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坚持发展“本国特色”才能更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走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015-01-08边旭东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2期
关键词:道路特色历史

边旭东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8)

浅析坚持发展“本国特色”才能更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走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边旭东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8)

探索社会主义应同各国的实际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状况相结合,绝不应拘泥于某些特定“模式”。多样化道路是社会主义发展必由之路,尽管历经探索道路的曲折、经验的不成熟,但它却反映出各国探索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勇气。在迈入历史新纪元和全球化发展的变革中,我们只有借鉴世界各国社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坚持解放思想,坚持不懈的发展科学,才能奋力开拓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前景。

本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道路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近百年之际,有必要对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政治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进行实事求是的梳理总结。制度建设和政治发展是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是一种必然趋势与战略目标;既可能是现实的变革过程,也可能是变革的目标设计和选择。作为在当今世界政治生活中各民族国家共同面临的任务和主题,都在致力于自主性发展,以期待一个建立适应特定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要求的稳定的政治体系。

1 根植本国历史,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是坚持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选择

1.1 “世界多极化”、“区域一体化”是推动社会主义多元化发展的现实因素

“世界多极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政治表现,“区域一体化”既是全球化的区域表现,又直接构成了世界多极化的经济依托。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并一直处在探索、实践过程的社会主义社会,面对一个新的历史趋势,必须认真分析问题;努力去创造条件,促进社会的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无产阶级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几十年的奋斗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取得革命胜利以后,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尚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探索。

在当今全球发展的趋势下,我们首先要彻底弄清我们处于什么阶段,“多极化”、“一体化”趋势有哪些特点?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还必须充分考虑,结合各国的实际情况,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道路怎么走?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以及历史和现状;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道路必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征。因此,社会主义国家都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适时地改革和选择符合本国国情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1.2 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本国历史文化所决定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根基、精神动力。文化以其独具民族特色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在历史进程中逐步演化和发展。民族的文化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同时也是世界性的文化。当前,面对强势文化的冲击,应该更加继承和发扬具有本民族精神、历史特点的民族文化,要以开阔的胸襟和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世界的眼光博采众长,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是进行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与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政治文化都相对落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具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积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将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本国的土壤之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3 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须“以史为鉴”,坚持“本国特色”原则

坚持从实际出发是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遵循的客观规律。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不同于俄国。各国的国情不同,情况又在不断地变化。[1]”。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不同时间、不同国度的实际运用也应该不同。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所面临的一个最根本问题。对这一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予最佳的回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适时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去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在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创新的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新的理论观点,在新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

1.4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社会的开放性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道路也是一项空前伟大的创造性事业,社会主义要赢得相比较与资本主义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阶段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在继承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已经创造出来的全部生产力和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和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更快、更好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

2 本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性质及综合国力所决定的

2.1 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了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各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在认识和摸索这一发展规律的过程中,既不能试图用“一条道路”、“一种模式”来发展社会主义,也不能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照搬别国模式从来不会成功。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在现实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根据本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社会现实发展阶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才能带来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2.2 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时代是不断前进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每个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主义模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由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人们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也不断地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改革和创新,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从现实性依据来讲,本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符合本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是唯一能够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提供根本政治保证。从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状况来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仅得到了各党派团体、各社会阶层、不同宗教信仰人群的衷心拥护,还有利于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3 本国人民及其民族信仰是发展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体现

3.1 以人民的选择作为发展本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出发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在我国,九十多年来我党取得的所有成就证明,正是以人民的选择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才能无往不胜。近些年,党在提出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构成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完整体系。以人为本的“本”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指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其本质,就是以人民利益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发展,不断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3.2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由人民来行使的。通过选举人民代表,由人民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使国家的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社会主义是人民的事业,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真正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民主。

4 阶级政党是保障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领导力量

政党自身发展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它是成为掌握历史发展及国家前进方向的领导力量。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性,政党执政方法就是要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而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宪法和法律是由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它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的统一。因此,政党是保障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决定力量!

4.1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列主义的科学思想

社会主义制度虽然走过近百年的历程,创造过一系列辉煌的业绩,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同有着较为成熟历史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仍处于艰辛的成长过程。“斗争—失败—再斗争”,这是社会主义迄今为止在人类历史上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社会主义全球化实现对资本主义全球化替代的必经历程[2]。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的设想所采取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新社会制度的思想方法,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思想是时代的高度,理想是民族的高度,问题是执政的高度。”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中国的时代标志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中国共产党执政风格之路。执政高度就是在科学发展中完善各种制度,使之形成更加符合国情的各种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凝聚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追求国家独立富强的理想和夙愿。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遵循,是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人民福祉的根本保证。

4.2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力保障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制度建设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是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复杂性,长期性所决定的,是我党多年来执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能更好的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3 发挥政党领导作用,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科学的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胜利到多国发展,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的历史经验表明,共产党执政要坚定不移地走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核心的领导作用,保证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二周年、执政六十四年、领导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历史。党的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起始开端,再经历三代党的中央领导及全党智慧的丰富完善。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最终落脚到“建设学习型政党”这一新时代历史命题上。在延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表明我党具有现代政党开阔的胸襟及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气度,也更表明我党适应时代要求,围绕党的性质,建设成为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执政党的决心和信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把学习作为出发点,把学习的运用即党的执政实践作为落脚点。以较高的执政水平和工作能力公正地行使人民赋予的各项权力,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色完成历史赋予党的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

[1]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教育部考试中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3]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道路特色历史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特色种植促增收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新历史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