而是这些人员共同参与组成考核主体。考核期间,为了保证考核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应该注重和发挥学生在考核中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师、学生、管理者和社会实践老师这些主体之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大家对考核结果的认同情况,保证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考核结果,使课程考核评价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过程。
4.2 考核内容层次化
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考核是为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应根据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来制定。高校应根据自身学生的素质及教学层次的不同设定教学目标,培养不同层次的会计信息化人才,考核内容应层次化。专科(高职)院校考试内容以软件考试为主;本科院校考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软件考试(上机操作)及实验报告;硕士研究生考试内容包括发表会计信息化方向的期刊论文及毕业论文;博士研究生考核内容包括发表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化方向的期刊论文及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4.3 考核方式综合化
(1)课程考核与学分的结合
专业论文发表抵专业限选学分(省级期刊0.5学分,北大核心期刊1学分,CSSCI期刊3学分,权威期刊6学分)。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课程可每年安排1次专题讲座,包含XBRL内容的企业信息化、会计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等前沿知识的专题讲座及交流会,每次讲座及交流会占2学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硕士生可申报本专业的课题或发表高水平论文抵作相应的学分。
(2)平时与期末考核成绩按比例构成课程成绩
课程最终成绩由平时与期末考核成绩按比例构成,平时成绩在一门课程的总成绩中占较大比重。比如期末考试成绩占65%~70%,平时成绩占30%~35%(平时成绩包括:平时考核、平时作业、大作业、课堂讨论及参与情况和实验成绩等)。如XBRL及其应用概论课程的最终成绩=期末考试(70%,包括期末考试或期末论文等)+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讨论、课堂测试、课后作业和上机各模块实验成绩等)。
(3)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结合
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选题可统一,在鼓励学生研究较新的、较前沿的内容外,学生可从学年论文到毕业论文及答辩,即从大三即可长时间进行同一方向的学习及研究。
4.4 课程考核全程化
为了全程监督和督促学生不断学习,可增加考试频率。考试除了期中和期末的考核外,可以在1周或2周内,学完一定内容后进行多次的考核,最后再进行课程总考核。整个学习过程中,考试频率设置合理将较好地督促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4.5 考核方式多样化
开卷与闭卷相结合。课程可以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对于客观题采取闭卷方式,对于主观题则采取开卷方式。比如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审计学、计算机财务管理和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可以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XBRL及其应用概论、Java编程语言、XBRL网络财务和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等课程涉及较多计算机的内容,对于会计信息化专业的学生可采用开卷的形式进行。笔试与上机操作相结合。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实践类课程可以采用考查方式进行考核,其他专业课程可以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的形式包括笔试、口试和撰写课程论文等。研究生及以上阶段的学习,均可选择以撰写文献阅读、实验报告和调查报告等形式进行课程的过程考核,以撰写课程论文(设计)作为课程的期末考核。
4.6 考核评价公开化
为保证和维护学校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教师对学生的期末考核评价,学生对教师进行期中和期末的教师评价,以及教研室对教师上课的评价都应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
5 总结
会计信息化课程考核机制的改革及完善,不仅是考核形式的改革,应作为一个指挥棒,指引整个教学过程的改革,也全面考评学生的理论基础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课程考核的改革,同样也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强调学习过程的监控,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落实实践环节,最终目的是培养出优秀的中高层会计信息化人才去服务社会。
[1]陈棣沭,韩婧.中美大学课程考核方法之比较分析[J].教育与现代化,2010(2):91-96.
[2]邢维全.美国高校考试评价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天津电大学报,2009(3):49-51.
[3]邓尚华,龚建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6):107-108.
[4]张健.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立[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