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力打造丝绸之路“黄金段”

2015-01-08徐敏

新西部 2014年5期
关键词:甘肃经济带经济

徐敏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从中国国内来看,可以使西部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从全球来看,可以使亚欧大陆的内陆地区更多地参与到全球贸易中来,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发展都将更为平衡。

甘肃经济融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五个方面先做起来。因为只有切实做到这“五通”,陆上通道的种种不利条件才有望被克服。

“在新时期和全球化背景下,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区域贸易和各领域的发展合作,既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该地区蕴藏的巨大潜力的开发。可以这么说,本世纪正在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合作的黄金世纪。”这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罗哲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说的一段话。

其实,作为甘肃的专家学者,无论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福生,还是经济研究所所长罗哲,他们更多的关注点,都是为甘肃打造新丝绸之路“黄金段”摇旗呐喊,而这个话题,正是记者与他们交流的重点内容。

新西部:习近平主席倡议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意义和内涵究竟是什么?与丝绸之路的历史传承有着怎样的必然联系?

王福生:我从后往前说吧。丝绸之路的开辟,曾经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古代东西方最长的国际交通路线,国际上称其为“友谊之路”。随着我国同欧亚各国关系的快速发展,丝绸之路即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事实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经存在有一段时间了,但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在公开的国际场合正式提出这一构想,尚属首次。这表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经由学术的、局部的和部门的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的高度。

罗哲:目前,亚欧地区已经成为整个世界经济的重要发展引擎,但在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之间,却有着一个巨大的经济凹陷带,它就是我国古丝绸之路所经的甘肃和新疆。这条凹陷带虽然地域辽阔,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古丝绸之路沿线也有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和壮美的自然风光,但经济发展水平却与两端的经济圈均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不仅人均GDP相差悬殊,贫困人口比例也远远高于欧亚大陆的平均水平,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

“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的提出,准确把握了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遵循了我国与中亚各国友好交流、进行区域合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全球发展难题的现实选择,同时也是实现国家向西开放发展的有效途径。

新西部:显而易见,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和商埠重地。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助力甘肃内陆开放发展是一次绝好的历史新机遇。几年前我曾从西安开车前往敦煌,那时走了好几天。而此次一路上高速通畅,走走停停到张掖仅用了两天。所谓要致富,先修路,您怎么看贯通河西走廊的这条现代化“新丝绸之路”的作用?

王福生: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变,古代商路不再辉煌。新丝绸之路从中国到中亚段沿线,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已经初步建成为连接中亚各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通走廊。但也必须理性地认识到,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的获得,只是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而简单的交通走廊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沿线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是有限的,如果过度依赖于它发展外向经济,可能在区域上和产业上形成外部依赖型的“发展飞地”,导致区域经济和产业的畸形发展。所以说,交通走廊的初步建成,只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本要求,接下来必须在交通走廊形成的基础上,加快建立能够为经济带建设提供可靠支持的资源和产业支撑,这是未来着力要重视和做好的一件大事。

新西部:甘肃省提出打造新丝绸之路“黄金段”的概念,如何解读甘肃对自己的角色定位?

罗哲:近年来,涉及总人口近30亿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已具雏形。这条经济大走廊,东段连着活力四射的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沿线互补性强,在交通、金融、通信、能源、农业、旅游等各大领域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上潜力巨大。

甘肃位于西北地区的中心地带,是东中部联系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乃至中亚的桥梁和纽带,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民族团结繁荣发展和边疆稳固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甘肃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开发、特别是农业垦殖和古代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这里是伏羲和女娲的故乡),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古今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驿站。

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甘肃具有着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丰富的新能源资源禀赋、相对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还有国家批复的兰州新区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六盘山片区区域反战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等等促进发展政策的叠加效应。这一切为甘肃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保障和政策保障,加之甘肃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建设已经进行了多年,这都为甘肃打造新丝绸之路“黄金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福生:古往今来,甘肃就是稳定西北边疆的战略支撑点,也是国家安全的战略重点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通道区、生态保护的战略屏障区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纵深区。特别是在新时期里,甘肃在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无疑将扮演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甘肃已经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专题研究,着手编制《“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甘肃与中亚五国将在矿产资源开发、农产品、轻工业和旅游文化合作等方面展开全面的合作。

新西部:多年来经济数据排名显示,甘肃与贵州一直在全国的后两位交替徘徊,振兴甘肃任重道远。作为专家学者,当地政府的智囊团,你们对甘肃融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哪些新的思路?

王福生:这样说吧,目前甘肃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加速阶段、重点地区率先发展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突破阶段、社会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阶段、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的攻坚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重点、有步骤地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进程中。

甘肃要以“构筑大路网、开辟大空港、推进大水运、构建大枢纽、拓展大通道、发展大物流”为重点,以强化兰州辐射带动能力为突破口,构建延伸辐射全省各市(州)及主要经济区、对外呈放射状的集束型交通辐射网,强化与周边区域的通道联系,全面增强中心辐射范围和服务能力,形成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支点、西北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东部地区以资源为纽带,加密东南部路网,推进以平(凉)庆(阳)经济区为中心,辐射天水、陇南的“东翼”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承接全国经济的梯度转移,大力发展东部四市城市群,建设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加快融入关天经济区;西部地区以战略通道为依托,以连霍高速为主干,南北向通道为支脉,形成树枝状的快捷交通运输网络,推进酒(泉)嘉(峪关)经济区为中心,辐射张掖、金昌、武威经济区的“西翼”新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区建设,促进河西走廊及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发展河西走廊城市群;以建设西部国际旅游胜地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着力打造“321”精品旅游线路,做大做强丝绸之路、华夏文明黄河旅游线、大香格里拉三条国家精品线路,建设以新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的绿色经济带。

新西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会给甘肃带来哪些实质性的收益?甘肃将从哪些方面入手,来迎接此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罗哲:之前说了,由于甘肃远离全球贸易的主要通道,整体发展水平比较贫穷和落后,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国家很多是内陆国家,其人均GDP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哈萨克斯坦是个例外,它是人均GDP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内陆国家)。几十亿人生活的内陆处于全球经济发展的边缘,造成发展失衡。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从中国国内来看,可以使西部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从全球来看,可以使亚欧大陆的内陆地区更多地参与到全球贸易中来,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发展都将更为平衡。

王福生:甘肃经济融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五个方面先做起来。因为只有切实做到这“五通”,陆上通道的种种不利条件才有望被克服。

经济全球化正向纵深发展,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与本地化认同之间所展示的现实张力,促使我们必须寻找独具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合作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说,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无疑为甘肃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发展民族经济提供了新的机遇。

猜你喜欢

甘肃经济带经济
甘肃:“三年行动”超进度
致敬甘肃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Application of Classroom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第17站甘肃
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经济数据排行榜
长江经济带发展要靠城市群带动
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经济