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生态恢复 减少水土流失

2015-01-08李琦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2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

李琦

(甘肃省景泰县水土保持站,甘肃景泰 730499)

加强生态恢复 减少水土流失

李琦

(甘肃省景泰县水土保持站,甘肃景泰 730499)

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多年以来,国家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问题远未解决,这项工作在现实的开展及落实上,喜忧参半。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各行业亦随之进入了高速建设时期,特别是近几年集中表现在矿产、能源、交通等行业。由于对原生态环境扰动、破坏的局部性、突发性和灾难性,有些地方水土流失严重加剧,部分区域甚至出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趋势。为加快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生态恢复这一高瞻远瞩而又富有成效的全新水土保持理念和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应用。生态恢复是根据生态系统的演进规律,特别是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利用自然和人为力量,重建已损害或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功能的过程。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恢复,有利于从根本上和长远上减少水土流失,从而避免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生态恢复对于水土保持有很大的作用。

水土保持 恢复生态 作用 措施

1 生态恢复在水土保持方面的作用

生态恢复,调整了水土保持和生态重建的思路,摆正了人与自然的位置,以自然演化为主,进行人为引导,遏制生态系统的进一步退化,快速恢复地表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的频繁发生。生态恢复是试图重新创造、引导或加速自然演化过程。生态恢复是一种综合治理水生态环境的有效工程措施,能拦蓄和利用水资源,防止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河流、水库泥沙淤积和洪涝灾害,保护水源,提高水利设施的利用率。

(1)实施生态恢复,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以生态恢复的方式治理水土流失,可以维持或增加土壤的入渗量,一些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还可以拦蓄径流,一方面在汛期可以削减洪峰,提高防洪能力;另一方面,在枯水季节可以补充径流,减少径流的年际变化。(2)实施生态恢复,减少灾害,降低损坏。以生态恢复的方式治理水土流失,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3)实施生态恢复,可以提高水环境的质量。以生态恢复的方式治理水土流失,可以因地制宜,深入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按照清洁型小流域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建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的水土保持新思路,全面推进流域的综合治理。流域的综合治理应结合实际遵循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的原则,综合配置各项措施并合理布局,实施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同步治理,使其形成结构良好、各项功能较强的整体防护体系,达到保持水土、保护水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产的目的。

2 加强生态恢复的措施

生态恢复的目标不是要种植尽可能多的物种,而是创造良好的条件,建设成为一个当地物种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为当地的各种动物提供相应的栖息环境。在这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里,水土保持是基础,在生态恢复这样浩大而艰巨的一盘棋里,水土保持的目标才能很好的落实好。

(1)处理好生态恢复与人工治理的关系。要想在生态恢复上取得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人工综合治理基础上取得的。生态恢复需要人工的合理干预。人工治理离不开自然的作用,自然恢复也离不开人的作用,二者各有侧重,不能对立起来。在依靠自然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同时,还应因地制宜地补植、抚育、防治病虫害,快速提高修复区的生物量,最大可能的发挥生态恢复能力。

(2)强化机制,加大投入。生态恢复工作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重视人为水土流失治理,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不能减少对于生态恢复方面的资金投入。除了国家投入外,相关的营利性企业,要以保证金形式将水土流失治理费交给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如果在限期内不予缴纳,轻者通报,重着严罚。同时,在生态恢复工作开展过程中,水土流失治理费,作为专项费用,必须专款专用。反过来说,水土流失得不到有效治理,生态恢复也就成为空中楼阁了。很难想象,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和区域,生态恢复能够有效开展起来。

(3)提高生态恢复意识。当前,无论是水土保持工作,还是综合要求更高的生态恢复各项措施,宣传教育不够,意识不强。在一些部门,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的生态恢复意识和法制观点还需进一步加强。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局部利益,轻全局利益;重建设,轻保护。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恢复工作的全面贯彻实施。在这样的一种大环境下,水土流失严重也就不奇怪了。其中,人为水土流失的现象频频在好多地方上演。生态恢复意识薄弱,部分弃土和生活垃圾壅塞河道,对生态景观、防洪、水质和农田造成危害。针对频频出现的这些问题,要及时开展生态恢复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家的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的观念,增强全民水土保持国策意识和水土流失忧患意识,使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来。

(4)生态恢复是系统工程,必须利益兼顾。生态恢复是一个关乎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水土保持的重点是治理容易流失的坡耕地。有些地方,政府从长远和全面综合考量,对坡耕地进行了合理划分。临近村庄和道路的缓坡地划为生产、生活用地,远离道路村庄的和陡坡地改为生态用地。再结合退耕还林、扶贫开发、水电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综合治理坡耕地。有些地方,把农民移下山,营造水保林和经济果林,这样的生态恢复措施,兼顾了生态效益和农民的长远经济利益。从而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并进的良性循环。

(5)健全生态恢复监督机制。截至目前,治理水土流失和生态恢复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导致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执法过程中缺乏法律依据。同时,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对生态恢复工作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工作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监督检查效果亦不明显。部分主管部门受体制人力资源制约,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有时流于形式,重点项目督查面小,一般项目缺乏督查。譬如,水土保持方案和生态恢复,要求施工扰动区域的表土剥离并且集中堆放,以作为后期绿化、植被恢复用土,从相关规定的保护土地资源方面考虑,这一要求非常合理。但是由于缺乏监管力度,该项目并没有进行表土剥离,致使本来就十分珍贵的表土资源白白损毁。这样一来,后期绿化所需表土就要从项目区以外购运,无形中扩大了异地取土过程中的人为水土流失。如果监管得力,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的事情就会避免发生。

总之,生态恢复具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优势,把治理水土流失和生态恢复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从根本上和长远上减少水土流失,从而把我们生活和生产的家园打造得更加环保,更加健康。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生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生态养生”娱晚年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平和:搞好六个推进 实施六大工程 水土保持谱新篇
水土保持在防洪工程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